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习题04.docx_第1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习题04.docx_第2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习题04.docx_第3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习题04.docx_第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习题04.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高考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4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气慨gi 懿范y 隽秀jun 勖勉有加xB精粹cu 侪辈chi 翘楚qio 灼灼其华zhuC绮丽y 娉婷png 笑靥yn 偃仰啸歌ynD蕴籍ji 拂煦x 羞赧nin 浅勘慢酌zh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一些意趣盎然的网络语言别开生面,正改变着人们的表达方式,丰富着人们的语言词汇。B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多变、不可名状的,但作家却能以独到的观察,精当的语言将这种变化淋漓地表现出来。C百年孤独的创作历时18个月,可谓大器晚成,奠定了马尔克斯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领域的地位。D文学作品的创作绝非文字的随意集合,我们要把握作品的旨意精髓,就需在划记批注、钩玄提要等方面下点功夫。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始于纽约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暴露了美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凸显了时代背景下的美国式痛苦。B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间,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入世对中国影响巨大深远,帮助中国进一步成长为经济大国。C伊拉克战争颠覆了伊拉克原有的权力架构,激化了民族间的矛盾,埋下了国家分裂的危险,并且这种危险可能会加剧。D研究报告显示,尽管2012年欧洲经济可能再度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但新兴国家和美国或能帮助全球经济保持缓慢增长。4.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丑”在古代处在一种 状态之中。“丑”在近代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其从属性的地位,而且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的一系列深化。“丑”的异军突起,促成了“崇高”和“滑稽”范畴的独立;“丑”的不断渗透,加剧了 的对立。A被包容的、可独立的 “悲剧”和“喜剧” B被包容的、可独立的 “悲剧”和“正剧”C被排斥的、非独立的 “悲剧”和“喜剧”D被排斥的、非独立的 “悲剧”和“正剧”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醉白堂记苏轼故魏国忠献韩公,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注】韩公:即韩琦,谥忠献。北宋政治家、名将,当政十年,有贤相美誉。乐天: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伊周:指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两人有贤能,皆为执掌朝政的大臣。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 释:放弃B忠言嘉谋,效于当时 效:仿效C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 处:要求 D然世终莫之许也 许:赞同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醉白堂之歌 轼以为义不得辞也 B作堂于私第之池上 苟有以与之C岂其所欲哉 其有羡于乐天 D而犹有羡于乐天 而不自以为功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B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C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D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4分) (2)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3分) (3)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3分) 9. “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结合全文,谈谈韩琦在哪些方面对白居易表示羡慕和不如。(4分)答: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赠 范 晔 杂 诗陆凯 王维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1)对梅的着笔,陆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用意?请做简要分析。(4分)答:(2)两首诗中都借“梅”来传情达意,试比较两首诗思想情感的异同。(3分)答: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1)云销雨霁, 。