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教案苏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教案苏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教案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18章 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目标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病原体和预防传染病的三项基本措施,使学生理解传染病的三大特征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向学生介绍生物武器及防护。(2)技能培养目标通过教师科学的处理和层次分明的讲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事例分析,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当堂表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思想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传染病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卫生防范意识,了解我国建国在传染病的防治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传染病的病原体,特点和流行环节。教学难点: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原则教学准备:1.非典、禽流感图片2.蛔虫和血吸虫、疟原虫的图片3.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流感病毒、爱滋病病毒、大肠肝菌的图片4.材料一、材料二5.传染原、易感人群的图片6.各种传播途径的图片7.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各种图片(一)新课引入投影:有关非典、禽流感图片提问: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什么? 提问:非典和禽流感都使大家陷入一片恐慌,到底这两种疾病有什么特异功能让人们如此惊慌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 你想了解传染病吗?你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呢?(二)讲授新课:幻灯展示课题提问:你觉得传染病是一种怎么样的疾病? 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讲述:我们来看看科学的定义是怎样的,请大家翻开课本152页。幻灯片:传染病是由病原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并可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提问:你知道哪些病原体呢?幻灯片:寄生虫(逐个播放蛔虫和血吸虫、疟原虫的图片)学生认识并说出这些病原体寄生的部位。讲述:蛔虫寄生在人体的肠道中,会引起蛔虫病;血吸虫一般寄生在人体的皮肤上,在进入血液引起血吸虫病;疟原虫寄生在血细胞中,引起疟疾。这类病原体成虫时体形比较大,肉眼能观察到,还有一类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病原体,它是什么?幻灯片:各种微生物的图片(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流感病毒、爱滋病病毒、炭疽肝菌)观察课本152页病毒的形态图,是否有细胞结构、形态如何、个体大小总结出病毒的特点。病毒的特征:个体微小,不具细胞结构,形态多种,不能独立生活。寄生虫(蛔虫和血吸虫、疟原虫)归纳:病原体的分类 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提问;你身边有哪些人患过何种传染病?这些传染病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讨论、分析得出传染病的特点。板书:传染病的特点:流行性、传染性、免疫性。说明:免疫性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免疫的时间长短也不同,如天花、麻疹是终身免疫的;水痘的免疫时间有一年或两三年,又是根据不同的人而异的。巩固练习:材料一、小王暑假到乡下姥姥家玩,不幸染上了红眼病。开学了,他回校上课,第三天,他的同桌小李也得了红眼病。大家都不以为然,一个星期后,班上有几位同学都得了红眼病。 材料二、小明的爸爸小时候患过甲型肝炎。有一次,他们全家生吃了不洁的毛蚶,结果小明和妈妈得了急性的甲型肝炎被送进医院,值得庆幸的是小明的爸爸却安然无恙。 材料一说明传染病具有_和_; 材料二说明_。提问:小李是怎样得红眼病的呢?(接触小王)如果他接触的人都是健康的,他会得吗?幻灯片:用图片和文字说明传染病流行要具备的三个环节结合图片讲解: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如流感病人。2.易感人群:容易受某种传染病传染的人群。如:所有健康的人。3.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结核病就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根据图片判断:它们属于哪种传播途径?(空气、饮食、接触、生物媒介传播)讨论:以流行性感冒为例,你能说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吗?讲述: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提问:既然传染病这么容易在人群中传播,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讲述: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幻灯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学生看书了解如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提问:当非典来临的时候,我们家里和学校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它们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项措施? (买药水消毒、吃板蓝根、出门戴口罩、不开家长会、量体温、北京回来的人要量体温、隔离观察、设立发热门症等)幻灯片:判断以下图片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项措施?控制传染源:封锁疫区、对病人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卫生、在公共场合要戴口罩、不与患者接触、对疫区消毒、保护易感人群:锻炼身体、打预防针提问:当禽流感再次来临时,你还会害怕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不注意保护自己、保护环境,只要我们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我们一定能战胜疾病。(三)小结(边提问边投影):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并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传染源能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病 (流行环节)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容易传染传染病的人群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教学后记:本节按照和谐教学法的基本规则和理念,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敏锐,讨论热烈,气氛活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的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思想上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正确对待患有传染病的病人。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2、举例说出我国发病率高的癌症和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命价值,增强互救互助意识。 