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教学设计贾晓青.doc_第1页
《翠鸟》教学设计贾晓青.doc_第2页
《翠鸟》教学设计贾晓青.doc_第3页
《翠鸟》教学设计贾晓青.doc_第4页
《翠鸟》教学设计贾晓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翠鸟教学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 课前预习了解二、 完成课后习题二、 教学课题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三、 教材分析翠鸟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一课。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文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鲜艳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十分惹人喜爱,从而使作者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念头,应把翠鸟看作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翠鸟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音乐让学生听荷塘月色调动积极性,利用百度图片搜集荷花图片,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利用百度搜索荷花详细信息和图片,做成PPT让学生对荷花有深刻的认识。四、 教学方法1多媒体课件;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3搜集有关翠鸟的图片;4画纸、彩笔。五、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一 、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 ),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百度图片】/20120507/3412858_162043058000_2.jpg/member/2625/pic/201112301402222228.JPG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二、自读自悟1.认读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三、全班汇报交流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苇秆”不要读成wi gn2.认读词语:浅绿 衬衫 疾飞 等待 逃脱 锐利 蹬开 一眨眼 腹部 饲养3.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注意把句子读通。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四、学习课文内容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 : 色彩鲜艳或美丽 、小巧玲珑(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比如头上什么样,背上、腹部什么样,再看看眼睛、嘴巴、爪子什么样。(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2)(出示翠鸟图片)【百度图片】/photo/2930/3204/20120112142430491398.jpg/jxch/uploadfiles_7060/201209/2012092012451177.jpg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翠鸟。 (自己试说,指名说,同桌互说。)(3)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百度图片】.tw/hippoImage/F56000/D21216.jpg/yjrb/res/1/20090210/761234226755421.jpg/20130222/8786105_092113529165_2.jpg快速浏览课文。(1)指名说。(2)自学第二自然段,投影出示自学要求: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1)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2)顺势朗读,评读,适当范读。过渡语:(结合板书、图片)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结合学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同学们的种种想法,都缘于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但是我们要爱护鸟类,和鸟类做朋友。)看来,和翠鸟零距离接触的愿望不能实现了,我们只好远远地看着它,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如果这时你也正在河边,远远地看见美丽的翠鸟,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后两个自然段。五、抄写生字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2.指导书写。3.抄写生词。(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六、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翠鸟 动作:迅速 敏捷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翠鸟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翠鸟的外形特点是(指名回答)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动作上的特点是(指名回答)迅速敏捷,它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很美,很可爱。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把它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的。二、重点学习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段落1.我们先来看描写翠鸟外形的那一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段,把你认为最能表现翠鸟外形特点的好词、好句画出来,并想一想你认为好的理由。(1)指名谈一谈。重点抓住“颜色鲜艳”这个词来体会,并感受运用拟人、比喻表达的好处。教学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句子“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让学生把这几句话和课文上的比较一下,觉得哪个写得更好一些。(2)你还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说一说理由。(3)带着刚才的体会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指名练习朗读,教师相机指导)(4)配乐朗读这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百度音乐】/?_m=mboxCtrl.playSong&_a=5960867&_o=/search_songListIcon&fr=hao123|#loaded(5)借助图或者板书上的重点词语试着背诵这一段。2.总结学法,迁移运用。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这段的?师生共同总结学法。(1)先读课文;(2)找出好词好句并画下来;交流认为写得好的理由;(3)有感情地朗读;(4)练习背诵。3.运用总结的方法,学习描写翠鸟动作的段落,学生交流体会。(1)抓住“疾飞”、“一眨眼”、“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只有还还”这些重点词语体会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2)练习朗读,读出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3)从那些词语看出翠鸟的机灵?读出小鱼的机灵,突出翠鸟的机灵。(4)试着背一背。三、学习课文最后两段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并把它读出来。学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四、回顾全文配乐朗读,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百度音乐】/?_m=mboxCtrl.playSong&_a=5960867&_o=/search_songListIcon&fr=hao123|#loaded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1、抓住事物的特点;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五、读写结合:(任选一题)a)用连续的动词写几句话。b)仿照翠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六、课外实践: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和资料,办一期以鸟类为主题的手抄报、板报。七、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 小巧玲珑疾飞一眨眼翠鸟动作:蹬开像箭一样 叼起贴着只有还还六、 教学反思我这节课设计的大体思路是:在识字写字,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迁移运用。第二课时,重点例说翠鸟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举一反三。抓住重点词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的,然后再把体会到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经过如此的准备之后,我走上了讲台。但是课后的感觉是除了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之外,没有别的,只觉得课是那么的平淡、无味。经过学部领导和同年组的老师的评课之后,我的这份感觉逐渐清晰起来。找到了这节课平淡无味的原因:一、教师重点讲解第一自然段,目的是让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自学后面的部分。实际上是制约了学生的独特学习方式,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他们可以采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采用画图来理解课文,可以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又何必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一二一,齐步走”呢?二、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我的这节课上重视了抓住重点词,品味语言,学生谈感受,体会得也很到位。但是顾此失彼,读得又不深入。没有明确品味语言的目的。通过这次讲课,我明白了,品味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读也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理解到位了,才能读出感情,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三、课的设计太求全求完整,这一节课,既读又写,时间上显得紧一些,所以读的不充分,读的不到位。读写结合在时间的划分上是不定的,不一定一说读写结合,当堂就得写,但是阅读一定是为写服务的。在这一课学完之后,也可以是抛砖引玉拿出另一篇文章放给学生,这一篇文章可能是与刚才学的文章是表达相似的,也可能是选材相似的,也可能理解的方法是相同的让学生把学到的运用于另一篇文章的理解。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西苑小学 姓名: 贾晓青职称: 二级教师 电话:电子邮件:qzjiaxiaoqing163.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