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_第1页
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_第2页
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_第3页
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_第4页
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7 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篇一: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范文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目的意义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因此,多年的毕业教学,我都十分重视小学毕业阶段的复习整理工作。而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镇小学实际,大多采取小循环2 / 27 教学,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 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的组织 九义新教材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上给我们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材在统计的初步知识后安排了总复习内容,以多个知识点形成六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这是旧教材所无法相比的。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四、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从 4 月 26 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共计 80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 20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3 / 27 概念的理解( 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 、“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 2 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 6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 5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3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 10 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 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 3 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 4 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 3 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 30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3课时)。 4 / 27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 与整理( 6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5 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10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3 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3课时)。 (四)、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 2 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 4 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 1课 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 12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 2 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4 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 5 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 1 课时)。 5 / 27 (六)、简单的统计( 6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 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3 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 2 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 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篇二: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6 / 27 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好中小衔接准备。 二、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 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三、复习方法 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 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六7 / 27 ( 4)班,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 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整体复习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书上总复习) 1、分数乘、除法及其四则混合运算 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3、百分数及应用题 4、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二阶段 :综合练习,讲练结合( 综合试卷)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卷,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并8 / 27 及时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 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习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篇三: 五月中旬结束课程,五月二十号开始总复习。 第 12周 5 月 20日 4日 复习内容:一、数和数的运算 知识要点: 1、数的意义( 5 月 20日) 注意小数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 100、 1000的分数,在写法上与整数相同。 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小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能带有单位名称。 明确数位和位数的区别。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位数是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个数。 强调几位小数的判断与几位自然数的判断不完全相同,如:看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 5月 20 日) 在数的读法、写法训练时,要着重突出自然数中间、9 / 27 末尾有 0 的读写方法。 3、数的改写:( 5 月 20日) ( 1)把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 亿作单位的数,有两种情况,注意不要混淆: a 如要求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b 如要求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就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4 、数的大小比较( 5月 20 日) ( 1)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着重训练,学生能把几种不同的数化成相同的数再进行比较的能力。 5 数的整除( 5月 21日) ( 1) 借助书中 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 ( 2) 重点区分好 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三个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 6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5 月 22日) 借助教材 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内在联系然后得以应用。 7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 5 月 23日) ( 1) 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 2) 复习好如何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10 / 27 ( 3)增加一些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关系,求 未知数 8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5 月 23日) ( 1) 运用实例,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让学生体会到整数,小数,分数都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2 )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些定律可以扩展或逆反运用,减法、除法也有一些定律或性质可以用来简算。 9、 四则混合运算( 5月 24 日) ( 1)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立足于正确计算,得到正确计算结果。 ( 2)对于一般学生重点训练审题能力,能够确定题目中是否隐含着有关定律的因素。 ( 3)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重点训练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地选用比较简单方法的能力。特别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计算简便的能 力。 二 (第 13周 5 月 275月 31 日) 知识要点: ( 5月 27日) ( 1)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有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 2)使学生建立起字母不单纯地表示某个数,他表示的是一种特定的量的意识。 11 / 27 ( 3)能够熟练地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5月 28日) ( 1)通过对式子地判断使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关的概念。 ( 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解简易方程。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能够将原方程经过整理成为符合四则运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 4)解方程的四种方法。 a 、如: 0 36 x=6 5x=25 等方程 可以直接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 b、先把含有未知数 后再去解, 如: 2x+9=35 60 等方程,可以先吧 2x、 6x,等会有未知数的 x 项看作一个数,待 求出它们的值之后, 出方程的解。 c、按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使方程 改变形式,然后再解, 如: 4=10 3/5 = 要先求出 4, 3/5 的积,使方程分别变形为: 40 = 再解。 d、选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 12 / 27 如: 2/3 x+1/2x=42, =32 等,先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为( 2/3+1/2) x=42,() 2,然后计算括号内的运算,使方程变形为: 11/6x=42, =32,最后再解。 3、比例的性质( 5 月 29日) (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 ( 2)做好比与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三者是有联系的,但绝不能认为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数,它们是有区别的。比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除法则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 3)引导学生建立比与分数自觉转化的意识。如:甲、乙两数的比是 5: 4,由此可知,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4:5,乙数相当甲数的 4/5,甲数则是乙数的倍,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 5/9 ,乙数 则是这两个数和的 4/9 等等。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 5 月 29日) ( 1)能够熟练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 2)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化简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项与后项的商,结果可是整数、小数、分数。 5、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 5 月 30日) 13 / 27 (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熟练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的知识。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 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 3)在学习比例尺中,要突出“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比例尺”这个关系式,比例尺与一般度量长度的尺不同,它是个比,不应带有单位名称。 ( 4)训练学生会看图上附有的注有数量的线段的比例尺,以及后项是 1 的比例尺。感受到比例尺的前项是 1 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后项是 1 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长度放大的现象。 ( 5)注意比和比例的区别,它们都是表示关系的,比是表示比的前项和后项间相除的关系的,所以它只有两项;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关系的 ,所以它有四项: 6、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5月 13日) ( 1)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比、比例、 正反比例间的 联系与区别。 ( 2)能根据 y/x=k(一定)和 xy=k(一定)的关系式 ,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的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三 应用题 (第 14周 6 月 3 日 6月 7日 ) 14 / 27 知识要点: 1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6 月 3日) (1)在复习简单应用题时,应着重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 通过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位置,进行改编应用题地训练。 2、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 6 月 3 日) ( 1) 使学生能够按照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 数量关系,熟练地选择计算方法解答简单应用题。 ( 2) 复习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允许学生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 3 、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6月4 日) ( 1) 掌握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正确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 2)不仅要重现应用题数量关系地训练,也要重现帮助学生建立检验的意识,掌握应用题验算的方法。 4、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 6月 4 日) ( 1)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地建立等量关系式,并依关系式列出方程 ( 2)重点训练是抓住题中最重要的等量关系建立等15 / 27 量关系式 ( 3)列方程思考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答有很大区别。注意习惯上用算术法的逆向思维。加强引导,以防学生思维定势。 5、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6月 5 日) ( 1)能 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 2)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着重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一是把哪个数看作单位“ 1”; 二是弄清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使学生弄清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6、用正反比例的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6 月 6 日) (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 2)着力训练学生准确观察题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有没有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 根据性质列出比例式的能力。 7、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6月 7 日) ( 1)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四、量与计量 (第 15周 6 月 10日 4日) 16 / 27 知识要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6 月 10日) ( 1)掌握常用的公制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 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而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却是 1000。 2、常用的面积单 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6 月 10日) ( 1)掌握常用的面积、地积单位;掌握面积,地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 2)复习面积、地积单位间的进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而不是 10的道理。 3、常用的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6 月 10日) 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 常用的重量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6月 11日) 掌握常用的公制的重量单位,掌握重量单位之间的 进率。 5 、常用的容积单位与相关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6 月11日) ( 1)升、毫米虽然与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有联系,但绝不是说容积就是体积,这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 17 / 27 ( 2)区别好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树立正确使用相关计量单位的意识。 