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结构学案湘教版 .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结构学案湘教版 .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结构学案湘教版 .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结构学案湘教版 .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结构一、考点突破1.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 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厚度、物质形态及物质组成。3. 了解地震波及其传播特点。4. 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物质循环的规律及地理意义。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2.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难点:1. 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2. 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 纵波和横波的特性分类传播速度传播的媒介共同点纵波快固体、液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不同而改变,都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横波慢固体2.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球内部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每部分又各具特征,具体分析如下:圈层名称分界面深度(km)主要组成物质物质形态特征地壳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平均172900岩石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固态固态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下地幔2900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固态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古登堡界面温度、压力、密度均增大地核外核3400以铁、镍为主,含有少量轻元素液态或熔融状态横波不能通过内核固态温度很高,密度、压力都很大注意: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地球的外部圈层(一)大气圈1.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气,氧气,臭氧,二氧化碳),水汽,杂质2. 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及运动状况,可将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二)水圈1. 概念:水圈是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2. 特点:连续(各种水体处于不停的运动和转化之中);不规则(水圈没有固定和规则的形状);循环运动。3. 组成: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三)生物圈1.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2. 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3. 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外部圈层以及岩石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随堂练习】下列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 纵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都明显减小D. 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思路分析: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是弹性波而不是无线电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即P波,传播速度快,并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横波即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穿过固体。两者在穿过不同介质界面时,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答案:D例题1 (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运动的理解能力。火山活动喷发的火山灰首先进入地球的大气圈,然后它们会作为凝结核随着降水进入水圈,溶于水中被植物吸收而进入生物圈,最后经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进入岩石圈。答案:A例题2 (上海卷)对“嫦娥一号”发回的图片解译可知,月球高原暗色部分为玄武岩,而地球上的玄武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幔 B. 地核 C. 陆地表面 D. 大洋底部 思路分析: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喷出岩是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大洋地壳较薄,利于岩浆喷出形成玄武岩,故地球上的玄武岩多分布在大洋底部。答案:D【技巧突破】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地震双波分横纵,速因介质而不同。固快液降气最慢,介质弹性降低成。纵快可通固液气,横慢仅通固态中。介质交界都变化,转换之处界面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