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1页
坊子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2页
坊子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3页
坊子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坊子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坊子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2007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此后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农田基本建设项目。2013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4年6月,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发布实施,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迈入了一个新阶段。近年来,省里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的意见(鲁政发201146号)、关于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的意见(鲁政办发201331号)、关于印发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鲁农改农经20151271号,以下简称规划)、高标准农田质量标准(DB37/T 2323-2013)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坚持不懈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实现粮食“十二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统筹推进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坊子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确保任务落实到地块。由区发改局牵头,会同区财政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区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了坊子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本方案所述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的农田。方案基准年为2014 年,水平年为2020年。第一章 实施方案制定背景一、基本概况潍坊市坊子区位于山东半岛西侧,潍坊市中心城区东南部,东经1190311926,北纬3630 3645。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地带、环渤海经济圈的南端,处于济南淄博潍坊青岛区域城市发展主轴和烟台莱州潍坊、日照潍坊东营两条区域城市发展次轴的交汇点上,是连接山东半岛和鲁中鲁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北靠潍坊市主城区,是潍坊市东南部发展的重要腹地,承东启西,引南联北,是潍坊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坊子区(峡山区)行政总面积903平方公里,其中,坊子区面积412平方公里,现辖5个街道、2个发展区,村居302个,人口32.5万;峡山区面积491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277个行政村,人口23万。二、自然资源条件地势南高北低,除少数缓埠丘陵地外,多属倾斜高平地、倾斜平地地貌类,平均海拔高度70米。坊子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雨量647毫米。物产富饶,资源丰富,是潍坊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花生、果品、瓜菜等农副产品,被誉为“中国芦笋之乡”。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主要有煤炭、膨润土、粘土、沸石、矿泉水等20余种,已探明各类矿产资源总储量25923万吨。膨润土资源十分丰富,总储量4543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矿泉水、沸石储量居山东省首位,品质优良,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共有矿泉水产地6处,沸石岩大型矿床1处,年开采量5万吨以上。水泥用灰岩已探明中型矿床1处,探明储量7000万吨,远景储量在1亿吨以上。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临青岛港、烟台港,南临日照港,北临潍坊港;胶济铁路横贯东西,206国道、309国道和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潍莱高速公路起点就在境内;距青岛、济南国际机场分别只有1小时和1.5小时车程,离潍坊机场仅3公里。三、社会经济状况 2014年,坊子区(峡山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其中,坊子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0.2亿元,增长9.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4亿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亿元,增长12.8;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7亿元,增长13.1。2014年,峡山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88亿元,增长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42亿元,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亿元,增长15.4%;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亿元,增长38.7%。四、基本农田现状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基数分类,2012年坊子区土地总面积618395.25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59023.2亩,林地面积为22233.9亩,草地面积为6894.9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145514.25亩,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28889.4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39324亩。2012年峡山区土地总面积为724757.85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75546.45亩,林地面积为20960.4亩,草地面积为1247.5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70836.15亩,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26834.8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91861.7亩。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山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为依据,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地力,增强农田产出能力;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农田的持续利用。二、基本原则 (一)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基础,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二)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根据农田分布、自然条件状况及建设需要,选择重点街道(发展区),合理确定农田连片规模,统一规划设计,集中连片,整体推进,规模开发。