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五二战后的世界课时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五二战后的世界课时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五二战后的世界课时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五二战后的世界课时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五二战后的世界课时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和苏联的经济改革考纲考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苏联的经济改革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素养解读时空观念二战后至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国家干预方式,经济繁荣与滞胀并存;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苏联经济改革,成效不大,导致苏联解体。历史解释(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西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重视科技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迎来“新经济时代”。(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开始进行改革,但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以失败告终;苏联解体,证明斯大林体制的失败。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及史学研究材料,实证资本主义新变化和苏联经济改革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理解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苏联经济改革的特点及影响。考点一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背景(1)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2)发达国家接受凯恩斯主义,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大力干预。2.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3)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3.特点: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重点不同。4.评价(1)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2)局限: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人民资本主义”(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2)含义: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3)评价2.“经营者革命”(1)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2)含义: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福利国家的出现与20世纪70年代的新变化1.福利国家的出现(1)条件: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巨大增长。(2)特点(3)实质:国家干预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反映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4)影响2.20世纪70年代的新变化(1)原因: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2)表现: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考点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2)农业全盘集体化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2.措施(1)农业(2)工业3.评价(1)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2)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3)在改革目标上,不切实际和盲目,最终失败。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进行的调整与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垦荒等粗放经营的方式扩大生产,劳动生产率仍很低,而且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很大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还缺乏科学性、一贯性,使其改革效果在前期比较明显,而后期大为减弱。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措施(1)农业(2)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2.评价(1)未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2)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导致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1)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陷入危机边缘,戈尔巴乔夫上台。(2)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2.内容(1)经济: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把重点放在重工业。(2)政治:后期把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3.评价(1)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2)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特别说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加强。 易错提醒 经济计划计划经济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历史上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指令性的,完全排斥市场经济。 史论观点 福利政策的影响从本质上说,福利国家政策是由国家主持的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它主要通过抽肥补瘦的方式来实现。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实行必然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矛盾,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负担,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下降,产品竞争能力不强,中产阶级日益削弱,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核心论点:福利国家政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长久会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图证历史 种植玉米运动核心论点:赫鲁晓夫改革提倡垦荒,盲目开展种植玉米运动,体现了改革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史料观点 二战后苏联改革的农业问题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611965年是19.8%,19661970年为23.4%,19711975年则是26.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学者陈义初核心论点:材料体现了苏联重视农业的信息,说明了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导致的。 史料观点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新思维”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核心论点:戈尔巴乔夫实行完全私有化,破坏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探究1二战后世界现代化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创新考题例证【典例】 (2018课标全国,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答案A点评本题以苏共二十一大七年经济计划为载体考查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唯物史观。审题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中苏联七年计划的规定反映的实质。解题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B;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计划,C错误;1959年的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改革是要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减少了国家的过度干预,D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材料的“计划”突出钢铁等重工业,与斯大林模式一致,故A正确。史论链接角度1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1)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经济“滞胀”、财政危机等新问题。(2)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不断调整政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也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接触中的借鉴。角度2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缺陷和经验教训(1)缺陷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2)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即时体验1.(2018山东泰安模拟)1945年7月,工党领袖艾德礼出任英国首相,开始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先后使英格兰银行、煤矿、航空、电报和无线电通讯、运输、电力煤气和钢铁等行业实现了国有化。这反映出英国()A.率先尝试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创新C.公有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D.工人阶级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反映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对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故选B项。