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转型发展的战略研究.docx_第1页
我国外贸转型发展的战略研究.docx_第2页
我国外贸转型发展的战略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外贸转型发展的战略研究 作者简介:秦子雅(1992.11-),女,汉族,山西晋城人,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国际经济与合作。 下载 张文倩(1990.09-),女,汉族,山西榆次人,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国际直接投资。 摘 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以往阶段,外贸作为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先导,其转型发展可以推动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中国外贸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尽管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和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仍需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双高以及高新技术产品为主方向转变。针对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为我国外贸的转型发展建言献策,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关键词:中国外贸;全球价值链;转型发展 一、我国外贸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现状 全球国际分工已进入以全球价值链分工为主导的新阶段,国际分工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以往阶段,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多元化、高端化、规模化。参与全球经济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就业和税收增加。其中外贸作为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先导,其转型发展可以推动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对外开放方针,外贸成为市场化改革的先锋,也成为我国积极主动加人到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的先导。在加入WTO前我国以渐进式、主动性的区域开放为主线,首先在沿海地区利用“三来一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吸收了大量的外资投入,然后借鉴国外自贸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经验创办经济特区,以外商投资和出口为主导,是我国较早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区域;随后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纷纷建立,推动外贸由点到线到面的不断扩展,逐步扩大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的区域范围,扩展了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广度。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参与多边贸易体系,深度推动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实现了贸易自由化,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进入了新阶段。 当前全球价值链深度分解推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国际分工进入以全球价值链为主导的新阶段。传统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一般是基于不同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差异,然而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入,产品内贸易取代产业间、产品间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导方式,使世界贸易进入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融合格局。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很快跨越了初级商品出口阶段,进人以出口加工装配和零部件供应转包两种出口方式为主的阶段,并开始向原始设备生产和原始商标制造两种方式转型努力。据此判断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层面上可能低于日本、韩国、新加坡,也低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但总体上高于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国家。我国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位置仍处于以代工和贴牌为主阶段,实现从OEM向ODM的转型升级仍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二、我国外贸模式的问题 (一)产业链较短,贸易增值率低 随着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的升级,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贸易的附加值率随之提高。但总的看,我国贸易增值率仍有待提高,跟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通过承接外商投资、合同制造、外包代工、外包组装、贴牌生产、供应链合作、跨国采购等方式加人全球生产网络,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主要贸易方式。进口的中间产品中关键设备和零部件占比多,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链仍较短,增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承接的项目多是低附加值环节,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中国总体处于低端和低附加值环节,即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和中部。从早期的来料加工装配到后来的进料加工,中国就已经对全球价值链形成了较高的依赖,并且没有抓住时机努力提升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至现在依赖国外的技术研发,长期受制于人。 (三)大多数地区的出口相似,相互之间存在恶性竞争 在大多数地区,基于当地的优势资源,外贸产业的发展存在严重的相似性,企业之间为获取市场份额,不断压力价格,导致利润率低,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这使得企业也没有充足的资本和精力来创新自身的商业发展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 (四)缺乏创新的商业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能力低 当今的国际贸易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全球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无论是欧美的跨国公司模式,还是日韩的综合商社模式,在中国都没有得到发展,外贸企业仍然依靠传统的外贸发展模式,很多都缺乏核心竞争能力,无法适应全球价值链竞争。除少数龙头企业之外,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治理能力偏低,很少能主动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制定,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话语权低下,影响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利益分配。 三、基于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贸易增值率 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继续发展低端贸易,简单的增加贸易总额并不能使中国实现“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的转变。我们必须抓住当前世界产业大重组的机遇,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创造外贸新优势,积极推动出口企业向价值链的左右两端延伸,提高贸易附加值,提升企业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的能力,改善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和影响力,培育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加强当地同类企业的业务联系,强强联合提升市场竞争力 基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存在同类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严重的现状,我们应注重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同类企业发展经验的共享,强强联合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利用全球高级生产要素,发展和延长国内价值链。注重优化行业产业链、价值链全球布局,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深度整合,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更多嵌入高端环节,从而增强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和控制力。 (三)不断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升级 我国应顺应全球“制造-服务”紧密联系的发展趋势,利用中国制造现有的基础优势,引导外贸企业向服务行业的融合,树立价值链意识,强化服务功能,促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的品牌,最终实现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跃升。 (四)创新自身商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促进全球价值链重塑 我国要大力完善供应链管理平台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中小外贸企业的部分生产成本,鼓励众多缺乏国际定价权的中小外贸企业“报团出海”,充分利用外部的科技、知识、人才等高端创新资源,革新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培育本国企业的知名度,推动企业进入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加快推进全球价值链的重塑,为国家产业总体优化重组创造有利条件。 四、小结 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分解,产业间、产品间的贸易逐渐被产品内贸易所取代,全球价值链的竞争模式成为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这就要求外贸企业不仅仅要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还要培育动态竞争优势,增强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竞争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王子先.中国需要有自己的全球价值链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