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1).doc_第1页
2014年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1).doc_第2页
2014年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1).doc_第3页
2014年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1).doc_第4页
2014年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1)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周节妇传宋 濂周节妇,姓赵氏,名淑。父孟德,有文学,生二女,节妇长且贤。尤爱之,授论语孝经列女传,皆能通其义。年十八,求宜婚者,得同邑周本恭,归焉。始归而姑卒,既而,舅及兄公、姒氏亦相继死。兄公子宗显尚幼,节妇相夫饬丧,治葬咸尽礼,育宗显如子,归十一年,生三男:宗善、宗祚、宗政。宗政始生时,天下大乱,夫婴疾甚,恐不起,顾节妇曰:“今兵革四兴,嗣子单弱如此,我死尔能自保乎?”节妇啮指流血,泣曰:“天在斯,吾有不能保孤儿者,天实诛之!”夫卒,节妇年二十九,号泣,泣间,含食哺诸儿,不暂出户限。明年,国朝与伪吴分邑拒战,两兵交焚掠,家资无纤毫存,节妇抱儿及宗显从一媵出,走匿。惟持田籍,以行深山穷谷间,饥饿颠踣,削木肤,采藜藿以食。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节妇怒,不与言,剪鬓发示之,厉色峻辞,使人莫敢近。兵完而归,富民侵主,其田殆尽,节妇持田籍与辩,卒赖以完。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节妇力辞不愿,乃复其家,节妇感泣,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市诗书,教诸子,夜焚松脂于室,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或怠睡首俯,辄笞咄不少恕。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节妇以兄公早殁,惟宗显存,为之婚娶,先于己子,羞服与诸子同,人不知辨。诸子逊悌,皆有士行。宗祚入为太学生,以文行称,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选自宋濂散文选,有改动)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婴疾甚婴:缠绕 B.乃复其家复:恢复C.市诗书,教诸子市:购买 D.羞服与诸子同羞:食物5下列句子中,表现节妇“善待兄公之子”和“困苦不改其节”的一组是( )育宗显如子 不暂出户限含食哺诸儿 为之婚娶,先于己子剪鬓发示之 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节妇符合礼法的品行是从公婆和丈夫的哥哥嫂子去世后,在办理丧事及养育宗显等事情中逐渐显现出来的。B.周节妇的丈夫在病重时担心孩子孤弱,生活难以维持,恐怕妻子改嫁,而节妇咬指出血,发誓一定要保全孩子。C.战乱中,节妇和孩子们到处奔逃躲避,尽管忍饥挨饿,吃树皮野菜,也带着自家田地簿册,足见节妇虑事周全。D.在对待个人声誉上,节妇对知州的好意极力推辞;在教诲孩子读书上,是稍有懈怠就打板子呵斥,毫不宽恕。7把下列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4分)(2)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段会宗字子松,天水上邽人也。竟宁中,以杜陵令五府举为西域都护、骑都尉、光禄大夫,西域敬其威信。三岁,更尽还,拜为沛郡太守。以单于当朝,徙为雁门太守。数年,坐法免。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阳朔中复为都护。会宗为人好大节,矜功名,与谷永相友善。谷永闵其老复远出,予书戒曰:“方今汉德隆盛,远人宾服,傅、郑、甘、陈之功没齿不可复见,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亦足以复雁门之踦,万里之外以身为本。愿详思愚言。”会宗既出,诸国遣子弟郊迎。小昆弥安日前为会宗所立,德之,欲往谒,诸翕侯止不听,遂至龟兹谒。城郭甚亲附。康居太子保苏匿率众万余人欲降,会宗奏状,汉遣卫司马逢迎,会宗发戊己校尉兵随司马受降。司马畏其众,欲令降者皆自缚,保苏匿怨望,举众亡去。会宗更尽还,以擅发戊己校尉之兵乏兴,有诏赎论。拜为金城太守,以病免。明年,末振将杀大昆弥,会病死,汉恨诛不加。元延中,复遣会宗发戊己校尉诸国兵,即诛末振将太子番丘。会宗恐大兵入乌孙,惊番丘,亡逃不可得,即留所发兵垫娄地,选精兵三十弩,径至昆弥所在,召番丘,责以“末振将骨肉相杀,杀汉公主子孙,未伏诛而死,使者受诏诛番丘”,即手剑击杀番丘。官属以下惊恐,驰归。小昆弥乌犁靡者,末振将兄子也,勒兵数千骑围会宗,会宗为言来诛之意:“今围守杀我,如取汉牛一毛耳。宛王、郅支头县槁街,乌孙所知也。”昆弥以下服,曰:“末振将负汉,诛其子可也,独不可告我,令饮食之邪?”