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B.doc_第1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B.doc_第2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B.doc_第3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B.doc_第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B.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备课教案(附本)(学年度第一学期) 姓名: 学科:教科版语文年级:二 年 级周次月日月日 教学内容节数农远资源使用13.23.6黄山奇石 -摘抄描写景物的句段73.1 3.3 3.523.93.13七色光一 - 少年聂耳 画鸡蛋(2) 73.11 3.1333.163.20快乐读书屋-5、小猫穿鞋(1)73.16(2) 3.20 43.233.275、小猫穿鞋(2)- 七色光三73.2653.304.3测试三 识字一 -7声音的秘密(1) 74.264.64.10 7声音的秘密(2)- 七色光四 74.8 4.974.134.17四单元测试 - 读书屋五蜜蜂引路74.1784.204.24文彦博洞中取球 -11一定要争气(2)4.23 94.275.112立志造桥 -识字二(一)74.27 4.29105.45.8识字二(2)-快乐读书屋七征友启事75.5 5.7115.115.15快乐读书屋七 -15不动笔墨不读书(2)7125.185.2216徐悲鸿画马 - 第八单元测试75.18135.255.29测试 -快乐读书屋酒(丑小鸭)75.29146.16.5能说会写-20窗外听课的孩子(1)7156.86.1220窗外听课的孩子(2)-十单元测试7166.156.19 总复习7176.226.26 总复习186.297.3总复习197.67.10总复习教学进度表语文学期备课教学内容全书共编有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自然风光、专心致志、全面看问题、身边的科学、动脑筋想办法每个单元由:阅读、能说会写、语文七色光组成。本册教材在选文上尽可能选取有震撼力的美文,力求发掘文化精品。教学目标1 全册教材中要求学生会识的字400个,要求会写的字236个2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基本技能和语感。3 增强独立思考、自主自强的意识,培养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4 根据单元设计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突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5 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汉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揭示识字规律。学会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2 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3 有意识的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利于学生逐步建构自己的语言知识辞典,鼓励孩子自由说话、写话。重视激发学生的想像。课时分配第一单元 12课时 第二单元 11课时第三单元 15课时 第四单元 12课时第五单元 12课时 第六单元 12课时第七单元 15课时 第八单元 12课时第九单元 12课时 第十单元 12课时语文第一单元备课思想品德教育训练重点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激发学生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调动学生的自身经验与情感的储备,化繁为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文分析本单元围绕“自然风光”这一主题,把主体课文黄山奇石、古诗三首同快乐读书屋黄果树瀑布、能说会写我想去以及语文七色光中的主要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良好的体验中学习。知识能力态度的培养1 能够借助汉语拼音主动识字。2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3、能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说话。4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使用教具情况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利用教学挂图和电教媒体,展示祖国优美的自然风光,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日期:3.2 3.3课时安排12课时课题:黄山奇石 3.2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人1、课件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1、先自主学习,要求 :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 b ,图文对照 ,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课件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2)演一演,评议。(3)还有什么补充吗?如:“陡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为什么是翻滚的云海?(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课件展示仙人指路:(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 伸 指(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课件展示仙桃石:1、指名汇报,插问:这里的“恰好”是什么意思?“落”还可换成什么词?哪个更好?2、想象这个大桃子是怎么来的?课件展示金鸡叫天都:1、哪里是天都,哪里是金鸡?2、它奇特在哪里?指名说3、课文第三段并列地写了哪两个内容?同桌分读男女分读三、拓展思维,在延伸训练中领会黄山的神奇风光1、课文哪一段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读读比一比,这段的写法与前面几段相比有什么不同?(样子 名字)2、“奇形怪状”是什么意思?你搜集了哪些奇石?3、你能把这些奇 石介绍给大家吗?4、选择一块奇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一画,或模仿课文写一写,也可以给收集到的奇石图片取名字,当小导游演一演-。四、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黄山之行愉快吗?你有什么感受?黄山四绝今天我们欣赏了奇石,还有奇松、温泉、云海等,收集资料感受其秀丽神奇。