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现代化(2011讲稿).doc_第1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2011讲稿).doc_第2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2011讲稿).doc_第3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2011讲稿).doc_第4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2011讲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祁阳县委党校 张选旗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精神的理解,我想从五个方面来讲解这堂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五、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1、什么是“三农问题”即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也就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困难;农业产业结构落后、效率低下、发展缓慢;农村组织机构臃肿、税费负担沉重、市场体系滞后、人口大量过剩。“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我党历来的关于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史称“五个一号文件”。这“五个一号文件” 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的肯定,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2000年3月湖北省监利县一个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国务院领导的一封信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把中国的“三农问题”提到了极至。李昌平,湖北监利周河人。1963年生,经济学硕士。有17年的乡镇基层工作经验,现任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体改研究会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兼任香港乐施会中国部顾问,朝鲜项目高级专员,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曾被评为南方周末2000年年度人物、2006年“中国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曾先后就读于湖北机电学校、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系,获硕士学位。1983年1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北监利县周河公社团委副书记,监利县周河乡书记,毛市镇副镇长、周沟乡、拓木乡、棋盘乡党委书记、监利县县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等职务。2000年3月,他慨然上书朱镕基总理,反映湖北农村的突出问题,指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9月辞职南下广东打工,并呼吁“给农民平等国民待遇”,被评为南方周末2000年年度人物。2001年年9月-2003年,就职于中国改革杂志社,任记者、编辑、副主编、执行主编,2003年10月就职于香港乐施会,任西南项目官员,2007年任香港乐施会中国部顾问、朝鲜项目高级专员。2006年7月,任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并被南方都市报等机构评为2006“中国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著有我向总理说实话和我向百姓说实话等书。在国内发表文章百篇以上。有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专著在日本、越南出版。在美国、日本、越南学术杂志上有多篇论文发表。作为中国民间著名的“三农”问题研究者,曾在中央党校、多家地方党校和行政学院、中国数十所高校就“三农”问题发表演讲。对越南农村改革和“三农”政策也有一定影响,曾经受到越南政治局常委潘演接见。 2003年2月8日,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温家宝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这篇文章是温家宝在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特别重视,胡锦涛、温家宝以及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2004年以来,又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农业稳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历史上所形成的制度与体制障碍,农村的落后与贫穷、愚昧和偏僻、偏执与保守,与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反差。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3、新农村建设的由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新世纪现代化建设进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展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从深层次解决“三农”问题的更高境界和宽广视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三农”问题思想认识上一次质的飞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延伸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必将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就曾用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4年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即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出现过这一提法。但是过去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由于我国经济落后、基础薄弱,只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城市工业方面。虽然倡导城市带动农村,但在实践中更多是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发展农村,就农村发展农村,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公共财政投入没有向农村倾斜,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比较严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下发了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世界范围看,先行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工农业发展失衡、城乡收入扩大等问题,并因此开展农村建设。具体来说,美国在2O世纪初、日本在2O世纪4O年代、韩国在2O世纪7O年代、印度大约在20世纪8O年代分别开始了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活动。这里,尤以韩国最有借鉴意义。年韩国新村运动开始时,农业人口的比重高达,到年急剧下降为,到年又下降为,现在为。也就是说,韩国仅用了约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才完成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而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和社会动荡。无论从世情、还是从国情来看,我国大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势在必行,是民心所向,是党的宗旨最直接的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就“新”在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理念、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公共财政普照农村为内容。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保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农业自然资源难以再有明显增加的背景下,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一)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从生产力要素方面来阐述:可以将农业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原始农业是指以采集和游牧为基本特征,使用石器工具来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传统农业是指开始于石器时代未期和铁器时代初期,并且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纪60年代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农业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大机器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它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现代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来经营的科学化、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具体来讲,现代农业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现代农业是产业融合型大农业。现代农业是超越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包括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内容的农业,是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新农业。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这些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近年来,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遥感遥测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各国的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现代农业是生态环保型农业。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理念和行为。在土、水、气、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安全等资源和环境方面均有严格的环境标准。