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骨折71例临床总结.doc_第1页
上颌骨骨折71例临床总结.doc_第2页
上颌骨骨折71例临床总结.doc_第3页
上颌骨骨折71例临床总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颌骨骨折71例临床总结【摘要】 目的 通过71例上颌骨骨折患者资料分析,以探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方法。方法 71 例上颌骨骨折患者。60例行钢板内固定术;7例颌间牵引复位固定术;3例选择保守治疗;1例未治。结果 71例病例随访224个月,60例手术患者54例效果满意,成功率为90%。10例出现面神经颞支损伤,术后6个月,患者完全恢复。5例出现错颌、前牙开颌,通过颌间牵引和调颌,恢复正常。1例面部塌陷未进行修复。结论 治疗上颌骨骨折的要旨有两。固定方法可分为两类:开放复位内固定和颅上颌支架外固定;可根据伤情,择优选用。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术后效果满意,但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对颌面缺损的修复,视力障碍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 上颌骨骨折;骨折;并发症 上颌骨骨折有比较简单的线型骨折,但也有在颌面创伤中伤情复杂的骨折,常伴有颅脑损伤,在积极救治生命的同时,上颌骨骨折应及早治疗,着眼于简便、实用、固定牢靠,不留后遗症。早期一次性治疗对咀嚼功能、人体形貌的破坏及其伴随的社会心理障碍远远重于身体其他部位1。特别是颧上颌骨骨折对面容的影响尤为明显,笔者对2001年8月2007年5月收治的上颌骨骨折71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1例均为2001年8月2007年5月敦化市医院口腔科收治住院患者,男60例,女11例,年龄1760岁,平均为39.40岁。 1.2 骨折原因 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上颌骨骨折47例,意外砸伤14例,打击伤7例,其他伤3例。 1.3 治疗情况 上颌骨骨折60例,行开放性钛钢板复位内固定术;7例采用颌间牵引复位固定术,3例选择保守治疗,1例未治。 2 结果 手术治疗组术后224个月随访,达到面部对称及咬颌关系恢复正常者为54例(54/60),占手术患者90.00%。对10例出现面神经损伤者,2个月内复查,8例未完全恢复。出现错牙合、前牙开牙合的患者,通过颌间牵引和调牙合后3例恢复正常,1例由于双侧上颌骨骨折、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错颌畸形仍明显存在。1例由于上颌骨前壁完全粉碎,骨质大部分缺损,无法全部复位,术后患侧塌陷,面部不对称,1例并发蝶骨骨折、眶骨骨折出现视力障碍。 3 讨论 上颌骨骨折的首要原因是交通事故与国内报道一致,其次建筑工人及林业工人砸伤,可能与工人防护措施比较差有关,再次是打击伤。上颌骨骨折的要旨有二:(1)浮动和移位的上颌骨块上的牙列,应以健康的下颌弓牙列为标准;重建正常的咬合关系,不论LeFort 、或型骨折,都应选用带钩牙弓夹板牵引复位固定,以避免错牙合,前牙开牙合等后遗症;(2)LeFort骨折多为横断水平骨折,其骨块的上界亦必须正确固位于骨折线以上稳固的颅骨上,固定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开放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术和颅上颌支架外固定。可根据伤情,权衡利弊,择优选用2。冠状切口加口内龈颊沟切口复位上颌骨骨折,并进行钛钢板固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良好方法,但也有其并发症,如面神经颞支损伤,虽然术中采用在颞浅脂肪垫内向下解剖至颧弓上缘。但术后1个月内仍有17.6%患者出现面神经颞支损伤,只有在术后3个月后逐渐恢复。暂时性额肌瘫痪与术中皮瓣牵拉损伤,陈旧性软组织瘢痕形成有关3。上颌骨骨折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眼损伤,特别是LeFort型骨折、LeFort型骨折。并伴有蝶骨及眶骨骨折时,患者视力明显影响,一般视力在0.5以下,眼底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视神经损伤。由于颌面创伤伴有颅脑或胸腹部损伤,伤情较重,往往延迟了专科处理,对此陈旧性骨折,采用正颌外科技术,以头部冠状切口暴露多处骨折部位进行重新复位,采用微型钛钢板进行坚强内固定。但正颌技术要求比较高,基层医院不易推广,费用比较昂贵,患者不易承受,上颌骨骨折损伤严重者,出现骨折粉碎性缺损,选用哪种创伤小,经济、技术容易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 1 周树夏,顾晓明.现代颌面创伤救治的基本原则.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36(2):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