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及CT影像表现.doc_第1页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及CT影像表现.doc_第2页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及CT影像表现.doc_第3页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及CT影像表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及CT影像表现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9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及CT表现,总结本病的影像特点。结果多数病灶位于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干骺端及胫骨近端为主,呈凹向骨髓腔的杯口状或碟状缺损,边界可有硬化线,表面无骨壳。结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可以通过影像检查确诊,X线平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CT能对平片所显示不清的病灶及不典型的病例提供准备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放射摄影X线计算机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corticaldefectofbone,FCD)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因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入皮质所致的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1。临床上一般无任何症状或体征,多在外伤或体检是偶然发现,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易被误认为骨肿瘤、骨结核或骨囊肿,结果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为加深对本病认识,提高影像诊断和鉴别能力,收集我院9例经临床追踪诊断或病理证实的并有X线和CT检查资料的FCD。 1资料与方法 本组9例FCD,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4-16岁,无症状者7例,系因外伤就诊发现,1例因体检时发现,1例因诊断为“骨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均摄X线正侧位,其中3例加拍切线位,3例作局部CT扫描。 2结果 2.1病变部位 9例共10个病灶,6例共7个病灶位于股骨远侧干骺端(1例为对称发生),3例位于胫骨近侧干骺端,病灶均位于内后方。 2.2X线表现 10个病灶中有5例呈圆形或卵圆形,3例呈不规则状,2例呈泪滴形,病变长轴与骨干一直,长径约0.5-4cm,边界清晰7个,周围可见硬化边,边厚约1mm,3例缺损边界模糊不清;缺损区为均匀的低密度,病灶内无钙化影,周围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 2.3CT表现 3例均呈不规则密度减低影,骨皮质呈杯口状或碟状凹陷,内缘有硬化线与髓腔分隔,1例外侧骨皮质欠连续,1例病灶周围软组织略轻微肿胀。 2.4随访所见 8例随访二年至三年,其中4例病灶消失,2例病灶有缩小,2例3个病灶未见明显改变,1例病人因不能排除骨肿瘤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FCD。 3讨论 3.1FCD的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大多数学者以为本病可能是儿童发育期的一种骨化障碍,可以自限自愈,后经Jaffe等2学者证实发现缺损区内的异常组织为纤维或类似疤痕纤维组织,从而认为缺损系骨膜话骨障碍所致。 3.2FCD的X线与CT表现 3.2.1X线表现 X线平片是首选检查方法,能确定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硬化、有无骨膜反应,好发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的内后侧皮质,右侧多于左侧,典型的X线表现3:病灶位于长骨干骺端皮质内后方,呈类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边界清,可见硬化影,与骨干长轴一致,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 3.2.2CT表现 与平片相比,CT因其高分辨率。更能清楚显示病灶的细节,定位更明确,并且因其为断层成像,消除了平片软组织的叠加效应,对骨质改变显示更为清晰,典型CT表现4:均位于骨皮质内,呈杯口状或碟状凹陷密度减低影,内缘有硬化缘与骨髓分隔,缺损表面均无骨壳,病灶区CT值约37-85HU,平均64HU。 3.3FCD鉴别诊断 典型的FCD单凭X线表现结合临床即可能准确诊断,CT断层技术的引入更有利于本病的正确诊断,但对于不典型病例时仍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1)骨囊肿:多位于骨干或干骺端,呈中心性对称性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可有硬化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临床上常无症状。(2)骨样骨瘤:局部疼痛,压痛明显,瘤巢内常见不均匀致密影或周边部透亮环。(3)干骺端结核:常发生于干骺端松质骨内,可以累及骺板,病灶内可有沙粒状死骨。(4)骨肿瘤:一般有骨质破坏,无骨膜反应、钙化灶及软组织肿块影。(5)非骨化性纤维瘤:与纤维性皮质缺损关系密切,二者有相同的好发部位和相似的组织学表现。有的学者认为二者是一种病的不同阶段,一般将小而无症状并仅局限于骨皮质的病变,称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而把病灶大且有症状,病变膨胀并侵入髓腔者,称为非骨化性纤维瘤,多为单发,骨皮质缺损常为双侧对称性发生,一般于14岁前自行消失,如不消失则可能成为非骨化性纤维瘤,CT检查对判断病变的范围大小,是否侵入髓腔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来宾.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78-379. 2DahlinC,LindeA,GottlowJ,etal.HealingofbonedefectsbyguidedtissueregenerationJ.PLASTReconstrsurg,1988,81(7):672-676. 3ResnickD,GreenwayG.Distalfemoralcorticaldefectsirregularitiesan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