答案B2.(2017课标全国,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解析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措施的弊端日益显现,西方各国纷纷减少国家干预。材料“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说明政府试图减少联邦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权到地方和恢复自由放任政策,故B、D两项错误。由于70年代国家财政压力过大,政府开始缩减福利政策,故C项错误。答案A探究2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表现及特点史论链接角度1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3)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航空以及激光等。(4)经济全球化: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角度2认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变化(1)自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代自由主义兴起至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前,推行“自由放任”模式,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生产、自由竞争”。(2)罗斯福新政到20世纪70年代初,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70年代初,西方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3)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暴露了国家过分干预经济的弊端。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缩减财政支出,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4)2008年从美国开始,蔓延全球的金融次贷危机爆发,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国家经济衰退的局面。各国纷纷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史料实证史料一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20世纪60年代,法国鼓励和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国家投资开办职工职业培训工作。1949年1月5日,杜鲁门在提交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史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1)紧扣史料一信息可知西方国家通过国有化、大规模投资科研和教育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反映了同一时期英、法、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2)史料二阅读时注意抓住开头一句话分析其背景,根据法律文件归纳其措施。可知主要讲述了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背景和方式。1.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提示: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方式: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干预。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党福利政策的作用。提示: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3.依据史料一、二,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提示:福利制度的制定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即时体验(2019山东青岛模拟)下表反映了美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3年5.5%47.2%48.3%19631967年3.3%43.5%53.2%A.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B.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C.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D.两极格局对峙促使产业结构变化解析表格体现的是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化,并不能体现经济增长快慢,故A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对外贸易问题,故C项错误;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科技革命而非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答案B命题素材 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国家”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1)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导致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增加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对外竞争力。(2)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知()A.政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B.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负担C.国有化是实施福利政策的前提D.福利政策带动了西欧经济增长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欧福利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没有涉及政府干预经济惠及所有国民的问题,A项错误;福利支出比重不断加大,说明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包袱,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有化的问题,C项错误;福利政策会加重经济增长的负担,D项错误。答案B真题体验1.(2017课标全国,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革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报酬发放形式多样化,这说明赫鲁晓夫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个人利益,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措施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消除”过于绝对,排除C项。此时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答案A2.(2013课标全国,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同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解析据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及信息“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的解决谷物问题,可知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故选D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以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答案D3.(2017江苏单科,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19902003年)低收入、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的国家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变化情况,显示了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基本相同的变革趋势,D项正确;高收入国家并没有忽视农业,只是投入比例相对较少,A项错误;中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明显高于工业和农业比例,B项错误;三类国家在三大产业中明显体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C项错误。答案D经典模拟1.(2018四川全国卷冲刺演练一)下表为英国1951年和1982年政府福利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亿英镑)。由此可见英国()福利支出国民生产总值1951年20.74145.081982年685.103 166.98A.经济增长与货币扩张有关B.缩小了各阶层贫富差距C.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加强D.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困难解析材料中未涉及“货币扩张”,故A项错误;“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故B项错误;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加强与材料中“1951年和1982年”数值上升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财政困难,故D项错误。答案C2.(2019山东泰安模拟)阅读以下“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的比较统计图”。该图反映这一时期()A.美国经济因冷战对峙而陷入低迷B.日本国力超越美欧跃居世界首位C.经济力量决定一超多强政治格局D.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并有高速发展解析据题干材料西欧国家经济均取得较快增长,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的增长速度都高于美国,故选D项。据材料美国经济仍旧增长不是低迷,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率而不是经济总量,不能说明日本超越欧美,B项错误;据材料“19501970年”可知处于美苏冷战时期而不是一超多强,C项错误。答案D3.(2019山东日照模拟)下表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苏联部长会议由68个部级单位削减为34个1956年苏联部长会议部级单位增至60个1957年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分权管理,撤销了中央管理经济的各部委,按区域原则设置国民经济委员会1964年中央部委的数量又达到7个A.缺乏明确指导思想致改革混乱B.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C.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D.