重点:1、举例说出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因;2、举例说出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难点:举例说明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教学准备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应联系常见事例,不可空洞说教。 1、学生预习本节,并准备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有关图片,视频素材及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述: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传染病,并且了解到传染病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的疾病 述:然而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却已经超过了传染病。 述:除心血管疾病外,癌症也是危胁健康的主要疾病。今天我们要来重点了解这两种疾病。 心血管疾病问:大家所了解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动脉硬化、高血压)交流 阅读P78 述:其中冠心病对人类的危害最大,在欧美发达国家,冠心病的死亡率已经超过各种癌症死亡率的总和。 问:那么冠心病的病因是什么呢?回答P75 述:冠心病由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引起,冠状动脉在哪里呢?(主动脉基部)回答 述:冠心病会导致心脏肌肉缺血,如果心脏暂时性缺血,会引起胸闷、心前区疼痛,这被称为什么?答心绞痛 心绞痛:胸骨后部的疼痛或压缩感觉,持续时间约数秒至数分钟,可放射到左肩或左臂。多见于冠心病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述:如果冠状动脉被凝血堵塞,血液不能流通,就会引起心肌梗死。 心肌梗塞: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继以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因而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 述:看来冠心病的危害非常巨大,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猝死等。导致冠心病的原因有哪些呢?答: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 问:如何预防冠心病?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防治意识。 问:如果发生心绞痛如何急救?(自救/他救) 癌症述:癌症也是一类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癌症也称为恶性肿瘤。除头发、指(趾)甲外,几乎所有组织、器官都可能发生癌变。 问:我国癌症按死亡人数和死亡率排序,结果怎样?回答 1、 城市中排首位的是哪种癌? 2、 农村中排首位的是哪种癌? 3、 青少年中排首位的是哪种癌? 述:白血病是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请大家阅读76的材料,讨论一下白血病病因治疗方法,以及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方法?(化疗、骨髓移植)阅读交流 述:白血病的病因是肿瘤细胞在骨髓和血液中恶性增殖,并随血液扩散全身。其他癌症也是一样,由于正常细胞癌变为癌细胞,癌细胞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远远快于正常细胞,且很难死亡,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小肿瘤。如果未加控制,会进一步发展为恶性肿瘤。 述:癌细胞会破坏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问:引起细胞癌变的因素有哪些?答P76 问:如果预防癌症的发生呢?P77 问:一旦患上癌症该如何治疗?P77 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一、心血管疾病1、成因2、预防二、癌症1、诱因2、预防和治疗教学后记 内容较为简单,但课前要做充分准备。第三节 免疫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得高资料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充分利用皮肤、黏膜等相关知识,分别说明三条防线的构成、作用、配以形象化插图,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教学时应从感性知识入手,根据认知规律组织数学。 1、学生准备预防接种卡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问:1、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病原体,为何我们仍能健康的生活? 2、 疫苗是什么?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 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免疫 通过学习,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 什么叫免疫?资料分析 三道免疫防线述:一起来看一段资料(琏球菌) 资料1: 问: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细菌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有什么样的功能?回答 问:皮肤所起的保护作用仅仅体现在杀灭病菌上吗? (阻挡病原体入侵) 述:除了皮肤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外,人体还有许多腔道(鼻腔、口腔、尿道等)与外界相通。 问:这些腔道经常能接触到环境中的病原体,它们有相应的保护人体健康的机制吗?回答 (腔道内表面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呼吸道表面汗毛阻挡病原体) 述:皮肤、黏膜以及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资料2:或者人体免疫力下降(流感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 问:如果皮肤不慎被划伤,病菌侵入了人体,人体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防范措施呢?思考 唾液中溶菌酶杀菌(小狗舔伤口)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述: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思考:1、皮肤受伤为何会红肿?2、伤口红肿为何会自然痊愈了?回答 非特异性免疫问:以上这两道免疫防线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在形成的?答:生来就有 问:这两道防线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吗?答:不是 述:那么这两道防线应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资料3 特异性免疫述: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过的往往患病。 问:为何接种过疫苗的人能抵抗病毒?(体内产生了抗体)回答 述:这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抗体,什么叫抗体呢?阅读课本 (抗体由淋巴细胞产生,淋巴cell是主要的免疫cell,免疫cell由免疫器官产生,免疫器官包括脾、扁桃体、淋巴结等) 述:提到抗体我们又可以想到另一个相关的词抗原 问:什么叫抗原呢?(抗原,抗体示意图) 述:由此可见,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数量多、毒性强,前两道防线都抵御不了时,人体学有这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述:这样一种免疫方式和前两种方式不同,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异物起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 小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概念,两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概念,第三道防线) 问:为什么接种疫菌可以预防传染病?思考交流 计划免疫述:正是由于疫苗有如此作用,所以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