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建设方式,确保建一片成一片。(三)严格标准,确保质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过程中,项目区域选择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标准执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四)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在上级政策扶持的同时,以区政府为主体,整合各类财政投入,形成资金合力。充分发挥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作用。尊重农民意愿,鼓励和引导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积极筹资投劳。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五)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在建设和利用高标准农田过程中,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挥农田在生产、生态、景观方面的综合功能,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六)建管并重,良性运行。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管护机制。各类项目建设按标准化要求建成后及时确权登记,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加强对项目工程管护工作的督查指导和监测评价,强化信息管理,确保工程规范、良性运行,长久发挥效益。 三、总体目标 按照省规划要求,结合我区(包括峡山区)实际,到2020年,全区计划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21万亩,建成区域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截至2014年底,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规划期内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8万亩,其中,201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十三五”末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全面完成省规划安排的任务目标。第三章 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一、建设标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依据以下通则和标准:(1)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2)国家农用地质量分级规程(GB/T28407);(3)山东省高标准农田质量标准(DB 37/T2323-2013)。 二、建设内容(一)整治田块。进一步优化基本农田结构布局,通过合理引导建设用地等其他地类逐步退出,归并零星分散田块为成方连片农田,开展土地平整。根据地形地貌、机械作业效率、灌排效率等因素,合理确定田块的长度和宽度。通过深耕深松、剥离回填肥沃表土层,改善农田耕作层。建成后,实现田块相对集中,田块方向应满足在耕作长度方向上光照时间最长、受光热量最大要求,农田有效土层厚度达到80cm以上,耕作层厚度达到30cm 以上,形成一批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二)修复改良土壤。采用农艺、生物、工程等综合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和培肥。通过深耕、挖深垫浅、完善灌排设施等逐步改良土壤不良构型、增加耕作层厚度、降低土壤盐分,保证作物生长环境良好。通过秸秆还田、施用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重金属钝化剂等逐步改良土壤酸化、盐渍化、重金属污染等障碍因素,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酸碱度,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建成后,土壤理化性状显著改善,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各项养分趋于平衡,并保持“中”或“高”值水平,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指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规定。 (三)建设灌排节水设施。按照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调结合的要求,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按照灌溉与排水并重、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并进的要求,配套改造和建设输配水渠(管)道和排水沟(管)道、泵站及渠系建筑物。按照“节水优先”的要求,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统筹各类农业灌溉可用水资源,逐步替换超采区地下水源,因地制宜推广以管道灌溉为主,以微灌、喷灌为辅,灌排并举的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压减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建成后,田间灌排系统完善,节水工程措施配套,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超采区面积明显减小,输、配、灌、排水及时高效,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农田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 85%以上。 (四)整修田间道路。按照农业机械化的要求,优化机耕路、生产路布局,合理确定路网密度,整修和新建机耕路、生产路,配套建设农机下田(地)坡道、桥涵等附属设施,提高农机作业便捷度。建成后,田间道路通达度达到100%,满足农机作业、农业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五)完善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体系。加强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建设。根据防护需要,新建、修复农田防护林网。在水土流失易发区,合理修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田坎防护等设施。(六)配套农田输配电设施。对适合电力灌排和信息化管理的农田,铺设高压和低压输电线路,配套建设变配电设施,合理布设弱电设施,为泵站、机井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电力保障。建成后,实现农田机井、泵站等供电设施完善,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符合相关标准,用电质量和安全水平得到提高,满足高标准农田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要求。(七)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配置定位监测设备,建立耕地质量监测、土壤墒情监测和虫情监测站(点),加强灌溉试验站网建设。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大力推进良种良法、水肥一体化和科学施肥等农业科技应用,加快新型农机装备的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农田监测网络,田间定位监测点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八)强化后续管护。落实高标准农田管护主体和责任,建立奖补机制,引导和激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和村集体等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运行管护。