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4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5揭题:(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互动新授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3)追问:如何列竖式计算3.537引导:出示(边说边演示):35角 3 105角3.5元 3 10.5元2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1)教师出示算式:0.725。(2)学生汇报演示。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这两种方法。(3)比较:(见板书设计)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4)追问: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质疑:既然把所得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那这个积就应该是一个两位小数,为什么现在只有一位呢?三巩固拓展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2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2题同桌之间相互谈谈是怎样点小数点的。3指名板演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3题4不用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14823=340414.823=( ) 1.4823=( ) 0.14823=( ) ( )( )34.04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各的简便运算。0.72 5 3.6072 5 360100方法2方法10.720.720.720.72 0.72 3.60100最后的0可以去掉【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小数乘法练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与算法,会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整数的练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体现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学重点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练习体验,小组交流讨论。教学资源口算卡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谈话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导入:同学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二基础练习1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快又准。6.510 0.56100 3.78100 3.215100 0.810= 4.08100=4.19= 1.23= 55.8= 0.283= 16.54= 0.7967=教师出示算式卡片,指名口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说一说4.8+4.8+4.8+4.8用加法的简便算法表示是( )( )表示求( )是多少,求积时可看成( )( ),先得出积( ),再从右起点出( )位小数,得( )。3笔算练习。0.3247= 1.652= 640.25= 1.3721=三拓展提高1大家在逛商店遇见特卖会时是不是都有点心动?小刚也遇见了特卖会,那你帮他算算他至少要带多少钱才够?某商店牛奶搞特卖活动,每盒牛奶1.4元,买四赠一。小刚要买20盒牛奶,至少要带多少钱?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巧计算根据2425600,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24025=( )(2)2.425=( )(3)( ) 25=0.6小结: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3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4题。组织学生先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小组同学共同探索归纳出因数与积之间的规律。4完成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四课堂小结通过练习课的巩固,同学们对小数乘整数是否有更深的了解?【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买四赠一”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复习引入1口算。0.75 90.8 1.26 0. 233 143 1.43口算后提问:从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发现?2列竖式计算。267 1.3612 30.8253引入新课。二自主探究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2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l)组织学生尝试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3)教学例4。 0.560.04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0.5 6 两位小数 0.5 60.0 4 两位小数0.0 42 2 4 四位小数 0.02 24师:观察黑板上各题,小组讨论。(出示讨论提纲。)讨论提纲:小数乘小数,我们首先怎样想?怎样得到正确的积?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能举例说明吗?3根据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三巩固练习1不计算,说一说下列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2.30.4 0.080.9 7.30.06 9.10. 03 0.250.23 45.93.5提问:怎样判断积有几位小数?2用竖式计算。(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提问:你是怎样计算0.290.07的?3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四课堂小结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注意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2.40.81.92 0.560.040.02242.4 0.8 1.9 2 10100102 4 8 1 9 2 0.5 6 两位小数 0.5 60.0 4 两位小数0.0 42 2 4 四位小数 0.02 241看2算3数4点【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教学难点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复习准备1口算。0.96 70.08 1.87O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2思考并回答。(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情景引入1教学例5。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思路分析:(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倍数的含义:(2)追问提高学习新知的兴趣: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结: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4)指导学生用估算进行验算: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及结果,你认为对吗?你是怎么验证的?(板书验算,完善课题)师小结: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来检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喜欢用那一种就用那一种来验算。(5)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算得对吗?为什么?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样?非洲野狗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由代表发言,教师点评。)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刚才有同学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个因数比l大,所以积就比被乘数大,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2练习二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四课堂小结。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例5 561.3=72.8(千米/时) 5 6 1. 3 1 6 8 5 6 7 2. 8【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小数乘法练习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体验知识的归纳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美,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复习巩固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的既快又对,大家准备好了吗?1口算:学生抢答: 0.242= 100.36= 0.84= 4.3100=4.20.1= 0.90.4= 2.笔算:6.5227 0.321.25 0.0080.425 10.90.38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师总结:3.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根本区别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你还记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吗?笔算:0.85+1.942 5.1-2.094.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位数有几位47 0.05( ) 6.9 0.38( )4.2 1.8( ) 二巩固练习1探索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计算下面各题,再比较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规3.51.2 2.41.5 5.22.13.50.8 2.40.5 5.20.73.51 2.41 5.21提问: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2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2题。