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古代中药方剂讲解课件_第1页
常用古代中药方剂讲解课件_第2页
常用古代中药方剂讲解课件_第3页
常用古代中药方剂讲解课件_第4页
常用古代中药方剂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方剂,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二、方剂的剂型 三、治法与方剂 第二节 常用方剂 一、解表剂 二、祛风剂 三、祛湿剂,下一页,四、清热剂 五、和解剂 六、消导剂 七、催吐剂 八、泻下剂 九、化痰止咳剂 十、温里剂 十一、理气剂 十二、理血剂,下一页,十三、补益剂 十四、固涩剂 十五、熄风剂 十六、安神剂 十七、开窍剂 十八、驱虫剂 十九、外用剂,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方剂,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药物,通过合理的配伍,规定适当的剂量,从而形成的具有特定针对性的药物组合。 (一)组方原则 君臣佐使 详见表1 (二)组成变化 1. 加减药味 .改变配伍 .调整药量 .变更剂型,二、方剂的剂型 剂型,指方药制剂的形式,主要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质的不同而决定。 传统剂型:汤、丸、散、膏、丹、酒、茶、露剂 锭、饼、条、线、熏烟、熏洗、灌肠、坐药剂 新型剂型:针剂、片剂、冲剂、糖浆剂 胶囊、颗粒剂、浸膏、流浸膏 三、治法与方剂 辩证立法 以法统方 八法:指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种治法。,返回本章目录,第二节 常用方剂,一、解表剂,解表剂;以辛散清宣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 分类: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扶正解表剂。 注意:汗出邪去为度,以防汗过伤正。 煎药宜多浸少煮,以免过煮失效。 代表方剂: 麻黄汤 详解 银翘散 详解,二、祛风剂,祛风剂;以祛风散邪药物或除风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的方剂。 分类:祛风散邪剂 祛风除湿剂 注意:本类方剂药性多温燥津液不足、阴虚阳亢者慎用。 代表方剂: 川芎茶调散 详解,三、祛湿剂,祛湿剂;以祛湿邪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以治疗湿邪为病的方剂。 分类:芳香化湿剂 苦温燥湿剂 淡渗利湿剂 清热化湿剂 温阳化湿剂 代表方剂: 藿香正气散 详解 茵陈蒿汤 详解 八正散 详解,四、清热剂,清热剂;以寒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 分类:清气分热剂、清营凉血剂、清热解毒剂、清热解暑剂 清脏腑热剂、养阴清热剂。 注意:寒凉易败胃气、损伤脾阳,注意病去即止,一般不宜 久用。 代表方剂: 白虎汤 详解 龙胆泻肝汤 详解,五、和解剂,和解剂;具有和解、解郁、舒畅、调和等作用,用以治疗少阳病、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 分类: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 代表方剂: 小柴胡汤 详解 逍遥散 详解,六、消导剂,消导剂;以消导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用以治疗积滞痞块的方剂。 代表方剂: 保和丸 详解,七、催吐剂,催吐剂;以涌吐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涌吐痰涎、宿食、毒物作用,用以治疗痰厥、食积、误食毒物的方剂。 注意:本类方剂作用峻猛,易伤正气,故对老年体弱、幼 儿、孕妇、产后均非所宜。 代表方剂: 瓜蒂散 (从略),八、泻下剂,泻下剂;以泻下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作用,用以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分类:寒下剂 温下剂 润下剂 注意:老、弱、孕、产慎用或禁用;兼表者,表里双解; 兼虚者,攻补同施;易伤胃气,见效即止。 代表方剂: 大承气汤 详解,九、化痰止咳剂,化痰止咳剂;以祛痰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除痰涎作用,以治疗痰饮、咳嗽等证的方剂。 分类:燥湿化痰剂 清化痰热剂 润燥化痰剂 治风化痰剂 温化寒痰剂 代表方剂: 二陈汤 详解 小青龙汤 详解,十、温里剂,温里剂;以温热性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作用,用以治疗脾胃虚寒、阴盛阳衰、亡阳欲脱等证的方剂。 分类:温中祛寒剂 回阳救逆剂 代表方剂: 理中汤 详解 四逆汤 详解,十一、理气剂,理气剂;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舒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用以治疗气分病的方剂。 分类:行气剂 降气剂 注意:理气药多辛香温燥,气虚、阴虚、火盛者慎用。 代表方剂: 苏子降气汤 详解,十二、理血剂,理血剂;以理血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调理血分的作用,用以治疗血分病的方剂。 分类:活血祛瘀剂 止血剂 代表方剂: 补阳还五汤 详解,十三、补益剂,补益剂;以补益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作用,用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 分类:补气剂、补血剂、补阴剂、补阳剂。 代表方剂: 四君子汤 详解 补中益气汤 详解 四物汤 详解 肾气丸 详解,十四、固涩剂,固涩剂;以收敛固涩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敛汗、固精、止泻、止带作用,用以治疗气血津液耗散、滑脱的方剂。 