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1页
西青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2页
西青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3页
西青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4页
西青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青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 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 一、(本大题共15小题,共32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到后面括号里。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d)你的自私心。B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chng)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C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sh)的,在雨里静默着。D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qng)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他跟同学打架,跟老师顶嘴,有时上网彻夜不回,叫人叹为观止。B这个案件很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让人难明真相。C一群探险家在撒哈拉大沙漠里迷失了方向,最后马革裹尸。 D长达4个小时的2011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 ;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 ;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 。A.谦虚 勤劳 坚韧 B.谦让 勤劳 坚强 C.谦让 勤俭 坚韧 D.谦虚 勤俭 坚强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C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里,绘山景,描水色,以温馨的笔调抒发了他对冬天济南的热爱之情。 D春的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健壮的青年,到小姑娘,描写的顺序耐人寻味。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 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B 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C 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D 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6下面情境下,女儿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 (2分)【情境】妈妈对经常与笔友通信的女儿说:“你不要再与笔友通信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也怕你分散精力,耽误学习。”A通信自由是我的权利,您不让我与笔友通信是违法的。B我求您别唠叨了,我以后不与笔友通信就是了。C谢谢妈妈,您的提醒我会注意,但我与笔友通信除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是为了练笔,请您理解并允许我这么做吧。D好吧,我可以不与他们通信,但我给他们发短信或打电话总可以吧。阅读春片断,完成79题。(7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春花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能超过4个字)(3分)特点 特点 特点 8文中第一句“桃树、杏树、梨树”三种树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9文中加点词“闹”换成“飞”“吵”“忙”等词可以吗?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1题。(共4分)那最轻盈、站的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他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色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10上面语段的层次(第一层用“/”表示;第二层用“/”表示)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2分)A/ B/ C/ D/11. 本语段主要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2分) A作诠释 分类别 打比方B举例子 打比方列数字C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D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215题(共9分)阅读下面【甲】【乙】【丙】三段文言文,完成1619题。(10分)【1】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选自韩诗外传)注释: 敧:倾斜。 宥座:座位右边。“宥”通“右”。 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恶(w):哪里,怎么。 覆:倾覆。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每句只断一处)(2分)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孔 子 使 子 路 取 水 试 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1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 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 和 应该结合。(3分)15请任选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所受的启发。(2分) 第卷 (综合题,共4个大题,共42分)二、古诗文默写和诗歌鉴赏(共12分)16在下面空格中填写诗文上下句。(每空1分,共8分)(1) ,以观沧海。(2)潮平两岸阔,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 ,禅房花木深。 (5)兴尽晚回舟, 。(6)你看, ,定然是不甚宽广。 (7)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8)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17阅读天净沙 秋思,回答问题。(4分)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答: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8题。(3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1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任选一句翻译)。(3分) (1)或曰:“食菱须去壳。” (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四、阅读雪地烤红薯,完成19-24题。(共15分) 雪地烤红薯周海亮 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 (A)天空中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了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1期,有删改)19.字是读书人的脸,你如果能长期坚持练习正楷字帖,一定会写得一手好字。请用正楷字将下面句子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中,开头不要空格,标点也占格,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位置。(2分)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20.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手忙脚乱( )红薯打起精神称红薯高声吆喝( )红薯不声不响吃红薯21.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2分)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段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中“笑”字,反映了儿子对烤红薯的不屑一顾。B.第段男人“眼睛盯住校门”中“盯”字,表现他盼着有人来买红薯,更盼见到儿子。C.第段平头少年“拽了拽”长脖子少年的胳膊,是不想让长脖子少年走近男人。D.第段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可见男人对这些孩子关爱有加,很大方。23.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24.第段“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烤红薯的微涩与甘甜”中的“微涩”和“甘甜”意蕴丰富,请揣摩并写出平头少年的内心活动。(3分) 平头少年想: 五、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25综合性学习。(4分)在“这就是我”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你一定在班上展示了你的风采吧。现在,请你再次走进“我”的世界,参与以下活动。【倾诉“我”的心声】在学校,在家庭,与父母和老师、同学朝夕相处,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对象,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声。(2分)示例:妈妈,我想对你说,我已经长大了,学会照顾自己了,请您不要事事为我包办,好吗? ,我想对你说: 。 【畅谈“我”的感悟】读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材料一:据报载,某校几名学生因无钱上网,抢劫了同校的一名男生小伟,并将极力反抗的小伟杀死。材料二:一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在网吧连续上网几天几夜,以致于死在网吧里。材料三:上网并不一定都是坏事,一专家就说:“其实,上网并不可怕,只要搞清楚网络是拿来用的还是拿来玩的就行了。”我的探究结果: 26名著导读。(4分 )只是一颗孤星罢了! 在无边的黑暗里 ,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 (1)这首小诗选自春水,作者是_ _ ,原名是 。(2分) 聪明人,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她只是虚无缥缈的,反分却你眼底春光。 繁星(一三七)(2)阅读上面的诗并谈谈这首小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