这些环境标准,既包括产品本身,又包括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既包括对某地某国的地方环境影响,也包括对相邻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的区域环境影响和全球环境影响。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重视土地、肥料、水资源、农药和动力等生产资源投入的节约和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在应用农业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是功能多样性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正在向观赏、休闲、美化等方向扩延,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也迅速发展成为与产品生产农业并驾齐驱的重要产业。现代农业是市场导向型农业。现代农业使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无论是种植经济向畜牧经济转化,还是分散的农户经济向合作化、产业化方向转化,以及新的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都是在市场的拉动或挤压下自发产生的,政府并无过多干预。正是在市场机制外在的竞争压力和内在利益追求中,现代农业才能真正成为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 农业的首要任务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战胜了频发的严重自然灾害,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粮食产量从2005年的9680亿斤增加到了2009年的10616亿斤,增长了9.66%,年均增速达2.33%。其他主要农产品,如油棉糖、肉禽蛋奶和水产品以及瓜果蔬菜等产量也都有明显增加。农产品供给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而且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提供了重要物质支撑。但是,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在人增、地减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农产品供求压力在不断增大。受农业资源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制约,我国有些农产品出现了供求缺口逐步扩大的迹象,进口数量不断增加。如大豆和植物油,2009年进口量分别达4255万吨和816万吨,致使我国大豆和植物油的自给率分别下降到了30%和40%左右。某些重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大幅度下降,必然导致国家对农产品市场调控难度加大,甚至导致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风险加大。因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始终坚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农业自然资源难以再有明显增加的背景下,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战略目标。1.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96年的世界粮食首脑大会将粮食安全定义为: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买得到和买得起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以满足活跃、健康的生活所需的饮食需求和消费偏好。这个定义获得了广泛接受和使用。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包括:(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民谚有云: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古往今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许多时候还是重要的战争手段),粮食,一直被置于重之又重的位置上。“用不足世界 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 22%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也体现了中国的负责任”。粮食安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永恒的主题,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只能靠自己来解决。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粮食安全问题有四个问题需要考虑:第一,能生产多少粮食?第二,能买到多少粮食?第三,能买得起多少粮食?第四,能运回多少粮食?国务院于 2008 年 8 月发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明确了中长期保障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目前,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粮食法列为五年立法规划一类项目,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长期研究粮食安全问题的中国社科院专家李国祥认为,粮食法的出台,意味着中国对粮食的管理将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上升到全国人大法律的高度,中国粮食安全将更有保障。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一是稳定基本农田,保障生产基地。耕地是粮源之基,保证足够的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非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不断优化耕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加大土地整理复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要继续建设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河流污染,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减少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和改善粮食产地环境。二是健全市场体系,保障有效供给。发挥粮食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高效、灵活、低成本地保证粮食供应。要尽快建立以国家粮食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众多的分布全国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粮食期货流通为先导的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品种结构性矛盾,区域性粮食供需矛盾,活跃粮食市场,确保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改善落后地区粮食物流通道,改造和建设产销区流入流出大型跨区域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实现物流配送。要规范市场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和管理;建立市场信用制度,强化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的行业自我管理和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严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格产品质量检疫检验制度,严格整治假冒伪劣非法交易行为,严格实行产品无污染包装和标签制,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督检查。三是完善储备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是国际上通用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国政府都有储备。储备制度是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平抑粮食市场波动、实施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有效手段。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健全和完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政府储备和企业商品最低库存以及家庭储粮相结合。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主要用于确保全国性的粮食明显供不应求、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地方储备主要用于解决区域性供求失衡、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和居民口粮应急需求。同时,所有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必须承担粮油最低库存义务,保证必要的合理库存。要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尤其是主销区和西部缺粮地区和贫困地区及自然灾害多发区,更应加强和充实中央和地方及企业储备。此外,还应加强大中城市、灾害地区的成品粮油储备,做好粮油市场的应急供应保障,切实增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四是建立政策体系,提高政策保障。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有全面持久的国家政策支持。一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政策,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能力和产出能力。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供水灌溉改造,推进低产农田整治,土地复垦,提高农田利用,建设稳定、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同时,要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二是完善粮食直补和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专项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央对粮油主产省县区的奖励政策,积极扶持种粮大户和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三是产业化支持政策。要构筑以粮食为中心的产业化加工、储运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对粮油批发市场、仓储设施、物流配送等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提供政策保障。五是创新科技体系,提高增产途径。科学技术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我国的农业科技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对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改造优化产业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强大。