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增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doc_第1页
天增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doc_第2页
天增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doc_第3页
天增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doc_第4页
天增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本规程是根据天增变电所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的需要,由变电所运行管理人员依据天增变现场实际情况,经补充修订和反复讨论形成的。目的是使变电所运行人员依据本规程正确的进行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等,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本规程自实施之日起生效,原天增变现场运行规程作废。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规程的全部内容或有关部分:1. 局有关部门各级领导、专责工程师; 2. 变电工区主任、运行主任、运行专责工程师、安全员; 3. 天增变电所全体运行人员。本规程修编人:本规程初审人:本规程审核人:本规程批准人目 录前言1.适用范围12.引用标准13.变电所的简介14.设备运行、维护、异常处理规定24.1.电力变压器、调压开关 24.2.高压开关54.3.互感器94.4.高压配电装置114.6.防雷及防止过电压设备124.6.母线134.7.所用电系统144.8.直流系统154.9.防误装置194.10.继电保护装置 204.11.电力电容器及其附属设备 214.12.所内正常运行维护及相关规定 234.13.电缆 246.保护276.典型事故的现象及处理 377.所内消防设施的配置及消防规程43附录一:设备参数表44附录二:单线系统图附录三:直流系统保险配置图附录四:交流系统保险配置图1.适用范围:天增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适用于天增变电所内正常的运行维护工作和事故处理等操作。2.引用标准: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电力行业标准DL/T 572-95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91黑龙江省地区电网调度规程绥化地区电网调度规程 黑龙江省农电系统变电运行管理规程(试行)-2005-05-01实施所内运行变压器使用说明书所内运行高压开关使用说明书3.变电所的简介3.1.1 天增变电所是一个66kV变电所,始建于1987年,于1987年11月30日正式投入运行,有66kV、10kV二个电压等级,66kV系统采用单母线接线,10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于2008年9月进行改造,10kV出线有五条,10kV振平线、山后线、镇内线、天增线、所用变接于10kV段母线上,10kV仁合线接于段母线上;电容器容量为600kvar,共有两台5000kVA主变, 2号主变是有载调压变压器, 10kV采用VS1-12/1250-31.5、VS1-12/630-25型真空开关,担负着对天增、山后、振平、仁合地区的供电任务。3.1.2.变电所系统运行方式本所66kV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 66kV万天线单回路供电,2号主变(运行)带全部负荷,1号主变(冷备用),1、2号主变可并列运行。1号、2号主变并列条件: 档位: SZ11-5000九档,S7-5000三档;电压比:63/10.5,相等 线组别:Y/,相同阻抗电压:差值1.2%,在允许范围内 4.设备运行、维护、异常处理规定4.1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4.1.1.运行方式及规定4.1.1.1.变压器运行方式应根据调度命令和继电保护要求执行。4.1.1.2.变压器在各种方式运行下,主变与配电线保护配合允许时,主变的各种保护均应投入。4.1.1.3. 变压器运行方式为:(1)两台主变并列运行。(2)单台主变运行,带10kV全部负荷。4.1.1.4.