落实管护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完善监测监管系统,全面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建后管护、土地利用及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第四章 区域布局及建设任务一、区域现状、建设重点及建成要求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水源、土壤类型等因素,全省划分为黄泛平原区、山前冲积平原区、黄河三角洲地区、胶东半岛丘陵区和泰沂低山丘陵区5个类型区。其中,我区属于山前冲积平原区。全区地势起伏平缓,土层较深厚,土壤肥沃,土壤类型以褐土为主。水资源较丰富,灌溉方式以井灌为主,也有部分河、库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形成了部分漏斗区。田间渠系不配套,水资源浪费较大。全区基本农田面积66.9万亩,2011-2014年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万亩。规划201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2016-2020年新建13万亩。山前冲积平原区高标准农田主要目标:田:平整土地,归并田块,对土层浅、低洼易涝的土地加大整地改土力度,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土:实施秸秆还田,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发展节水农业。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5g/kg以上,耕作层厚度达到30cm以上,土壤pH 值保持在6.5-8.0之间。水:更新改造现有机井,完善井渠结合灌溉体系,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区域内水资源紧缺地区灌溉保证率达到75%,其余地区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20年一遇。路:合理确定田间道路的密度,整修和新建机耕路、生产路和机械下田坡道等附属设施。田间道路通达度达到100%,机耕路路面宽度4-6m,生产路路面宽度不宜超过3m。林:以发展经济林、用材林和防护林带为主,实现田、水、林、路综合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提高农田防护能力,实现高标准、高价值林网化。技:发展大型、复式、高效、精准农业机械,提高农机作业质量,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建设任务安排根据全区耕地集中连片面积、基本农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耕地利用现状及增产潜力等,结合规划要求,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相对平衡、注重实效的原则,合理确定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规划将2015-2020年计划新建18万亩建设任务分解到各街道(发展区),分阶段任务为:201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2016-2020年拟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一)各街道(发展区)高标准农田分年度具体实施地块分配表2015年实施高标准农田5万亩建设区域:位于坊子区黄旗堡街道,北临田东村、大庄科村,西临汶河,南临安丘市、峡山区,东临景黄路。包括城里村、东村、东门口村、西村、官庄村、逄王一村、逄王二村、逄王三村、逄王四村、杞东村、田石桥村、刘石桥村、王石桥村、小庄科村、新村、杨家街村、张家庄村、东车埠村、王车埠村、前车埠村、禹车埠村等21个村,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位于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和太保庄街道,分为两个片区。其中王家庄片区包括王家古城、冢子等41个村;太保庄片区包括西白家营等12个村,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2016年实施高标准农田2.5万亩建设区域:位于峡山区岞山街道,包括大行营村、后辉村、刘家埠、赵家屯、早立、久远埠6个村,拟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位于坊子区黄旗堡街道,包括东楼、东庄、北新、大桃村、墨埠子等5个村,拟建成高标准农田0.5万亩。2017年实施高标准农田2.1万亩建设区域:位于坊子区黄旗堡街道,包括于家、颜家、田家、田东、贺家、大庄科、柏台、高东、高西、半截楼、付家、城后、周家、杞东、杞西、杨家街、东门口、张家、城里村、东村、西村、官庄、乙甲村、狮子口村、黄旗堡村、花坞村、东安泰村、西安泰村等28个村,拟建成高标准农田2.1万亩。2018年实施高标准农田3.5万亩建设区域:位于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包括埠望庄、解戈、赵戈、南凌家院、北凌家院、大双沟头、小双沟头、王家村等8个村,拟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位于峡山区太保庄街道,包括西白家营、尹家屯、万家屯、老东、老西、西老、罗家埠、丈岭街村等8个村,拟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位于坊子区坊城街道,包括河湾、高村、才子官庄、荒里、沙埠、东村、任家水坡等7个村,拟建成高标准农田0.5万亩。2019年实施高标准农田2.3万亩建设区域:位于坊子区九龙街道,包括望庄、穆一村、穆三村、穆四村、袁刘李村、小昭于家、小昭于家新村、尚庄、大冯家、小冯家、岳家、小昭范家、小昭李家、小河南村、徐家等15个村,拟建成高标准农田1.3万亩。位于坊子区工业发展区,包括北眉二村、南眉村、驸马营一村、驸马营二村、罗都屯村、王家庄子一村、王家庄子二村、王家庄子三村、王家庄子四村、北李家庄、东李家庄、西李家庄一村、西李家庄二村、西李家庄三村等14个村,拟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2020年高标准农田2.6万亩建设区域:位于坊子区坊安街道,包括张家、东苏村、前苏村、滕家、港俟村、河湾、东曹村、西曹村、前曹村、后曹村、王家庄子村、葫芦埠于家、葫芦埠梁家、葫芦埠李家、葫芦埠韩家、葫芦埠肖家、罗家宅子村、高陵官庄等18个村,拟建成高标准农田1.8万亩。位于坊子区经济发展区,包括马司一村、马司二村、马司三村、马司四村、东刘家埠、西刘家埠、大园、姜家庄等8个村,拟建成高标准农田0.8万亩。(二)各街道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分配表 单位:万亩区级各街道至2020年规模分期建设任务2016年-2020年2011-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坊子区(包括峡山区)黄旗堡街道4.620.52.1坊安街道1.81.8坊城街道0.50.5经济发展区0.80.8工业发展区11九龙街道1.31.3王家庄街道3.521.5太保庄街道3.5111.5郑公街道22岞山街道22合计21352.52.13.52.32.6第五章 建设管理和后续管护 一、严格建设监管 (一)完善监管机制。采用“规划标准统一、资金渠道不变、相互协调配合、信息互通共享、积极推进整合、共同完成目标”的实施方式,“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水源配置、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稽查验收、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调度运行”。认真履行项目建设程序,严格落实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要求,设计、施工、监理要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积极落实各项建设管理制度,健全监管工作机制,创新监管方式,对项目实施实行全过程监管。(二)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制度,区直有关部门定期对各街道(发展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考核,督促各街道(发展区)规范、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使用、建设进度、工程质量等监测,定期开展检查。开展项目绩效考评,以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为重点,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国土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效果等方面进行跟踪分析,全面掌握项目建设绩效。