板书: 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 抱 蹲 望仙人指路 站 伸 指仙桃石 -课题:黄山奇石(第二课时)3.2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理解运用.、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理解运用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有趣的石头。二、再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1把生字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2这些中有你已经认识的吗?你是怎么认识的? 3用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并把你的识字方法在小组中交流。 4巩固识字:写一段话或小故事,尽可能多的用上本课生字。三、指导书写反思:教学本节课我试着让学生认识并会写本课中出现的一些好词好句,但效果不好,出现了错字或者别字,所以还应加大练习的力度。课题:古诗三首 3.3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像画面,体会感情。、 认识本课的个生字,学习部首“彡”,会写个生字。教学重点:读懂古诗的意思,能背诵三首古诗。教学难点: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读书指导、 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在你会背的古诗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背给大家听。() 回忆李白的诗,学生背诵。() 简介望庐山瀑布的作者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初步理解诗句意思。说说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是用什么办法学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指导精读,启发想像。(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读诗,读出诗的节奏。() 自由读,指名读,尝试背诵。() 分小组讨论诗句所描写的景色。() 根据诗意展开想像。() 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对诗的体会。二、 总结三、 作业:背诵古诗第二课时:3.4教学过程:一、 指导自主识字1再读课文,圈画出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3这些字中哪些是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 4游戏巩固识字。 5用今天学习的生字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尽可能多的用上本课学习的生字。 二、指导写字 1“楼、流、烟”左窄右宽 2“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关”再写“辶” 3结合写字指导书写生字。 三、迁移练习 1理解“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字义 2引导学生发现“购物车”的自选词语的结构特点,填写类似的词语。 3你能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几句祝贺的话吗? 4烟花三月这个季节还可以说成( )( ) 四、实践活动 大家动手找几幅与庐山有关的图画。课题:快乐读书屋一 3.5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 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读边想像那里的美丽景色。3 认识10个生字。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课件)二、读通读顺,整体感知借助汉语拼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质疑,提出没有读懂的或想要知道的问题。 三、读懂读熟,感悟积累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读好读会,迁移运用1落实识字任务。2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3比较句子,体会日月潭的形状之美。4成立一个自由组合小组骼自己的方式为“游客”介绍日月潭五、总结板书: 日月潭日月潭日潭月潭风光秀丽课题:我想去 3.6教学目标:1 能抓住特点,在顺序地说出自己喜欢并想去的地方。2 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主动表达和交流。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出话题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阅读提示,明确要说的内容和顺序,先说喜欢想去的地方,并说一说为什么要去,再说一说到了那里你最想做什么,玩什么? 三、分组交谈,分享愿望 以小组为单位,人人都要谈自己的想法,互相启发和感染。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愿望。 四、班内交流,评优秀者 板书: 我想去 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去看:雄伟挺拔的山峰郁郁苍苍的森林一望无垠的草原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喜欢说的愿望较强烈,且说的效果比我预想的要好。所以,继续让学生多读课外书,多进行表达,还是有好处的。课题:摘抄描写景物的句3.6教学目标:1 教育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经常积累描写优美的句段,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水平。2 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二、学习写话教材,重温写话内容与要求三、汇报读书收获,交流摘抄笔记。要求在小组内进行,说说自己课外阅读的文章的题目和大概内容,然后把自己的摘抄读给大家听。 四、各组先出代表,在全班汇报五、选抄其它同学摘抄的句段。六、总结板书:摘抄描写景物的句段风景名胜:黄山 日月潭 黄鹤楼课题:语文七色光一 3.9教学目标:1 能区别并正确运用四组同音字或形近字。2 会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3 借助图片理解描写风景的词语,积累有关景色描写的四字词语4 了解我国四大江河、五岳、五大湖泊、江南三大名楼5 认真听故事,能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故事。教学过程:一、 练:1 引导学生从字形,字义上区别形近字,同音字的不同。2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加标点符号,然后读一读二、日积月累 1欣赏图片,理解意思,理解词语 2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理解词语,欣赏图片。 