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景物描写方法.ppt_第1页
古典诗歌景物描写方法.ppt_第2页
古典诗歌景物描写方法.ppt_第3页
古典诗歌景物描写方法.ppt_第4页
古典诗歌景物描写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歌写景 的 七种方式,一、正面与侧面的结合:,(所有的烘托写法都是侧面描写,在回答侧面描写时要具体)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一二句运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娇美形态。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古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的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荒凉与没落。,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为了创造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二、动静结合,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容词用作动词,是动态描写的典范。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不可截然分开。 王维山居秋暝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衬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幽”“喧”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三、声与色的结合 (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古代写景常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受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绿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绿”是新绿,“翠绿”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新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 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色彩,织成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有色地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艨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因为他有形,具体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哪些是实、哪些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四、虚与实的结合,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湖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关山。此诗书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落,写出了他们浓浓的思乡情。,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他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五、点与面的结合,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是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和“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文。,看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六、远与近的结合,如,杜牧上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的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同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诗歌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七、白描手法,如,温庭筠的上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写鸡鸣声起、残月未落时,冒着严寒上路,可见早行辛苦。这就是白描。 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方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古典诗歌 的 表达方式,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3、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