6、 常用的地积单位( 6月 11日) 掌握地积单位间的进率 7、常用的时间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6月 11日) ( 1)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 2)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加强 对进率的记忆。 8、名数的改写( 6 月 10日) ( 1)着重化聚方法的复习,特别是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的化聚的方法。 ( 2)提高学生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能力。 五、几何初步知识(第 16周 6 月 17 21日) 知识要点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 ( 6、 17) ( 1)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并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6、 17) ( 1)加深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掌握 角的分类,并能运用工具画出所要求的各类角。 ( 2)教学角的概念时,应注意纠正学生把直线看作是平角或周角的误识。要从角的意义出发,看待平角或周角。 18 / 27 3、认识垂直与平行( 6、 17) ( 1)能使用工具比较熟练地画出与一条直线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垂线和平行线。 ( 2)学生能够正确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互垂直或平行。 4、三角形的认识。( 6、 18) ( 1)掌握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方法。 ( 2)能够正确地找出与某一个底相对应的高(重点) 5、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特征。( 6、 18) ( 1)认识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特征。 ( 2)要注意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复习。 6、认识对称图形。 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6、 18) 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6、 19) ( 1)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求出这些图形的周 长和面积。 19 / 27 ( 3)需充分发挥教材中网络图的作用,使学生对平面几何面积计算能形成结构。 8、认识圆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6、 19) ( 1)认识圆的特征。 ( 2)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9、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以及它们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6、 20) (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 ( 2)理解它们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 3)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10、在进行周长、面积、体积计算的复习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 1)正确地使用各个数位和单位名称。 ( 2)在需取近似值时,要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 3)允许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 六、简单的统计(第 17周 6 月 24 28日) 知识要点: 1、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 6、 24) ( 1)能够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 20 / 27 ( 2) 能够熟练地解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 3)在求平均数时,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求得结果。 2、收集、分析整理数据,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6、 24) 掌握数据的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能够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3、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 1)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根据需要绘制出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它们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 3)绘制统计图着重训练学生能够根据纸张的大小恰当的选取一定的长度来表示一定的数量。达到掌握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同步进行。 4、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6、 25) ( 1)能够比较熟练地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回答相关的问题。 ( 2)可以增加一些根据统计表反映的数据绘制相应的统计图的训练。 七、综合练习。( 6、 26 28) 21 / 27 篇四: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 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 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22 / 27 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的组织 教材的编排体系给我们复习创造了有利条 件,以多个知识点形成四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年级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教学实际,从 5月 4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略) 四、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 ,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4、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中下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3 / 27 5、要抓好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要落实综合训练,又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效率”。 篇五:六年级数 学复习计划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小学六年级即将进入期末复习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状况,对于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复习、考试及毕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愈临近毕业,学生心理愈焦虑的特点,教师要用温馨的语言激励学生,营造“平常”氛围,避免过度紧张,来稳定学生的情绪。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经常找学生谈心,及时消除学生不良情绪,为学生强心、镇定,使他们保持良好心情进行复习、考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施以不同的思想教育。“导” 后进生找自己优势,努力提高成绩;“抚” 中等 生加强自信心教育,补薄弱学科;“激” 优等生引进竞争机制。班主任要召开毕业班家长会,指导家长正确地对待某些重点中学的选拔考试,要对自己孩子的智力、学习成绩、兴趣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要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注意用脑卫生,保证休息和睡眠;及时给学生以辅导和答疑,引导学生正确分24 / 27 析考试成败,不要在升学上盲目攀比。 二、早打算、早预防,摸清家底,给班上的学生排队。 教师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进行摸底排查,按照学生学习成绩的情况、智力发展的能力把学生分成优秀、一般、临界生、学困生四类。给学生排好了 队,还得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拔高性的目标。临界生和学困生是我们抓的重点,对他们的目标要注重过程管理。 三、苦干、实干加巧干,用自己辛勤的耕耘,换取丰硕的成果。 1、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寻找小学数学知识间的联系点,形成知识的脉络化、系统化。 小学阶段知识循序渐进,各知识间的联系密切。在复习时,教师要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的放矢得进行分类指导,查漏补缺。具体地说,就是对 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通过知识间的串联性和连接点,将学生复习前零散无序、模糊不清的概念和题型纵 横沟通,形成条理化、系统化和网络化。以有利于促进学生重新消化、理解和掌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好以下三点环节: ( 1)、有的放矢点要害,即在复习时,要要抓住复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引导在点子上,如在进行“用不同的知识解应用题”时,关键是引导学生想可以用哪些知识来25 / 27 解答,如方程、比例知识、按比例分配、算术法等,然后让学生说思路,列式解答。 ( 2)、分类讲解找缺陷。数学复习课中,运用分类指导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条块式的研究是深化学生知识,查找知识误区的重要方法。 ( 3)、自 我点化活气氛。复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我点化、自我巩固、自我提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