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物态变化.ppt_第1页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ppt_第2页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ppt_第3页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ppt_第4页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态变化 复习,物态变化,温度计,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熔化和凝固,摄氏温度的规定:_,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原理:_,测量,1、测量时应将_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_或_。 2、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_后读数,读数时, _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 表面_。 3、使用体温计测温前要_。,温度计的种类:_,温度计,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液体的热胀冷缩,玻璃泡,容器底,容器壁,稳定,玻璃泡,相平,把水银甩下去,寒暑表、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1. 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 读做 ;温度计乙的示数 为_,读做_,典型例题:,-22,零下22摄氏度,38摄氏度,38,36.5,2. 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他的体温是 。,3、以下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4、 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38经酒精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39.5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 ) A、36.5 39.5 B、39.5 39.5 C、38 39.5 D、38 38,拓展1:环境温度为30,此时用酒精给一个读数是30室内寒暑表温度计消毒,体温计的示数变化是 ;,拓展2:环境温度为30,此时用酒精给一个读数是30体温计消毒,寒暑表示数变化是 ;,5、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 ) A. 27 B. 30 C. 32 D. 37,熔化和凝固,状态变化,熔化:_ _,凝固:_ _,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_,固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液态,固态,液态,、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2、将冰、水组成的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内,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观察到的物态变化是( ) A. 水全部结成冰 B. 冰全部化为水 C. 水不结成冰,冰也不化为水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典型例题:,D,C,3、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 时(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会 热,以防地窖里的菜冻坏。,4、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A,5、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在一起了,如图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放在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时,冰的温度还低于零摄氏度;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零摄氏度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的适当深度,将大试管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水槽中的水用的是常温水而不用开水,这样做是为了( ) A缓慢加热 B均匀受热 C增大受热面积 D缩 短实验时间,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1)试管均匀受热,(2)减慢熔化速度,便于记录数据,A,B,7、某小组观察100g冰熔化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收集数据后绘制了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100g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第20min时,这种物质的状态是 状态。,(2)热量由酒精灯的火焰传给水(冰),但不会反过来传递,这说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3)33min-37min内,烧杯内的物质吸收的热量 J (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已知c冰=2.1103J/(kg),c水=4.2103J/(kg)),(4)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 J,熔化吸热温度为何不升高?,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汽化,液化,液态,气态,汽化,液化,汽化和液化,状态变化,汽化:_ _,液化:_ _,沸腾:沸点,蒸发致冷,与沸腾的区别,蒸发:,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返回,液态,气态,液态,气态,1、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这是一种 现象;厨房做饭时开锅也能看到一股“白气”,这是一种 现象。,典型例题:,夏天,小丽将冰水 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D,2、下面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D.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3、小明用图中的小试管B装有水,悬放在烧杯A的水中。当A中水沸腾时,B中的水_沸腾.,B,不会,有什么方法能使试管B中的水沸腾吗?,a.给A加密封盖,增大A中水上方压强,提高沸点。 b.给B加盖,同时抽气,降低气压,降低沸点。 c.将A中水换为比水沸点高的液体。 d.给A中水加盐,提高水的沸点。,拓展:“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4所示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_(填“会”或“不会”)沸腾,用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立即停止沸腾接着就将烧瓶倒立安放到如图所示的铁架台上,再用冷水浇,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 _,这个现象说明 _,冷水使烧瓶内的气压变低,沸点降低,5、下图中的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 房间的气温比较高。说明理由: 。,4、用纸锅烧水,纸锅为什么没被火烧着?,6、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温度计的感温泡接触到了容器底,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在烧杯内加入适量的水,点燃酒精灯后,小涵发现温度计的示数急剧上升,可能的原因是_。,(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涵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停止加热,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时烧杯中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该实验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填序号). 得到可靠的结论 减小实验误差,(5)由表格数据知水沸腾时温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时的大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6)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采取的措_(写出一条即可).,不变,小于,1.水质量太大,2.水的初始温度低,3.散热较多,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始温度,加带孔的盖,4. 酒精灯火力小,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实验小组得到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7)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 图所示.,乙,(8)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_(填物体变化名称)形成的,液化,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 ;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侧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升华,凝华,固态,气态,冰雕变小,1、(2015安徽)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典型例题:,B,2、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侧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河面上冰冻解了 凝华 夏天,湿衣服变干 汽化 吸热 草木上的露珠 凝固 冰冻的衣服干了 熔化 放热 窗上的冰花 液化 冬天,河水封冻了 升华,物理新课标(RJ),如图313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_或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地球拥有大量的水,但人类还会面临“水荒”,从水资源的现状和使用来分析,造成此状况的原因是_(写出一条)。,巩固练习:(供参考选择) 1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发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吸热的是( ) A、熔化、液化、汽化 B、液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凝华 、某同学在桦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 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 、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拔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只填写序号),D、B、A、C,(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min时海波处于 状态,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固液共存,36,9、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10、将酒精从水与酒精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它们的( ) A. 密度不同 B. 体积不同 C. 熔点不同 D. 沸点不同 11、在很冷的地区,为什么常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而在实验室中,为什么用煤油温度计而不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 答:,D,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低,酒精的沸点只有78 。,不能,9、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肥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3所示,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B,1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见图,发现从开始给 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第一种可原因: 第二种可原因:,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把温度计取出读数,30,水太多,纸板没有盖住烧杯,20、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a)(b)(c) 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均正确,D,23、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 ) 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