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琵琶行并序课时活页训练.doc_第1页
专题三琵琶行并序课时活页训练.doc_第2页
专题三琵琶行并序课时活页训练.doc_第3页
专题三琵琶行并序课时活页训练.doc_第4页
专题三琵琶行并序课时活页训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础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浔阳(xn)枫叶(fn)瑟瑟(s) 迁谪(zh)B慢捻(nin) 霓裳(n)靓妆(jn) 嘈嘈(co)C幽咽(y) 暂歇(zhn)乍破(zh) 转徙(x)D收拨(b) 裂帛(b)钿头(din) 银篦(b)解析:选C。“暂歇”的“暂”读zn。2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却坐促弦弦转急 促:拧紧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悄悄琵琶声停欲语迟 迟:迟疑转轴拨弦三两声 拨:弹拨弦乐的工具为君翻作琵琶行 翻:按照音乐曲调写作歌词ABC D解析:选C。中“暂”是“忽然,一下子”的意思;中“拨”是“调,拨动”的意思。3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明年秋委身为贾人妇秋月春风等闲度今漂沦憔悴铁骑突出刀枪鸣整顿衣裳起敛容恬然自安因为长句凄凄不似向前声A BC D解析:选B。古义: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古义:“突”,副词,突然;“出”,动词,出现。今义:一个词,冲出,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使其超过一般。古义:整理,理一理。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古义:“因”,连词,因此;“为”,动词,创作。今义:一个词,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一个词,名词,从前;今义:两个词,向,表示动作方向的介词,前,名词,表方位。4下列与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主人下马客在船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C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解析:选D。D项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ABC与例句均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5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语言通俗明白,相传老妪都能听懂。B唐有乐府诗,是按照汉乐府的旧题来写新事的;又有新乐府诗,是不合乐的,是“即事名篇”的叙事诗,按照所叙事件来定题目,不是仅有乐府的旧题。C琵琶行有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两条结构线索,暗线是琵琶女的演奏和自诉身世,明线是诗人的感受,两条线索的交汇,是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同感情体验。D琵琶行用反衬手法来表现琵琶女的“凄凉”,用昔日的年轻貌美衬托现在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门庭若市衬托现在的独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托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托孤寂伤感的情怀。解析:选C。明暗线索表述错误。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养竹记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篲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选自全唐文卷六七六)【注】筐篚:竹制器物。篲帚:扫帚。菶茸荟郁:草木杂乱茂盛。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竹本固,固以树德本:根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假:借C而见贱俗人之目 见:看见D竹心空,空以体道 体:体察解析:选C。“见”字表被动。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D。A项,介词,凭借;介词,因,由于。B项,连词,表承接关系,就,便;连词,表转折关系,可是,却。C项,代词,它,它们,指竹子;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均为承接关系,连词,就、接着。8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叙述了关相国私第的竹子经历了关相国对它们爱护有加、后遭人任意砍伐、再后来作者精心扶植重焕生机又送给他人的遭遇。B作者写作这篇文章,其实是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便让居住在这里的后人和当时的用人者读到后有所启发、借鉴。C作者认为培养人才犹如养竹,人才虽然难得,可是爱惜和识拔人才的人更为难得。文章婉转曲折,流畅自然。D文人士大夫喜欢竹子的原因,不仅在于它的自然外观,更在于竹子的自然性状所比附的人的品格情操的象征意义。本文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解析:选A。文中没有写到作者把竹子送人的情况。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译文:_(2)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译文:_答案:(1)竹节坚贞,坚贞有利于树立志向;有修养的人看到竹节,就会想到磨砺自身名节在顺境逆境中都保持一致的人。(2)因为这样,太阳出来时就有清凉的竹阴,风儿吹过竹子就会发出清新悦耳的声音,竹子那依恋的样子、欣喜的样子,好像有一种感激知己知遇的情感啊。参考译文:竹子像有贤能的人,为什么呢?竹根深固,根本深固有利于培养德操;有修养的人看到它的根,就会想到善于树立德操坚贞不拔的人。竹身刚直,刚直不阿有利于立身;有修养的人看到竹身,就会想到立身刚正不偏倚的人。竹心空虚,内心虚空有利于体察天地之道;有修养的人看到竹心,就会想到谦恭虚静处世的人。竹节坚贞,坚贞有利于树立志向;有修养的人看到竹节,就会想到磨砺自身名节在顺境逆境中都保持一致的人。像这样,所以有修养的人大多喜欢种植它来充实庭院。贞元十九年春天,我凭借书判拔萃科考取进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才开始在长安访求借住的地方,寻得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家宅第的东亭住了下来。第二天,我信步走到亭的东南角,看到这里一丛丛的竹子,枝叶枯萎憔悴,没有声音也没有颜色。向关家还活着的老人询问,他说:这是相国亲手培植的。自从相国逝去,其他人借住这里,于是编制竹器的人砍伐它们,制作扫帚的人剪折它们,现在被砍割剩下的竹子高不过八尺,数目不满一百啦。又有普通的草木夹杂生长在它们中间,草木杂乱茂盛,都有了铲除掉竹子的想法。我叹惜它们曾经过德行高尚的人的亲手培植,却被庸俗之人的眼睛轻贱地看待,它们虽然被削剪摧残成这样,竹子的本性却还保有。就爱惜地除掉茂盛的杂草、满地肮脏的粪土,疏松竹子间的泥土,再将竹子根部的土封培起来,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件事情。因为这样,太阳出来时就有清凉的竹阴,风儿吹过竹子就会发出清新悦耳的声音,竹子那依恋的样子、欣喜的样子,好像有一种感激知己知遇的情感啊。可叹呀!竹子是植物,跟人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它有和贤能的人相似的地方,而有修养的人懂得爱护怜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那些真正贤能的人呢?然而竹子对于一般的草木,如同贤能的人对于凡俗普通的人。唉!竹子不能自己从一般草木中区别、超越出来,只有人才能赏识它们。贤能的人也不能自己从凡俗人中区别、超越出来,只有善于运用贤能的人的人才能赏识选拔他们。所以写作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墙壁上,以此赠送给在我之后住在这里的人。三、诗词鉴赏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1)在诗中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怎样表达这个变化的?答:_ (2)唐宋诗醇称此诗“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请结合诗的内容和手法进行分析。答:_答案:(1)诗人的心情经历了“孤独寂寞”到“想排遣烦闷”再到“惊喜于大自然的美景”这一过程。诗人是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的。(2)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乡村秋夜的凄凉和村外田野月光朗照的优美,用自然景物的变换来体现诗人情感的变化,写得不着痕迹,清新恬淡,朴实无华,余味无穷。11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答题。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庆庵寺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南宋人,南宋亡后,仍坚持抗击元兵,兵败后隐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写于隐居期间。(1)两诗“觅”和“寻”的对象分别是_和_。(2)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请结合诗句回答。答:_答案:(1)春(春天、春光)桃源(这里指避元之所)(2)示例一: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白诗。第一二句,诗人先用“芳菲尽”写残春之景,再用“始盛开”写满眼春光。于是,“人间”与“山寺”这一对比鲜明的奇特景观尽呈眼前,诗人的欣喜之情溢于言外。全诗读来活泼灵动,清新晓畅,让人爱不释手。示例二: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谢诗。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形象跃然纸上。四、语言运用12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追求华丽辞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和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诗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答:_答案:示例: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摆脱了南朝诗风的影响,开阔了题材,律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