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公司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石化公司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石化公司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石化公司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石化公司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名称: 石化公司 建档日期: 2017年1月1日 文档编号:BZH4.1-011、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序号制度名称文号及发布时间制度评价1三违”行为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2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3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4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5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7安全生产奖惩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8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9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10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11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12班组岗位达标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13变更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14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15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16工伤保险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17公司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1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19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20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21领导现场带班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22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23设备设施验收报废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24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25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26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27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2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29应急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30职业健康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31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017.1.25有效待修订无效序号安全操作规程名称文号及发布时间制度评价1灭火器操作规程2017年发布有效待修订无效2安全保卫管理规定2017年发布有效待修订无效3储运安全操作规程2017年发布有效待修订无效4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2017年发布有效待修订无效5电工安全操作规程2017年发布有效待修订无效石化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颁 布 令经审查编制的31个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本厂生产、经营、服务等安全生产实际情况,能指导本厂安全管理工作,现决定将31个安全管理制度正式颁布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我们实施安全生产,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内部规范性文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希望全体员工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为准则,以较强的安全生产意思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总经理:2017年1月10日石化公司企业标准Q/FBG20.202017 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保证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本企业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将 “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从制度上加以明确,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个岗位。3职责3.1总经理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3.2安全部门负责起草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各单位、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履职情况进行考核。3.3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为安全部门提供有关信息,并配合安全部门编制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3.4各部门和车间负责本部门、车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4要求4.1总经理负责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与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4.2各部门根据“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部门安全工作规划”,并与部门从业人员签订“岗位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4.3各岗位根据“岗位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岗位安全工作规划和计划。4.4 各级管理人员根据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和“安全生产工作规划”对下属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以促使目标的达成,并根据考核结果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考核制度”给予员工相应的奖惩。4.5为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认识,认真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教训,按照不同人员、不同岗位和生产活动情况,明确规定其具体的职责范围。5、 附则5.1 本规定与上级规定相抵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5.2本规定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石化公司企业标准 Q/FBG20.192017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获取及管理制度1、目的 为使企业识别和获取与其活动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他和相关方,共同提高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识别、获取和管理。3、职责3.1企业安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信息处等负责组织收集所有适用的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并组织有关人员,对其时效性、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识别3.2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负责对法律、法规定期组织评审。3.3办公室负责法律、法规文件的管理,并对所有法律、法规、标准统一编号(包括文件编号,版本号)。3.4办公室负责将法律、法规、标准发放到相关部门。3.5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技术部门负责对相关方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教育与宣传,并有相应记录。4、要求4.1法律、法规获取4.1.1法律、法规获取范围 根据行业特点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并经国家主席签署颁布。 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有关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由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或省、市政府制定的法规。 规章:由国务院各部(总局)、委、办(局)等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的。 标准: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等。 文件:由国家、省、市及主管部门下发的规定、要求、通知、公告等文件。 其他要求:上级主管部门、集团厂的要求等。4.1.2法律、法规获取 法律、法规获取渠道主要是相应管理机构及出版发行部门、上级文件、行业协会、媒体、书店以及上级主管部门、集团厂等渠道获取。4.2法律、法规的标识、下发、保存、更新4.2.1编号及标识方法 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编号为:AQ-W-F-O1 其中:AQ-安全法规 W-外来文件F-法律法规O1-文件顺序号4.2.2法律、法规文件由企业办公室确定根据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中规定的部门予以发放,发放时使用部门(人员)在文件收/发登记表上签收。4.2.3法律、法规文件的修订与更新 根据国家对法律、法规的修订或更新,由企业安全部门、技术部门负责收集、甑别、整理并在法律法规更新记录上注明修订、更新的内容及生效日期,并通报各相关部门。对修改或更新部分用字体加粗或其他标志方式进行区分,起到提示和标识作用。4.3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4.3.1法律、法规的保存。 适用的法律、法规文本以纸质文本或以电子文本方式保存。 各使用部门应保持法律、法规及标准纸质文本的清晰,若有损坏或遗失应及时向办公室更换、补发。