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11章极谱分析法.ppt_第1页
仪器分析第11章极谱分析法.ppt_第2页
仪器分析第11章极谱分析法.ppt_第3页
仪器分析第11章极谱分析法.ppt_第4页
仪器分析第11章极谱分析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5:57:48,第十一章 极谱法,polarography,第三节 近代极谱 分析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极谱法的 基本原理,05:57:48,第一节、概述,极谱分析法(polarography):采用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将溶液置于电解池中进行电解,测量电解过程中的电流-电位曲线,并根据曲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05:57:48,一、极谱分析法装置,如果一支电极通过无限小的电流,便引起电极电位发生很大变化,这样的电极称之为极化电极,如滴汞电极,反之电极电位不随电流变化的电极叫做理想的去极化电极,如甘汞电极或大面积汞层。,二、极谱法分析过程(以测定镉为例),05:57:48,试液CdCl2溶液(510-4mol/L),加入电解池中,再加入固体KCl (0.1mol/L),N2或H2除氧,汞滴23滴/10s,移动触点,外加电压由零渐大,电流不断变化,记录器记录01V间的电位-电流变化电流-电位曲线,Cd2+ +2e Cd Cd+Hg Cd(Hg) 2Hg-2e Hg2 2+ Hg2 2+2Cl- Hg2Cl2,05:57:48,4.半波电位:极限扩散电流一半处相对应的滴汞电极的电位(定性的依据),3. “残余电流”或背景电流, 扩散电流(极谱定量的依据) , 极限电流 。,1.电流有振动现象。 2.在未达到Cd2+分解电位前,溶液中只有微小电流通过,当V=-0.5V时,Cd2+开始被电解,电流骤增。,极限电流,第二节 极谱法的基本原理,05:57:48,一、滴汞电极电位与外加电压 (de)=-U 滴汞电极的电极电位受外加电压控制,外加电压越大,滴汞电极的电位越负。这样可通过调节外加电压来控制滴汞电极的电位,从而使各离子可以在所需电极电位析出。,05:57:48,二、扩散电流与被测离子浓度的关系,平均极限扩散电流(uA) Id = KC K=607zD1/2m2/3t1/6伊尔科维奇常数 Id=607zD1/2m2/3t1/6C伊尔科维奇方程 z电极反应中电子转移数 D被测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cm2/s m滴汞速度mg/s t滴汞周期s C被测离子浓度mmol/L,05:57:48,三.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1.溶液搅动的影响 汞滴滴落使溶液产生搅动。加入动物胶(0.005%),可以使滴汞周期降低至1.5秒。,05:57:48,2.被测物浓度影响,被测物浓度较大时,汞滴上析出的金属多,改变汞滴表面性质,对扩散电流产生影响。故极谱法适用于测量低浓度试样。 3.温度影响 温度系数0.013/ C,温度控制在0.5 C范围内,温度引起的误差小于1%。,05:57:48,1.迁移电流,产生的原因: 由于带电荷的被测离子(或带极性的分子)在静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到电极表面所形成的电流。 消除方法: 加入大量电解质。 加入大量电解质后,被测离子所受到的电场力减小。,四、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05:57:48,2.残余电流 A.微量杂质等所产生的微弱电流 产生的原因:溶剂及试剂中的微量杂质及微量氧等。 消除方法:可通过试剂提纯、预电解、除氧等; B.充电电流(也称电容电流) 影响极谱分析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产生的原因:分析过程中由于汞滴不停滴下,汞滴 表面积在不断变化,因此充电电流总存在,难消除。 充电电流约为10-7 A的数量级,相当于 10-510-6mol/L的被测物质产生的扩散电流。,05:57:48,3.极谱极大,极谱分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即在极谱波刚出现时,扩散电流随着滴汞电极电位的降低而迅速增大到一极大值,然后下降稳定在正常的极限扩散电流值上。这种突出的电流峰之为“极谱极大”。,产生的原因:溪流运动 消除方法: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如骨胶,或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聚乙烯醇。,05:57:48,4.氧波 氧容易在滴汞电极上还原,还原分两步进行,产生两个极谱波 第一波:O2+2H+2e H2O2 (1/2=-0.2V) 第二波:H2O2+2H+2e H2O (1/2=-0.8V),除氧方法:1.酸性或中性溶液,N2, H2, CO2 2.碱性溶液,用Na2SO3将氧还原 3.强酸性溶液, 用Na2CO3或Fe,05:57:48,05:57:48,五.定量分析方法,(2)标准曲线法,(1) 直接比较法(完全相同条件),cs、 hs 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波高,(3) 标准加入法,05:57:48,波高的测量 (1) 平行线法 (2) 切线法 (3) 矩形法,05:57:48,第三节 近代极谱分析技术,一. 直流示波极谱,扫描周期短,在一滴汞上可完成一次扫描。ip 峰电流;Ep 峰电位。 ip c 定量依据,(1) 快速扫描时,汞滴附近的待测物质瞬间被还原,产生较大的电流,图中bc段; (2) 来不及形成扩散平衡,电流下降,图中 c d段; (3) 形成扩散平衡, 电流稳定,扩散控制, 图中 d e段;,05:57:48,05:57:48,二、方波极谱分析 square-wave polarography,充电电流限制了交流极谱灵敏度的提高。将叠加的交流正弦波改为方波,使用特殊的时间开关,利用充电电流随时间很快衰减的特性,在方波出现的后期,记录交流极化电流信号。,特点 (1) 灵敏度高:10-7-10-8 mol/L; (2) 前波影响小。,05:57:48,三、脉冲极谱分析,方波极谱基本消除了充电电流,灵敏度的进一步提高受毛细管噪声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