3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2题。4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3题。5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4*题三拓展提高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动脑筋”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有哪些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教学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互动。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情境导入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先思考再回答:(1)怎么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揭题:(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激趣谈话:(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1)学生自主回答。(2)师补充: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狗的嗅觉细胞数量比人多得多,狗能利用它十分灵敏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3)出示: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追问:怎么列式呢?让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计算出算式的积。(求0.049的45倍,就是求45个0.04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0.04945。)学生算出:0.049452.205(4)如果给题目加一个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数呢? (5)小结:求2.205这个积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二位,因为积的十分位上的数是O,05,所以要舍去小数部分的O和5,积的近似数约是9.9。由于求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在横式中要用“”表示。(6)提出问题: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什么?2拓展延伸。 一个箱子可以装13.5千克土豆,27箱的土豆可以装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2题。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生1:这节课我知道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生2:我还学会了有时还要根据生活实际来求积的近似值。【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喜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方法观察猜想合作交流,验证运用。教学资源多媒体卡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运算规律适用于小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小数。(教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师:谁来说说你们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板书:0.71.2=1.20.7(0.8O.5)0.4=0.8(0.50.4)(2.4+3.6)0.5=2.40.5+3.60.5师: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了什么?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师板书:0.254.784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怎样算简便,并在小组里相互交流。教师板书:0.65202师: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每一道题分别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重点说一说在计算类似1010. 45与2.7399题时的关键是什么。3计算下面各题(出示如下题目):500.130.2 1.250.70.8 0.32.50.4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说说你们的收获。(我知道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交换率: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率:(a+b)c-ac+bX cO.254.784 0.65202=0.2544.78(交换律) =0.65(200+2)=14.78 =0.65200+0.652(分配律)=4.78 =131.3【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小数乘法练习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过程,熟练掌握小数乘法运算的简便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策略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教学方法质疑引导,讲解。迁移推理,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回顾问题1.回顾问题,加深认识。出示练习1.257.78=7.7 6.15.4+3.954=(+)5.42.5(10+4)=+2.运用定律,快速判断。每组题中你只需在A或B中选一题来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你会选哪题呢?请你做在练习纸上。A(85.27)1.25B(85.27)1.24 A4.5 99 B4.5100-4.51为什么选?运用什么定律?二分层练习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1)出示练习。0.2536840 1.7101 7.89+7.8 5.59.8 12.52.50.84 19.75.3+4.719.7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6题。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7题。完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并指出板演学生是否正确。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811题。先理解题意,获取题目所给的已知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三.拓展新知。 (1)说一说:7.69101 2.5(3.80.04) 0.12572观察这三道算式,哪个数最引起你的注意?你马上想到了几?它的好朋友8在哪里?你能找到吗?试一试:1.50.8+1.50.2 1.50.8+150.02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每千克白菜0.45元,妈妈买了3.7kg,一共要付多少钱?学生思考:分析解答: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练习三241.35单价数量总价0.423.71.67(元)【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小数乘法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复习引入计算下列各式:0.90.91O0 1.250.58 1.863.04+0.143.04这三题都是有关小数的乘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15页例8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师:很好!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如下表所示:(教材第15页表格)单价数量总价大米30.62肉26.50.8鸡蛋101师:同学们能将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吗?师:题中的问题是什么呢?师:那么怎么解决第一个问题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方法。所以用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2.回顾与反思对比用计算器和估算两种方法,我们很容易发现,有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简单。比较估算的两种方法,我们发现,第一种方法是把数往大了估,还没有超过100元,说明带100元钱够买这些东西了,第二种方法是把数往小了估,正好等于或大于100元,说明带100元钱不够。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3题。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发言,教师点评。【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解决问题单价数量总价大米30.6261.2肉26.50.821.2鸡蛋10110【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小数乘法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段计费问题的相关信息,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讨论及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收费方法,能够正确解答分段计费问题。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质疑引导。迁移推理,小组交流。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应该都有坐出租车的经历吧,有没有人注意过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呢?二探索新知1由生活实际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出示:收费标准:3 km以内7元;超过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标签是什么意思。2出示教材第16页例9。教师:题目中的乘客坐了6.3 km的路程,你们能帮这个乘客算算共需要付多少钱吗?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同桌相互交流订正。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板演。方法1:7+1.54-7+6=13(元)方法2:1.57=10.5(元)前3 km少算:7-1.53=2.5(元) 应付:10.5+2.5=13(元)3学生完成教材第16页“回顾与反思”的表格。完成后小组交流讨论,全班集体订正。