文件(包括安全技术参考书籍,标准、国标及所有重要技术资料、法律、法规等)的保存,均先交办公室编号:编制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由企业安全委员会审查文件的适用性后发放登记,如某些内容有必要下发时将转化为内部文件,按内部文件管理予以审批、发放、更新、保存。 各使用部门应保持法律、法规及标准电子文本以禁止修改模式拷贝、下发,拷贝前要确认软件及硬件设施内无毒后,方可操作。4.3.2所有作废或过期的法律、法规、标准,由安全部门、技术部门确认,由企业办公室负责回收并销毁,原版文件注明“作废” ,登记于作废文件清单中,并予以妥善保存,各部门因特殊需要保留作废法律、法规的,企业办公室予以注明“作废”,并于作废文件清单上注明。4.3.3企业办公室应每年对作废文件检查清理,当原版作废文件无保存价值,需要销毁时,应填写文件销毁申请单经企业安全委员会批准后予以销毁。4. 4法律、法规日常管理4.4.1安全部门、技术部门应定期对法律、法规进行清查,确保法律、法规的完整性、有效性。4.4.2借阅法律法规文件时必须进行登记手续后方可借出。4.4.3各部门应做好部门使用的法律、法规的保管工作,法律、法规的保管应便于查阅、存取,注意防潮、防盗和防损坏。对于涉密文件按照相应保密制度执行、管理。4.5法律、法规、标准的评审4.5.1每年由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按目前现状和条件对照法律、法规、标准的相关条款进行评审,以改进现状与法律、法规、标准的相适应性,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4.5.2对审核及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状态,责任部门应及时制定及落实整改措施,并填写不符合项整改记录。4.6必要时厂聘请有资质安全评价机构对厂进行安全评价,以实现方针中所作出符合法律法规的承诺,避免潜在的法律责任。5附则5.1 本规定与上级规定相抵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5.2本规定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文档编号:BZH4.2-01石化公司岗位操作规程颁 布 令经审查编制的 5个岗位操作规程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本厂生产、经营、服务等安全生产实际情况,能规范本厂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操作,现决定将5个岗位操作规程正式颁布实施。岗位操作规程是我们实施安全生产,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企业内部各岗位操作的规范性文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希望各岗位员工以各自岗位的操作规程为准则,以较强的安全生产意思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总经理:2017年1月12日文档编号:BZH4.2-02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收/发登记表序号文件名称收(发)日期收文单位签收人1安全管理制度汇编2017.1.25生产车间董井付2安全操作规程汇编2017.1.25生产车间董井付、石化公司企业标准Q/FBG20.182017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安全操作规程的评审和修订规定1目的为保证本厂所实施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为最新有效版本,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厂应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 本规定是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结合本厂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适用于本厂所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评审、修订和管理。3职责2.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中的信息,适时提出修改意见,并组织评审和修订;2.2工艺、设备部门负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评审与修订,当工艺更新或修改时、选用新设备时,应及时修订操作规程。2.3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管理,保持各单位使用最新版本。4管理内容4.1凡在本厂内进行与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的活动,都必须以此作为依据。4.2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评审,根据厂的安全工作状况,和生产活动情况,原则上每年进行1次,在实际中可根据情况,灵活调整、运用。4.3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评审工作,厂必须要由厂相关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共同对本厂现行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4.4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必须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评审。4.4.1当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时; 4.4.2当企业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 4.4.3当生产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时; 4.4.4当工艺、技术路线和装置设备发生变更时; 4.4.5当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相关整改意见时; 4.4.6当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到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时; 4.4.7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性因素时; 4.4.8其他相关事项。 4.5修订时机4.5.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根据厂的安全工作状况,和生产活动情况,以及需要修订和整改的严重性、迫切性,原则上应该在评审报告和结论出来的一个星期内对此进行整改和修订。4.5.2对修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及时上报给总经理签发,下达实施。5附则5.1本规定解释权归安技部。5.2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5附件附件1安全管理制度适用性评审记录附件2安全操作规程适用性评审 财务部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序号法规名称文件号/标准号发布机构实施时间备注1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08.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11.10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05.014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挪威船级社2007.8.285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要规范评审细则的通知2011.7.29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汇总序号法规名称文件号/标准号发布机构实施时间适用部门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11.10全公司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05.01全公司3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挪威船级社2007.8.28全公司4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要规范评审细则的通知2011.7.29全公司5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08.01财务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定期更新记录序号(法律、法规、标准名称生效日/最新修订日期法律/标准编号更新部门类别获取途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01国家主席令第70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管理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05.01国家主席令第60号全国人大职业卫生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03.15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危险品管理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01.13国务院令第397号国务院危险品管理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05.01国务院令第549号国务院特种设备6工伤保险条例2010.12.20国务院令第586号国务院事故与应急7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06.01国务院令第493号国家安监局事故与应急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05.12国务院令第352号国务院职业卫生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4.01.09国发【2004】2号国务院安全管理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10.07.19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安全管理1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国家主席令第69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管理1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05.01主席令第4号全国人大消防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01.01主席令第28号全国人大法律14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辽宁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61号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事故与应急1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1.12.0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安全监管总局危险品管理16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09.14安委办(2008)26号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管理17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2011.12.1国家安监局令第41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品管理18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9.