两台主变并列前,应将1号主变分接开关,2号主变有载调压分接开关位置调至二次电压相同,方可进行并列。 4.1.1.6.变压器的外加一次电压可以较额定值为高,但一般不得超过相应分接头电压值的5%,则变压器的二次侧可带额定电流。4.1.1.6.变压器上层油温不得超过85,为防止绝缘油加速劣化,上层油温不宜经常超过55。4.1.1.7.变压器冷却系统不正常、严重漏油、色谱分析等异常时不准过负荷运行。4.1.1.8.变压器外壳下部油门每月清擦两次,瓦斯接线盒每年三月下旬,十月下旬进行检查清扫。4.1.1.9.有载调压变压器或无载调压变压器,在送电前均应检查其分接头位置,并做好记录。4.1.1.10.热备用的变压器,其备用期超过三个月时,联系调度将其主一次开关合上,空充12小时后,拉开其主一次开关并做好记录。4.1.1.11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操作,应遵守如下规定:a. 应逐级调压,同时监视分接位置及电压、电流、有功、无功的变化b. 有载调压变压器并联运行时,其调压操作应轮流逐级进行c. 有载调压变压器与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并联运行时,两变压器的分接电压应尽量一致4.1.1.12有载调压开关运行612个月或切换20004000次后,应取油样做试验。4.1.1.13新投入的调压开关,在投运后12年或切换5000次后,应将切换开关吊出检查,以后可按实际情况确定检修的期限。4.1.1.14 运行中的调压开关切换500010000次后或绝缘油的击穿电压低于25kV时,应更换切换开关的绝缘油(具体见调压开关说明书)4.1.1.15 主变可以在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的情况下运行。正常过负荷可以经常使用,事故过负荷只允许在事故情况下使用。4.1.1.16 主变经过事故过负荷以后,应将事故过负荷的大小和持续时间记入运行工作记录簿和变压器的技术档案中。4.1.1.17 变压器存在较大缺陷时(如冷却系统不正常,严重漏油、色谱分析异常等)不准过负荷运行。4.1.1.18 本所主变允许过负荷的时间按下表执行。过负荷倍 数二次 电 流过负荷前上层温度为下列数值时允许过负荷持续时间(时-分)182430364248541.052885-505-254-504-003-001-20-1.103023-503-252-502-101-250-10-1.153162-502-251-501-200-30-1.203302-051-401-150-45-1.253431-351-150-500-25-1.303571-100-500-25-1.353710-550-350-15-1.403850-400-25-1.453980-250-10-1.504120-10-4.1.2.设备的巡视检查4.1.2.1.变压器外部检查的一般项目:a.储油柜和充油套管的油位,油色均应正常且不渗漏油。b.套管外部应清洁,无破损,无放电痕迹及其它异常现象。c.变压器声音正常,温度正常,本体无渗漏油,吸湿器应完好,硅胶应干燥无变色。d.运行中各冷却器温度应相近,油温正常,管道阀门开闭正确。e.引线接头,母线应无发热现象。f.瓦斯继电器内应无气体,充满油,继电器与储油柜间连接阀门应打开。g.外壳(及铁芯)接地线应连接坚固。h.有载调压开关动作正常,位置指示正确。4.1.2.2.变压器遇有特殊情况增加巡视检查项目:a.雨雪天气检查主变一、二套管,发现冰溜应及时用绝缘拉杆清除。b.雾、雨天气检查主变一、二次套管有无放电及闪络现象。c.大风天气检查导线的摆动情况,相间距离是否足够,有无杂物搭挂。d.在同样负荷及冷却条件下,油温有无异常升高。e.过负荷或气温较高时应对负荷,油温,油位变化,冷却器运行情况接点有无过热等情况加强监视。f.新投运或大修后的变压器在24小时内,每小时检查一次并记录油温负荷。4.1.3.常见故障及处理4.1.3.1变压器须立即断开电源的故障现象: a.变压器内部声音很大,很不正常,有爆炸声 b.在正常负荷和冷却条件下,变压器温度不正常并不断上升。 c.储油柜或压力释放阀喷油 d.严重漏油使油位下降,低于油位计的指示限度。e.套管有严重的破损和放电现象。 f.变压器着火。 g.接点松动发红,有熔断的可能。处理:a单台变压器运行时应立即投入备用变压器,停止故障变压器。两台主变分别运行时调整主变变比一致,合上10kV分段开关,停止故障变压器。两台主变并列运行时,停止故障变压器,若单台主变过负荷则按主变事故过负荷规定处理。 b.变压器漏油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阻止漏油。 c.发生火灾可按消防规程处理。 d.汇报调度和工区4.1.3.2. 变压器允许联系调度处理的故障现象: a.变压器有异音,声音比平时大,很不均匀。 b.负荷正常但油温不断上升,超过限度。 c.接点松动过热 d.