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四单元 第20课《荔枝图序》课件 冀教版_第1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四单元 第20课《荔枝图序》课件 冀教版_第2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四单元 第20课《荔枝图序》课件 冀教版_第3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四单元 第20课《荔枝图序》课件 冀教版_第4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四单元 第20课《荔枝图序》课件 冀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荔枝吗?吃过荔枝吗?你见过或吃过的荔枝是什么样的?多媒体展示杜牧的过华清宫:荔枝由于其色香味俱佳而被公认为果中珍品,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和赞美,唐玄宗为了能让自己的宠妃杨贵妃吃上鲜荔枝,不惜用驿马日夜兼程赶送京城,于是杜牧写下了这首诗讽刺这件事,请大家一起品读一下。一骑快马飞奔上了骊山,山上行宫的大门一个接一个的打开,大家以为是紧急军情来报,原来是送荔枝的。到底怎样的荔枝令杨贵妃如此喜爱,让唐玄宗不远千里运来呢?,荔枝,荔枝,荔枝图序,白居易,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居易的生平以及序的特点, 识记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常识,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学习精确、生动的语言,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领略荔枝的鲜美和自然景观的美妙。,重点: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难点: 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说明语言。,荔枝图序,属于说明文,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代表作品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作者简介,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文内容。,序是一种文体。,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作的序。,解说题目,背景资料,荔枝产于南方温暖地区,不耐久藏,唐朝北方人仅听说,无缘见其真容。白居易在忠州担任刺史,离开忠州前,特地邀请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以作纪念,同时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荔枝,但他又担心别人看不明白,所以专门为此写了序,峡 ( ) 帷盖 ( ) 枇杷 ( ) 壳 ( ),缯 ( ) 绡 ( ) 瓤 ( ) 醴酪 ( ) 华 ( ),xi wi gi p p k,zng xio rng l lo hu,朗读课文,荔枝图序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一、通译全文,帏盖:车帏与车盖,翻译:荔枝生长在巴郡三峡一带,树的形状圆圆的像车的帷幔和车盖。,华:通“花”,荣:形容词作动词,开花,翻译:叶子和桂树的叶子相似,冬天仍然是绿的;花朵像橘子的花,春天开花;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天成熟。,红缯:红色疙瘩绸,紫绡:紫色的薄绸,醴:甜酒;酪:酸奶,翻译:果实串串像葡萄,果核像枇杷,外壳好像红色的疙瘩绸,果肉外面的薄膜好像紫色的薄绸,果肉洁白得像冰雪一般,果汁的滋味酸甜的像甜酒和酸奶一样。,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l)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尽:全,都,去:消失,翻译:可是它如果离开了枝干,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气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后,颜色、香气、味道就完全没有了。,大略:大概,实:实际情况,翻译:大体上像上面说的如此,实际情况却超过它。,图:名词作动词,画图,书:题字,而:表转折,翻译:元和十五年夏天,南宾郡太守白乐天命令专门从事书画的小吏把荔枝画好画,题上字,是为了让没见过荔枝核虽然见过却不是在采摘后三天之内见过的人看的。,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荔枝的?是怎样描绘的栩栩如生的? 2、文章第一自然段可以分为几层,概括层意?,二、整体感知,你知道吗?,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荔枝的?请根据屏幕上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回答。,树形: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产地 形状 树叶 花 果实 ,巴峡间 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 花如橘,春荣 实如丹,夏熟,荔枝图序,结构图解,朵 核 壳 膜 瓤肉 浆液 保鲜,如葡萄 如枇杷 如红缯 如紫绡 莹白如冰雪 甘酸如醴酪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果实,结构图解,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荔枝的?是怎样描绘的栩栩如生的?,外形 颜色 味道 保存,树形帏盖,叶如桂,华如橘,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叶如桂,冬青 实如丹 ,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大 量 比 喻, 生 动 形 象,2、文章第一自然段可以分为几层,概括层意?,第一层(1-5句)详细介绍荔枝各个方面特点。 第二层(第6句)说明荔枝不宜久藏的特点。,1、本文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本文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2、本文是一篇序言,作者为什么写这篇序言?,三、探究质疑,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看看谁最棒!,产地 形状 树叶 花 果实 ,巴峡间 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 花如橘,春荣 实如丹,夏熟,荔枝图序,从整体到局部,朵 核 壳 膜 瓤肉 浆液 保鲜,如葡萄 如枇杷 如红缯 如紫绡 莹白如冰雪 甘酸如醴酪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果实,从外到内,时间,1、本文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本文的说明重点是什么?,(1)从整体到部分,开头写树的形状依次说到树的叶、花、果实等 由外到内,介绍果实具体情况时,先说朵,依次说到壳、膜、瓤肉、浆液等、 (2)重点写荔枝外形及果实,具体介绍了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不易保存。因为这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又是画中传达不出来的。,2、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中原话回答),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你知道吗,荔枝图序与芙蕖写荷的可目、可口、可鼻对比,哪一篇描述得更为直观可感?请找出相关语句品一品。,四、拓展延伸,(1)可目,芙蕖:荷钱,日高日上,日上日妍。莲蓬犹似未开之花,与叶并擎。,动态, 具体可感,荔枝图序大量比喻,将大串大家熟悉美妙的景物作比,视觉刺激强烈。 丰富色彩感,五彩缤纷,可感性强 几乎都是描写性的语言,(2)可口,芙蕖:“互芬齿颊”间接描写,引人想象。 荔枝图序“冰雪,醴酪”以富有刺激的事物比喻,调动人的触觉、视觉、味觉、嗅觉,可感性强。,(3)可鼻,芙蕖荷叶清香,荷花异馥 荔枝图序无,(4)荔枝图序“一、二、三日之变, 间接描写味道鲜美。 而芙蕖无此描写,本文是一篇咏物小品,是白居易为他身边画工所绘荔枝图而写的一篇序。 文章运用简洁的语言将荔枝的形、色、香、味的特点描绘的栩栩如生,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五、主旨探究,看看想想,请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荔枝,说说,牛刀小试,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考考你,1.通假字:,华如橘,2.古今异义词:,华如橘,春荣,色香味尽去矣,古义:,古义:,今义:,今义:,(开放),(繁荣),(消失,没有),(到),“华”通花 ,花朵,荔枝“树形_。叶_,_;华_,_;实_,_。 朵_,核_, 壳_,膜_, 瓤肉_,浆液_。” 荔枝一旦离开本枝,“一日_,二日_,三日_,四五日外,_。”,按课文填空,你收获了什么,你还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