分类:敛汗固表剂、涩精止遗剂、涩肠固脱剂、 收敛止带剂。 代表方剂: 金锁固精丸 详解,十五、熄风剂,熄风剂;以平肝熄风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平熄内风作用,用以治疗肝阳化风、热盛动风、血虚生风等证的方剂。 分类:镇肝熄风剂、凉肝熄风剂、滋阴熄风剂。 代表方剂: 羚角钩藤汤 详解,十六、安神剂,安神剂;以养心安神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安神作用,用以治疗心神不安等证的方剂。 分类:滋阴养血安神剂、重镇安神剂。 代表方剂: 酸枣仁汤 详解,十七、开窍剂,开窍剂;以芳香开窍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关开窍作用,用以治疗窍闭神昏的方剂。 分类:凉开剂、温开剂。 代表方剂:从略。 安宫牛黄丸 至宝丹 苏合香丸,十八、驱虫剂,驱虫剂;以驱虫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止痛 、消积等作用,用以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 代表方剂:从略。 乌梅丸,十九、外用剂,外用剂;以外用为主,通过体表起作用的方剂。 代表方剂:从略。 金黄散,麻黄汤,【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著 【组成】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用法】水煎服,覆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风寒表实证 【方解】详见麻黄汤方解图 【加减】麻黄加术汤 麻杏苡甘汤 【运用】属风寒表实证的感冒、流感、急慢性支气管炎。 【禁忌】表虚有汗、外感风热、体虚、新产、失血者禁用。,返回,银翘散,【出处】温病条辨清吴鞠通著 【组成】银花 连翘 桔梗 薄荷 淡竹叶 甘草 荆芥穗 牛蒡子 淡豆豉 芦根 【用法】水煎数沸,日服4次。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表证 【方解】详见银翘散方解图 【加减】口渴加花粉、知母;咽痛加马勃、元参;鼻 出血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 【运用】流感、麻疹、流脑、乙脑等热病初期风热表证者。,返回,川芎茶调散,【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芎 荆芥 薄荷 羌活 细辛 白芷 甘草 防风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9克,清茶调服。 【功用】祛风、散寒、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 【方解】详见川芎茶调散方解图 【加减】风寒头痛,去薄荷,加生姜、苏叶;风热头痛, 去羌活、细辛,加菊花、蔓荆子、僵蚕;头痛日 久,加僵蚕、全蝎、地龙、红花。 【运用】风邪为患的感冒、偏头痛、神经性头痛、慢性鼻 炎。,返回,藿香正气散,【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藿香 紫苏 白术 白芷 茯苓 大腹皮 厚朴 半夏 陈皮 桔梗 甘草 【用法】水煎服。有成药丸剂、口服液。 【功用】芳香化湿,解表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方解】详见藿香正气散方解图 【加减】表邪偏重加香薷、防风;兼食滞加神曲、莱菔 子、鸡内金;泻甚者加炒扁豆、薏苡仁;小便短少加 木通、泽泻。 【运用】急性胃肠炎,夏日感冒、中暑。,返回,茵陈蒿汤,【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著 【组成】茵陈蒿 栀子 大黄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方解】详见茵陈蒿汤方解图 【加减】黄疸甚者加虎杖、金钱草、车前草。 【运用】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 胆管炎、钩端螺旋体病。 【禁忌】阴黄及湿重于热者不宜用本方。,返回,八正散,【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 瞿麦 扁蓄 滑石 木通 甘草梢 栀子 煨大黄 【用法】共为末,每服69克加灯芯草煎服。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下注膀胱。 【方解】详见八正散方解图 【加减】热毒盛者,加银花、野菊花、白花蛇蛇草; 血淋者,加大小蓟、白茅根、旱莲草;石淋者,加 海金砂、琥珀。 【运用】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急性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返回,白虎汤,【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著 【组成】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用法】煮粳米令熟,去米,入三味同煎,分2次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 【方解】详见白虎汤方解图 【加减】人参白虎汤 【运用】上感、肺炎、流脑、乙脑、伤寒、斑疹伤寒、 中暑、小儿麻疹等属于气分热盛者。,返回,龙胆泻肝汤,【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柴胡 甘草 生地 【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肝胆经湿热、实火。 【主治】肝胆实火 【方解】详见龙胆泻肝汤方解图 【加减】肝火上炎,目赤口苦者,加菊花、桑叶;咳血 者,加丹皮、侧柏叶。 