油位不正常升高或下降 e.漏油处理: a.接点过热,联系调度减负荷。 b.变压器漏油立即采取措施阻止漏油。 c.有备用变压器时联系调度投入备用变压器,停止故障变压器。 d.汇报调度和工区。4.2 高压开关4.2.1.运行方式及规定4.2.1.1 本所使用VS1真空断路器,采用手车式结构,断路器推入柜内后可通过底盘车将断路器从试验位置摇进到工作位置,亦可由工作位置摇出到试验位置,解锁后可将手车由柜内拖出,将断路器置于转运车上。4.2.1.2 正常运行中,开关的工作电压和电流不应超过铭牌规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最大允许电流。4.2.1.3 真空开关的环境条件:室内环境温度不得低于零下5,不得高于40。最大日平均相对湿度95%,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90%。4.2.1.4 地震强度不超过6度。4.2.1.5 真空开关的真空度要求:不大于1.3310-2帕斯卡。4.2.2 真空开关本体结构:断路器主体部分导电回路设置在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圆柱状绝缘筒内,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真空灭弧室免受外界影响和机械的损害。断路器主体安装在做成托架状的断路器操动机构外壳的后部。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时的主回路电流路径是:从上出线座经固定在绝缘筒上的灭弧室上支架到位于真空灭弧室内部的静触头,而后经过动触头及导线夹到软连接,至下出线座,依靠绝缘拉杆与触头压力弹簧来完成断路器的操作运动。4.2.2.1操作机构与工作原理:操动机构为弹簧储能操作机构,一台操动机构操作三相真空灭弧室。操动机构主要包括两个储能用拉伸弹簧、合闸储能装置、传力至各相灭弧室的连板、拐臂以及分闸脱扣装置,此外,在框架前方还装有诸如储能电动机、脱扣器、辅助开关、控制设备、分、合闸按钮、手动储能轴、储能状态指示牌、合、分闸指示牌等部件。4.2.2.2 断路器的操作4.2.2.3 弹簧储能 a 储能电动机自动进行储能。(倘若储能电动机断开,能够手动继续进行并完成储能) b 手动储能时,用储能手柄顺时针转动手动储能轴直到储能状态指示器显示储能完毕。4.2.2.4 合闸与分闸 合闸 操作手动合闸按钮或电气控制元件。 分闸 操作手动分闸按钮或电气控制元件。4.2.2.5 手车操作 将推进手柄插入推进孔中,顺时针摇动推进断路器,在分闸状态下,应能顺利进入工作位置或试验位置。4.2.2.6 操作顺序操作顺序操作结果指示器位置 储能情况可能后续的操作接通储能电动机自动储能 未储能合分断路器合闸自动再储能 未储能 已储能分闸分合分或自动断路器分闸 未储能合分自动重合闸顺序 分通过保护系统的操作 合 分自动储能 已储能 未储能 未储能 已储能(自动储能开始)合分4.2.2.7异常处理: 当操作机构的储能回路或操作电源出现故障,应立即汇报调度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不得自行手动储能操作。4.2.3 正常开断负荷的临时检修的规定4.2.3.1 绝缘筒部分a. 只有在充分怀疑断路器上可能受外力作用,使真空灭弧室内部发生损坏的情况下,才检查真空度。b. 在断路器运行了二十年抽检灭弧室的真空度。4.2.3.2 弹簧操动机构4.2.3.2.1 在运行四年时间后(从新设备投入运行时或上次维修开始日计),视具体情况,对操动机构作出检查。a. 25kA的断路器在操作4000次后。b. 31.5kA的断路器在操作3000次后.检查步骤: a. 断路器分闸后将设备与电源隔绝,然后安全规程要求,在工作现场做好安全措施。 b. 切断储能电动机电源,操作断路器合、分闸各一次致使弹簧释能。 c. 检查滚动或滑动轴承表面的润滑脂情况。 d. 在电气和机械操作时检查各个元件的正确性。 e. 作外观检查。4.2.3.2.2在运行十年时间后(从新设备投入运行时或上次维修开始日计),视具体情况,对操动机构作出维护。a. 25kA的断路器在操作10000次后。b. 31.5kA的断路器在操作8000次后维护步骤: a. 断路器分闸后将设备与电源隔绝,然后安全规程要求,在工作现场做好安全措施。 b. 切断储能电动机电源,操作断路器合、分闸各一次致使弹簧释能。 c. 对掣子、支承轴、滚动或滑动轴承表面重涂润滑脂。 d. 检查拐臂、连杆等处的挡卡状况,检查国定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e. 当用新的零件重新装配设备时,应更换所有的弹簧垫圈及其它紧固件。 f. 进行整组性能试验。4.2.4 设备的巡视检查4.2.4.1 开关的正常巡视检查项目a. 