(三)强化群众监督。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参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实行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在项目区设立公示牌,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受益区域(具体到村)、建设内容、总投资、实施时限、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督电话等信息进行公示,让区域内各方全面了解项目建设情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二、规范竣工验收 (一)明确验收程序。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工作,在实施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的基础上,以区级为单位开展年度和规划期内的整体考核。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由项目主管部门按照相关项目现行管理规定组织开展,验收结果逐级上报;项目整体考核由区政府组织发改、财政、国土资源、农业、水利、统计、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等有关部门和机构,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系统。(二)做好建档工作。建立“田块标识划界、区级台账管理、部门备案公示、社会监督共管”机制。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管理台账,全面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和产出能力变化。建立高标准农田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全面收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有关资料并建立档案,做到准确、完整,逐步推行档案资料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三)评定质量等级。依据国家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定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和山东省高标准农田质量标准(DB37/T2323-2013),由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分不同区域,组织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耕地地力和质量等级进行评定。(四)加强权属管理。查清建设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做到地类和面积准确,界址和权属清楚,无争议;存在土地权属争议的,不得纳入建设范围。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合理编制权属调整方案,合理推进土地归并,逐步解决耕地地块细碎化问题。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进行地类变更和重新确权登记发证,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位置明确、权属清晰、地类正确、面积准确,依法保障土地所有者或经营者的权益。三、加强后续管护(一)明确管护责任。按照“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落实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主体和责任,健全管护制度,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根据工程规模、型式、受益范围等,引导和激励专业服务机构、农民合作组织、涉农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村集体等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日常管护。要因地制宜地发挥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等基层公益性服务组织的行业监督管理责任,加强对其他非公益性管护主体的监管和技术指导。(二)落实管护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晰高标准农田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努力落实运行管护经费。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经费原则上由受益者负责筹集,对公益性较强的灌溉渠系、喷滴灌设备、机耕路、生产桥、农田林网等运行管护,区级财政予以适当奖励,各街道(发展区)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采取市场化手段,筹集落实管护资金,培育新型管护主体,建立完善权责利相统一的运营机制,切实提高管护成效。 (三)加强动态监测。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并结合各部门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录入监测监管系统,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及时上图入库,落实到“一张图”上,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面动态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建后管护和土地利用及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等情况。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实时查询、对比、统计、分析,做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科学利用,以满足管理需要。 第六章 投资测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测算 根据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求,综合考虑我区农田建设的实际需要、工程设施建设与耕地质量提升同步推进的要求、不同区域投入状况差异,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加大、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初步估算,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需投资 1500-2000元。本方案经综合平衡,暂按1500元/亩测算,方案建设期内新建18万亩高标准农田,总投资2.7亿元,其中,201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需投资0.75亿元;2016-2020 年拟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需投资1.95亿元。二、资金筹措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国家和省、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有效供应,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一)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支持。从国家规划相关内容和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田基本建设的实际投入情况看,中央层面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主要有八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央分成部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补助专项资金、测土配方施肥资金、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资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投资(田间工程)、中央财政统筹的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参照以上八类资金投入情况,初步估算,到 2020年,我区可争取中央层面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8亿元左右,其中,2015年可争取0.5亿元左右,2016-2020年可争取1.3亿元左右。