因此,建立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当前要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力争粮食单产有大的突破,到2010年全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到每亩325公斤左右,到2020年提高到350公斤左右。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科研攻关,实施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提高生物育种的研发能力和扩繁能力。同时,要建立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备体系、精深加工开发转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等是保障粮食增产、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六是发展非粮资源,开辟补粮渠道。非粮食品是对粮食食物的一种有效补充和供给,也是丰富人们生活,合理调节调剂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食物食品多样化的有效渠道。既减少节约了粮食,又丰富了人们健康生活。一是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调整产品结构,逐步扩大优质高效饲料作物种植,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禽。如发展人工草场、高产饲料草地草场、桔杆养畜、桔杆菌种植等扩大养殖业的饲料来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和使用率。二是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我国现有七大支流1200多条河流湖泊,数以万计的水库及池塘,充分利用淡水资源,积极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发展稻田和庭院水产养殖,合理开发低洼盐碱地水产养殖,扩大淡水养殖面积。同时要加强水产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油料作物生产。在优先保证口粮作物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大豆、油菜籽、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提高油料品种和品质。四是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合理利用山区高寒地带土地资源,发展木本粮油产量,建设一批名、特、优、新木本粮油基地。如核桃、板栗、油橄榄、魔芋、水稻旱栽等粮油食品品种,增加木本粮油食物食品供给,开辟粮食品种供给渠道。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就必须不断提高我国自身的粮食生产能力。为此,建议明确提出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以确保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1000亿斤以上。培育新的粮食产能,离不开增加投入和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对此,建议明确了必须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的要求。应当指出,这里讲的粮食主产区,不仅是就全国而言的粮食主产省区,而且也包括各省区市范围内的粮食主产市县。只有全国上下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才能切实保障粮食安全。2、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和建设高产农田。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早在 1997 年,就提出要实行全世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03 年 10 月 14 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因此,我国必须始终坚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到2020年耕地的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在坚守耕地数量的同时,还必须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议明确要求,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针对当前的薄弱环节,建议明确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3.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我国投入农业的自然资源已难再有明显增加,今后农业的发展必须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建议提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为农产品增产特别是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为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4.必须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不仅追求农产品产量的增长,而且要实现农产品品种丰富和质量提高,要增强农业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就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议提出,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 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 一是农产品产业体系。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各个产业,以确保国家粮 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二是多功能产业体系。包括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物能源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特色 产业、生物能源产业、乡村旅游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等,以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增进经济社会效益。三是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包括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咨询等为农 服务的相关产业,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5.必须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指导,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对规范农业示范区发展,示范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1)为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树立新样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 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样板区,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形成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加快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重要作用。(2)为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途径。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行产学研结合,提升和强化农业示范区引进、集成、运用、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功能,建 设一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密集应用区和辐射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优化和组织管理创新,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3)为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打造新基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挥其设施 装备先进,人才资源丰富,组织管理高效的优势,构建起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有机联系、沟通直接的新型信息传播网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打造一批实训基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周边农民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提升区域农业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4)为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搭建新平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科研推广机构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联合与合作,探索适合不同条件的农业生产投入、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的新型体制机制,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形成农户与市场 更加有效的对接机制,推动建立符合区域实际和产业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5)为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增效开辟新渠道。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发挥农业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解决就业等传统功能基础上,拓展生态保护、休闲农业、文化传承等新型功能,培育农业的新 兴产业,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科普教育基地和农业文明传承载体,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农业、关心农业、重视农业的良好氛围。6.必须加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ANPSP)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农业面源污染 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引起水体污染的排放源,分布在广大的面积上,与点源污染相比,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受外界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很大。