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第2课为君权辩护学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第2课为君权辩护学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第2课为君权辩护学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第2课为君权辩护学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第2课为君权辩护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为君权辩护一、“君权神授”1提出背景自中世纪以来,由于教皇权威的作用,人们相信君权来自神权,国王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会授予的,教权高于王权。2托马斯阿奎那(1)代表作:神学大全。(2)特点: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3)主张:认为接近自然过程最理想的政体是君主制。3詹姆士一世(1)特点:明确提出“君权神授”说,推行极端专制的君主统治。(2)主张: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的最高权威。除上帝之外,国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人民必须对国王敬若神明,绝对服从。倘若国王滥用权力,人民只能祈求上帝来引导国王走上正路。把国王称作神,与上帝相提并论。(3)影响:导致了王权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冲突,在英国最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阿奎那承认君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以教权高于君权为前提;詹姆斯一世承认上帝的存在,但主张君权高于教权。二、“君权至上”1马基雅弗利(1)代表作:君主论。(2)主张:最早提出“新君主国”的概念,认为君主的权力是靠自己获得的,否定了“君权神授”的理论。为了维护手中的权力,君主可以放弃“美德”而不择手段。(3)意义:马基雅弗利的现实目标是意大利统一。他直接挑战罗马教会,斥责罗马教廷是造成意大利分裂的罪魁祸首。2霍布斯(1)特点: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2)代表作:利维坦。(3)主张:国家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人类应该建立集权的国家。反对“君权神授”论,主张君权至上。3评价(1)进步性: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符合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2)局限性: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霍布斯反对“君权神授”,所以遭到教会反对;主张君权至上,建立集权国家,所以为争取民主政治的议会所反对;不主张极端君主专制和君主世袭制,只是强调权威,所以为王党所不容。探究点一“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史料探究材料一阿奎那认为,正如整个宇宙由一个上帝支配一样,一人统治的政体是最好的政体,上帝的本意也是由一人来统治大众,因此君权神圣。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1)据材料一概括阿奎那观点的核心与目的。答案核心:君权神圣。目的:调和教权与王权的矛盾。材料二詹姆士一世在英格兰继位时宣称:“既然对上帝能做什么事提出质疑是无神论和亵渎的行为,那么臣民对国王所做的事提出质疑也是胆大妄为和对上帝的大不敬。”(2)上述材料体现了詹姆士一世的什么思想?为此他推行了什么措施?答案思想:“君权神授”思想。措施:压制议会,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对人民横征暴敛。结论形成“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的异同1相同点(1)从内容上看,都宣扬君主权力源于上帝,是神圣的。(2)从性质上看,都是维护西方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2不同点(1)背景不同。阿奎那宣扬“君权神圣”时,西欧资本主义尚未萌芽;詹姆士一世时期,王权已控制教权,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2)目的不同。前者旨在维护神学权威,调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教权与王权的矛盾;后者以神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目的。(3)内容不同。前者更侧重于教皇高于国王,教会高于国家;后者宣扬“王权至上”,国王只对上帝负责。(4)影响不同。前者维护了教会的神权统治,确立了世俗政治的一定地位;后者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镇压民众的精神武器,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探究点二“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史料探究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英詹姆士一世神权(1)据材料一,分析詹姆士一世的思想倾向,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评价。答案倾向:詹姆士一世主张“君权神授”,人民无权议论国王。评价:力图维护君主专制,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统治者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国家通过契约产生。国家就是伟大的“利维坦”,(国家)具有绝对的权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不可分割、不可剥夺的。推翻他是毁约的不合法行为,是违反自然理性的叛乱。霍布斯利维坦(2)结合材料二,概括霍布斯关于社会契约的论点。答案认为国家是通过契约产生的,元首权力至高无上,不能被推翻。,结论形成“君权神授”与“君权至上”的异同1相同点(1)目的:两种思想都主张实行君主制,都为君主制辩护。(2)内容: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3)趋势:都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4)作用:都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镇压民众的精神武器。(5)影响:都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6)局限:都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2不同点(1)背景:前者是神权仍居统治地位的反映;后者则表明神权已受到严重冲击,在社会上的威信降低。