3出示课前准备的图片,讲讲词语的意思,共同积累词语。 4积累描写山川湖泊的词语。 5结合图,说说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试着说一句话。三、知识窗 1教师范读 2结合图,让学生了解四大江湖,五岳,五大湖泊,江南三大名楼的位置。四、听力训练五、总结板书:语文七色光四大江湖 五岳五大湖泊江南三大名楼 第一单元测试 3.9-3、10一、看拼音写词语。20lu tuo hu ln mio zhn dn ji so mjin kn jn i do yn nin ho xin二、比一比,再组词。8蓝( )绕( )缓( ) ju ( )觉篮( )晓( )暖( ) jio( )三、把不是一类的词语用“ ”画出来。8(1)粽子 月饼 饺子 团圆 元宵(2)菠萝 香蕉 草莓 苹果 花菜(3)兰花 梅花 月季 麻花 杏花(4)竹篮 课桌 箩筐 筷子 竹席四、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反义词。(8分)1、蚕姑娘脱下( )衣裳,换上新衣裳。2、他又黑又瘦,她又( )又( )。3、西北风吹来,感觉冷冰冰的。走在太阳底下就觉得( )的了。五、默写古诗望庐山瀑布 登鹳鹊楼 语文第二单元备课思想品德教育训练重点本单元以“专心致志”为主题,教育学生学习名人的勤奋精神和专心致志的品质。调动学生的自身经验与情感的储备,化繁为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文分析本单元围绕“专心致志”这一主题,把主体课文少年聂耳、画鸡蛋同快乐读书屋、能说会写上课的时候以及语文七色光中的主要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良好的体验中学习。知识能力态度的培养1 能够借助汉语拼音主动识字。2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3 能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说话。4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使用教具情况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利用教学挂图和远程教育资源,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利用课件日期:3.11 3.13 3.16 3.20 课时安排11课时课题:3少年聂耳 3.1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3能照样子用“每当总”造句;能听写句子。能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教学重难点: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知道聂耳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跟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知道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国歌导入,分步揭题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思考:这是什么歌曲?你知道它的原名吗?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谁?(板书:聂耳)2.愿意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聂耳吗?学生汇报所收集的相关资料。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聂耳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少年)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汉字拼音对照读,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得快的同学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可以竖起手指头表示遍数。读得慢的同学要坚持到底,争取完整地读好一遍。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3.分段读课文。(巧妙划分自然段)大家评一评,是否读得正确、流利。4.你认为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自由补充课题:少年聂耳 随机板书:喜欢音乐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1.默读课文,画出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句子。2.合作探究,品读重点词句。3.文章围绕聂耳喜欢音乐写了哪两件事?(板书:向木匠师傅学吹笛子 ?摇西山大青树下练吹笛子)第二课时3.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理解运用.、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理解运用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1提出研读问题,合作、探究学习。聂耳为什么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家”呢?这跟他少年时代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在文中找找答案:划出描写少年聂耳对笛声迷恋的句子,划出句中最能表现聂耳迷上了笛子的词语二、再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1把生字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2这些中有你已经认识的吗?你是怎么认识的? 3用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并把你的识字方法在小组中交流。 4巩固识字:写一段话或小故事,尽可能多的用上本课生字。三、指导书写。板书设计: 少年聂耳 全神贯注的听音乐 雨中吹笛子课 题: 4.|画鸡蛋 3.13教学目标:1认知:识字15个,写字7个。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识到学习任何本领首先要打好基础,从基本技能做起。3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分析综合和口语表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课件简介达.芬奇二、学习新课:1自读课文,初步识字。这个故事说的是四百多年前,在意大利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达芬奇。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画画了。可是他的老师天天让他画鸡蛋。同学们,你们觉得鸡蛋好画吗?那他的老师为什么还天天让他画鸡蛋呢?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2检查识字和自读的情况。