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对粮食的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部分地区,由于不合理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大量畜禽和水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大力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防治养殖污染。第二,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控制农村废弃物的污染。第三,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防治流失污染。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仅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公共服务就是指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向公民所提供的、基本的、非盈利性的各项服务。公共服务可以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分为基础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基础公共服务是指那些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从事生产、生活、发展和娱乐等活动都需要的基础性服务,如提供水、电、气,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邮电与气象服务等。经济公共服务是指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及其组织即企业从事经济发展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如科技推广、咨询服务以及政策性信贷等。社会公共服务则是指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满足公民的社会发展活动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务。社会发展领域包括教育、科学普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社会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公民的生存、生活、发展等社会性直接需求,如公办教育、公办医疗、公办社会福利等。公共安全服务是指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务,如军队、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是指农村地区为满足农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教育、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农村公共文化、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环境治理六个方面。(一)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近年以来,尽管国家不断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由于历史欠帐太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仍然没有大的改观,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推广,过去由农民自掏腰包、一肩一挑地建设起来的基础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更不用说为建设新农村起到支撑作用。我国农村基本建设的支出虽然逐年增长,但是其占全国基本建设的支出的份额却不足20%,且其份额还出现下降的趋势。农田基本建设标准不高,水利设施严重老化,机耕道路长年失修。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滞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3.6%,而同一比例在英国是22.8%,法国是30.1%,德国是29.7%,瑞典是34.7%。 受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实行城乡二元制,占人口比例较小的城镇居民占有社会保障资源的80以上,而广大农村居民仅仅占有不到20的资源。3、农村人口就业问题严峻。根据我国目前每亩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农村只需要1.5亿劳动力,也就是说,我国农村尚有将近6亿的人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目前政府所开设的一些公益性的职业培训机构主要是针对城镇下岗职工,而经营性的职业培训机构的收费昂贵,又没有权威的资格认定对其进行规范,其培训的含金量在就业过程中受到很大质疑,这就严重降低了农民进行职业再教育的积极性。这些显性和隐性的失业人口成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隐患。4、城乡公共事业建设差距巨大。在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上,城乡之间的差距很大。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在医疗卫生方面,农村乡(镇)卫生院甚至达不到城市街道卫生室的水平,村级卫生室就更差了。5、农村环境保护存在薄弱环节。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没有得到高度重视。乡村企业排放污染物、农药化肥大量使用造成面源污染、规模化养殖业的废水排放以及农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使农村水环境状况越来越恶化,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主要对策针对当前我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发展的潜力和新农村建成的速度。今年两会期间,中央反复强调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并在财政收入中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因此,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依靠国家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更要着力改善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2将改进农村的教育体系建设作为中心。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和主体,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当前,在我国农村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基础教育成绩斐然,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层次构成却始终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受教育水平较高、有较强学习能力的那一部分人,或通过教育摆脱了农民身份,或外出务工,因而使得农村出现人才断层,农村劳动力素质迟迟不见提高。当前改进农村的教育体系就是要思考如何弥补这一断层,笔者认为改进农村的教育体系要分两步走:一是继续发展基础教育,并在高中阶段实行分流。鼓励成绩好、有深造欲望的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教育移民”;发动成绩不够理想、不想深造的农民子女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其从业能力,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培育生力军。二是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成人职业教育既应包括农业职业技术的培训,也应包括非农产业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农业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弥补农村人才的断层,这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积极方式;通过非农产业的职业技术培训,可以有效其“转行”的成功率,为向城镇转移提供可能,这是转移农村绝对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方式。3把培育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作为支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曾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的村社合作组织的被扭曲,使得农业经营出现分散化,农民生产出现非组织化,我国农民的这种“单兵对阵”的状态使其在抵御市场风险的时候力量非常薄弱,作为常具有滞后性。因而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积极地承担起这一部分责任,培育一整套完善的农业中介组织来支撑新农村建设。农业中介组织应当包括以下几种组织形式:(1)农业专业协会。通过农业专业协会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种养殖技能的交流平台,保证农业的科技成果能够实现转化,利用其产生的边际效益为农民增收服务。(2)农业经营协会。通过农业经营协会为纽带将农业龙头企业与一家一户的传统经营联合起来,利用农业龙头企业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3)农业信息发布组织。通过农业信息发布组织发布的信息来使其有可能预先科学的安排种植的品种和面积,改变农民“单打独斗”、“今天下雨、明天打伞”的经营现状。4. 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保障。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绝大部分依赖家庭和土地,但随着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以及农村经济条件的迅速变化,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成为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障碍。事实上,据相关学者统计,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的角度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条件,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在财政预算上取得更高优先权的问题。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使他们轻装上阵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的重要保障。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民富则国家强。我省农民收入增速不快,在全国的排位不断靠后,这与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显然不相称。