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doc_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doc_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doc_第3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doc_第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一、选择题如图为沿某大陆34纬线所作的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表示1月均温,表示11月次年4月降水量,表示7月均温,表示510月降水量)。读图完成13题。1该大陆是()A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 D亚欧大陆2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C洋流 D大气环流3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C洋流 D大气环流解析:1.B2.C3.D第1题,图中信息显示,该大陆1月气温高于7月,所以该大陆位于南半球,排除D;观察气温曲线变化趋势可知,该大陆西岸附近气温明显降低,可推断出西海岸附近有高大山脉,故该大陆应为南美大陆。第2题,由图可知,无论是1月还是7月,该大陆西岸的温度都低于同纬度大陆东岸,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34S附近大陆西岸有寒流经过,大陆东岸有暖流经过,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第3题,34S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同纬度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水较多,冬季风来自大陆,降水少,所以导致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大气环流,D正确。读地气候资料图,回答45题。4六地中,气候类型不同但气候成因相同的是()A与 B与C与 D与5六地中,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植被相同的是()A与 B与C与 D与解析:4.A5.B结合图示,地应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最高30 ,最低0 以上,从5、6月份进入雨季,一直到9月退出,期间7月经历伏旱天气,常见于我国长江沿岸地区。地气温最高低于20 ,最低5 左右,应该是温带地区,降水量全年600 mm左右,所以应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最冷月10 以上,最热月25 ,降水量800 mm左右,应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图中表现的这种特征应该比较常见于日本南部岛屿。地最冷月0 以下,最热月不到30 ,全年降水不到800 mm,应该是温带季风气候,常见于我国北部地区。地常年气温在20 以上,应该是热带地区,从降水量来看,全年降水2 000 mm,而7月降水又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一,所以是热带季风气候。地气温最低0 以上,最高30 以上,降水全年接近1 000 mm,应该是亚热带类型的气候,但是因为降水和高温不同期,且最高温出现在1月,所以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六地中,与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与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植被均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下表是我国北方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读表回答67题。青岛济南开封西安太原兰州日温差15 的日数0.474.671.891.1156.8174.0最大日温差/16.326.025.228.129.230.26.表中数据说明北方地区( )A受海洋影响较大B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C大陆性较强D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7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 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的变化 B纬度高低C离海远近 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解析:6.C7.D第6题,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大日温差都比较大,说明大陆性较强。故选C。第7题,西安与太原的地理位置相近,太阳高度、纬度高低、离海远近都差不多,故两地日温差15 日数相差较大的主要因素是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故选D。(2018亳州质检)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基地海拔约2 900 m,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100 km。该基地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据图完成89题。8图中地、地、地、地与甲、乙、丙、丁气候资料相匹配的一组是()A甲;丙;乙;丁B甲;乙;丙;丁C乙;甲;丁;丙D丙;乙;丁;甲9推测中国选择在地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气候干旱,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夜数多B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大气透明度高,夜晚灯光少C西部沿海受大气环流及近岸寒流影响,云雾较小D和中国处于不同半球,观测的时空互补性好解析:8.A9.C第8题,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气温高,对应甲图。地海拔高,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地地处南美洲东南沿海,受沿岸暖流的影响以及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要比地多而比地少,因此地对应丙图,地对应乙图。地地处南美洲西海岸,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以及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降水最少且气温较低,对应丁图。第9题,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夜数多;大气能见度高,距城市较远,夜晚灯光少;与中国本土相比,地处南半球、西半球,观测的时空互补性好;西部沿海受秘鲁寒流影响,多平流雾。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如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1011题。10下图为北纬30附近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A甲,乙 B甲,乙C甲,乙 D甲,乙11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解析:10.D11.D第10题,由景观图可看出,甲图是沙丘和绿洲,应该分布在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尤其是降水比较少且终年高温、蒸发量大的地,故甲和对应;乙图是高原山地景观(有雪山),气温较低,四幅气候资料图中,只有地气温相对较低,故D项正确。第11题,甲地和乙地在同一条纬线(30N)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别不大,故A项中的太阳辐射不可选;甲地深居大陆内部,乙地也不靠海,故C项洋流性质的影响几乎没有,同时也可排除B项;由图可以看出,甲、乙两地的植被都比较低矮,甲地有沙丘,乙地有雪山,原因是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 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图乙为两地的气候特征图。(1)判断安哥拉大部分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并分析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2)比较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解析:第(1)题,“春天国度”强调的是一年四季温度变化较小且较温暖,图中显示该地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故四季温暖如春。第(2)题,从两幅图的纵坐标可以看出两地降水差异较大;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可结合图中信息回答。答案:(1)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全年温差小,四季如春。(2)地全年降水明显小于地。地处于东南信风带,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且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降水少;68月因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此地,几乎无降水。地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丰富,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且身居内陆,降水稀少。13读南美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A_,B_。(2)图中受单一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_、_(填字母);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填字母)。(3)简述C、D两地气候的特征。(4)C、E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是C气候区面积广大,指出其主要原因。(5)简述E地气候类型的成因。解析:第(1)题,A地区处在南回归线30S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B地区为南美安第斯山脉,气温随着高度变化,是高原山地气候。第(2)题,由上题可知,A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处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A、C是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D处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第(3)题,由(2)题可知C处是热带雨林气候,它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D是热带草原气候,它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分干季和湿季。第(4)题,C处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是,C处是全球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第(5)题,E地气候也是热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