【运用】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泌尿系炎症,返回,小柴胡汤,【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著 【组成】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少阳证 【方解】详见小柴胡汤方解图 【加减】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口 渴者,去半夏,加花粉;大便不通者,去人参、甘 草,加枳实、大黄、芍药(大柴胡汤)。 【运用】胸膜炎、疟疾、肾盂肾炎、产后或经期感冒。,返回,逍遥散,【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煨姜 薄荷 甘草 【用法】水煎服;亦有散剂、丸剂。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 【方解】详见逍遥散方解图 【加减】有热者加丹皮、栀子(丹栀逍遥散);胁痛甚 者,加延胡索、郁金、香附。 【运用】慢性肝炎、胸膜炎、慢性胃炎、神经官能症、 慢性乳房结块。,返回,保和丸,【出处】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 神曲 半夏 茯苓 陈皮 莱菔子 连翘 【用法】水丸;亦可为汤剂。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积停滞 【方解】详见保和丸方解图 【加减】腹胀甚者,加枳实、厚朴;热者加黄连、黄 芩;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槟榔。 【运用】消化不良。,返回,大承气汤,【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著 【组成】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用法】先以水500ml煎厚朴、枳实取250ml,再下大黄 煎取200ml,去渣,下芒硝微煮一、二沸,分温再 服。大便已下,余药勿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腹实证 【方解】详见大承气汤方解图 【加减】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运用】急性胆囊炎、胆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急性 水肿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返回,二陈汤,【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制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用法】水煎服,亦作丸剂。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痰湿证 【方解】详见二陈汤方解图 【加减】寒痰,加干姜、砂仁;热痰,加瓜蒌、黄芩; 痰热上扰,心烦不宁,加竹茹、枳壳(温胆汤)。 【运用】支气管炎、肺气肿。,返回,小青龙汤,【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著 【组成】麻黄 桂枝 细辛 干姜 五味子 白芍 半夏 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寒饮伏肺 【方解】详见小青龙汤方解图 【加减】郁热者,加石膏。 【运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返回,理中汤,【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著 【组成】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 【用法】蜜丸;亦为汤剂。 【功用】温中祛寒,健脾补气。 【主治】脾胃虚寒证 【方解】详见理中汤方解图 【加减】虚甚,重用人参;寒甚,重用干姜,亦可加附子;阳虚失血,以炮姜易干姜。 【运用】慢性肠炎、胃肠痉挛性疼痛。,返回,四逆汤,【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著 【组成】附子 干姜 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回阳救逆,温中散寒。 【主治】阴盛阳衰 【方解】详见四逆汤方解图 【加减】阳气暴脱去干姜、甘草,加人参(参附汤)。 【运用】心肌梗塞、心衰、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返回,苏子降气汤,【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苏子 半夏 厚朴 前胡 甘草 肉桂 当归 陈皮 生姜 【用法】水煎服。 【功用】降气平喘,温化痰饮。 【主治】痰喘,肺气上逆。 【方解】详见苏子降气汤方解图 【加减】兼风寒者,加苏叶、防风、杏仁;气虚者,加 党参、五味子;咳喘难以平卧者,加降香。 【运用】慢性气管炎、轻度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源 性心脏病。,返回,补阳还五汤,【出处】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 当归尾 赤芍 地龙 川芎 桃仁 红花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活血、祛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 【方解】详见补阳还五汤方解图 【加减】偏寒者,加附子;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 黄;语言不利者,加菖蒲、远志;口眼歪斜者,加 白附子、僵蚕、全蝎。 【运用】中风后遗症,返回,四君子汤,【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 茯苓 炙甘草 白术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健脾 【主治】脾弱气虚 【方解】详见四君子汤方解图 【加减】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运用】慢性肠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返回,补中益气汤,【出处】脾胃论元李杲(字东垣)著 【组成】黄芪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升麻 柴胡 当归 陈皮 【用法】水煎服,有丸剂。 