(二)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投入。省级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主要有七个方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部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专项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省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补助资金、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田间工程省级资金、土地收益中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等。参照全省以上七类资金投入情况,初步估算,到2020年,我区可争取省级高标准农田资金0.9亿元左右,其中,2015年可争取0.25亿元左右,2016-2020年可争取0.65亿元左右。(三)切实调动社会资金投入。区级财政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要积极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奖补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群众筹资投劳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农业政策性投入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四)统筹整合相关资金。以完成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为目标,在不改变现有资金渠道的前提下,统筹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资金,形成建设合力。区级层面,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决策协商制度和征求意见制度等方式,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建设规划、实施区域、投入方向、支持环节、项目选择等方面有机联结、相互匹配、协调衔接的工作局面;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大项目,科学布局,突出重点, 集中投入,将资金和项目落实具体地块,做到统一标准、先易后难、连片治理、配套建设、整体推进;研究制定统筹整合资金的具体方案,引导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和规模投入,做到“多条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明确各业务部门任务,分头组织实施,确保责任落实。 第七章 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本方案实施后,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5个等级以上,农田粮食生产能力平均每亩提高100公斤左右。按现行市场粮食平均收购价格计算,亩均增加产值约240元。据此测算,建成18万亩高标准农田,可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600万斤以上,可直接促进农民增收约4320万元。同时,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可提高10%以上,肥料利用率约提高10%左右,通过建设农田林网,还可有效增加林木蓄积量。 二、社会效益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以下方面: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降低年际间波动。本方案实施后,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比例大幅增加,可显著改善我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促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实施本方案,可为良种和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创造条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本方案实施后, 将进一步健全土壤墒情与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有利于及时获取准确的土壤墒情、土壤肥力等重要农业生产信息,从而增强政府指导农民适墒播种、合理施肥、抗旱减灾、适时适量排灌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生态效益通过实施本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发展和耕地、水 资源紧张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中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通 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可有效减少农田水土流失,减轻面源污染, 保护水土资源;通过土地平整、保护性耕作、农田防护林网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成后可改善小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有效防治土地沙化和次生盐渍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第八章 保障措施一、落实部门责任,加强协调指导区直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切实抓好对方案实施的指导和协调,抓紧制定行业支持方案实施的具体政策措施。区发改局负责综合协调,牵头编制区级实施方案,争取中央预算内相关投资和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区财政局负责争取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治等专项资金,落实相关区级配套及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等专项资金,并进一步加大区级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指导土地整治项目与基本农田的建设管理、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与监测评价、高标准农田上图与信息统计、质量评测及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区农业局负责指导改良土壤与培肥地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高产创建、农艺农机、耕地质量与土壤墒情监测等项目实施;区水务局负责指导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源、灌溉排水设施及农田防洪工程建设,严格水资源论证,合理配置水资源;区林业局负责指导农田林网工程建设;区农业综合开发办负责组织指导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区水务局共同指导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区统计局负责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利用、产出效益、防灾减灾效果等绩效的跟踪监测;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区国土、农业、水务、林业等部门完善我区高标准农田标准体系,制定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通用、技术支撑和管理类地方标准。坊子电力客服中心负责指导配电线路、配电装置等工程的实施。二、建立协调机制,强化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