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PPT课件.ppt_第1页
《心肺脑复苏》PPT课件.ppt_第2页
《心肺脑复苏》PPT课件.ppt_第3页
《心肺脑复苏》PPT课件.ppt_第4页
《心肺脑复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脑复苏,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ICU 赵鸣雁,心搏骤停,概念:心脏因急性一过性的原因突然中止搏血而致的循 环和呼吸停顿的“临床死亡”状态。 治疗无效的慢性病晚期发生的心搏停止不属于此范畴。 心脏突然丧失泵血功能,致血液的有效循环完全停止。 心室停搏 心室颤动 电-机械分离: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心音消失 自主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 心电图表现 安全时限45分钟!,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心肺脑复苏(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早期由目击者实施CPR:可提高生存机会2-3倍 早期除颤:生存率可提高至45-75%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呼吸心跳停止的初期复苏 -ABCDEF,A(气道) 建立通畅的气道 B(呼吸) 让病人有充分呼吸 C(循环) 如果病人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脏复苏, 并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D(药物与除颤)应用有效的药物以加强心肺复苏的效果 E(排尿) 尿量充足(0.5ml/kgh)是病人循环功能改善 的标志 F(补液):根据监测尿量来调节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呼吸复苏,快速建立有效的通气道和通气方式 尽快清除呼吸道内的物体 将下颌托起或将头部后仰以防止舌后坠 方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 简易呼吸囊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机械通气,头后仰、托下颌、张口(徒手三步手法) 夹闭鼻孔 每分钟约 12次(每5 秒吹 1次) 使病人有足够的潮气量(约 800ml) 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可达80mmHg,心脏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病人必须平卧 病人背部必须有坚实的物体(木板、地面)支持 剑突上45cm,胸骨的中下部 使胸骨下沉45cm 频率100次/分 二人进行:每隔 5 次加入1次人工呼吸 一人进行:每隔15次加入2次人工呼吸 已有气管插管:人工呼吸12次/分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按压/呼吸比30:2,儿童:可单手进行,100-120次/分 婴儿、新生儿:食指和中指,胸骨中部 儿童:双手握胸部,拇指下压胸骨下段 儿童胸骨下陷2.5-4cm 婴儿1-2cm 按压-通气比15 :2 新生儿3 :1,禁忌症: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新鲜 的肋骨骨折等 并发症: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胸外心脏按压最高可以供给: 正常心排出量的20-30%, 正常冠状动脉流量的5%, 正常脑血流量的15% 按压有效标志:收缩压60-80mmHg,开胸心脏按压 -可以提供接近正常心排血量的效果,部位:第五前肋间,胸骨左缘2cm处,沿肋间切至左腋前线 将切口上下两根肋软骨切断 可纵行切开左侧心包 用拇指以外的四指握住心脏向拇指根部(大鱼际部位)挤捏 注意不能用指尖挤捏心脏 每分钟挤捏约6080次,挤放的比例在一个周期中为 1:2 创面止血,待循环稳定后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关胸 循环不稳定或反复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应考虑延迟关胸,其他心肺复苏法,反搏法 分类:体外反搏术(EC)、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原理:使冠状动脉可以得到更多的血供,并减轻心脏的后负荷 条件:病人已经恢复了比较规则的自主心律,因反搏动作是由病人的 心电R波触发的。 心脏辅助装置(VAD) 分类:左心辅助、右心辅助 条件:病人必须要有自主心搏 体外膜肺技术(ECMO) 出现严重的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呼吸机效 果不佳时 能保证病人有充分的氧合血液供给,电除颤,提倡早期除颤! 首先:药物将细颤变为粗颤 推荐的第1次除颤的能量为200J;如果监护持续显示为室颤,应立即用200300J的能量除颤1次;如果还有室颤,再用360J除颤1次。 如果3次除颤仍无效,应开始心脏按压,行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再用360J除颤1次。 低能量、非逐步递增的智能双向波电除颤: 200J,电极的摆放位置 a 一电极板置于胸骨右侧锁骨下水平(相当于第二肋水 平),另一电极板置于左侧腋中线乳头水平(相当于 第五肋水平) b 一电极板插放于背部相当于心后壁的部位,另一电 极板则放于前胸相当于心前壁的部位,胸内电击除颤法: 两只勺状电极板前后夹住心室部位,电极板用湿棉巾包裹 保持心脏不扩张的状态下进行 尽可能小电能除颤:成人20-80J起,小 儿3-5J 若无效应给药: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碳酸氢钠,复苏的后期处理与支持心肺,立即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心电图、血压监测 包括有创的或无创的血压监测和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血气监测 尿量监测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充分供氧 静脉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碳酸氢钠 液体治疗:CVP 10-15cmH2O,复苏后期的工作还包括以下几方面,呼吸道的管理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拍胸部X线片了解气管插管的深度 气道的湿化与定时吸痰 呼吸器械的应用 呼吸气囊、麻醉机、呼吸机,药物治疗,第一类:激发心脏跳动并增强心肌收缩力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 第二类:防治心律失常的药物 可达龙、利多卡因 第三类:调整酸碱失衡的药物 碳酸氢钠 第四类:心血管活性药物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 第五类:输液治疗所需的各种液体,脑复苏,原则:防止或缓解脑水肿的发展,头部降温和全身亚低温 头部温度降至2830 体温降至3234,不得低于32 降温至病人的听力恢复,逐渐停止 脱水治疗 甘露醇 、甘油果糖、速尿、白蛋白 皮质激素的应用 有争议 其他疗法 巴比妥酸盐负荷疗法 、钙通道阻滞药 、自由基清除剂 、 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复苏后处理,维持内环境稳定 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支持呼吸 维持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严重心律失常的控制 控制抽搐 控制体温 预防感染 营养支持 并发症的防治,复苏的预后,脑复苏的最终结果可分为5个等级: 1级(脑及总体情况优良) 2级(轻度脑和总体残疾) 3级(中度脑和总体残疾) 4级(植物状态) 昏迷,自己不能移动,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对指令不能思维,可自动睁 眼但视物不能识别,发音无语言意义。具有上述表现,经各种治疗无效,病 程超过3个月以上者,称为植物状态。 5级(脑死亡) 排除抑制脑功能的可能因素(低温、严重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紊乱、肌肉松弛 药、中枢神经抑制药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