开关本体分、合闸位置指示正确,开关的红,绿灯指示正确,并与开关实际运行情况相符。b. 本体及引线接点无过热现象。c. 瓷套、瓷瓶无裂痕,无放电声及电晕。4.2.4.2. 真空断路器开关正常检查项目a、分合闸位置指示器是否准确。b、接线端子连接是否坚固,有无螺栓松脱,接点过热变色现象。c、瓷质部分有无闪络、裂纹痕迹,各部位销针有无脱落现象。d、手动跳闸机构是否良好。e、雾、雨、雷天气检查有无放电声,接点处有无熔化冒烟现象,瓷瓶有无闪络痕迹。4.2.4.3.电磁操作机构的巡视检查项目a.机构箱门平整,开启灵活,关闭紧密。b.分、合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无冒烟,异味。c.直流电源回路接线端系统松动无锈蚀。4.2.4.4.弹簧操作机构的巡视检查项目a.开关在运行状态时,储能电动机的电源开关应在闭合位置。机构内控制合闸直流开关在合位,转换开关应投远方位置。b.检查储能电动机,行程开关接点无卡住和变形,分、合闸线圈无冒烟、异味。c.开关在分闸备用状态时,分闸连杆应复归,分闸锁扣到位,合闸弹簧应储能。d.开关的分、合闸位置指示正确,并与当时实际运行情况相符。e.机构内湿度较大时,应投入驱潮电热。f.润滑油有无凝固,零件有无锈蚀。4.2.4.4刀闸的巡视检查项目。刀闸接触良好,深度适当,无过热现象,拉开角度应符合规定。4.2.6.常见故障及处理4.2.6.1.开关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立即联系调度停电处理a. 开关灭弧室冒烟,内部有异音b. 绝缘筒有严重破损和放电现象c. 开关拉杆断裂,操作机构失灵拒动d. 接点松动过热处理:a. 单台主变运行,如出现变压器二次开关故障,联系调度,调整主变分接开关使两台主变变比一致,合上备用变刀闸和二次开关转移负荷,断开原运行变压器故障开关和一次刀闸,摇出手车,汇报调度和工区。b. 如配电线开关故障,开关失去断流能力,立即断开操作直流开关,联系调度减负荷后断开故障开关。c. 发生火灾时,检查开关是否跳闸,如未跳闸立即联系调度,手动断开上一级开关后, 拉开故障开关并摇出手车,然后按消防规程处理。4.3 互感器4.3.1.运行方式及规定4.3.1.1.电流互感器 a.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严禁开路b.新投入或检修后(指大修或动过一、二次引线的检修)的电流互感器要测量极性,投入运行后测量回路电流。4.3.1.2.电压互感器 a.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严禁短路。 b.10kV电压互感器一次保险应为0.5安培,二次保险应为6安培。 c.10kV电压互感器一次保险熔断时,可更换保险投入运行,如影响保护时应请示调度停用相应的保护,但又熔断应测定绝缘电阻,检查无问题方可投入运行。 4.3.2.设备的巡视检查 a.线路故障开关跳闸后,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检查。b.系统接地或二次电压指示不正常时,对电压互感器进行检查。 c.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内部应无异音 d.油位、油色应正常,无渗漏油 e.瓷质部分无损坏和裂纹及闪络痕迹。 f.接点不松动,不过热,无异味。4.3.3.常见故障及处理4.3.3.1电压互感器故障现象: a.互感器故障冒油,冒烟 b.互感器故障内部发出异味 c.互感器故障内部有放电声或其它异音 d.瓷瓶破损,放电漏油 e.互感器故障一次保险熔断,熔断相降低或近似零,其它两相不升高。处理:a.10kV电压互感器故障,内部有放电声或其它异音,禁止拉开一次刀闸,应及时汇报调度,经调度同意,用切除其上一级开关方式切除故障的电压互感器 b.10kV电压互感器一次保险熔断,拉开一次刀闸,更换保险,如送电再次熔断,应查明原因处理后方可送电。4.3.3.2.电流互感器故障现象: a.电流互感器冒油冒烟 b.电流互感器内部发出异味 c.电流互感器内部有放电声或其它异音 d.瓷套损坏,放电,漏电 e.接点过热,发红 f.电流互感器二次开放处理: a.配电线电流互感器故障可用预备线代配后停电处理。 b.主变一或二次电流互感器开放,应立即停用主变差动保护,如有备用变压器应投入备用变压器停止故障变压器进行处理。c.接点过热应汇报工区联系带电专业人员带电处理,必要时联系调度减负荷。4.4 高压配电装置4.4.1 运行方式及规定4.4.1.1 刀闸、瓷瓶遇有停电机会进行清扫,4.4.1.2 刀闸传动部分每年春检时应注润滑油。4.4.1.3 刀闸操作后应检查拉和位置是否合适,各部连接无松动,连杆不弯曲,销子完好。4.4.1.4 拉开刀闸时应迅速谨慎,合闸时应迅速果断,合闸终了不得有冲击;错拉刀闸时如发现有电弧时应立即合上刀闸,如以拉开则不能再合;错合刀闸或发生电弧也不能再将刀闸拉开。