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课的导入(论坛发言稿——黄世芬.doc_第1页
谈谈语文课的导入(论坛发言稿——黄世芬.doc_第2页
谈谈语文课的导入(论坛发言稿——黄世芬.doc_第3页
谈谈语文课的导入(论坛发言稿——黄世芬.doc_第4页
谈谈语文课的导入(论坛发言稿——黄世芬.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语文课的导入白云七中 黄世芬我们知道,“凤头、猪肚、豹尾”是好文章的标准。“凤头”是传说中的凤凰的头,精美绝伦,使人百看不厌。文章的开头只有像“凤头”一样,才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引人入胜,使人欲罢不能。其实,我们平时上语文课也应该像写文章那样,要特别注重该节课的“凤头”导入环节的设计。上课伊始,教师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精练的语言、选用最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一教学环节就是导入。它不仅是教师匠心的艺术再现,更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需要。导入所用的时间不长,多则几分钟,少则几十秒,但它与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密切的关系。我在二十余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切的体会到:语文课的导入对整堂课来说非常关键,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环节,不能忽视,更不能忽略。一、导入的作用1.激发学生的兴趣2.调集学生的注意3.引入教学的氛围4.给予学生精神享受5.启迪学生心灵二、导入的原则导入是艺术也是科学,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眼光、灵活的头脑、创造的思维,而且要求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知识性原则 2思想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4趣味性原则 5规范性原则 6针对性原则7灵活性原则 8精炼性原则 9实效性原则10.艺术性原则设计导入应注意“实”(讲求实效)、“精”(简明扼要)、“活”(方法多样)、“美”(给人美感享受)的和谐统一,同时还要兼顾启迪学生的思维。其中,“实”与“活”是设计导入的关键。三、导入语要求1.语言之美导入语应做到简洁、明快、新颖、动情,以利于学生尽快入情入境。2.情感之美语文课的开场,如果教师用极富情感的语言拔动学生的心弦,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3.意境之美教师要善于创造出美的意境来,用精彩的导入引入特定的教学活动之中。4.结构之美好的导入语就像短小精悍的演讲,除了包含感情、创设意境、注意修辞外,还必须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讲究结构之美。5.启迪之美诙谐明快的导入语,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很自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了,从课文中拾取疑点,启迪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使教学按一定的思路进行。6.含蓄之美语文课的导入语,也讲究含蓄之美。适当的含蓄,可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四、导入的方法1.提问法提问法是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提问,实则就是设置悬念,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化学生释疑而探索的心态。这种方法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这种导入法,比较适用于新闻、通讯、报告文学、小说、戏曲等课文。设置的悬念要做到“精”、“新”、“奇”,能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构成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图。2.情境法所谓情境法,即创造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听音乐、看影像,师生讲故事、背诵古诗文等,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学的情境。情景导入法一般适用于叙事抒情性文章的教学。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时,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电视剧水浒传中的相关片断,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异同,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比感悟。说明文时也可用此法,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时,许多说明对象可能学生从未见过,仅凭文字描述无法在头脑中勾画形象,而图片或音像资料的展示则能弥补这一缺憾,它们更能吸引学生,给他们直观的印象,比之教师的千言万语更加有效。3.演示法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这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的欲望。4.比较法现行教材都注意了对学生比较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运用比较分析法导入,可以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籍此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学习孔乙己时,可由范进中举导入,因为二者有相似之处:小说的主人公都是读书人,主题都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用旧知识作为新知识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范进”这一上学期学过的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鲜明对照,找到他们的异同点。5.音乐法音乐法就是借助于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作为导入的途径。这种方法灵活多变,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例如笔者在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时,就选用了歌曲松花江上导入,效果较为理想;本学期我在上公开课散步也用了相同的方法,课前和结束时都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意在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教学氛围中。6.引用法引用诗词、名作或名人名言引入,生动活泼,知识性强,它充分利用诗词、名言自身知识凝练、意境优美的特点,能顺利导入佳境,极具艺术魅力。本学期,我在上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引用了本文作者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秋天一文的话:“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上冰心的荷叶 母亲时,用了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7.描摹法描摹具体的实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得到情感共鸣。我在上狼一课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的描述:“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一股凉意直窜脑门,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还伴着几声野兽的嚎叫。你不想往前走了,可是后面的密林深处又不知潜伏着什么危险呢。当你进退两难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你该怎么办?”然后顺势引入了课文。 8.课件法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课堂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了质的飞跃。多媒体课件最大的特点就是集声、像、文为一体,体现出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符合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地发挥,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媒体能够展示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使声音和画面并存,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富于变化的图画,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产生共鸣。当然,语文课的导入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即兴应变法、欲扬先抑法、介绍作者导入法、点出人物导入法等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将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总之,每节课的开始就像一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导入绝非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归根结底,设计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