大家读课文都很认真,生字都学会了吗?(出示卡片。)3范读课文。4再读课文,强化识字和阅读。5解决问题:谁能告诉老师,达芬奇的老师为什么天天让他画鸡蛋?现在你觉得鸡蛋好画吗?(学生回答完后,再齐读一遍达芬奇老师的话。)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是怎样做的?(又画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鸡蛋)他为什么又画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鸡蛋呢?(一时回答不上来,可以小组内讨论。)再后来,达芬奇怎么样了?(他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认真;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画家;)巩固拓展:学习了这一课,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反思:本节课我设计的问题较少,主要训练了学生如何朗读课文。第二课时.3教学流程:1开火车,巩固识字成果。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时,通过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能用它组一个词吗?你会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等帮助强化识记。2指导写字。就完同三字,学生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找形近字、组词等方式,自己掌握;许件两字,指导学生自己说出字形上的不同,帮助掌握;非练二字,先让学生自己说出字形的结构特点,教师再通过示范书写,指导学生知道练字的第六笔是横折钩,不能写成竖钩东,非字强调笔顺和结构安排,指导写得漂亮、端正、匀称。4练习说话。出示下列词语:练习认真观察简单容易非常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造句练习。(如果有的学生能够用一个以上的词语进行造句,或者在一个句子里用了一个以上的词语,要及时表扬。)5检查读课文,问题延伸,引导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做事情,有没有像达芬奇小时候画鸡蛋那样,很快就不耐烦了?学了这篇课文,今后你想怎样做?说给同学们听好吗?板书设计: 4 画鸡蛋达.芬奇 画鸡蛋画了一只又一只不耐烦 老师 严肃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反思:从这一节课开始,我让学生开始重视要求认读的生字,并训练学生自己练习听写,效果一般。课题: 快乐读书屋 牛顿请客 .6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本课使学生懂得要想在某项事业上取得突出的成就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2在串读中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活跃思想,锻炼创造能力。3学会认识的字。引导学生自主增识汉字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牛顿、安培的有关资料。教学流程:1交流资料,激发情感。出示介绍牛顿的课件。2串读比较,活跃思维。串情节。说一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假如某一天牛顿和安培到了一起,谈起科学研究中的趣事,他们会怎么说?串中心。结合故事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串结构。议一议第一自然段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自主识字,体验快乐。识9个字,自主识字。请学生当老师,用喜欢的方式教学生识字。小组之间赛读带有生字的句子。牛顿和安培搞科学研究都非常专心。4作业,阅读帕斯卡“玩水”有关的文章。板书设计: 忘了客人 牛顿请客 忘了吃饭课 题:快了读书屋二 黑板跑了 .6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情感目标: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指什么?2 体会安培专心致志搞科学研究的品质。教学准备:生字卡、有关安培的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和不理解的字词,先请同桌帮忙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 检查。(1)各种形式读,读准字音、读准词语。(注意“专、散、热、算、竖”等字的读音)(2)指名读,齐读,比较难读的句子要读通顺。3 整体感知。快速读课文,读好后想一想,课文讲的是哪个科学家的什么故事?4 穿插了解安培。(1)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介绍安培吗?出示句子:一百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3)理解“著名”,你能给它换个词吗?你能用上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安培吗?(4)老师补充介绍安培的生平事迹。课件演示(5)小结:安培真是个非常专心的人啊!三、研读感悟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安培的专心的。边读边用“ ”画出写安培专心的句子,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用“”标一标。1 学生自主学习。2 小组间交流。3 全班交流:学生汇报,老师出示相应的句子,相机点拨。四、拓展1 像安培这样专心做学问的科学家,你还知道哪些?以小组为单位补充材料。2 说一说你身边有没有像这些科学家一样做事非常专心的人? 3 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五、作业设计:.把今天的收获写一写。板书设计: “黑板”跑了发现“黑板”高兴-“黑板”动了着急、专心、聚精会神-“黑板”走了不知不觉-“黑板”跑了可惜反思:让学生画一画描写安培专心的词句,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得到,但让学生说一说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哪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有待于提高。课 题:能说会写 上课的时候 7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表演。 2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学习、排除干扰。教学过程:1歌谣激趣,导入新课。老师说歌谣:“丁零零,上课了,进教室,快坐好,用心听,不溜号,答问题,声要高。同学们,表现好,家长夸,老师笑。”歌谣中老师对同学们提出什么要求呢? 2上课时同学门的表现都是怎样?3指导看图,叙述图意。学生自由组对,选择上课时的一种表现进行表演。4延伸内容,扩展交流。