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体会(附73例).doc_第1页
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体会(附73例).doc_第2页
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体会(附73例).doc_第3页
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体会(附73例).doc_第4页
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体会(附73例).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体会(附73例)胃脘痛为临床常见病,多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而诱发,它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其发病原因很多,然脾胃气饥失调则是本病的基础,本病在临床中分型很多,有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胃阴不足、脾胃虚寒,治疗时虽各有主方,但如再配用四逆散常收效更佳,故选用四逆散为主,加味化裁调理盯胃气机,从根本上改善脾胃功能。 1一般资料 临床治疗胃脘痛患者73例,其中男52例,女21例,年龄在2030岁9例,3140岁37例,41岁以上27便,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病程1年以下3例,13年10例,56年28例,710年z6例,10年以上6例。 2临床加减 基本方: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组成。加味:肝气郁结型加青陈皮、郁金、苏梗、川楝、玄胡等,以理气和胃止痛;肝胃郁热型和加黄连、丹皮、山栀、蒲公英等以泻肝清火,和胃止痛;胃气上逆型加旋复花、代赭石、沉香、姜夏、陈皮等,理气降逆,和胃止呕;食积气滞型加砂仁、槟榔、叩仁、莱菔子、焦楂曲等以行气消滞,或加保和丸另吞;气滞湿困型加厚朴、苍术、大腹皮、佩兰、焦楂曲等化湿和胃;气滞血瘀型加九香虫、失笑散、丹参饮等以行血散瘀,亦可加大黄逐瘀通腑;胃阴不足型加沙参、麦冬、石斛、白芍、五昧子、玉竹养阴,缓急止痛;脾胃虚寒型加淡吴萸、高良姜、桂枝等,或加纯阳正气丸另吞以温胃散寒。 3疗效标准 31显效胃脘痛完全消失,胃镜或钡餐复查胃粘膜正常。 3.2有效胃脘痛明显减轻,时有时无,胃镜或钡餐复查,胃粘膜基本改善。 3.3无效自觉症状如故,胃镜或钡餐所见如故或加重。 4临床疗效 4.1根据以上疗效标准,对临床73例病人冶疗60天后观察其疗效,其中显效20例,有效4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5,现将临床各型及其疗效观察列表如下: 4.2胃脘痛临床各型疗效观察见附表 5典型病例 5.1例1:金某,男,37岁,工人。 患者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已12年,伴呕吐呃气,半年前在上海某医院吞钡X线照片和胃镜检查,报告结果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浅表性胃窦胃炎。 ”去年10月份以来,胃脘痛加重,疼痛以饭后为甚,牵及背部,伴嘈杂泛酸,口干苦,大便不畅,睡眠不安,多次服用治胃病的中西药,效果不显,今来我院就诊,除上述症状外,上腹部的灼痛明显,舌红,苔黄腻脉弦而数,证属肝胃郁热,治拟清肝泻火,和胃止痛,处方: 柴胡10g,白芍10g,淡吴萸2g,枳实6g,佛手10g,山栀3g,青陈皮各6g。黄连2g香椽10g,丹皮5g,乌贼骨10g,甘草5g。 患者进4剂后疼痛明显减轻,泛酸止,睡眠安,上方去乌贼骨,加明党参12g,继续服用26剂后复查钡餐,报告:“十二指肠球部壁龛影消失。” 5.2例2:孟某,女,52岁,干部。 患者素有胃阴不足,近半年中脘嘈杂灼痛,一周来疗状加重,且伴育咽干口苦,心烦两胁作胀,大便干结不畅,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辨证当属阴虚胃热,肝气失疏,治拟养阴清热,疏肝和胃。处方;柴胡10g,白芍10g,炒枳壳10g,苏梗4g,沙参10g,郁金10g,蒲公英15g,黄连2g,生地15,麦冬10g。五味子5g,生草5g。 进10剂后,嘈杂减少,灼痛已不明显,口微干,舌红苔薄黄,上方去黄连,加绿梅花6g,继服20剂。诸症消除,纳食增加,钡餐X线检查胃粘膜未见异常。 6讨论与体会 6.1四逆散出自仲景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四逆,其巾或,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申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临床上应用于传经邪热陷入于里,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所出现的四肢厥证,或肝脾不和所致脘腹疼痛,泄利下重等,本方意在和解表里,疏畅其阳,使不内郁。目前临床运用时当推崇丹波元坚;“此方虽云治少阳,实阳明,少阴药也。”他认为该方不仅宜用于伤寒病证,更适于肝失条达。木郁气滞,累及它脏所致的肝胃不和,肝经郁热,胃气冲逆等一系列由情志病变所诱发的肝胆、胃肠疾病。赞同陆渊雷氏。本文实治肝郁之病”的结论。方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四昧药组方,药简质轻,具有调和气血之功。方中柴胡为君,主散能收善表,长于枢转气机,疏解郁结;枳实为辅,功效破气导滞降浊,柴胡配枳实一升一降,舒肝胆之性。导壅滞之脾,为理气之圣,柴胡配合养血柔肝珍品芍药,功能疏肝清热,肝体阴而用阳,柴胡和肝用,芍药补肝体,刚柔互剂,相辅相成,体用兼顾;且前者辛散,后者酸敛,互为制药,既除芍药之腻,又缓柴胡之性芍药伍甘草,称芍药甘草汤,有甘酸缓急郐挛,止痛和中,升清降浊之效。此外,柴胡在本方还有引导诸药归经入肝之长;方中芍药伍枳实,为枳实芍药散,主治腹痛烦满。故本方为治疗肝胃病的首选方。临床运用治疗胃脘痛,有“通则不痛”的原则下兼滞者行而调之,兼瘀者化而调之,兼逆者降而调之,兼虚者补而调之,结合辨症,随证化裁,丝丝入扣。善用其“通”之一法。故适用于胃脘痛的各种证型。 6.2通过临床73例病例的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实多虚少,虚实错杂偏于热滞的特点,而纯虚者较少见。这可能是与本病的病理特点有关。胃为腑,腑以通为顺,倘腑有病,可见痛胀,气上逆,受纳受阻等症。甚至病程久延不愈者,如没有发生病理上的改变,或兼并他病,其病变的实质仍为实多虚少。这是其病理因素决定了本病的性质及临床表现。如从“胃镜”所见的“红白相间”等现象也得以说明机体外于邪正相争阶段。因此,在治疗中多数病例以祛邪为主,少数患者则以扶正为主,但也必伍以少量的行滞之品。这正如临床指南说:“今胃被肝所乘,法当补胃,但胃属腑阳,凡六腑以通为补”“肝用宜泄,胃腑宜通”。以及徐灵胎据说巾。胃痛必有邪内积,不宜轻补”等论点均说明治胃之法贵在于“中焦为衡、非平不安”。故本方在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本病除重视用药治疗外,还应注意饮食治疗和精神保持舒畅,如内经认为人以纳谷为宝,以水谷为养,果菜为助,强调保护脾胃消化功能,不要“饮食失节,寒温不适”。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在精神上也应尽力做到愉快解除不必要的恩想顾虑和精神负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