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doc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doc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doc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doc_第4页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郭亚文,周祖华,徐大麟,林延军AbstractConstructionoftalentswasthekeytopicincopingwithsuddenpublichealthevents.Thispaperanalysedthatatpresentthehumanresourceswasconfrontedwithanumberofproblems,includinglackoftheworkers,lackofhigh-qualitypublichealthworkers,unstableofpublichealthteam,traditionaleducation,etc.Aseriesmeasureswereusedinordertoupgradethespecialityeducationlevelofpublichealthworkersandimprovetheabilityofdealingwithsuddenpublichealthevents.Asaresult,thestructure,educationlevelandprofessionaltitleofthepublichealthworkersinCDCofthedistrictlevelseemsmorereasonable.Thecontinualeducationwassuccessful.Keywordstalents;construction;suddenpublichealthevents摘要:人才梯队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目前公共卫生人员的不足之处:人手不足、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传统教育等。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人才梯队建设,提高他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本中心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学历、职称结构显著改善,人才建设成效显著。关键词:人才;梯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从国家安全的高度防备潜在的生物、化学和放射性物质的恐怖袭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1。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1988年上海由毛蚶引起的甲肝流行,据当时不完全统计,造成了近10.6亿元的经济损失;2003年初春的SARS流行,全球经济增长减少2%左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性病等传染病死灰复燃,又出现SARS、禽流感、艾滋病等新的传染病,水污染、油污染、氯气泄露、放射源丢失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同时,如何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日益引起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视。1存在的主要问题1.1人手不足分析原因:(1)受人员编制不足、人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人才引进数量受限制;(2)人才队伍不稳定,部分专业人才流失较多;(3)人员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不尽合理,在十一五期间,近25%人员面临退休,到十二五期间,更有50%人员面临退休,对人员的引进数量提出更多的要求。1.2水平不高1.2.1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传染病防治中,对肝炎、菌痢等常见病,由于目前控制较好,工作停留在以常规工作为主,创新、突破不够;对本区较少发生的传染病,如出血热、鼠疫、炭疽等,缺乏实践经历和经验,认识不足,应对能力有限;对一些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如艾滋病等,缺乏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如何应对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1.2.2个别专业存在人才缺失区CDC在职业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等公共卫生领域表现出现场处置能力薄弱,专业人员缺乏或没有;未开展职业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等监测,不能预警;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落后,大多仅停留在一般项目的检测,谈不上突发事件现场的快速检验检测能力;对一些常规设备的现场操作经历缺乏,难以应对突发事件。1.2.3较高层次的组织、协调、指挥专业人员缺少专业人员的业务工作以常规工作为主,缺乏科学研究、缺乏科研成果、缺乏领军人才,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往往暴露出缺乏统一领导指挥、密切配合不够、现场处置水平传统。虽然经历SARS后,建立了以传染病为主的专家人才储备数据库,但其他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人才储备数据库不全或没有,不能满足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1.2.4高素质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缺乏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卫生检验、管理与法律、心理学、社会交际沟通、计算机、网络等学科的渗透不够。较多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缺乏临床医学的工作经历和经验,既懂医又懂防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卫生人员知识面较窄,在现场处置中,处置方法传统、落后,不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等先进技术,不能做到信息快速收集、分析、传递、反馈,不能快速、高效、科学防控突发事件的发生。1.3队伍不稳定受经济效益、卫生机构体制改革等因素影响,人员队伍不稳定(见表1)。1998年至今共引进或培养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共34人,目前留下的占50.0%,主要原因依次为:去外企的占20.6%、体制改革分流到区卫生监督所的占11.8%、到市卫生单位的占2.9%、到区卫生单位的占8.8%。表119982005年引进或培养获得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流向(%)1999年受卫生机构体制改革影响,卫生防疫站改制为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2005年卫生监督所部分人员又分流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4受传统教育影响,缺乏灾难医学教育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极少数易受灾害袭击和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地震、水灾、旱灾、火灾等自然灾害每年都有发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自然灾害尚未能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各类交通事故、人为因素爆炸、投毒、恐怖事件、建筑物倒塌、放射性污染等事故逐渐增多。给我国尚不发达的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熟悉灾难发生规律,做好预防控制,增强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意义重大。但在现阶段,我们缺乏灾难医学教育,对灾前防灾、灾时抗灾、灾后减灾的知识和能力缺乏。2影响因素2.1信息不畅,认识不足突发事件信息来源局限,信息交流不畅,使专业人员对信息掌握不全甚至缺乏,没有足够的心理储备,对当前的任务和处境认识不足,现场处置存在缺陷。2.2体制不顺区CDC是1999年由原卫生防疫站改制而来。