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体会78例.doc_第1页
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体会78例.doc_第2页
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体会78例.doc_第3页
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体会78例.doc_第4页
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体会78例.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体会78例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本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了解早期临床特点,总结救治经验,为临床上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内容为病情、实验室指标、救治方案。结果78例患儿均为EV71感染,6例为3期A期病例,其余均为2期病例,早期的临床症状有持续高热、呕吐、皮疹、头痛及精神萎靡,其中有抽搐1例,脑疝4例,均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给予相应的救治后,均治愈。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救治的关键时期为2期和3期A,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等精神症状,给予降颅压,静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酌情使用激素可有效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治疗;体会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急性传染病1, 轻微症状为手、足、口及臀部的水疱疹,如斑丘疹、疱疹;重症症状为神经系统受损,如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少数病例甚至会出现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手足口病首次发现于美国,在我国的最早报道为台湾EV71感染,2007年之后,我国各地均有报道2,由于手足口病的病情进展极快,短期内可造成死亡,尤其是重症型的手足口病,死亡率更高,故应给予重视,及早地进行治疗。本文结合内蒙古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78例住院重症手足口病例,探索重症手足口的早期临床症状并总结救治经验,为临床提供依据,详情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为本院儿科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确诊并住院治疗的78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3,表现为持续发热、典型皮疹以及嗜睡,均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78例患儿中有男41例(52.6%),女37例(47.4%),男女比例为 1.11,年龄最大为16岁,最小4个月,平均4.15岁,3岁25例,36岁(不包括下限值)37例,6岁16例。按照诊断标准将病例分为5个时期:1 期、期、期、3期B、期,78例中有3期A期病例6例,其余均为2期病例。1.2 治疗方法给予患儿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IVIG)抗病毒治疗(静脉,2 g/kg,分25 d给药);根据患者病情,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 首次剂量为每天520 mg/kg,静脉滴注,3 d后剂量减为25 mg/kg,患儿炎症减轻稳定后,可停用;对于微循环障碍的患儿使用米力农(2575 g/kg,缓慢静脉滴注510 min后改为0.251.0 g/kg),或者使用654-2、东莨菪碱改善循环;根据患儿的病情,每36 h使用甘露醇降颅压,同时适当的使用利尿剂辅助性降颅压,并对患儿进行降温常规治疗。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采集大便,进行病原学检查,于入院当天进行血尿常规及生化检验,血气分析、心肌酶、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同时进行X线、MRI、心电图检查。2 结果2.1 临床症状 7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为37.641.2,平均体温为38.5,持续发热的时间72 h的有11例(14.2%)。皮疹主要出现在手部(90%)、足部(78%),口腔溃疡患儿62例(80.8%), 62例(79.5%)患儿同时出现皮疹与发热,12例(15.4%)皮疹在发热之后。69例(88.5%)患儿出现呕吐症状,23例(29.5%)患儿出现肺水肿症状,15例(19.2%)肺部有痰鸣音或湿啰音,大部分的患儿伴有呕吐、头痛,抽搐1例,脑疝4例。 2.2 血尿便常规 患儿的大便检测结果均为EV71阳性,血液常规检查结果为:血小板(PLT)升高47例(60.3%),白细胞(WBC)高于1510.9/L共55例(70.5%);生化检查结果为:患儿的血糖均正常,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25 mmoL/L者54例(69.2%),其中23例患者>50 mmoL/L; 尿液的比重升高,颜色偏黄,5例(6.4%)患者的尿酮体阳性;患儿的脑脊液外观均无色透明,44例(56.4%)患儿脑脊液压力增大,脑脊液白细胞数>1010.6L,潘氏实验阳性35例()。2.3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显示:30例(38.5%)有肺部感染征象,12例(15.4%)为肺水肿。共有60例患儿进行了MRI检查,脑干损伤者11例(14.1%),出现脑水肿表现为主23例(29.5%),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为主3例(3.8%)。2.4 治疗结果 78例重症手足口患儿均住院治疗,住院天数为数718 d,平均为9.5 d,均治愈,无一例后遗症。3 讨论 由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比较快,主要造成患儿的神经系统损伤,同时伴有持续高热,因此及时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对象为3岁以下的儿童(95%以上)4,本组有25例患儿小于3岁,这与报道的有出入,可能是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重症手足口病救治的关键时期为2期和3期A5,本组患者78例中有3期A期病例6例,其余均为2期病例,及时治疗后均治愈,没有死亡。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持续高热、皮疹、呕吐、头痛、精神萎靡等。本组7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为37.641.2,持续发热的时间较长,35例患者持续发热超过48 h,对于发热高温的患者,应立即进行降温处理;脑水肿、脑膜炎以及其他神经系统损伤往往会造成感染、头痛、头晕,尤其是枕部疼痛更明显6,故应及时的进行抗病毒和消炎处理。本组有1例患者发生抽搐,这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到了神经系统,这与MRI的结果一致。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尤其是在夏、秋季,应加强对患儿的防护。当发现疑似手足口病的早期的临床症时,应积极地与当地医院联系,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1 陶建平,杨思达,邓力,等.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23-426.2 Chen SC,Chang H L,Yan T R,et al. An eight year study of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enterovirus 71 in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