(2)论证角度:“君权神授”从神学的角度为君权辩护;“君权至上”从世俗权力的角度出发,来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3)对君权的认识:“君权神授”强调君主专制;“君权至上”思想虽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但只是强调君权作为国家统一、集权的保证,并不主张极端的君主专制,反对世袭君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图两个历史人物都是意大利人,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都为维护君权提出了合理依据B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C都从神学角度论证君权的合理性D都没有提及民众的基本权利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托马斯阿奎那和马基雅弗利思想主张的异同点,A、B、D三项是两人主张的共同之处;阿奎那是从神学角度论证“君权神圣”,而马基雅弗利则从世俗权力角度为君权辩护。故选C。2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英国出现了有关“王在法上”还是“法在王上”的争论,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英国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B封建统治者与资产阶级、新贵族之间的矛盾C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之间的权力纠纷解析:选B詹姆士一世鼓吹“王权至上”的专制主义理论,“王在法上”属于其理论范畴。当时英国新的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信奉“法在王上”的法律原则,并通过议会与王权进行斗争。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初,霍布斯是坚定的保皇者。后来,霍布斯发表利维坦一书,说明他()A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B信奉“君权神授”C提倡极端君主专制D主张建立强大的集权国家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霍布斯一开始属于保皇者,但利维坦的发表说明了其思想的变化。他虽然主张君主制,但不支持和维护斯图亚特王朝,而是支持“新君主”,主张集中国家权力。4马基雅弗利在君主论中指出,“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神学中引出了国家的自然规律”,“使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使政治学与伦理学彻底分家”,“以权力作为法的基础”。马基雅弗利这些政治理论的出发点是要()A崇尚“君权神授”B排斥罗马教皇C实现国家统一 D维护民众利益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马基雅弗利思想的认识。马基雅弗利生活在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各王国和自治城市之间战争频繁,在这种大背景下,马基雅弗利主张实行君主专制,以实现意大利的统一。5马基雅弗利提倡“君权至上”的现实目标是()A维护意大利国王的权威B实现意大利的统一C挑战罗马教会D为“新君主”提供治国之道解析:选B马基雅弗利希望通过“君权至上”来加强君主的权力,以期实现意大利的统一。6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君主统治合理性的近代思想家是()A托马斯阿奎那 B马基雅弗利C斯宾诺莎 D霍布斯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思想家是利维坦的作者霍布斯。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弗利(14691527)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潘汉典君主论译序材料二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道,违反神道。马基雅弗利君主论材料三他(马基雅弗利)那些歌颂强者、宣扬暴力的主张,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这个最高目标,可以不择手段马基雅弗利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王锐生马基雅弗利译序请回答:(1)马基雅弗利是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2分)(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马基雅弗利的主要思想。(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基雅弗利的思想代表了哪一阶级,反映了何种要求。(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第(1)问较为简单,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判断。第(2)问需要综合材料内容,提炼各关键信息予以归纳。第(3)问可结合其思想主张判断其阶级属性,利用材料三中“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这个最高目标”回答要求。答案:(1)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等。(2)以“人”的眼光观察国家(摆脱神学的束缚);政治不受道德约束;宣扬暴力;权力是法的基础。(3)阶级: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作家,虽然承认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却认为这些原则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而只能在“来世天国”中实现。到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阿奎那为了论证封建等级的合理性,改变了“自然法”的内容,赋予“自然法”的观点以不同的意义。他认为“自然理性的光辉”是“神的光辉”在人身上的“印记”。因此,归根到底,“自然法”服从于“神法”。他说:“像在上帝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世界通史材料二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提出,按“自然法”精神,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但为了防止争斗和战争,就必须按照人们的共同意识,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来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请回答:(1)对于“自然法”中人与人之间、人与权利之间的关系,中世纪早期的神学家、阿奎那、霍布斯在认识上有何不同?(8分)(2)在国家的起源问题上,阿奎那和霍布斯的认识相同吗?说明理由。(4分)(3)阿奎那对“自然法”进行论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及理解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对材料一、二进行概括可得出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