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总结.doc_第1页
古代汉语复习总结.doc_第2页
古代汉语复习总结.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16分)1、笺:是标识(zh)的意思。其特点是对前人注释的阐明、补充、订正。以郑玄为毛诗作笺为代表。2、疏、正义:汉代的古注,后人又读不懂了,于是从六朝开始,古人又给注作注,这就是“疏”或“正义”。其特点是不仅注释经文,还要注解古注,因此往往是旁征博引,文字繁琐冗杂。3、音义:是兼释字音和字义的一种古注,以注音为主。4、指事字: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字有如下特点: a.是独体字 b.有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5、象形字: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即弯曲)6、判断句:判断句是指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作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7、会意字: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指挥)。武信是也。”会意字的特点: a.必须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偏旁都是形符,即都表义。 b.必须是用合体的几个字组成新的意义。8、形声字: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由此,可以看出形声字的特点: a.是合体字。 b.偏旁有表义的形符,有表音的声符。9、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转注字应有两个条件: (1)有同一的部首。 (2)字义相同或相近,可以互相注释。10、古今字:古今字是指先后产生的、有区别字义作用的、形体不同的字,即古今区别字。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时代标准。产生在前的称为古字,产生在后的称今字。古今字是在汉字孳乳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历史现象。11、异体字:异体字是指音义完全相同而只是形体不同的字。(见教材P59) 所谓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12、繁简字: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所谓繁体字和简体,是就同一个字构形时所使用的构件或笔划的多少相对而言的。构件或笔划多的是繁体,构件、笔划少的是简体字。所谓繁体和简体,是就同一个字在构形表现上的繁复与简单相对而言的,若就字的记词功能和用法而言,实质上是异体的一种。13、词的本义:词的本义:汉语往往是一词多义。但多义词的几个意义,是在词义发展过程中引申派生出来的,其中一个意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因汉语历史悠久,汉字产生之前,一个词的本意究竟是什么,难以考证,所以词汇知识中所讲的本义,是指词在文献语言里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所反映的且有文献材料印证的意义。14、词的引申义: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这是造成多义的根本原因。如“發”本义是把箭射出去,由此派生的发送、发动、发现、派遣、出发、揭发、启发等义就是引申义。15、直音式:就是用同音同调的字去注所查的字音,这较读若法进步。如陆德明经典释文说:“拾,音十。”康熙字典中的“戌音恤”、“汜音祀”之类。16、反切: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反切就是用两个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四、简答题(每题6分,计24分):1、以毛诗正义为例,说明古注的体例。古注的体例比较复杂。就毛诗正义而言,其中涉及到四种古注,即毛传、郑笺、孔疏和陆氏音义,总的编排原则是以历史先后为序。古注的惯例,凡相同的字句,只在首次出现时出注。古注体例不一,侧重亦不同,有的侧重指出用典出处,如唐李善注文选;有的侧重考核史实,增补史料,如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有的侧重阐明哲学思想,如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的庄子;清仇兆鳌注杜诗,除注明出典之外,并划分段落,诠释大意,侧重分析鉴赏,等等。无论读古书还是今天的书,我们都要切实关注书前的序言或凡例、叙例一类的文字,借以了解书的编排体例。2、举例说明古注的局限性。1、古人的注释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封建社会的烙印。 2、古人对语言现象缺乏科学的理解,以至望文生训,牵强附会。 3、旁征博引,繁琐冗杂。只有了解了古注的局限性,才能在使用古注时注意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使古注更好地为我们阅读古书服务。3、为什么说汉字基本上是属于表意文字体系?汉字基本上属于表意体系文字。就汉字的构成来说,只有表意和形声两大类。就形声字而言,表音字是借用现成的字,或借用表意字,或借用形声字,因此,与文字本身的构造无关。所以,就汉字的构成来说,只有表意和形声两大类。形声字虽然带有表音成分,但其音符有时又兼有表意作用。如珥,音符“耳”兼表意,又如以“戋”为音符的字,大都有“小,微”之义。所以,汉字基本上属于表意体系文字。就形声字而言,表音字是借用现成的字,或借用表意字,或借用形声字,因此,与文字本身的构造无关。所以,就汉字的构成来说,只有表意和形声两大类。形声字虽然带有表音成分,但其音符有时又兼有表意作用。如珥,音符“耳”兼表意,又如以“戋”为音符大的字,大都有“小,微”之义。所以,汉字基本上属于表意体系文字。4、举例说明什么是“六书”?许慎关于“六书”的定义是什么?“六书”的来源:中国文字学从春秋战国时期萌芽以来,到东汉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这个飞跃的标志就是许慎巨著“说文解字”的诞生及其“六书说”理论的提出。许慎在说文中探索了文字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其中贡献最大的便是有关汉字结构原则的“六书说”。“六书”的说法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三家的说法有异: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现在一般采用班固的顺序,许慎的名称。5、文字通假与六书中假借的区别。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假借字是语言中有这个词,但在现有文字中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的词义,“令”、“长”就是这种字。后人多认为,许慎关于假借的定义已经表述得很清楚了,假借只是从音同或音近出发,本义与假借义之间在意义上是毫无联系的。关于“六书”,古人有“四体二用”之说,“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与汉字结构有关,是造字之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与汉字构造无关,是用字之法。6、文字通假与古今字的区别通假字是共时(同处于某个时代)的暂时借用现象,在某个词义上通假字不能完全取代被通假字的地位而成为记录这个词的正字;而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则是历时(前后不同时代)的永我性的借用现象,在某一词义上,借字(今字)完全取代了被借字(古字)的地位而成为记录这个词的正字。7、简析古今字的来源。造字之初,汉字数量有限。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在文字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古今字。(一)由于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古今字。书面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使用同音假借来调剂汉字的记词职务。原本由某个字担负的记词职务,到了某个历史阶段,因为种种原因,便改由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承担了。而且往往一直承担下来,成为记录这个词的正字。于是前后两个字在彼此交接的那个词义上构成古今字,也就是被借字与借字变成古今字。例如“春秋五霸”的霸原本作“伯“实伯之假借也。”但一借则“不还”,到唐代这个借字即已成为正字,至今不变。于是“伯霸”在“诸侯之长”这词义上构成了古今字。8、异体字和古今字的区别。古今字造字之初,汉字数量有限。为了更好地完成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人们就要想办法分散这个字的职务。其主要办法之一,就是以这个字为基础,另造新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古今字。异体字和古今字主要在于字形不同,其字义是否相等。如果字形不同的两个字在音、义上完全相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