同学们,在上课时,也许你有过排除干扰的经历,或者是发现同桌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成功地提醒、劝阻的经历。不妨讲给大家听听,以供大家学习。 学生讲述,老师小结。反思:学生表演的时候没能够进入角色,不知所措,即不会表演。因此向学生讲了一些表演的方法,还有所领悟,效果稍好。课 题:语文七色光 二 3.8教学目标:1.积累形近字和多音字能正确运用。2.积累四字词语和俗语,了解成语“专心致志”的由来,并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3.举办故事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古今中外关于“专心致志”的故事,并进行讲一讲。教学流程:1.练形近字辨析填空要注意从偏旁部首上引导学生区别字意的不同。多音字注音、组词。2.日积月累。(1)小组内书读。(1)引导学生感受四字词语、俗语的大意。(2)练习背诵3.知识窗。(1)自读、互读、,交流读懂了什么?(2)用专心致志写一句话。1.大家一起来。2.分组互评。3.上台讲故事。 第二单元测试19-3、20一请你来当小老师,在正确的读音后打“”捕(b p)捉 吹嘘(x xu)浑(hn hn)身 呛(qing qing)咂(z z)咂嘴 垂(cu chu)头丧气二 词1. 比一比.做 作 坐 座( )车 ( )落 ( )业 ( )事 星( ) 象 像 向 相 大( ) 好( ) 画( ) 方( ) 互( )2. 填一填南( )北( ) 画( )点( ) 上( )下( ) 左( )右( ) 坐( )观( ) 川( )不( )好( )成( ) 七( )八( ) 眼( )手( )3. 组词咏( ) 雀( ) 漫( ) 托( )泳( ) 鹊( ) 慢( ) 脱( )4. 连一连密密的 溪水 热闹的 车辆 穿着 电视高高的 森林 安静的 星星 望着 风衣清清的 小路 闪闪的 市场 看看 音乐弯弯的 山峰 来往的 教室 听着 远方三.句子1你能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吗?(1)妈妈的新衣服( )。 (2)那么漂亮的( )。(3)( )在认真的写字。 (4)( )慢慢的变绿了。2把下面的词组成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1)青虫 在墙角 吃 小鸡 (2)山村 温暖的 洒满 阳光3请为以下四个“深”字选择合适的解释:a深奥b深度c关系密切d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1)这院子很深。( )(2)我俩的关系很深。( )(3)这本书很深。( )(4)这河里的水有三尺深。( )4照样子改变句子词语的顺序,而不改变句子的意思例:他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 他开始对科学发生兴趣。红军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 ( )。 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思想品德教育训练重点本单元以“全面看问题”为主题,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看问题,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在对寓言故事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中感受寓言,明白道理.课文分析本单元围绕“全面看问题”这一主题,把主体课文小猫咪穿鞋子、寓言两则同快乐读书屋我要的是葫芦、能说会写以及语文七色光中的主要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良好的体验中学习。知识能力态度的培养1.能够借助汉语拼音主动识字。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3.能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说话。4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使用教具情况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日期:3.21课时安排15课时课 题:5、小猫咪穿鞋子3.20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增长见识,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做起,不能盲目学样。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认识9个生字和部首“革”,会写10个生字。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文中对话。教学难点:读懂猫妈妈说的话,知道小猫咪再也不想穿鞋子的原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导言:同学们都认小猫咪吧!今天的小猫咪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们读课文就知道了。1.指导读书。2.借课件导课,就题设疑问:什么原因使小猫咪穿鞋子?它就让谁穿鞋子?结果什么样?谁的话对?从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3.以读为本,合作学习。4.练习根据课文连线大白鹅 抓树枝大黄狗 刨 土麻 雀 感觉地面动静公 鸡 奔 跑猫 游 泳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3.23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理解运用.、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理解运用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二、再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1把生字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2这些中有你已经认识的吗?你是怎么认识的? 3用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并把你的识字方法在小组中交流。 4巩固识字:写一段话或小故事,尽可能多的用上本课生字。三、指导书写板书设计: 小猫咪穿鞋子猫 感觉地面动静课 题:6.寓言两则3.23教学目标:1.通过寓言故事受到教育:应该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懂得掩盖过失会有不良的后果,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多换角度去想一想,做一做。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学讲、表演寓言故事。3.认识11个字,会写11个生字。教学重点:学会书写1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在对寓言故事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言:首先解题寓言两则,告诉学生,“寓言”就是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二、学习第一则掩盖过失的猫掩盖过失什么意思?