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doc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doc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分析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本组教材将“我爱阅读”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第1课、窃读记(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刘梅 审核人 使用人 刘梅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等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知识链接:1、林海音(19182001),台湾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后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并担任世界日报记者。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2001年因患突发心肌梗塞、脑中风被送医急救,最终在2001年12月1日去世。预习任务:1、自学课文中的7个生字、14个生词。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题。4、在文中划出写“我”如饥似渴的读书的句子并抄写。(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预习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jp qid choca wyn ( ) ( ) ( ) ( )2、窃:1、偷2、偷偷地3、谦指自己窃读记中的“窃”选哪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一、生字词的学习。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7个生字、14个生词,并进行抽读的检测。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1接读课文。(再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书的学生来说说听书的滋味。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由评价的同学朗读一遍,全班接读完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来闯关:1、听写词语。(10个)2、在括号内填入读ju的字。( )怕 ( )离 ( )体 语( ) 戏( )相(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1、窃读记(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刘梅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的热爱、求知的的渴望并受感染。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3、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一、读课文,感悟读书的乐趣。1、默读课文 ,看看那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2、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 3、品勾画的句子,体会读书的乐趣全班交流:例:“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体会到什么?在交流中抓住动作和心理活动来体会。4、文中写道书店老板,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展开想象,完成填空。1)、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老板在心中默默对小女孩说:“ ” 2)、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达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的走开了,我想对他说“ ”5、“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二、回顾课文,体会写作方法。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1用自己的方式品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时默读时朗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2同位俩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3、文章没有什么情节冲突,读起来却感同身受。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样真实感人的文章的?我来闯关:1、“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谈谈见解。 知识延伸:1、推荐林海英的童话城南旧事。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班级 五 课 题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课 时1课时 主备人 刘梅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我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学习重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知识链接:季羡林,文学翻译家、学者。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人。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第一部描写弄明起义的小说。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均为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预习提示: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2、勾画出我认为重点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我的体会。3、课文内容我知道: 。4、我的质疑: 。预习检测: A、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 ) ( )( ) 绿 朝 倒 ( )( ) ( )( ) ( )( )B、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 ;要 ;要 ;要 。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组内说说苗苗和季羡林的谈话主要内容是什么? 2、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对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理解。3、小组学习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组内交流你对这几点的认识。4、组内解决预习中的质疑。交流展示: 从苗苗和季老的对话中知道了他们对读书的见解,请结合自己的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我来闯关:A、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水浒( )传 彭( )公案 绿( )林好汉 B、 你读过“闲书”吗?你从“闲书”中读懂了些什么?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推荐阅读我的童年(季羡林)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刘梅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编写、某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整体感知课文5、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预习任务: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题中的“侣”。4、背诵诗歌神奇的书(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自主、合作、探究:一、生字词的学习。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13个生字、生词,由各组组长进行抽读的检测。为生字找形近字组词。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3、将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提出来写在黑板上。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的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深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例:1、你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我来闯关:1、看拼音,写词语。 bn l y l yu y fn h ( ) ( ) ( ) ( )mu rn lng d bin xi bi sng ( ) ( ) ( ) ( )2、比一比,组词语。盒( ) 零( ) 编( )合( ) 令( ) 扁( )豫( ) 趟( ) 诵( )预( ) 躺( ) 踊(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班级 五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董现平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3、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4、难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一、学习课文1-5自然段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小组内交流找到的语句)a、你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1)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联系上下文内容说一说。2)、1-5自然段中有两个反问句找出来,改成陈述句。b、把书看成家,还有一个原因1)、5自然段中有两个感叹句勾画出来读,读出我们的惊喜2、读5自然段请你代作者简单地告诉大家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3、让我们来读一首诗。阅读链接-神奇的书二、悟读6、7自然段1、作者一遍一遍帝都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概括作者读书的方法,给它列个清单吧。(小组内可以交流)2、这些方法你觉得怎样?你用过哪些?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3、读这两个自然段。理解这句话: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4、小组内分工背诵7自然段。三、学习8自然段1、读8自然段?全班交流对8自然段句子的理解 。(联系课文前面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再读全文中的比喻句 。 3、再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我来闯关:1、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2、将作者读书的方法归纳后写下来。 。 3、写两句读书的名言。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4*我的“长生果”班级 课 时1课时 评价: 主备人刘梅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我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我能学习读书和写作的方法。学习重点:能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预习提示:1、积累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囫囵吞枣、如饥似渴、浮想联翩、不言而喻、流光溢彩、悲欢离合、如醉如痴、津津有味、不求甚解、天长日久、牵肠挂肚等。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自主、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谈谈自己的体会。3、体会作者从童年的读书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4、说说自己从课文中学习到的读书和作文的方法。我来闯关:A、补充词语流光( )( ) ( )( )日久 不言( )( ) 黯然( )( )悲( )离( ) 千( )一( ) 如( )似( ) 牵肠( )( )囫囵( )( ) 不求( )( ) 津津( )( ) 呕( )沥( )B、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出。( )2、形容因过于沉迷、陶醉而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3、与众不同。 ( )C、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在这指的是什么? D、莎士比亚说:书籍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口语交际 习作一导学案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交流,增强学生的倾听、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读书名人名言。