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2)泻水置平地, 。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3)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网络文学的兴起,像一面反射镜,不断照射出传统型文学的问题与局限来,这既是对传统型文学生存的一种冲击与压力,也是对传统型文学发展的一种比照与动力。同样,因为有传统型文学这样老成的文学板块存在,也使网络文学有了观照自身的一面镜子,并在这种比照与对话之中,找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评论家白烨认为,当下的网络文学与传统型文学之间,是并存与并立、互动与互竞的关系;但网络文学的分类过于琐细,一些看似不同的类别其实区别不大,作品内容构成的正面意义与表现形式上的艺术品位都亟须加强。此外,立足于娱乐、寄寓于宣泄的写作与阅读互动,还显得比较单调和低级。“很多当代作家写得很流畅,也符合文学的规范,但所写的生机勃勃的东西太少,有生活气息、生活质感的作品不多,细节的雕刻非常匮乏,网络文学恰恰补上了这一块。让每一个人说出他的故事,生动的、偏僻的、底层的,我们想像不来的故事,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谢有顺在肯定网络文学的同时也指出,从鲁迅开始以讲述个人经验成为小说标志,到现在重新回到讲集体的、类型的、公共的经验,这是文学方面的退化,“当那么多人点击阅读的时候,作为个体的悲伤和叹息是不是还有意义?对于文学来讲,可能个人的悲伤和叹息,个人的沉思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庞大点击率至上、集体阅读、集体欢呼的时代,个体的叹息和悲伤这个文学最核心的品质之一,可能被羁押到非常偏僻的位置,而这一点在网络文学新的公共写作空间里面体现得的确比较少。”为什么有比较多的人对网络文学提出批评?作家张抗抗认为,很多人认为网络文学文字太“水”了。她分析说,网络作者在商业模式当中,必须取悦于点击量,必须大量生产,但大量生产就无法保证质量。很多网络小说长篇巨制,动辄篇幅百万,为了追求点击率,也为了应网络读者要求的快速更新,有的作家甚至一天写完几万字。成名于网络的青年作家步非烟也认为,这种写作方式,使原本不成熟的创作进一步流于轻率。一个人的才华、储备是有限的,这样井喷似的创作其实是在挥霍才情,这种创作模式,无法给作者留感知生活,补充积累的空间。12.联系上文,下列有关网络文学与传统型文学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的兴起的确给传统型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冲击与压力。B网络文学与传统型文学互为观照,反映出对方的问题与局限。C网络文学与传统型文学间是并存与并立、互动与互竞的关系。D网络文学弥补了所有传统型文学作品中细节雕刻匮乏的缺陷。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的写作既要流畅规范,内容也应该富有生活气息与生活质感。B那些生动的、偏僻的、底层的故事可通过网络文学这种形式得以表现。C当网络小说被多人点击阅读的时候,个体的悲伤和叹息就没有意义了。D在商业模式下的网络作者,为了追求点击率,必须大量创作网络作品。14.文中引用多位人士观点,从不同角度地指出了网络文学存在的不足之处,试简要概括。(6分)答: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月到天心林清玄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淀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在南台湾,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辉煌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来。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更好的是,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光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的发到脚尖的指甲都感受月的清凉。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人人却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这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无非是标明了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含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15.文章以“月到天心”为标题有何作用?(6分)答:16. “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4分)答:17.文中所写的月有“天上之月”与“心灵之月”,“天上之月”对“我”“我们”助益良多,试简要概括。(6分)答:18.如何理解画波浪线文字的意思,并联系全文,指出该部分文字的作用。(6分)答: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1题,9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一对年轻夫妇的住房对面搬来一户新邻居。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吃早饭的时候,年轻的妻子看到了新搬来的邻居正在外面洗衣服。妻子对丈夫说道:“那些衣服洗得不干净,也许那个邻居不知道如何清洗,也许她需要好一点的洗衣粉。”丈夫看了看了妻子,沉默不语。就这样,每次邻居洗衣服,妻子都会如此评论对方一番。大概一个月后,年轻的妻子惊奇地发现,邻居的晾衣绳上居然晾晒着一件干净的衣服,她大叫着对丈夫说:“快看,她学会洗衣服了!我想知道是谁教会她这个的呢?”她的丈夫却回答道:“我今天一大早起来,然后我把玻璃擦干净了。”简要概括这篇小说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谈谈你的观点。150字左右。