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安监总局职业卫生1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06.03.0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安全监管总局培训教育20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2006.10.0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安全监管总局危化品管理21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2007.3.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管理2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8.2.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监总局事故与应急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5.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安监总局事故与应急24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暂行规定2009.9.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安监总局职业卫生2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0.7.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安监总局培训教育2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1.2.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安监总局安全管理27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12.4.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5号安监总局危化品管理28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的通知200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危化【2007】121文安监总局安全 管理25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200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危化【2008】54号安监总局危化品管理26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管三【2009】124号安监总局危化品管理27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2004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国家安监局事故与应急28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200111.15质检总局令第2号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29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2002.11.15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5号经贸委危化品管理30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2007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财企【2006】478号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管理31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5.09.0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国家经贸委职业卫生32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2005.03.10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安全管理33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9.1国务院令第9号国务院职业卫生34辽宁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2012.2.1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64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安全管理35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9945.1公安部令第18号公安部消防36辽宁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2009.5.1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29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安全管理37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2008.1.1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8辽宁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2012.2.1卫法监发【2002】63号令辽宁省人民政府安全管理39石油化工紧急停车及安全连锁系统设计导则2000.1.1SHB-Z06-99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安全技术40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1.6.1GB50151-2010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消防4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004.12.1GB50034-2004建设部电气4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2009.11.11GB50052-2009建设部电气4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1996.1.1GB50057-95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电气4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1994.3.1GB50055-93建设部电气4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盒自动装置设计规范2009.6.1GB/T50062-2008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气4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2006.12.1GB12158-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电气47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2008.10.5GB23011-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安全管理4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2009AQ3013-2008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品管理49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导则2009.1.1AQ/T3012-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管理5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12.01GB50016-2006建设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消防5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2009.12.1GB18218-200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危化品管理5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1.10.1GB50057-2010国家标准局电气53安全色2009.10.1GB2893-200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安全技术54安全标签及其使用导则2009.10.01GB2894-2008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业卫生55建筑灭火器配备设计规范2005.10.1GB 50140-2005建设部消防56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2009.1.1AQ/T9005-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管理57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2010.11.1GBZ230-2010卫生部职业卫生58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1996.02.01GB15603-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危化品管理5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顺序2009.02.01GB16483-200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危化品管理60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2009.10.01GB50493-200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全技术6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992.12.01GB50058-92化工部、建设部消防62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2009.1.1AQ3022-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技术63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2009.1.1AQ3026-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技术64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2009.1.1AQ3028-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技术6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2007.11.1GBZ2.1-2007卫生部职业卫生6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