文中的猫有几次“过失”?他都是怎么掩盖的?这样做对吗?你明白恶劣什么道理?三、学习第二则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四表演,看谁表演的好。反思:当让学生表演躲雨的故事时,学生表演较前一次表演效果要好,学生掌握了表演的方法,感到有一点点欣慰,但要达到我的要求还应继续训练学生。第二课时3.24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理解运用.、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理解运用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二、再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1把生字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2这些中有你已经认识的吗?你是怎么认识的? 3用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并把你的识字方法在小组中交流。 4巩固识字:写一段话或小故事,尽可能多的用上本课生字。三、指导书写四:实践活动:把这两则故事讲给家长听反思: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要求写的生字效果较好,但要求学生把要求认读的生字也同样记忆时效果不好,也许是学的生字过多的原因,还是练习的不够,我还在摸索着调节自己的教学方法。课 题:快乐读书屋三 找刺猬.5教学目标:1.通过小松鼠找刺猬的故事,认识到观察要仔细,看问题要全面,做事情要细心。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3.认识9个生字教学重点:认识9个字教学难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特点,明白文章所讲的道理。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流程:一、初读中整体感知1、谈话导课,整体感知:出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兴趣。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汇报。二、在演读中体验角色。1、指导学生抓住对话提示语和标点符号体会语气。2、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1)、句式对比,如:小松鼠跑到山上,东张西望地找了一圈儿,匆匆忙忙地跑回来对刺猬妈妈说松鼠到山上,找了一圈儿,回来对刺猬妈妈说2)、语气对比,如:教师分别用“慢条斯理”和“心急如焚”两种语气读句子“不好了,你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全爬到山顶那棵大树上吊死了!”让学生听评议。1) 评议读。2) 引读。一、议读中体会寓意。这是一只( )的小松鼠。二、检查识字。板书设计: 吊在大树上 找刺猬 不认真观察 钻进土里课 题: 快乐读书屋三我要的是葫芦3.26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2.认识7个生字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教师说谜语:2、(出示挂图)这就是葫芦,可爱吗,喜欢吗?在古代时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还种了一棵葫芦呢!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3、看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自读自悟,理解主题。1、出示自学提示,同桌或前后桌之间相互交流、探究。(1)把两幅图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仔细读课文)(2)这个人喜欢葫芦吗?为什么?(3)他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2、全班汇报,集体交流。3、拓展课文,引出寓意。(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句子训练(教师出示幻灯片):( )这个人没有关注葫芦的生长过程,( )没有能够得到葫芦。(因为.所以.)请你们也来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句话。(2)怎样做才能得到葫芦?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4、搭建平台,进行展示。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拓展。如:读、画、演等。四、识字任务,寓于游戏。1、出示生字卡片,(1)学生认读、同桌间说记字方法。(2)汇报。注意不同识字方法的运用。(3)生互读、小组开火车赛读。2、识字游戏:摘苹果。五、联系生活,感悟道理。1、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是怎样解决的?2、教师出示:无论做什么事,不但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把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做好,因为每一个小的环节处理的不好,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板书设计: 叶绿 生虫 葫芦 变黄 落了课 题:能说会写龙龙踢球3.27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在生活中的实践运用能力。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能围绕自己的观点把理由说清楚。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教学难点:能围绕自己的观点把理由说清楚。教学过程:1.谈话导课,引发课题生活中,爸、妈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同学们的事情,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当意见不相同时,同学们该怎么办?又会怎样表达清楚自己的意见?你看课文中的龙龙小朋友就遇到了类似的事情。2.阅读文字,明确目标。3.小组演练,演结合。4.班上表演,大家评议。5.联系生活,适度拓展。6.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龙龙踢球妈妈 反对爸爸 支持有礼貌 说清楚 有说服力 课 题:语文七色光三.7教学目标:1.在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2.按类别抓特点,积累成语歇后语。3.从成语和熟语中体会到事物间都是有联系的。4.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并做简要轻述。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句式训练中抓特点。教学流程:1.字词句综合练习。第一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