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动脉征的CT表现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doc_第1页
致密动脉征的CT表现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doc_第2页
致密动脉征的CT表现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doc_第3页
致密动脉征的CT表现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doc_第4页
致密动脉征的CT表现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密动脉征的CT表现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摘要】 目的 提高对致密动脉征的认识,探讨其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26例一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CT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做了发病早期(16h)CT扫描及发病后24h小时CT扫描,均经临床诊断。结果 26例患者发病早期(16h)的CT 检查均见一侧大脑中动脉致密动脉征,呈“条状”或“点状”,CT值大于60Hu;发病后24h复查,该侧大脑中动脉血供区均呈大片状低密度影。 结论致密动脉征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在早期脑动脉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致密动脉征 脑梗死 计算机断层扫描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the dense artery sign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spiral CT. Methods The CT features of 26 case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All cases were examined with spiral CT both within 6 and 24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 and diagnosed by clinic.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nse artery sign of MCA existed in the first CT scanning. The dense artery sign of MCA was like a“stick”or“punctiform”, and its CT value was over 60 Hu. In the second CT scanning (24 hours after the first scan), a big area of low density in the region supplied by MCA was shown. Conclusions Integrating with the typical symptoms and signs, the dense artery sign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 dense artery sign; cerebral infarction;computed tomography 致密动脉征(the dense artery sign)表现为与对侧相比大脑中动脉的第1到2段密度增加或大脑其他动脉的密度增加。是大脑动脉(常见于大脑中动脉)阻塞导致脑梗塞的间接征象1。高密度的成分代表大脑动脉腔内的血块、血栓或栓子。笔者收集我院近 4年来住院治疗的26例脑梗死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T扫描中致密动脉征的临床意义及其对早期诊断脑梗死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6例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4374岁,平均58岁。早期临床表现均有一侧肢体麻木、偏瘫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15例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2例女性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史。 2. CT扫描方法 采用PHILIPSbrilliance16排螺旋CT机,常规断层扫描,层厚6mm,层距6mm。部分病例于大脑中动脉层面薄层(35mm)扫描,并测量大脑中动脉的CT值,测量3次,取均值。初次CT扫描均为发病后16h,复查时间为发病后24h左右。 3. 致密动脉征的判断标准是 该侧大脑中动脉的密度明显增高,高于对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及相邻脑组织,其CT值应大于60Hu,与对侧大脑中动脉的密度差不小于15Hu。 结 果 本组26例患者初次(发病后16h)CT检查均发现有一侧大脑中动脉致密动脉征,呈“条状”或“点状”,脑实质内未见低密度灶,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图1a,图2a,图3a),但同侧动脉供血区脑组织轻微肿胀,脑沟变浅、部分消失(图1b)。因当时对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这一重要征象认识不足,其中5例CT报告未见异常。24h后CT复查,见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片状低密度灶,呈典型的一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CT表现(图1c,图2b),从而失去了早期溶栓治疗的机会。其余患者初次CT扫描即明确诊断为早期一侧大脑中动脉梗死,4例做了脑动脉血管造影(DSA)(图3c),临床行急性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治愈,临床无明显后遗症。 讨 论 致密动脉征,文献认为系血栓所致24。CT平扫中,正常血管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血栓栓子和阻塞的血管密度增高。血栓密度(60-89Hu)介于正常血管(35-60HU)与钙化斑(114-321Hu)之间,常见于心源性脑梗塞。大脑中动脉第一段(M1)位于侧裂内,动脉阻塞的机会也较多,从而卒中后显示此征的机会较多,M1水平走向,CT表现为“条状”。目前已有较多学者进行研究,故又称此征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实际上大脑内的动脉均可发生栓塞而导致脑梗塞,因此,称“致密动脉征”(the dense artery sign)更为恰当。“大脑中动脉点征”表示位于外侧裂池的大脑中动脉(MCA)分支(M2或M3段)内的血栓栓子。在轴位图像上,M2或M3段与扫描层面垂直,因而在CT图像上呈点状。 CT常为急性脑梗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在梗塞后的前面几个小时内,CT表现常很轻微,容易漏诊。当早期缺血性梗塞的影像改变出现时,一开始常为隐蔽的并随时间而明显,熟悉一些急性梗塞的影像征象有助于识别其病因。 在一些研究中,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有脑梗塞的病人,约22.6%61%出现动脉致密征。血管造影提示,致密动脉征最可能的原因是血栓栓塞。 大脑中动脉阻塞的早期征象包括致密动脉征,豆状核征、岛带消失征、低密度灶、占位征及皮质征,这些征象在梗塞后6小时可变得明显,致密动脉征从理论上讲可在血管阻塞时就能在CT图像上看见,早于急性脑卒中的其他改变。另外,致密动脉征是一过性的,大多数有急性脑梗塞症状及致密动脉征的病人,致密动脉征在几天内或通过溶栓治疗后消失,证实了血凝块的移动性。其它CT征象均为不同程度的局部脑水肿所致。有作者发现脑梗塞后30min既可显示硬膜外压增高,提示有脑水肿,缺血性脑水肿在不同解剖部位和水肿及缺血坏死的不同程度分别引起不同的表现。豆状核征在6h内组出现频率最高,脑岛带征及皮质征在6-12h组出现最多,低密度灶在12-24h组出现率最高3。 当见到致密动脉征时,要注意并不总是代表血管阻塞。正常青年人显示率极低,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显示率较高,呈“细眉”状,表现为连续的长条状或分节状,边缘柔和的稍高密度影。一般表现为双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同时增高,其主要病变为血管内膜下脂质沉积、粥样斑块形成、纤维组织增生、钙质沉着,血管可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这是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之常见表现,其CT值一般在55Hu以下,临床上无神经定位体征4,5。 研究表明6,7:在发病3h内给予溶栓治疗,在严格控制血压的前提下,治疗是有效的。关键是早期能否明确诊断,在脑组织尚未出现低密度改变之前,最佳时间是 3h 内能明确诊断,为患者溶栓治疗赢得时间,使治愈成为可能。本组资料中,最初因对本征象认识不足,病例中有5例延误诊断,遗留一定的神经损伤后遗症。其余均在发病后3h内给予急性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无后遗症亦证实了这一结论。 总之,笔者认为两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是动脉硬化的脑动脉表现,同时还应观察基底动脉的密度改变,而一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常是该血管内梗死的较特异性征象,结合临床典型表现基本可作出明确诊断。CT诊断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要除外假阳性和假阴性。如两侧大脑中动脉都增高或一侧稍高于另一侧,而临床无脑血管意外体征,应视为脑血管硬化,而并非脑梗塞之表现。假阴性可出现在CT断层为10mm层厚的病例中,因部分容积效应而降低了梗塞血管的密度,若层厚改为3mm5mm薄层常可消除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参考文献】 1. Krings T, Noelchen D, Mull, et al.The Hyperdens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Sign:A Computed Tomography Marker of Acute Ischemia in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erritoryJ .Stroke, 2006, 37(11):399-403.2. Somford DM, Nederkoorn PJ, Rutgers DR, et al. Proximal and Distal hyperattenuat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igns at CT different Prognostic ImplicationsJ. Radiology,2002, 22(3):667-671.3. Leary MC, Kidwell CS, Villablanca JP, et al. Validat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ic middle cerebral artery “dot” sign: an angiographic correlation study. Stroke, 2003, 34: 2636-2640.4. 蒋国忠,周仪.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塞早期诊断价值的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