物理有害因素2007.11.1GBZ2.2-2007卫生部职业卫生6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987.2.1GB6441-1986国家标准局事故与应急6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010.8.1GBZ1-2010卫生部职业卫生6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2006.11.01AQ/T-9002-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卫生7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2003.12.1GBZ158-2003劳动部职业卫生71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2000.10.1SH3097-2000国家石油和化工局事故与应急72化学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范2009.11.1AQ3023-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技术73化学品生产单位断路作业安全规范2009.11.1AQ3024-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技术74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2009.11.1AQ3025-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技术75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2009.11.1AQ3021-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技术76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2009.11.1AQ3027-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技术7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2011.1.1GB50116-2008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消防7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2009.1.1AQ/T9004-2008安监总局79危险化学品储存区作业安全通则2009.1.1AQ3018-20088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09.7.1GB50160-2008建设部8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09.8.1TSGR0004-2009 质检总局8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2009.9.2GB 17945-2010质检总局83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2009.12.1GB/T13861-2009质检总局8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2009.12.1GB 4053-2009质检总局8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12.1GB50011-2010建设局86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2005.7.1GB50351-2005建设部8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991.10.1GB50058-92建设部、劳动部、公安部8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2011.5.1AQ3036-201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8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2008.1.1AQ3009-200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90石油化工企业总体布置设计规范2003.5.1SH/T3032-2002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91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2003.5.1SH/T3053-2002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操作规程符合性评价记录表序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生效日/修订日符合性不符合的纠正措施纠正是否有效1烘干工安全操作规程 2017年发布符合2安全保卫管理规定2017年发布符合3反应釜安全操作规程2017年发布符合4锅炉工安全操作规程2017年发布符合5电工安全操作规程2017年发布符合6锅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017年发布符合 法律法规标准培训记录表类 别法律法规培训教育授 课 人学 时2学时培训时间2017年1月2日地 点会议室参加人数3缺课人数培训内容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适用章节进行培训教育序 号姓 名性别文化程度岗位或工种成 绩1董振宇男初中保管员、装卸工 892 田晓峰男高中现金 763 董井付男大学会计 78石化公司企业标准Q/FBG21.202017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一、 目的为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公司的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为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提供依据,特制定制度。二、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获取、识别、更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并建立台账。三、 职责3.1安全部负责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收集、识别及更新并建立台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2各部门、车间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责分工负责向公司员工和相关方进行传达。四、管理规定4.1工作要求4.1.1安全部应主动的、经常性的从各级政府、行业协会或团体,数据库和服务机构、媒体、网络等有效渠道,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于公司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建立各单位、各部门、各级基层单位使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目录,建立法律、法规和标准库,并及时进行更新。4.1.2安全部负责将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对职工进行宣贯与培训,负责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修改,修订和完善,使其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有关规定。4.1.3其他主管单位和部门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责分工对相关方(如承包商、供应商等)进行传达。4.2工作程序4.2.1获取内容:4.2.1.1国际公约:我国政府参加的与安全、环境、质量等相关的国际公约、条约、章程、议定书等。4.2.1.2国家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审议通过的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法律、决定等。4.2.1.3国家行政法规:由国务院颁布或批准颁布与安全有关的条约、实施细则等。4.2.1.4国务院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与安全相关的规范性文件。4.2.1.5地方性法规:辽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审议通过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2.1.6地方性规章:辽宁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2.1.7环境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4.2.1.8其他要求: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及办公厅(室)印发、转发的与安全相关的规范、非规范性文件。4.2.2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获取渠道和方式:4.2.2.1法律、法规和标准汇编;4.2.2.2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文件;4.2.2.3订阅的相关报刊、杂志等;4.2.2.4通过因特网查询;4.2.2.5有关专业咨询机构、认证机构;4.2.2.6其他与体系认证相关部门;4.2.3制度要求:4.2.3.1获取方法:安全部应每年向上级主管部门获取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最新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还可以通过其他政府机构、行业、企业主管部门、出版机构、图书馆、书店、专业性报刊杂志、咨询机构、认证机构、网络等渠道补充,以保持对法律和其他要求变化的及时跟踪。4.2.3.2评价、确认、分发: 安全部组织评价、确认所获取的各类法律、法规、标准及要求的适用性,适用内容和适用对象,填写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清单,由总经理审批后,安全部传达到公司相关的各单位; 安全部保存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原件,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更新或增加时,及时修正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清单,并传至相关单位,并对旧的原件做相应标识和处置,执行好本制度。 各部门建立本单位的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清单,同时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4.2.3.3更新管理安全部每年应根据新发布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对公司内适用的所有有关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安全制度进行评审,对不适合和不适用的管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修订和完善,报请总经理批准后,并定期进行公布。4.2.3.4培训及沟通 培训对象:法律、法规及外来文件更新或增加所牵扯的相关部门的员工。 培训方式:采取自学、集中授课、专家讲座、讨论等形式。 宣传渠道: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黑板报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4.2.3.5监督与考核安全部对部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