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二)7.1.4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教案冀教版.docx_第1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二)7.1.4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教案冀教版.docx_第2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二)7.1.4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教案冀教版.docx_第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二)7.1.4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教案冀教版.docx_第4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二)7.1.4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教案冀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时 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64页、65页,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教学提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一幅乐器的情境图,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信息,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图了解图中乐器的信息,再对学生提出“自主提出问题完成计算”的要求,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提出问题并计算的时间。交流时,要鼓励学生完整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列出的算式和所用的口诀,使学生能够发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成就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记8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乘法的意义,熟记8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情境图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背口诀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8的乘法口诀,小松鼠一家也正在学呢!谁愿意背给它们听一听?(学生用各种方式背口诀)2. 师:小松鼠对8的乘法口诀还是不太理解,你能选择一句解释给它听吗?(指名学生解释口诀的含义、算式和记忆方法。)3. 师:小松鼠们学了口诀,该回学校了,瞧,火车来了!(出示)我的火车谁来开?题目:二八( )、七八( )、四八( )、( )八二十四、( )八六十四、( )八四十八、( )得八、( )四十【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情境,多变的练习方式,可以帮学生很快的复习乘法口诀的知识。】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师:小松鼠们回到学校,参加了学校的鼓号队,你看,鼓号队的乐器真多呀!观察这幅图,图中有哪些乐器,是怎样摆放的?生1:有大鼓,8个一行,摆了一行生2:还有3行小鼓,也是每行8个生3:有2行小锣,每行8个师:小朋友们真棒,小松鼠们可是数不清这些乐器了,你能帮他们算一算吗?(课件出示教材中的问题)(1) 小鼓有多少个?(2) 大鼓小鼓一共有多少个?(3) 小号有多少个?(4) 这个鼓号队一共需要多少人?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分组合作,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分组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用到的口诀。)生:(1)38=24(个) 三八二十四(2)84=32(个) 四八三十二(3)28=16(个) 二八十六(4)88=64(个) 八八六十四【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够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巩固拓展,实践新知1. 教材“练一练”第1题。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卡片,你能判断出这些卡片是哪两个数的乘积吗?生:可以!师:16生:28=16, 二八十六2. 教材“练一练”第2题。3. 一只 一天吃8个桃子,一星期它能吃多少个桃子?4.看图列算式并计算?个答案:3. 87=56(个) 4. 82=16(个)四、达标反馈1. ( )里最大能填几?( )840 ( )832 ( )7568( )64 ( )428 ( )8162. 计算下面各题,并写出口诀。88=58=83=68= 3.买7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每个8元答案:1. 4 3 7 7 6 12. 48 六八四十八 24 三八二十四 40 五八四十 64 八八六十四3. 78=56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呢,快和大家说一说吧!生1:我们又练习了8的乘法口诀,口诀记得更熟练了,真高兴生2:我们会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生3:我们还会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六、布置作业1. 教材“练一练”第3题、4题。2. 3858你能找出得数相等的算式吗?346244826415+253.买5个 多少钱?每个8元4. 小蜜蜂,采蜜忙。8848675842324064板书设计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1)小鼓有多少个? 38=24(个) 三八二十四(2)大鼓小鼓一共有多少个? 84=32(个) 四八三十二(3)小号有多少个? 28=16(个) 二八十六(4)这个鼓号队一共需要多少人? 88=64(个) 八八六十四(1)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有了前面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积累,这节课学生学起来会很轻松,所以我把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本节课设计的重点。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本课一开始,我设计了帮小松鼠学口诀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前面所学的口诀知识,然后呈现教材主题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让他们主动发现数学信息,然后解决问题。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在交流中品味成功。我在课堂上充分的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自己仅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解决帮小松鼠计算乐器数量的问题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给学生创设了合作的空间,激发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令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学资料包一、教学资源怎样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并做到四个学会: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下面我把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培养的技能目标概括为四个方面:有效沟通;得力领导;合理分工;冲突解决。1有效沟通。小组成员之间是否能够准确而有效的沟通是首要的合作技能,主要包括发送信息和接受信息两个方面。发送信息的技巧有:(1)要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用“我”或“我的”陈述,而不要用“大多数人”、“有些人”、“我们组”等,否则很难辨别是你的想法还是只是简单复述别人的思想感受而已。(2)使你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一致,否则别人不知道你的意思究竟是什么。(3)请求听者给予反馈。接受信息的技巧有:准确而非评价性的复述信息发送者所传达的意思;描述你所看到和理解的信息发送者的思想感受;陈述你对信息的理解,与发送者商讨,直至达成一致。2得力领导。通常将领导定义为能够帮助小组成功完成任务和维持成员之间有效关系的表现,他们认为只有当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发表意见的权力时,这样每个人才会对小组更加尽力。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更有效的要指派一个有指挥和引导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的领导,使得小组更有效的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领导角色的具体分配也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比较轻松的时候,可以考虑轮换领导角色,组内周期轮换当小组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领导能力。3合理分工。小组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曾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因此,小组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上统计这一课时,统计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需要有人进行调查活动(数一数) ,有人记录,这时就需要学生先分工,决定谁来数,谁来记,然后才能合作。分工,就是让每个同学各司其职,可这并不容易,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在小组建立之初这个问题成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小组内建立民主协商的氛围,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4冲突解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难免会有争论或冲突的出现。争论或冲突的出现正表明小组成员都暴露了自己真实的见解和想法。试想如果没有一个信任民主的氛围,成员没有敞开心扉,也就不可能有争论和冲突。要想建设性、创造性地利用争论,教师应当教学生:(1)视争论为问题解决情境,要辨清差异,而非把它看成为由某人主宰的输赢的冲突;(2)在辩论中,要让学生学会对事不对人,即针对具体的观点,而非个人;(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让所有的成员发表完各自的见解再整合观点,要防止在没有弄清不同的观点的之前就进行整合总结;(4)让学生采用他人的观点或视角来看待问题,以理解他人的理论背景和看待问题的参照框架。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有学生从长方形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不过也有学生马上负迁移想到“正方形面积=边长4”,这时教室里一片争吵声。此刻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让学生组成正方、反方两个小组,寻找说服对方的理由。最后再全班交流辩论,形成共识“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在讨论之前,学生各持已见,谁也不服谁。通过小组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听取了别人的想法。充分利用了思维冲突这一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学习更主动,记忆更深刻,学得更有效。二、资料链接数学家欧拉的故事1725年约翰伯努利的儿子丹尼尔伯努利赴俄国,并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荐了欧拉,这样,在1727年5月17日欧拉来到了彼得堡。1733年,年仅26岁的欧拉担任了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1735年,欧拉解决了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慧星轨道),这个问题经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到解决,而欧拉却用自己发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然而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并且不幸右眼失明了,这时他才28岁。1741年欧拉应普鲁士彼德烈大帝的邀请,到柏林担任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直到1766年,后来在沙皇喀德林二世的诚恳敦聘下重回彼得堡,不料没有多久,左眼视力衰退,最后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灾殃及欧拉住宅,带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