会宗曰:“豫告昆弥,逃匿之,为大罪。即饮食以付我,伤骨肉恩,故不先告。”昆弥以下号泣罢去。会宗还奏事,公卿议会宗权得便宜,以轻兵深入乌孙,即诛番丘,宣明国威,宜加重赏。天子赐会宗爵关内侯,黄金百斤。 (节选自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因循:按照B以单于当朝,徙为雁门太守徙:迁徙C小昆弥安日前为会宗所立,德之,欲往谒 德:感激,感恩D会宗还奏事,公卿议会宗权得便宜 便宜:见机行事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段会宗有威信的一组是(3分)()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阳朔中复为都护会宗既出,诸国遣子弟郊迎官属以下惊恐,驰归小昆弥安日前为会宗所立,德之,欲往谒昆弥以下号泣罢去今围守杀我,如取汉牛一毛耳。宛王、郅支头县槁街,乌孙所知也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段会宗由沛郡太守一职调任雁门太守,是因为单于应当来朝见。几年后,因触犯法律被免,后来西域各国上书表示希望派任段会宗,阳朔年中才又任命为都护。B谷永劝诫喜好功名的段会宗,希望他不要追求奇功,任职期满立即回来,在万里之外更应该以身体为重。C末振将杀害了汉朝友好的大乌孙王,汉朝极为恼恨,于是派遣段会宗调拨戊己校尉和各国的军队去诛杀他的太子番丘。D段会宗利用智谋,权衡利弊,用小股部队深入乌孙国,诛杀番丘,彰显了国威,回国后得以褒奖,被赐爵关内侯,黄金一百斤。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康居太子保苏匿率众万余人欲降,会宗奏状,汉遣卫司马逢迎,会宗发戊己校尉兵随司马受降。(5分)译文: _(2)召番丘,责以“末振将骨肉相杀,杀汉公主子孙,未伏诛而死,使者受诏诛番丘”,即手剑击杀番丘。(5分)译文: 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选择每个2分,16分)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奎劾开封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上为罢不问。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优游,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注】 辜榷,垄断。评取:评,凭,仗势;取,拿走,抢走。浮屠事,佛教礼仪。文德不押班事:文德殿,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私:偏爱B此事不宜优游优游:犹豫。C奎适终制适:刚好。D今为陶绌奎绌:通“黜”,揭发短处。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现吴奎“忠君而谏”的一组是()2分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恐人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吴奎博览群书,通过科考担任了大理寺丞,并在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兵变时,向仁宗皇帝上书解读了引起兵变的天气征兆,皇帝对此深信不疑,因此非常器重他。B开封府尹被吴奎弹劾后就被外调到越州,皇帝也想知道有关举报信息的来源,却被吴奎拒绝了,理由就是如果查到报信人的名字恐怕再没有人敢提供举报信息了。C至和三年的时候,皇帝想了解朝廷内外的意见,此时吴奎提出不能因为确定皇太子的事而影响到君主的圣明资质。D虽然经过司马光的劝谏,吴奎没有立刻被皇帝外调到青州,可最终还是因韩琦被免去相位而出任青州。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译文: _(2)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译文: _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豫让论方孝孺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靦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注解:赵襄子出外,豫让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没有成功。被捕后,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三跃,呼天击之”,然后自杀。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保治于未然 治:太平B. 照耀简策 简策:史册C. 豫让臣事智伯 臣:称臣D. 曾无一语开悟主心 曾:竟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B. 而疵之智谋忠告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 当其欣于所遇D. 