【功用】温补脾胃,益气升阳 【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发热 【方解】详见补中益气汤方解图 【加减】脏器下垂者,重用升、芪,加枳壳。,返回,四物汤,【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血调经 【主治】血虚兼血滞 【方解】详见四物汤方解图 【加减】圣愈汤,桃红四物汤,胶艾汤、八珍汤。 【运用】各种贫血、月经紊乱。,返回,肾气丸,【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著 【组成】干地黄 山药 山萸肉 泽泻 茯苓 丹皮 肉桂 炮附子 【用法】蜜丸,亦为汤剂。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 【方解】详见肾气丸方解图 【加减】济生肾气丸。 【运用】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返回,金锁固精丸,【出处】医方集解 【组成】沙苑蒺藜 芡实 莲须 煅龙骨 煅牡蛎 【用法】莲子粉糊为丸,每服9克,盐汤下。 【功用】固肾涩精 【主治】肾虚精关不固 【方解】详见金锁固精丸方解图 【加减】遗精甚者,加五味子、金樱子、菟丝子;阳虚 者,加补骨脂、山萸肉、肉苁蓉;阴虚者,加地 黄、龟板。 【运用】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返回,羚角钩藤汤,【出处】通俗伤寒论 【组成】羚羊角(先煎) 桑叶 川贝 鲜生地 钩藤(后 下)菊花 生白芍 生甘草 茯神 鲜竹茹(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羚角用粉或磨汁冲服。 【功用】凉肝熄风,清热化痰。 【主治】热盛动风 【方解】详见羚角钩藤汤方解图 【加减】热盛者,加夏枯草、草决明;阴伤者,加玄 参、天冬、石斛、阿胶;神昏痰鸣,加天竺黄、竹 茹;抽搐甚者,加全蝎、蜈蚣。 【运用】高热痉厥、子痫、脑血管意外。,返回,酸枣仁汤,【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著 【组成】酸枣仁 知母 茯苓 川芎 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阴虚阳亢。 【方解】详见酸枣仁汤方解图 【加减】失眠甚者,加柏子仁、夜交藤、珍珠母;虚火 内扰者,去川芎,加旱莲草、女贞子、白芍、生 地;盗汗者,加五味子。 【运用】神经官能症。,返回,表1 君臣佐使详表,关闭,麻黄汤方解图,关闭,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桂枝-温经散寒。 佐:杏仁-利肺理气。 使:甘草-缓中。,银翘散方解图,关闭,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君:银花、连翘-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臣:桔梗、牛蒡-清利咽喉。 芥穗、薄荷、豆豉-疏散风热。 佐使:芦根、淡竹叶、甘草-清热生津 止渴。,川芎茶调散方解图,关闭,祛风 散寒 止痛,君:川芎、白芷、羌活-疏风止痛。 臣:细辛-散寒止痛;薄荷-清利头目 荆芥、防风-疏散风邪。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 清茶-上清头目。,藿香正气散方解图,关闭,芳香化湿 解表和中,君: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 臣佐:苏叶、白芷、桔梗-理气解表 厚朴、大腹皮-燥湿理气 陈皮、半夏-理气化痰 白术、茯苓-健脾利湿。 使:甘草-调和诸药。,茵陈蒿汤方解图,关闭,清热 利湿 退黄,君:茵陈-清湿热,利肝胆。 臣:栀子-清利三焦湿热。 佐:大黄-荡涤肠胃实热。,八正散方解图,关闭,清热泻火 利水通淋,君:瞿麦、扁蓄、滑石、木通、车前 - 清热除湿,利水通淋。 臣:栀子、大黄-苦寒泻火。 佐使:甘草-和中解毒。,白虎汤方解图,关闭,清热生津,君:石膏-清热除烦。 臣:知母-清热生津。 佐使:甘草、粳米-和胃护津。,龙胆泻肝汤方解图,关闭,泻肝胆经湿热、实火,君:胆草-泻肝经实火。 臣:栀子、黄芩-泻火。 佐:泽泻、木通、车前-泻火利湿 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使:柴胡-疏肝解热,引药入肝胆 甘草-调和诸药。,小柴胡汤方解图,关闭,和解少阳,君:柴胡-透达少阳半表邪气,解热。 臣:黄芩-清少阳半里之热。 佐:生姜、半夏-和胃降逆 人参、大枣-益气和中。 使:甘草-调和诸药。,逍遥散方解图,关闭,疏肝解郁 养血健脾,君:柴胡-疏肝解郁,白芍-柔肝平肝 当归-养血补肝。 臣:茯苓、白术-健脾和中。 佐:薄荷、生姜-疏散条达。 使:甘草-调和诸药。,保和丸方解图,关闭,消食和胃,君: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化滞。 佐使: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和胃 利湿 连翘-散结清热。,大承气汤方解图,关闭,峻下热结,君:大黄-泻热通便。 臣:芒硝-咸寒泻热,软坚通便。 佐使:枳实、厚朴-消痞除满 破气散结。,二陈汤方解图,关闭,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君:半夏-燥湿祛痰,降逆止呕。 臣佐:陈皮-理气化痰 茯苓-健脾利湿。 使: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小青龙汤方解图,关闭,温肺化饮 止咳平喘,君:麻黄、桂枝-发汗解表,止咳平喘 臣:干姜、细辛-温肺化饮。 佐:五味子-敛肺止咳 芍药-和缓养阴 半夏-燥湿化痰 使:甘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