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我省562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居全国家12位,现在居全国16位。中南六省居第3位,位于湖北、江西之后。(一)当前农民收入变化的特点:1、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农业依靠政策支持,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特别是2004年至2011年,中央连续发出8个“一号文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出台,使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增长近31倍,平均每年增加138元,年均增长7.1。实践证明,出台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改善农民多渠道就业环境是农民快速增收的三大“助推器”。2、农民收入结构有所改善。随着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农民收入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经营性收入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1978年,农业经营性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84.95%,至2007年下降到53%,下降近32个百分点。二是以农民务工为主的工资性收入正在逐渐上升。1978年,以农民外出务工为主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仅为16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7.92%,至2007年上升到38.6%,增长近100倍。三是农业转移性收入也在增加。随着政府“四减免四补贴”政策的出台,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从2004年的116元增加到2007年的222元,年均增长24.4%,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的3.9%上升到2007年的5.3%。3、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一是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的乡镇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得到迅猛发展。随着新型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建筑、餐饮、加工制造等行业,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收入中的比重迅速增长,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大量的工业项目上马,农地征占补偿水平得到提高,土地流转、房屋出租、参股投资等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开辟了新的空间。三是市场化取向的农村改革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进程,我国许多农村农业生产走上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的道路,不断增加的产品附加值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四是2004年以来,国务院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产品特产税,推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也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二)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在看到我国农民收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促进农民增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持续增收渠道较少,长效增收机制欠缺。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是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据分析,近年来虽然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农民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仍比较缺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究其原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基数低,同时受现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民增收减负体制不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承包关系、征地制度改革不能适应发展的新要求。从长远看,这种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还需经过长期的努力,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比较效益不高。一方面,之前农村土地没有打破传统的流转机制,土地经营承包到户,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由于专业化经营投资风险大,加上农业自身的脆弱性,在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和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把握市场行情,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判断进行小而全的生产,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化生产格局,造成农产品的雷同。即使某区域有一些特色的亮点,但生产较为分散,并且规模偏小,难以做强做大,无法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形成不了整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局限于农业甚至种植业内部,大农业意识不强,农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加上多数农户缺少利用农业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往往以劳动力的投入来替代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凭经验、靠传统技术进行粗放经营。由于农民本身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经营手段粗放,使得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营养化的消费需求,造成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竞争力不强,出现卖难和价格下跌现象,从而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愿望难以调动。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来,农资价格均涨幅较大,部分产品几乎月月刷新历史纪录。从市场行情来看,2008年10月份以前,各种农资的价格涨幅最为明显,上涨持续时间长,2008年9月份,绝大部分农资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产复合肥、国产氯化钾、国产磷酸二铵等化肥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40%,钙镁磷肥、普通过磷酸钙、进口磷酸二铵等肥料的涨幅也超过了30%,进口尿素和国产尿素涨幅略低于20%,农用柴油(0号)、饲料、地膜、棚膜的价格涨幅也超过了10%。农资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抵销了农民收入增长的成效,造成增产不增收,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四是综合素质整体较低,增收手段较为缺乏。据农业部调查,在我国农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文化程度普遍在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整体较低,一方面,造成了农民难以有效接受一些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导致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开拓市场的胆识和魄力;另一方面,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外出务工人员在企业的劳作质量和收入水平。因此,在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成为决定农民收入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五是农业生产环境恶劣,制约农民增产增收。自然环境方面,在我国仍有较大部分农业没有走出“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收入水平与生产环境有很大的关联。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容易形成台风、寒潮等强对流天气;降水地区分布不均衡,容易形成南涝北旱;雨热同期,每到水稻成熟时期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灾害天气的发生都会让农业产出率下降。基础条件方面,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投入比例逐年增长,但我国农业生产基础环境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较差。多发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较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不明显,农业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增收受到制约,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土地抛荒现象日益严重。(三)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发展中不断促进农民增收。1、优化产业结构,在凸显特色中实现农业增效要提高农业的产业效益就必须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凸显特色、注重效益”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凸显特色中实现农业增效。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优化。目前,我国粮食的优质品率仅为10左右,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也仅为15左右,普通农产品出现“卖难”现象,专用、优质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市场主要特征。因此,要加快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下决心淘汰劣质品种,大力开发优质品种,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目标。二是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