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对豫让的评论,说明了真正的忠臣烈士应该具有政治预见性,敢于犯言直谏,防患于未然。B.文章运用对比手法,例如郄疵虽然没有享受 “国士”的恩遇,但在关键时刻及时劝谏智伯不要中韩、魏奸计,可谓忠臣义士。C. 文章在结构上采取了层层深入的写法。开头先泛论“士君子立身事主”的要求,第二段中对豫让的言行进行了简短的概括,并提出了作者的初步评价,第三段充分论证了豫让之死实不足取。D.本文说理透辟,评论也有分寸,抑扬得体。作者虽然认为豫让不足以称为国士,但在篇末还是对豫让赞赏有加,认为他远胜于那些朝为仇敌暮为君臣的厚脸皮者。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任判馆事。六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宋初,迁户部侍郎。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剪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旬间民尽复业。开宝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太平兴国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选自宋史薛居正传,有删改)【注】鞫:审问。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史弘肇领侍卫亲军 领:统率B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预:干预C旬间民尽复业 旬:十天D士君子以此多之 多:赞美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为遣愁文以自解 当与振举,以成朕志B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 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C无敢忤其意者 居正以计缓其事D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 因服丹砂遇毒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B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C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D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薛居正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学习并有大志向,但是他初试科举未第,仕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B薛居正为官主持正义不畏权贵,即使面对威权震主,残忍自恣的史弘肇,他也能秉公执法。C皇上认为国家五谷丰登是上天庇佑的结果,这实际上是在批评薛居正等臣子为官不够勤勉。D薛居正形貌魁伟品行淳正。他为官宽缓为政简洁,他的为官行政之道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4分)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3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薛居正“体恤民情”的两个事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参考答案一4B(复:免除徭役)5C(不出门不能表现节妇“困苦不改其节”。喂养教育所有孩子。是勤俭持家的表现。)6B(“恐怕妻子改嫁”的说法错误。原文“我死尔能自保乎?”是说丈夫担忧自己死后,周节妇自己不能保全孩子。)7.(1)有人劝她说:“这样小的孩子怎么能够依靠,为什么让自己如此困苦呢?”(译出句子大意2分,“呱呱者、苦”各1分)(2)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就让他们跟随名师交往学习,所交往的有才能的人来拜访就高兴,给他们安排酒席;否则,就生气叹息一整天。(译出句子大意2分,“游、友”“相”“过”各1分)二4B徙:调任。5A是说段会宗杀了番丘后,其部下四散而逃;是说小昆弥被段会宗说服后无奈离去;是段会宗警告小昆弥的话。6C“汉朝极为恼恨”有误,汉朝派段会宗去诛杀其太子,主要是因为汉朝遗憾末振将已死,不能亲自诛杀他。7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句中关键词语有“奏状”“发”,“逢迎”为古今异义词;(2)句关键词语有“相”“即”,“手”为名词作状语。答案:(1)康居太子保苏匿率领一万多人想投降,段会宗就把情况上奏,汉朝派遣卫司马去迎接,段会宗调派戊己校尉的军队随同司马接受投降的人。