行驶的里程/km123456789出租车费/元三巩固练习1为了节约用电,某小区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在50度以内,每度按0.52元收费,超过50度部分每度0.62元,刘老师家本月用电量为95度,请你帮老师算一算应缴纳多少元电费?2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8*题。3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9*题。学生阅读题目,归纳题目所给的已知信息。四课后小结同学们学会如何解决这类型的问题了吗?【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方法1:7+1.54-7+6=13(元)方法2:1.57=10.5(元)前3 km少算:7-1.53=2.5(元) 应付:10.5+2.5=13(元)【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小数乘法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算理计算法则以及灵活取积的近似值,通过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过程与方法】培养学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小组交流。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了,这节课我们把所学的内容回顾复习一下。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板书:小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二练习沟通1出示练习0.725 6.58.4 2.90.07 2.56 1.21990.80.9(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035.5 3.74.6把上面的算式进行分类。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 2复习小数乘整数(1) 0.725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复习计算方法)(2)再出示1.2199,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总结: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先观察数字的特点。3复习小数乘小数(1)独立完成笔算。指名板书。(2)指名讲算法出示:0.80.9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复习计算方法)怎样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师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来做,然后再确定积中的小数点位置。三典例分析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0.360.04 0.120.52下面各题的计算结果对吗?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并改正。2.71.8=48.6 250.6=263选一选:34.990.2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A7 B7.00 C6.994为了节约用电,某小区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在50度以内,每度按0.52元收费,超过50度部分为每度0.62元,刘老师家本月用电量为95度,请你帮老师算一算应缴纳多少元电费? 500.52+450.62=53.9(元)四拓展提高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师:你能用简便方法来计算这两道题吗?0.651.30.651.7 0.2590.25五小结质疑【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0.65 1.3 0.65 1.7 = 0.65 ( 1.3 1.7) 我 爱 爸爸 和 我 爱 妈妈 缩为 我 爱 爸爸 和 妈妈【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二单元位置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情境引入1导入:(出示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中张亮那一列同学的座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在一列座位中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说清数方向和第几个就行了。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二互动新授(一)明确行列的意义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说明: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张亮的位置。(第2列第3行)2引导: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其他同学的位置吗?(二)认识数对1引导: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2质疑: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三)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1让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2讨论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四)应用知识1先说一说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并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指多名学生回答,加强数对练习。2你能用数对表示你的前后左右邻居吗?说一说,并思考有什么发现。3做游戏:教师说数对,学生根据数对找出相应的同学。4找数对:大家来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对。三巩固拓展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说一说。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2题。【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竖排一列 左一右横排一行 前一后数对(列,行)【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二单元位置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师:多媒体。生:方格纸。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情境引入1复习: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谁来说一说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字表示什么?2导入:(出示如下示意图)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可数对的知识,先来看下面的示意图,你们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的位置吗?熊猫馆大象馆海洋馆猴山大门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20页“动物园示意图”。(1)引导学生观察图,并比较它和刚才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2)提出问题: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3)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方格图,问: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2指生到黑板指一指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猩猩馆(O,3)狮虎山(4,3)。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的。3拓展延伸。(l)引导学生分别观察飞禽馆大象馆以及猩猩馆和狮虎山在图中的位置和表示它们位置的数对,你有什么发现?(2)质疑:如果用(x ,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4找生活中的数对。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2题。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P2122练习五第346题。【板书设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熊猫馆(3,5) 海洋馆(6,4)猴山(2,2) 大象馆(1,4) 大门(3,O)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教学反思】【作业批阅记载】五(上)数学第二单元位置主备教师总序第 个教案上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 题练习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修订增减)一复习引入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来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呢?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l)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8个方格。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8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地称为“斜线”。(2)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3)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2出示教材第23页第7题。(1)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2)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3)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2个)3出示教材第23页第8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三拓展延伸1结合教材第23页“生活中的数学”,讲解围棋棋盘及地球上的经纬线与数对的联系,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数对有联系?2出示字母表:A B C D EF G H I JK L M N OP Q R S TU V W X Y字母“Q”的位置在第2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2,2)。请根据以上信息填空。(l)字母MDJS的位置可以分别用( , )( , )( , )和( , )表示。(2)某字母的位置可以用数对(1,2)表示,其中数字1表示( ),数字2表示( )。请你在图中圈出这个字母。3下图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