公共场所、放射卫生的监测、监督工作一直以来由区卫生监督所承担,疾控工作的职责不清、定位不明,使我中心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环境卫生、放射卫生专业人员,防病工作开展不充分:(1)未建立环境卫生、放射卫生、职业卫生等领域的检测能力;(2)现有的检验检测能力有限,科研缺乏,设备使用率低,部分检测设备,尤其是一些现场检测设备长期闲置,设备管理不规范,不利于应急处置时的现场操作和使用;(3)实验室收费、检测收费与市场不匹配,未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不能调动工作积极性,没有挖掘、开拓项目的信心,不利于工作积极性提高;(4)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暴露出诸多协调不力,缺乏统一指挥,造成人员、设备的重复使用和浪费。2.3政府投入不足见表2。尽管政府投入有所增加,但近3年收入中的27.4%61.7%来自有偿服务性收入,专业技术人员需分出一定的精力去创收。长期以来,区级防疫系统一直是全额拨款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允许开展部分有偿服务,这样一方面掩盖了政府投入不足的事实;另一方面客观上造成了防疫系统重有偿服务项目,轻无偿服务项目,甚至疾控建制以来,所开展的肠道传染病监测等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自己花钱到市场买肉、买水产品进行监测,但得不到任何补偿。类似情况还很多,如水质监测、食盐碘含量监测等。放松所承担的防病工作职责,工作积极性不高。表2收入和支出的百分比构成(%)3采取措施3.1拓宽人才梯队培养渠道科学构建具有我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增长才干,着力提高各级各类卫技人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1)发挥院校主渠道作用,每年组织一定比例的年轻卫技专业人员选送深造或培训,有利于留住人才。在19982005年引进或培养获得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中29.4%(10/34)由单位培养获得个人最高学历,在留下的人员中更高,占52.9%(9/17)。而且表1所示,学历越高、流失率越高,研究生最容易流失;留下的研究生主要由单位培养,占75.0%。(2)逐步加大继续教育的比重,做到“请进来教,走出去学”。(3)提倡和鼓励自学,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卫技人员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知识素养。(4)送其他相关单位培训,如送区卫生局或市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及培训基地进行培训。(5)重视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卫生检验、管理与法律、心理学、社会交际沟通等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扩大公共卫生人员知识面,创造条件,加强与公共卫生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有现代公共卫生理念的高素质人才。(6)通过跨行业、跨领域交叉培训的方式,培养医学+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既懂医又懂防的人才到社区很受欢迎。(7)完善预案,通过演练,增长突发事件知识、提高现场处置能力。3.2稳定队伍,“引得进、留得住、出成果”3.2.1争取更多政府支持见表2,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健康的人力资本价值在人类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性,疾病预防控制具有巨大的外部效应,必须由市场之外的力量来干预、协调和整合。政府应认识自身在公共产品建设中的责任,自觉履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职能。投资卫生领域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又会改善卫生状况。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下,基本完成政府职能。表现在各类传染病发生处于历年来较低水平、人口期望寿命显著升高等。贯彻“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在卫生事业费的分配中,切实扭转重医疗、轻预防的现象,向疾病预防控制倾斜,财政要全额补助疾控中心的经常性业务支出和人员经费支出,切实保障工作人员待遇,逐步减少有偿服务的收入,使专业人员集中精力开展防病工作,留住人才。借鉴国际上通行的“政府购买服务”,政府直接投入,即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由区财政预算内全额解决,对出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按需要再行投入。3.2.2明确职责,引进人才经历SARS后,专项拨款显著增加,专项拨款以添置检测设备为主。3年间添置20余台万元以上检测设备,设立PCR实验室、百级净化实验室、气相色谱实验室、液相色谱实验室,以2003年疾控搬迁为契机,改建肠道细菌实验室、食品细菌实验室、艾滋病初筛中心实验室、麻疹实验室、血清生化实验室、原子吸收室、天平室等。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但受机构体制改革影响,疾控中心的职责不明,未建立与之匹配的现场检验、检测能力,相应的人才队伍建设不全,一些领域如环境卫生、放射卫生、职业卫生,人才缺失严重,甚至无专业人才,使我中心面对公共场所、放射卫生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薄弱,缺乏实战能力。我们在行政部门支持下,适应当前卫生防病形势,逐步理顺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体制,引进人才,逐步形成现场检验检测能力。通过环境、食品、水等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收集和分析流行病学资料,对疾病暴发、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出早期预警,控制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3.2.3发展业务,留住人才增强市场服务意识,转变观念和意识,把疾控中心定位在为政府、市场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以政府、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的绩效和质量为标准,实现政府和公众的良性互动和共同治理、挖掘潜能、拓宽业务、吸引市场、打造品牌、积极倡导特色服务,开发政府。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出成果”,提高设备、人员使用效率,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实现人才梯队建设。3.2.4稳定队伍,出成果完善人事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分配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等工作制度。通过全员聘用,严格准入、规范管理,使聘用的公共卫生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称、专业、学历。对在职人员通过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培训、演练等途径充分挖掘在职人员的潜力,促进业务发展、水平提高,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通过考核,使工作更加规范化。3.3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美国疾控中心非常重视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每年经费的60%用于资助学校、其他组织机构和社区开展各种公共卫生研究和培训,如美国疾控中心资助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建立了21个“公共卫生应急准备中心”(centersforpublichealthpreparedness),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公共卫生学术网络,对公共卫生工作者开展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术、科学、管理和领导能力,以应对各种自然的、技术的、恐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