4.4.1.5 在正常情况下允许用刀闸进行下列操作: a 拉合主变空载充电电流。 b 拉合母线。4.4.1.6 如有停电机会每年应进行一至二次清扫。4.4.1.7 对怀疑过热的接点和设备线夹,应对其进行温度测量。4.4.2 设备的巡视检查4.4.2.1 瓷瓶清洁无裂纹及闪络现象4.4.2.2 刀闸接触良好,深度适当,无过热现象,拉开角度应符合规定。4.4.3 刀闸、瓷瓶故障现象:a.刀闸拒分或拒合b.闸嘴接触不良发热、发红c.瓷瓶击穿,放电裂纹d.接点脱落,销子脱出e.导线断股,驰度过松过紧,接点过热发红处理:a. 汇报调度。 b. 按规定转移负荷后联系工区进行处理。4.5 防雷及防止过电压设备4.6.1.运行方式及规定4.6.1.1.独立式避雷器安装在户外设备场地内,保护户外高压设备免受雷击,10kV,66kV(110、66)氧化锌避雷器,保护母线上的高压设备。4.6.2设备的维护及注意事项(设备的巡视检查) a.避雷器外观检查,瓷套清洁完整无裂纹,无损坏,引线驰度不应过大。 b.地线完整,接地牢固4.6.1.2. 避雷器投入运行每年春检应做绝缘电阻测定,避雷针做接地电阻测定每三年一次4.6.1.3.避雷器试验时应对放电记数器进行动作试验,并将动作后的指示数记在避雷器动作记录薄中。4.6.2.设备的巡视检查4.6.2.1.非雷雨季节每月检查避雷器动作计数器一次,做好记录,每年统计动作次数,记入档案中。雷雨后,检查瓷套有无放电痕迹并检查放电记数器有无动作,无论动作于否,记录在避雷器动作记录薄中。安装在线监测仪的避雷器在雷雨季节应每天巡视检查一次,并将泄漏电流值记录在避雷器动作记录簿上;在非雷雨季节应每周巡视检查一次,并将泄漏电流值记录在避雷器动作记录簿上4.6.3.避雷器故障现象: a.内部有放电声或其它异音 b.瓷件损坏、铁瓷结合处裂纹 c.接点松动、过热,地线接触不良处理: a.在晴天无接地故障时,断开刀闸更换故障相后将避雷器投入运行。无备品时,断开刀闸拆除故障相后,将非故障相避雷器投入运行。 b.接点松动、过热,在拉开其刀闸处理后投入运行。 c.汇报调度及工区4.6 母线4.7.1.运行方式及规定4.7.1.1.母线遇有停电机会进行清扫。4.7.1.2.悬垂、瓷瓶每年春检时应进行绝缘测定。4.7.1.3.瓷套清洁,完整无裂纹,无损坏4.7.1.4.引线弛度,不应过大,地线牢固完整。4.7.2.设备的巡视检查4.7.2.1.母线接点接触良好,无过热,无断股,弛度适当。4.7.2.2.霜雪天检查母线、支持瓷瓶,霜雪有无融化或冰溜现象,发现冰溜过长,应用绝缘杆打掉。4.7 所用电系统4.7.1.运行方式及规定:所用变接于10kV段主母线,所用变由一次保险及刀闸与10kV母线相连,无开关。 a.10kV段母线上接有所用变,当所用变有故障时,所内失去电源,逆变器工作事故照明灯启动。 b.所用变在正常情况正常下,一次侧均充电。 c立即汇报调度和工区。 4.7.2.设备的巡视检查 a.套管无放电现象 b.内部无异音 c.一、二次保险不熔断,并且容量适当 4.7.3.所内变故障现象: a.套管裂纹放电 b.内部有严重异音 c.所内变着火 e.一次保险熔断处理: a.一次保险熔断,拉开所用变一次刀闸,检查如无明显故障,更换保险试送电一次,送电不成功,拉开所用变一次刀闸查明原因处理后恢复送电。 b.汇报调度及工区4.8 直流系统4.8.1.运行方式及规定4.8.1.1.正常时直流母线电压,应在额定值的10%范围内。4.8.1.2.蓄电池正常时应在浮充状态下运行,浮充电流根据负荷情况及电池自放电电流的大小确定,即直流负荷电流加蓄电池自放电电流,本所一般为2安培。4.8.1.3.免维护铅酸电池 a.免维护铅酸电池采用恒压浮充电运行方式,环境温度25时浮充电压每只电池为13.5v。 b.环境温度高于25时浮充电压应降低,环境温度低于25时浮充电压应提高,幅度为每变化1度时每个电池电压增减0.003V. c.每月时全部电池测量电压一次,每周对典型电池测量电压一次并记入记录薄中。 d.直流设备应保持整洁,指示灯,表计指示应正常。 e.直流系统发生异常时要迅速消除,交流电装置保险熔断时应立即恢复,以保证直流电源可靠。 f.每月检查记录单只蓄电池电压。4.8.2.设备的巡视检查4.8.2.1.直流设备信号装置及指示灯运行正常4.8.2.2.交、直流表计指示正确,各开关位置正确。4.8.2.3.充电机的浮充电流满足蓄电池浮充电流的要求。4.8.2.4.铅酸蓄电池检查项目 a.室内温度正常,通讯和照明完好 b.蓄电池外壳完好,清洁 c.电解液有无漏出壳外 d.焊接处接点接触良好,无锈蚀 e.各种工具,备品应完好4.8.3.常见故障及处理4.8.3.1.直流设备故障4.8.3.1.1.整流充电机故障现象: a.预告铃响 b.整流充电机跳闸,故障灯黄灯亮,运行灯红灯灭 c.整流充电机电压表指示 d.热耦继电RJ动作(主回路交流侧电流过负荷) e.