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注】处:接受。 去:摆脱。简要概括上述两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并谈谈你的观点。150字左右。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林肯任美国总统时,他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该官员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十分温和地说:“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生活中不乏矛盾,关键是我们怎么去面对。你对此有何思考与感受。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B A项气概,隽秀jn;C项绮丽q,笑靥y;D项蕴藉, 羞赧nn,浅斟慢酌。2.C 适用对象不当。大器晚成用于喻人,不用于喻物。大器晚成:喻能干大事的人才,成就较晚。 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不可名状:名,说出。状,描绘。喻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描绘的。钩玄提要:钩,探索。玄,深奥的道理。提,举出、摘取。要,要领。指探索深奥精微的道理,摘取其中的要领。3.B 主语缺失。去掉“在”,或将“中国”提出,置于“加快”前。4.C 根据语意照应一致,“被排斥的、非独立的状态”照应后文的“从属性的地位”,“悲剧和喜剧”照应“对立”。5.B 效:效劳,效力。6.D 而:表转折,却。A项,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认为;B项,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C项,其:代词,他们,指需要得到帮助的百姓/代词,他,指韩琦。7.C 文言断句首先宜依据语法断出画线文字的首句与尾句,其余文字再依据虚词、词句结构等予以判断。8. (1)上天降生这个人,将要让他担当天下的重任,那么那些受冻的人要求有衣穿,挨饿的人要求有饭吃,凡是没有获得的东西都想求得满足。(生:降生。1分;重:重任。1分;不获者:不能获得的东西。1分;求得:求得满足,或请求得到。1分)(2)无论生死存亡失意得志,都不改变(自己的)操守,道德比古人还高尚。(死生穷达:生死存亡失意得志。词义接近即可。1分;易:改变。1分;操:操守。1分)(3)后世的君子,他们的实际才能不能达到(要求),却都有奢求名声的愿望。(实,实际的才能。1分;而,却,但是。1分;侈心,奢求名声的愿望/想法。1分)9.【参考答案】 韩琦忧国忧民劳苦不堪,面对着各种利害冲突,身心疲惫。(2分)他对白居易急流勇退,家境丰裕,尽享山水田园乐趣的安适生活感到羡慕和自愧不如。(2分)(用原文作答亦可)【参考译文】已故的魏国忠献公韩琦生前在自己府邸的池塘上建造了一座厅堂,把它命名为“醉白”。忠献公又(曾)选取白乐天池上一诗,将它配乐作成醉白堂歌。(忠献公这么做)似乎有羡慕白乐天并且认为自己某些方面不如白乐天的意味。天下士人听说此事后不禁猜疑,认为忠献公已经不亚于伊周二人,却还存有羡慕白乐天的心思,这是为什么呢。我听到这些士人的猜疑后不禁笑道:忠献公哪里只是羡慕白乐天啊,他(其实)正想去做一个普通无名的人,却无法实现愿望。上天降生这个人,将要让他担当天下的重任,而那些受冻的人要求有衣穿,挨饿的人要求有饭吃,凡是没有获得的东西都想求得满足。(可是)即使有东西去接济他们,那也将无法让他们的需求一一得到满足。因此忠献公终生处在忧国忧民劳苦的境域之中,行走于各种利害冲突的道路之上。这些难道是他人愿意去做的吗?忠献公前后已经辅佐三位皇帝而使天下安定,晚年萌生了告老还乡的强烈愿望,但天下臣民都挽留他,他没有办法放弃己任。在这个时候,他对白乐天有羡慕的念头,是不足为怪的。然而,拿白乐天生平行事来与忠献公比较,他们之间经历的厚薄深浅,得失有无,后世的评论自会有不能欺骗世人的公断。忠献公文韬武略,治理天下,平定叛乱,谋求使国家安定太平,却不居功自傲。他渴求贤才,看轻功名利禄,但士人并不懂得他的恩德。忠献公征战果敢勇毅,又能安抚六军。(即使)边荒的外族也想一睹他的风采,而天下苍生都视忠献公的安危为国家的安危。这些是忠献公拥有的,却是白乐天没有的。白乐天在自己身体强健时乞求告老还乡,退隐田园十五年,每天和朋友们饮酒赋诗,尽享山水田园乐趣。府中有余帛,库中有余粮,家中有歌舞享受。这些是白乐天拥有的,却是忠献公没有的。忠诚进言,良好计谋,为国家效力,而且灿烂文采在后代显露;无论生死存亡失意得志,都不改变操守,道德比古人还高尚,这些方面忠献公和白乐天都相同。(由此可见,)忠献公既不因为自己所拥有的就自大,也不因为自己所缺少的就自卑。而是推崇两人共同的地方以此作为寄托。当他在醉饮之中寄托自己的情怀,对得失、祸福、贵贱、贤愚一视同仁,把自己与万物看做一体,完全融入自然之中,这难道仅仅是出于想把自己比作乐天吗?古代君子对自己要求繁多,对个人名声要求清廉。因此他们实际才能超过名声,世人对他们的德行盛赞不已。圣人如孔子,却把自己比为老聃、彭祖,视同左丘明,自认为不如学生颜渊。后世君子,他们的实际才能不能达到,可是都有奢求名声的愿望。臧武仲自比为圣人,白圭自比为禹,杨雄自比为孟轲,崔浩自比为张良,然而后世人始终不赞同他们。由此看来,忠献公的贤德才能比他们要高出很多。过去忠献公曾嘱告他儿子忠彦,想委托我为醉白堂写一篇记却没有实现。忠献公下葬后,忠彦把他父亲的愿望告诉了我,我认为自己义不容辞,于是流泪写下这篇记。10.【参考答案】 (1)陆诗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折下的梅”比作“一枝春”,(2分)形容梅是报春的使者,也表明是友情的信物。(2分)(2)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念的思想情感。(1分)异:陆诗折梅赠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意;王诗问梅是否开放,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2分)11.(1)各自东西南北流 安能行叹复坐愁 (2)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12.D 过于绝对。细节雕刻非常匮乏的缺陷,仅仅是部分当代传统型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