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docx_第1页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docx_第2页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 摘要:本篇文章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概述,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意识、内外部监督机制、信息系统实用性等方面分析了内部控制现状,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应对策。 下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 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岗位设置及监管考核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新常态下,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对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联系紧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可以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理念,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使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一、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指系统分析经济业务活动中的各类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点,通过建立相关制度、设置业务流程、执行相关程序,对经济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单位要想构建和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包含五个方面的要素:第一,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组织架构、工作机制、财务信息、干部队伍建设、单位文化。第二,风险评估。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系统分析经济业务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有关的内外部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第三,控制活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第四,信息与沟通。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及时准确地获取、分析、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单位内外部之间进行及时有效沟通和应用。第五,内部监督。单位对其自身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现状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于2014年1月1日起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但是,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并未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出台系统完善的内控制度,仅就开支的标准、范围加以制约,对预算、政府采购、建设项目、资产管理、合同等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面上的控制。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细化内部管理,制定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建设。 (二)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 单位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对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往往重视经济业务而忽视单位的内控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缺乏科学的认识。有的管理层仅对财务部门建立内控制度,认为内控只与财务中心和审计部门有关,未将内控建设覆盖单位各类经济业务。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未能有效执行,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内控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不相容岗位未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不能发挥内控的监督作用。 (三)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提出改进建议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审计部门大都平行于会计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较弱,无法有效约束单独的经济行为。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只是对单位的财务、资产等方面进行审计,但内控建设需求内部审计部门不仅就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还应对单位其他各类经济业务进行审计。外部监督大多来自审计、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注重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未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四)信息系统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建设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如何嵌入单位信息系统问题,由于财政部没有制定明确的操作指引,而且每个单位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在原则性的制度规定和具体的制度执行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k公自动化、经济活动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未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流程和措施嵌入单位信息系统,存在人为操纵的因素,未能有效保护信息安全。 (五)内部控制人员综合能力不高 内部控制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涉及到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从业人员都是财务人员,管理决策能力有限。单位对员工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方面,对管理理念及道德方面的培训很少涉及,关键岗位未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影响了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控制。单位应全面系统分析、梳理经济业务活动中所涉及的不相容岗位,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设置清晰的决策、执行、监督机构,并建立和实施相对独立的报告制度,体现职责明确、相互制约的原则。关键岗位建立人员A/B角制度,实行定期轮换制度。建立与组织机构、经济业务及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授权制度,明确授权主体、范围与权限,规范授权管理程序,科学分配权力。根据组织机构、经济业务及管理等发展变化、风险状况,审慎确定被授权人的权限,并对授权执行情况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及时调整。将内控管理嵌入经济业务活动中,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构建内部控制的自我完善机制。制定涵盖业务活动的书面流程,编制、执行、监督流程应讲求实效性和风险可控。 (二)做好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工作 由于内部控制覆盖单位各类经济活动,因此需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提高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内控理念、控制措施等嵌入信息系统,以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与常态化,有效避免人为操纵因素。信息系统建设实行统筹规划、统一建设,从单位全局出发,协调配合、分工合作、整合资源、实现一体化,发挥信息化建设对业务管理和辅助决策的支撑与促进作用。强化流程控制,将业务流程固化在业务生产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健全信息系统预警机制,加强风险揭示和自动控制。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做好信息安全分级和等级保护工作,强化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加强信息系统权限管理,实现信息及系统操作留痕、存取可控、存取有效和数据完整。 (三)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外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由内部审计部门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同时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建立内部控制检查情况定期披露制度,及时对内控制度落实、监督检查及评价情况予以披露。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要依托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外部监管,聘用中介机构对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充分发挥外部机构监督职能的作用。 (四)合理设置岗位,提高员工素质 人力资源部门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定岗定编,明确岗位的权限和职责。设立相关部门对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和奖惩。行政事业单位要注重对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激励和引导单位员工加强业务学习。通过定期开展继续教育、加强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赵丽君,刘冬梅.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5(03):65. 辛胜入,刘佳.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齐鲁珠坛,2015(01):52-56. 李兵.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山东财政研究,2014(12):61. 江伟真.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4(30):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