(2)(段会宗)把番丘召来,责备他“末振将杀害骨肉至亲,杀了汉朝公主的子孙,没有来得及诛杀他就死了,使者奉皇帝命令来诛杀番丘”,就用手拿着剑杀死了番丘。【参考译文】段会宗字子松,是天水上邽人。竟宁年中,以杜陵令被五府举荐为西域都护、骑都尉、光禄大夫,西域人敬重他的威望和信用。三年后,任期满返回京城,授官为沛郡太守。因为单于应当来朝见,就调任他为雁门太守。过了几年,段会宗因犯法被免官。西域各国上书表示希望派任段会宗,阳朔年中又被任命为都护。段会宗为人喜好大节,注重功名,同谷永交情不错。谷永怜惜段会宗年老又到远方去任官,就去信劝诫他说道:“现在汉朝恩德正盛大,边远地区的人们都来臣服,傅、郑、甘、陈的功绩终身不可能再次出现,希望我的朋友您要按照旧有的惯例,不要追求奇特的功绩,任职期满就回来,也足以抵销雁门的不幸。万里之外应以身体为本,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话。”段会宗已经出了边境,各国派子弟到城郊去迎接他。小乌孙王安以前是段会宗立他为王的,心中感激他的恩德,打算去拜访,各位翕侯阻止他前去,他不听,于是到了龟兹去拜会。那儿的各国都对他很亲近顺从。康居太子保苏匿率领一万多人想投降,段会宗就把情况上奏,汉朝派遣卫司马去迎接,段会宗调派戊己校尉的军队随同司马接受投降的人。司马畏惧投降的人多,打算叫投降的人都自己捆绑上,保苏匿于是产生了怨恨心理,就率领众人逃走。会宗任期满后回来,因为擅自派遣戊己校尉的军队,耽误了军事行动,皇上下诏将功抵罪。授官为金城太守,因为生病被免官。第二年,末振将杀害了大乌孙王,赶上他又病死了,汉朝遗憾不能亲自杀了他。元延年中,又派遣段会宗发动戊己校尉和各国的军队,去诛杀末振将的太子番丘。段会宗恐怕大部队进入乌孙国后,惊动了番丘,让他逃走后不能再捉到,就把他所派遣的军队留在垫娄,挑选精干的持弩士兵三十人,从小道到达了乌孙王所在的地方,把番丘召来,责备他“末振将杀害骨肉至亲,杀了汉朝公主的子孙,没有来得及诛杀他就死了,使者奉皇帝命令来诛杀番丘”,就用手拿着剑杀死了番丘。番丘的官员和部下惊慌害怕,骑着马逃跑回去。小乌孙王乌犁靡是末振将哥哥的儿子,带领几千名骑兵包围了段会宗,段会宗就对他们说了来杀番丘的意思:“现在你们包围并杀我,如同取汉牛之一毛。宛王、郅支的头悬挂在槁街,你们乌孙是知道的。”乌孙王以下的人都畏服了,说:“末振将背弃汉朝,杀了他的儿子是可以的,难道就不能先告诉我们,让我们供给他最后一顿饮食吗?”段会宗说道:“事先告诉了乌孙王,让番丘逃走躲藏起来,就要犯下大罪。如果供给他饮食后再交给我,那就伤害了骨肉的恩情,所以没有事先告知。”乌孙王和部下哭泣着撤兵而去。段会宗回去把情况上奏,公卿议论认为段会宗权衡时宜得以见机行事,用小部队深入到乌孙国,诛杀番丘,宣扬彰明了国威,应加以重赏。天子就赐段会宗爵位为关内侯,黄金一百斤。三4、答案D 解析绌,通“黜”,贬谪。、答案D解析不是吴奎的话;是守孝时候的事情;司马光的话。6、答案A 解析A项“对此深信不疑”不当,因为仁宗还为此召集面议了。7、答案(1)如果在匆忙急促(仓猝)的时候,大权旁落,记录在史册上,被万代后人叹惜愤恨。(2)我曾与王安石一起兼任州郡长官(领管州郡,或是:同时担任牧守),看到他常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且自以为是,所做的事情迂腐而不切合实际。【参考译文】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记忆力强,博览群书。通过五经科贡举考试,官至大理寺丞,监管京东排岸司的工作。仁宗庆历年间御前侍卫政变后,吴奎上书说:“开春以来,阴雨连绵,气候反常。如今的兵变,发生在重要部门,流传到四面八方,让所有人惊骇不已。听说皇城司官六人中已处罚五人,只有杨怀敏还留用。人们说皇上任人唯亲,以情枉法。活捉反贼后,您下令留活口,可有人擅自杀掉了他们。这些人必然是反贼的同党想要灭口,否则,为什么不听从皇命?”于是请求仁宗召见面议,深受仁宗器重。后调回京城任右司谏,又改任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专给皇上提建议)。每次极言进谏,都是劝仁宗约束近侍佞媚拍马之辈。吴奎于是上书弹劾开封府尹魏瓘,结果魏瓘被调到越州。彭思永论事时,仁宗追问其中一些消息来源,吴奎代答说:“按照法律,御史有权保护其消息的来源,如果追问告密之人,那以后还有谁敢为我们提供情况?这岂不是自己遮掩自己的耳目吗?”仁宗于是不再追问了。至和三年,天下大闹水灾,诏令朝野议论朝政得失。吴奎上书说:“皇上在位三十四年了,还未确定皇位继承人。皇上不要听小人的鬼话,误了大事。如果在匆忙急促的时候,大权旁落,记录在史册上,也为万代后人所叹惜愤恨。我不愿意皇上以如此贤明的资质而抵挡危险存亡的较量(遇到不测)。这件事不能犹豫,希望您早日决定。”皇帝被他的话感动了,授他翰林学士一职,管理开封府。吴奎通晓从政之道,遇事灵敏迅速,下吏不敢欺瞒。富人孙氏垄断了财务,有亏欠他利息的人,直至被夺家产、妻女。吴奎收集了孙氏的历年罪恶,发配孙氏兄弟到淮、闽,有声势的不法之徒从此害怕、收敛了。英宗治平年间,赶上父亲离世,悲痛伤身,在墓旁搭棚守墓,逢年过节时以洁净、庄严地祭奠,不举行佛教礼仪。神宗刚即位时,吴奎刚守满孝,官复原职。一月后,升任参知政事。当时神宗已经召见王安石,王安石推辞不来。吴奎说:“我曾与王安石一起兼任州郡长官(领管州郡,或是:同时担任牧守),看到他常为自己的错误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