过流继电器动作(直流回路电流过负荷) f.GYJ信号继电器动作(直流回路过电压) g.直流电压异常灯窗可能出现处理: a.复归音响 b.检查整流设备,记录现象,将装置分闸元件阴极脱离电路,用万用表电阻档R档测量元件正反向电阻,元件正反向电阻近乎零,元件损坏,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元件完好,熔断器检查,用万用表测,测它的电阻,判断好坏。 c.检查出故障原因,处理后将继电器复位,并将自动调节,旋钮调至最小位置,合上电源开关,监视灯红灯亮,监视表计逐步调节自动调节旋钮至额定位置。 d.做好记录,汇报工区4.8.3.2.直流接地现象: a.预告铃响 b.正母地电压超或负母地电压超处理:a.复归预告铃b.按下列接地选除原则进行选除: 1. 进行检修的部分 2. 有缺陷的部分 3. 新投运的部分 4. 次要负荷 6. 重要负荷6.在无缺陷,无检修,无新投运设备的情况下,按以下顺序进行选除 选除10千伏合闸回路 选除66千伏主合闸回路 选除信号回路 选除操作直流回路 当选除为操作直流回路接地时,应对各线路操作回路进行选除。4.8.3.3.直流保险熔断4.8.3.3.1.控制保险熔断现象: a.预告铃响 b.保护及控制保险熔断灯窗亮 c.开关位置灯灭处理: a.复归预告铃 b.检查无明显故障,更换保险4.8.3.3.2.事故警报回路保险熔断现象: a.预告铃响 b.事故保险熔断灯窗亮处理:a.复归预告铃 b.检查无明显故障,更换保险4.8.3.3.3.预告保险熔断现象: a.预告保险监视灯闪光处理: a.检查无明显故障,更换保险4.8.3.3.4.闪光回路保险熔断现象: a.预告保险监视灯灭处理: a.检查无明显故障,更换保险4.8.3.3.6.直流总保险熔断现象: a.红绿灯全部熄灭处理: a.检查无明显故障,拉开各支路开关,更换保险后逐级合上分支开关4.8.3.3.6.操作直流总保险熔断现象: a.预告铃响 b.直流盘操作直流监视灯灭 c.10kV及66kV保护及控制保险熔断灯窗亮 d.10kV及66kV开关位置灯灭处理: a.复归预告铃 b.检查无明显故障,更换保险4.9 防误装置4.9.1 防误装置主要性能 a.防止误分、合断路器 b.防止带负荷摇进或摇出手车 c.防止带电合接地道闸 d.防止带接地道闸合隔离开关(断路器)e.防止误入带电间隔4.9.2.运行方式及规定4.9.2.1.运行人员应熟悉防误装置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做到“四懂三会”(即懂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程序,会操作、安装和维护)。4.9.2.2.遇有下列情况可以使用解锁工具(总钥匙)。 a.防误装置失灵,确认操作无误时; b.紧急事故处理时; c.变电所全部停电时。4.9.2.3 防误装置的投入和退出运行,应得到总工程师的批准。4.9.3 设备的维护及注意事项4.9.3.1防误装置的维护、检修工作必须明确责任,日常维护工作由运行人员负责,运行人员每半年对锁芯加石墨粉,对各转轴部位应定期加润滑油,每月检查一次锁具,保证锁具程序正确,开启灵活。4.9.3.2.运行中的防误装置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弄清原因,予以排除,不得随意拆除防误装置,在特殊情况下,应得到工区防误装置负责人同意,方可拆除,并将原因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中,及时检修使之恢复正常。4.9.3.3.解锁工具(钥匙)放在主控制室的固定位置,用专用封条封好,使用解锁工具时,需经变电所所长或值班长同意,并将解锁工具的使用时间、原因、操作项目、批准人、操作人等内容及时记录在万用钥匙记录簿(运行记录等)内。4.9.1.6防误装置的缺陷管理与主设备缺陷管理相同,与主设备合在一起定级4.9.1.7防误装置的备用元件(如开关备用把手,钥匙等)放在主控室固定位置,按值交接4.9.4防误装置的正常巡视检查项目a.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位置与防误装置对应正确b.红、绿翻牌在断路器的操作把手和模拟盘上有固定位置c.户外锁的外露部件无锈蚀、不进水、壳体密封良好4.10 继电保护装置4.10.1 运行方式及规定4.10.1.1 运行中的变压器瓦斯保护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将重瓦斯由跳闸位置改投“信号”位置。 a.变压器进行注油或滤油时 b.变压器的呼吸器进行输通时或更换硅胶时 c.变压器采油样和在瓦斯继电器上部放气阀门放气外,在其它地方进放气,放油时。 d.开闭瓦斯继电器连接管上的阀门时。 e.在瓦斯继电器及二次回路上工作时。