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解析根据材料,部长会议部级单位一减一增,中央管理经济各部委的一减一增,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中思维的混乱,故A项正确。答案A4.(2019山东临沂模拟)苏联某学者在1975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被调查的1 064名大企业经理中,有80%认为,各级机关仍然像以前一样,侵犯企业权利;90%认为,企业权力太小,如面临一整排军官们指挥的士兵,当其中一个军官下达前进的命令时,另一个军官却高喊卧倒”材料所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B.斯大林强调加快工业化建设速度C.赫鲁晓夫推行鲁莽冒失的改革措施D.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在坚持高度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但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因而出现材料中情况,故D项正确。答案D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江西赣州模拟)二战前美国总统竞选中,候选人的品德、魅力是取胜的关键。二战后,该因素的重要性明显下降,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对苏联威胁的担忧C.福利政策已经深入了人心D.第三产业不断兴起解析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后,国家直接、间接与垄断资本发生关系,实现对国家经济的管理和调节,故选A。对美国而言,苏联威胁属于外交问题,B项错误;福利政策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但归根结底,是国家有权通过干预手段管理经济,C项错误;第三产业兴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下的一种重要表现,D项错误。答案A2.(2018江苏宿迁六市调研)美国里根总统在1981年颁布行政命令,以“收益高于成本”原则审核现行管制企业的规章,撤销和放宽了60多项管制条例。此后,联邦政府将原先负责的食品券和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等40多项补助项目交给州和地方政府承担,减轻社会保障责任。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A.减少国家干预,减轻政府负担B.放松经济管制,恢复自由放任C.放弃社保责任,缩减福利规模D.扩大政府职能,转移福利开支解析里根政府时期减少国家干预,使美国经济复苏,故选A。20世纪80年代美国仍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项错误;“减轻社会保障责任”并不是“放弃社保责任”,C项错误;材料表明缩小政府职能,D项错误。答案A3.(2018山东济宁模拟)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出现了一次市场革新,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花他们还没有挣到的钱。此次革新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家干预深入到个人生活B.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C.人们对政治稳定充满信心D.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得人民有底气去花钱,故选A。答案A4.(2018山东德州期中)20世纪中期开始,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所有者逐渐退出经营第一线,然后由专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等人才进行经营。这一现象()A.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 B.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C.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D.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解析据题干材料中呈现的时间是20世纪中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材料中呈现的是经营者革命,即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规模扩大,需要更为专业的管理者,故选B项。答案B5.(2019江苏盐城模拟)联邦德国总理艾哈德在谈到本国经济发展模式时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济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以下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联邦德国政府明确反对干预经济B.凯恩斯主义不适合德国国情C.“模式”体现“混合经济”特征D.德国大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解析材料反映出德国既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又坚持市场经济为主体,体现了混合经济的特征,故选C。答案C6.(2019山东青岛模拟)下表反映了美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3年5.5%47.2%48.3%19631967年3.3%43.5%53.2%A.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B.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C.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D.两极格局对峙促使产业结构变化解析表格体现的是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化,并不能体现经济增长快慢,故A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对外贸易问题,故C项错误;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科技革命而非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答案B7.(2018河南八市测评)1955年,苏共通过决议,由过去农庄、农场从上级机关领取计划改为直接由农庄、农场制订计划。这一决议()A.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B.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C.反映了其改革重心在农业领域D.表明斯大林模式的解体解析据题干可知,由农庄自己制定计划,使农庄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制定经济计划,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B项。答案B8.(2018江西检测考试二)有研究者指出,赫鲁晓夫“肯定没有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该观点意在说明赫鲁晓夫()A.建立了新的官僚政治体制B.加强苏联政治经济的集权C.不自觉地延续斯大林模式D.改革使苏联经济失去活力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肯定没有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表明赫鲁晓夫并未打算扫除斯大林模式,反而不自觉利用了斯大林模式,故选C项。答案C9.(2018豫西南示范性高中联考)1956年春,苏共中央决定对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在集体农庄改行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并按不同标准付给超额完成计划附加报酬的制度。上述措施旨在()A.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B.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C.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D.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析据题干“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并按不同标准付给超额完成计划附加报酬的制度”信息,可以使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故选D项。答案D10.(2019山东淄博模拟)1965年,苏联陆续出台了调整农业政策的法令,改变过去每年制定一次农产品收购计划的做法,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制度,农产品收购计划制定后5年不变。这些做法()A.扭转了苏联农业落后局面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改变了旧体制框架的弊端D.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该法令出于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没有扭转苏联农业落后局面,故A项错误;这些做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D项错误;没有改变“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答案B11.(2017山东德州调研)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些做法()A.是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B.提高了农庄的生产积极性C.严重脱离了苏联社会现实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解析材料中的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做出的小修小补,与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完全不同,故A项错误;农产品采购,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有利于调动农民和农庄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弊端的情况下进行的,符合苏联社会现实,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9山东日照模拟)1991年,前苏联一些经济学家制定了经济改革计划,计划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的自由是基本的价值”,国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价格实行监督,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该计划反映出()A.经济学家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B.物价问题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C.经济改革领域出现过激的倾向D.新经济政策重新成为改革路径解析根据材料“1991年,前苏联一些经济学家制定了经济改革计上划,计划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的自由是基本的价值,国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价格实行监督,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可知,这一时期经济改革出现较为激进的行为,故C项正确。答案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