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导入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2、提出学习目标(1)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呢?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2)谈谈你采访了谁,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3)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二、展示学习成果(小组讨论)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在组内交流。2、推荐小组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三、辩论实践活动(分小组)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 四、知识拓展延伸 1、展示自主收集的读书名言2、师总结:是呀,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第二课时 习作教学目标:1、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2、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点:作文指导,评议。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导入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如果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2、提出学习目标 (板书)(1)把你和书的故事或你读书的体会写下来。(2)分句采访时做的笔记,仿照课文整理出采访记录。(3)以“记一次辩论”为题,写一写这次辩论的经过,也可以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写下来。二、习作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三、创作性展示活动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师引导评议四、评议修改习作。五、作业千锤百炼出好钢,千修万改出华章。请同学们回去后仔细修改自己的文章,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回顾。拓展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重难点 知识链接 教学媒体 导学过程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回顾“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交流平台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日积月累1.激情导人.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3.背诵名言.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第二单元单元分析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本组教材将“我爱阅读”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5、古诗词三首班级 课 时2课时 评价主备人 刘梅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我能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学习重点:能并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他的父亲一生只做了几任地方州县官吏,最后死于通判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任上王安石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的,因此,他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年轻时,中进士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因受到守旧派的反对,被迫离职回到江宁,最后忧愤而死由于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倔强的性格,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情真意切其诗文有不少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人生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遒劲清新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张籍(767830) 唐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眼疾严重故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纳兰性德(16551685) 清代词人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他是清大学士明珠的公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存词三百四十二首,尤以小令见长,时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词集名为纳兰词著有通志堂集自学导航】1我能背诵一首思乡的古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古诗,给带点字注音一水间( ) 数( )重( )山 照我还( ) 意万重( ) 洛( )阳 榆( )关 那畔( )行 千帐( )灯 风一更( )3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4解释诗句中带点字词的意思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的意思是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整句诗的意思是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5自己多读几遍这三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6认真朗读三首古诗,把你认为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抄写下来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在小组内说一说2、泊船瓜洲诗人所在的瓜州与他的故乡南京是近还是远?为什么?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3、你喜欢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诗中的哪句话?为什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些词表示?把这些词放入诗句读读、想想,结合课后资料袋想象画面,体会哪个词用得更好?为什么?4、是什么勾引起了诗人张籍对家乡的思念呢?作者在洛阳城里都看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5、细细地品读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诗,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练练测测】1、读泊船瓜洲填空作者当时船停泊在从、 、 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乡并不远诗中的“绿”字可以换成、 等字,但“绿”字更加传神,“绿”字让我们想到 等描写春天的词语,还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 3、王安石评价秋思时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请找出来抄一抄4、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1)、红杏枝头春意( )(旺、闹、浓)(2)、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动、皱、翻、起)5、默写秋思【能力提升】1、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抓住“见秋风”“欲作”“意万重”变成“写家书”片段,或者抓住“复恐” “临发”“又开封”变成“送家书” 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歌曲,在班级展示(选做)6、梅花魂第一课时班级 课 题 6.梅花魂 课时 第1课时 使用日期 主备人 刘梅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2整体感知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体会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学习重点:学习字词,把握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知识链接:1、星岛,即新加坡,又称狮城、星州。2、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山中送别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浣溪沙北宋诗人秦观的词。全词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预习任务: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出新词,不理解的查字典或结合课文解决。3、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主、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认读生字词。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1 、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重点体会以下句子。)a“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b“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我来闯关: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成语。( )然纸上 ( )然一新 ( )然若失( )然开朗 ( )然不顾 ( )然不同2、按要求改写句子。(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2)、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改为反问句)(3)、桂花盛开的时候非常香。(改为夸张句)(4)、那长长的柳枝随风飘动着。(改为拟人句)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摘录文中让自己感动的词句。2、收集一些思念亲人和家乡的诗句,在班上展示。第二课时班级 课 题 6.梅花魂 课时 第2课时 使用日期 主备人 刘梅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梅花的高尚品质,学习这种品质。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预习任务: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找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读一读。自主、合作、探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 默读课文,从哪些具体事例中还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热爱祖国。2 、生默读课文。二、小组合作,体会游子之情1 、教念古诗,悲伤落泪。理解古诗的含义。“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为什么外祖父说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作者不懂什么? 2 、无法回国,失声痛哭。“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这句话把外公比作什么?外祖父和小孩子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 )3、 送别亲人,思归难归。“赤道吹来的风撩乱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 )当你读到这句,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三、回顾整体,畅谈收获1 、(指课题)什么叫“魂”?本文以“梅花魂”为题想告诉读者什么呢? 2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3、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课外拓展,内化积累:自己选择一首思念亲人或家乡的古诗背诵下来。我来闯关:1、黄金搭档:( )的梅花( )的春天 ( )的气节 ( )的泪珠 ( )的故乡 ( )地坐下 ( )地刮去 ( )地摆开 2、择优录用。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上“”(1)、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败 衰老 衰退)了许多。(2)、由于每天对着电脑工作,我的视力大大(衰弱 脆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