4.10.1.2 变压器注油,滤油或更换硅胶或处理呼吸器时,应经一小时试运行且检查无气体后方可将重瓦斯投入跳闸,如果仍有气体每隔12小时检查一次,直至无气体时才可将重瓦斯投入跳闸。4.10.1.3 配电盘上保护保险应装6安培4.10.1.4 配电盘盘面每天清扫一次4.10.1.5 在运行中的配电盘上或附近工作时,严禁剧烈的撞击和振动,如需要时必须申请调度脱离有关保护。4.10.1.6 运行中微机保护(带远方遥控)应将各保护装置中手动/远方按钮打到“运方”位置4.10.1.7 下列线路跳闸后不许强送电 a.空充电线路 b.试运行线路 c.电缆线路 d.带电作业线路 e.停电检修后恢复送电的线路 f.有明显故障点或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线路 g.经局特殊规定的线路4.10.2.设备的巡视检查 a.各种保护和信号指示应正确 b.各保险接触良好 c.警报,预告音响信号正确 d.各保护压板位置正确e.各把手位置正确,全停电或继电保护所工作结束后,要对压板按继电保护记录簿进行核对 f.二次接线接触良好,无松动 g.各种位置灯,信号灯指示正确 h.各继电器,压板,保险等标志齐全,字迹清晰4.11 电力电容器及其附属设备4.11.1运行方式及规定(包括非正常运行方式)4.11.1.1电力电容器允许在不超过额定电压10%情况下长期运行,当母线电压超过10%时,应停止电容器。4.11.1.2电力电容器用于补偿系统无功及调整系统电压,其投停原则是:a.保证电能质量b.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c.减少主变调压开关的动作次数根据上述原则10kV电压低于调度下发的电压曲线的下限或无功负荷较大时,应先考虑投入电力电容器,仍不能满足电压曲线要求时,应改变主调压开关位置,调整电压。当电压虽能满足电压曲线,但无功负荷较大时,也应投入电容器(不应超过电压曲线的上限)。当电压高于电压曲线时,但无功负荷较大时,可调整主变调压开关位置,降低电压后投入电容器。4.11.1.3当10kV系统电压始终在电压曲线上限时,且主变调压开关无能力调整时,可不投入电容器,但每月必须投入电容器一次(10kV电压不高于电压曲线的上限时)4.11.1.4电容器组三相电流应平衡,三相电流差值不应超过5%,超过时应查明原因4.11.1.5电容器停止后最短要经过3分钟自放电,才允许再投入运行。4.11.1.6主变刚投入运行时,先投入线路负荷,根据系统电压及无功负荷情况确定是否投入电容器,主变停电时,先切电容器开关,然后再切线路开关。4.11.1.7电容器运行中发现电源中断,应立即断开电容器开关。4.11.1.8电容器不允许投入空载变压器系统中运行,以防止系统谐振。4.11.1.9电容器进行检修时,应逐个进行放电,直至无火花时才允许进行工作。4.11.1.10电容器结合春秋检进行检查,清扫和预试。4.11.2设备的维护及注意事项(设备的巡视检查)4.11.2.1电力电容器巡视检查项目:a.瓷套管,瓷瓶清洁,无破损b.各部接点接触良好,无过热现象c.保险完好无熔断d.电容器无鼓肚,渗油,漏油e.电容器内部无异音f.接地线良好4.11.2.2电抗器及放电线圈巡视检查项目:a.外壳清洁,无渗漏油b.油位,油色应正常c.呼吸器,硅胶不变色d.声音正常e.瓷套清洁,无破损裂纹,无放电痕迹f.接点坚固不过热g.地线紧固,不松动断线4.11.2.3 电容器保护动作(过流,速断,失压,过压,零序电压)现象:a.事故警报响。b.事故段电容器开关跳闸位置灯红灯灭,绿灯闪亮。c.事故段电容器表计无指示。d.事故段电容器速断,过流,过压,零压或低压信号出现。e.掉牌未复归灯窗亮。处理:a.复归警报,记录时间及现象。b.复归电容器保护信号。c.将故障段电容器操作把手拧至切闸后位置,解除闪光。d.检查电容器温度是否过高,外壳是否膨胀,接点是否过热,有无爆炸现象,如发生上述现象立即拉开电容器开关两侧刀闸汇报调度,通知工区。e.如检查无明显故障,联系调度问明系统是否有异常波动等,按调度命令处理。在未查明原因时,不得将电容器开关合闸送电。f.汇报调度工区。4.12 所内正常的运行维护及相关工作4.12.1 全部设备每天6时、10时、13时、16时、20时、21时各巡视检查一次,每周夜间进行一次熄灯巡视检查。4.12.2 设备发生异常或存在缺陷时,应增加对设备巡视检查次数4.12.3 系统发生异常时,对全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4.12.4 交接班时对全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4.12.5 设备投入运行前,后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4.12.6 开关事故跳闸后进行巡视检查4.12.7 遇有大风、雾、雪、霜、雨等恶劣天气时对室外设备进行特殊巡视检查。