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 李力一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具有时代的必然性。这里所说的“必然性”主要指A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B隋朝国力强盛C南粮需要北运 D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需要2唐朝采取的“纳绢代役”和王安石实行的“募役法”,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同作用是 A.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C.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D.由实物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3唐太宗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教训是“存百姓”,为此,他 A.任用贤臣,虚怀纳谏 B.改革赋役,推行租庸调制C.完善科举,扩大统治基础 D.对外开放,吸纳外来文化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5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6唐朝骆宾王在讨武氏檄中写道:“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武则天不得人心 B.武则天代唐建周,违背历史潮流C.武则天政敌对她进行人身攻击D.庶族地主与土族地主的斗争7.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8唐初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根据唐朝制度,一道治理黄河的诏令从草拟到执行必须经过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户部9隋朝与秦朝的统治相似之处有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国家统一 都创立了新的统治制度 兴建了重大的影响深远的工程 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A. B. C. D.10隋唐时期的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庸调徭役两税法A. B. C. D.11唐朝的两税法同以往的税制相比,最主要的变化在于 A.地租形态的变化B.税收种类的增多C.征税标准的转变 D.征税手段的变化12两汉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都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打击了士族门阀势力 B注重了官吏的品德C实现了选贤任能 D君主控制了用人权13唐前期推行租庸调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 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 府兵制得到巩固 土地兼并明显减少A B C D14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实质上反映了 A.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 B.统治者注重官员素质C.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D.民主法制日趋完善15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16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A.唐朝后期是我国封建经济空前繁荣时期 B.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扬州自古以来工商业就很发达 D.大运河的开凿推动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17开元通宝是唐朝通用的货币,它始用于 A.唐高祖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18唐诗中有“终朝看火耕”和“山火烧山田”等诗句,这种状况表明A.唐朝人已关注到可持续发展问题 B.江南农业仍处于刀耕火种阶段C.人们寻求各种方法解决人地矛盾 D.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19唐朝后期,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出现了新的现象,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A.临淄、邯郸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 B.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实行了封闭式的坊市管理制度 D.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20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白居易七律重题)主要说明了 A.唐朝文人生活闲适 B唐代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C唐朝对知识分子的压制 D唐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21唐太宗说:“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犹如枝叶。”其中的“四夷”及其方位正确的是 22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A. B. C. D.23唐朝时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其中包括 天竺的医学、建筑艺术朝鲜的音乐中亚的舞蹈日本的服饰西方的科学著作A. B. C. D.24与唐朝诗歌的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A.唐朝的强盛 B.南北、中外文化的交流C.开明、兼容的政策 D.科举制的实行25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一些朝代统治者采取兵将分离的办法。下列哪些措施采取了这一方法 府兵制募兵制更戍法将兵法A. B. C. D.26史载:“(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杯酒释兵权C.设置转运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27北宋初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 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 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28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权,其政治作用是 A.保证了中央及京师的财政供给 B.为了抵御辽、西夏的进攻筹措军费C.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D.为议和筹措充足的“岁币”29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30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A.政府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政府纵容地主兼并农民土地C.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材料解析31阅读下列材料(14分)史载,唐代均田令对贵族官僚授永业田的规定,不仅全面,而且数额很高,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比较松弛,皇帝对贵族官僚无限制的赐田,到玄宗时期,一方面因商品经济空前发展,从事兼并的富豪大贾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也空前膨胀,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请回答:均田制最早推行于何时?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出唐朝“兼并之弊”形成的原因。唐朝土地兼并对经济政策调整有何影响?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有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材料二(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以夺富民之利材料三(王安石说)臣以为,苛能摧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转摘自邓广铭著王安石请回答: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