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复习.doc_第1页
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复习.doc_第2页
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复习.doc_第3页
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复习.doc_第4页
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复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复习(150分) 班级 姓名 一、文言虚词(30分)1、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知之为知之 ( )心之所向 ( ) 人皆吊之 ( )学而时习之 ( )邑八景之一也 ( )使之冲烟而飞鸣 ( ) 鞭数十,驱之别院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其”的意义。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其邻人之父亦云( ) 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 )蹲其身,使与台齐( ) 子曰:“其恕乎!” (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3、请指出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或意义。 使之冲烟而飞鸣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 学而不思则罔 (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 ) 相委而去 ( )暮而果大亡其财 ( ) 4、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 子又留蚊于素帐中(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5、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 徐喷以烟( ) 以丛草为林( ) 以观沧海( ) 独以跛之故( ) 二、文言实词(20分)1、通假字 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由,诲女知之乎( ) 尊君在不( ) 2、一词多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故:( ) 温故而知新 故: ( ) 马无故亡而入胡故:( ) 故又名“鬼市”云 故: ( ) 作青云白鹤观观:( ) 昂首观之 观:( ) 暮而果大亡其财亡:( ) 马无故亡而和胡亡:( )吾日三省吾身日:( ) 能张目对日日:( )3、古今异义 可以为师矣古:( )今义:( ) 相委而去古:( )今义:( ) 三、古诗文填空(29分)1、四季中的花,在诗人笔下各具情态。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 ,映日荷花别样红”,摹写夏荷怒放;陶渊明饮酒中“ , ”,再现秋菊淡雅、南山悠悠;王安石梅花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点染冬梅傲雪、风骨凛然。2、“一切景语皆情语”。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透露出诗人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晏殊浣溪沙中“ ,似曾相识燕归来”表现了作者感时伤逝之情怀。3、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的流连忘返;幸福是苏轼“ , ”的美好祝愿。4、唐代诗人李商隐、杜牧被称为“小李杜”。杜牧善用绝句,讽咏史事,寄托心志,泊秦淮中,他借用典故讽刺统治者昏庸腐败的诗句是“ , ”;在赤壁中用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李商隐的诗则想像大胆,意境奇美,夜雨寄北中“ , ”两句,突出时空局限,憧憬着与亲友秉烛欢谈的场景;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 ”一句,以象征手法歌颂了至死不渝的爱情,读来凄美动人。5、许多成语源自古诗文。源自十则,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 。源自曹刿论战,表示趁热打铁、一去呵成的成语是“一鼓作气”。源自桃花源记,借指与世隔绝、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理想地方的成语是“ ”。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思关系的句子是: , 。7、观沧海中,用丰富的联想表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 。8、诗歌善用互文。巧用互文,杜牧泊秦淮的“ ”将暮霭、淡月、寒水、浅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王湾次北固山下的“ , ”寓情于景,写旅途所见的青山绿水的景色。9、论语十则中“ , ”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也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四、把下例表格内容填写完整(10分)篇 名作者朝代文体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词龟虽寿曹操 (课内)马致远题破山寺后禅院唐观书有感朱熹五、诗歌赏析(11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通过哪些景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好在何处?(2分) 3、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中第一句通过写景,既点明了,又暗写了诗人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关切。诗中还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情感,将其人格化,诗人托付,将寄给朋友,带到遥远的夜郎西。(3分)4、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其他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 。(2分)六、语段练习(一)山市(原文略)(20分)1、解释下列词语:(4分)碧瓦飞甍 ( ) 危楼一座 ( )黯然缥缈 ( ) 窗扉洞开( ) 2、“一切乌有”中的“乌有”一词意为,写出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分)3、本文作者_,字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 。(3分)4、除忽一词外,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时间的词,说说在文中所起的作用(5分)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分)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6、请想象文中“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字数不少于个)(4分) (二)赵普(15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启箧( ) 既薨( ) 2、根据语意用“/”为下面这句话标出正确的朗读节奏(标一处)。(1分) 在 相 位 者 多 龌 龊 循 默 3、解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4分)竟日 次日 明日 他日 4、翻译下列句子(2分)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5、用四字短语概括这段文字写了赵普哪些事?(2分) 6、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结合历史学习和所学过的论语十则,谈谈你对论语这部书或其中的某一则又有哪些新的认识?(2分) 7、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像赵普的人?请写出两个来。(2分) 七、阅读笔记峭壁上的树 张庆和也许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也许是为了免遭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捕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衣,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