4.12.8 夏季变电箱温度达到55,应起动空调。冬季变电箱温度低于-15,应启动空调。4.12.9 变电箱门窗关闭严密无缝隙,无孔洞,鼠药、鼠具安放适当,鼠药,鼠饵每周检查一次,变质及时更换。4.12.10 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油位检查4.12.11 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接点测温4.13 电缆4.13.1 电缆运行规定4.13.1.1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地面上2米的一段应用金属管或罩加以保护,靠近地面一段电缆有安全警示标志及防护措施。其根部应伸入地面下0.1米。在发电厂、变电所内的铠装电缆,如无机械损伤的可能,可不加保护;但对无铠装电缆,则应加以保护。4.13.1.2地下并列敷设的电缆,其中间接头盒位置须相互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米。4.13.1.3凡因必须挖掘而暴露的电缆,应由电缆专业人员在场守护,并应告知施工人员有关施工的注意事项,办理书面交底手续。4.13.1.4 挖土工程完毕后,守护人员应检查电缆外部情况是否完好无损,安放位置是否正确,待回填盖好电缆保护板后,才可以离开。4.13.1.5系统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宜超过下列规定:a. 电缆线路无中间接头时120;b. 电缆线路有中间接头时:(1)锡焊接头 120。(2)压接接头 150。(3)电焊或气焊接头与无接头时相同。4.13.2 电缆温度的监视4.13.2.1测量直埋电缆温度时,应测量同地段的土壤温度。测量土壤温度的热偶温度计的装置点与电缆间的距离不小于3米,离土壤测量点3米半径范围内,应无其它热源。4.13.2.2检查电缆的温度,应选择电缆排列最密处或散热情况最差处或有外界热源影响处。4.13.2.3测量电缆的温度,应在夏季或电缆最大负荷时时行。4.13.3 电缆服饰的监视和防止 。4.13.3.1为了监视有杂散电流作用地带的电缆腐蚀情况,必须测量沿电缆线路铅包流入土壤内杂散电流密度。4.13.3.2 阳极地区的对地电位差不大于正1伏及阴检地区附近无碱性土壤存在时,可认为安全地区,但对阳极地区仍应严密监视。4.13.3.3 腐蚀的化合物呈褐色的过氧化铝时,一般可判定为阳极地区杂散电流腐蚀;呈鲜红色(也有呈绿色或黄色)的铅化合物时,一般可判定为阴极地区杂散电流腐蚀。4.13.3.4 铅包腐蚀生成物,如为症状及带淡粉红的白红-白色,一般可判定为化学腐蚀。4.13.3.5 当电缆线路上的局部土壤含有损害电缆铅包的化学物质时,应该该段电缆装于管子内,并用中性的土壤作电缆的衬垫及覆盖、并在电缆上涂以沥青等。4.13.4 电缆的巡查4.13.4.1电缆线路及电缆线段的巡查:1.敷设在土中、隧道中以及沿桥梁架设的电缆,每三个月至少一次。根据季节及基建工程特点,应增加巡查次数;2.电缆竖井内的电缆,每半年至少一次;发电厂、变电所的电缆沟、隧道、电缆井、电缆架及电缆线段等的巡查,至少每三个月一次;4.13.4.2 电缆终端头,由现场根据运行情况每13年停电检查一次。污秽地区的电缆终端头的巡视与清扫的期限,可根据当地的污秽程度予以决定。4.13.4.3 对敷设在地下的每一电缆线路,应查看路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痕迹及路线标桩是否完整无缺等。4.13.4.4电缆线路上不应堆置瓦砾、矿渣、建筑材料、笨重物件、酸碱性排泄物或砌碓石灰坑等。4.13.4.5多根并列电缆要检查电流分配和电缆外皮的温度情况。防止因接点不良而引起电缆过负荷或烧坏接点。4.13.4.6 巡线人员应将巡视同电缆线路的结果,记入巡线记录薄内。运行部门应根据巡视结果,采取对策消除缺陷。4.13.4.7 在巡视检查电缆线路中,如发现有零星缺陷,应记入缺陷记录薄内,据以编订月度或季度的维护小修计划。4.13.4.8 在巡视检查电缆线路中,如发现有普遍性的缺陷,应记入大修缺陷记录薄内,据以编制年度大修计划。4.13.4.9 巡线人员如发现电缆线路有重要缺陷,应立即报告运行管理人员,并作好记录,填写重要缺陷通知单。运行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缺陷。4.13.4.10 地下敷设电缆的地面标志齐全并符合有关要求。4.13.5 电缆故障的判定、处理、分析4.13.6.1 无论何种电缆,均须在电缆与电力系统完全隔离后,才可进行鉴定故障性质的试验。4.13.6.2 鉴定故障性质的试验,应包括每根电缆芯的对地绝缘电阻,各电缆芯间的绝缘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