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阳泉古村建筑的结题报告.doc_第1页
关于大阳泉古村建筑的结题报告.doc_第2页
关于大阳泉古村建筑的结题报告.doc_第3页
关于大阳泉古村建筑的结题报告.doc_第4页
关于大阳泉古村建筑的结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大阳泉古村建筑的结题报告调查组长:冯茜调查成员:张敏、张宁、王沸又、王江平指导老师:张翠红一、 调查背景:大阳泉古村建筑破坏严重,但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二、调查目的:了解大阳泉古村建筑历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三、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法、上网查阅法。四、研究内容:基本情况山西省阳泉市大阳泉村位于阳泉市西南郊,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村落选址北依杨家岭,南临漾泉河,典型的体现了传统人居选址观。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村委注册村民2675人,常住人口1万余。现存古村面积25.5万平方米,空间结构完整,建筑密集有序、内容丰富,文物诸多,包括:1条主街(阳泉古街)、4条支街、18条巷道;有沿街分布古店铺40余家;有传统民居102座,其中1座名人故居张穆故居、15座以商号命名的院落,86座无名称的传统院落;庙宇9座,庙宇遗址9座,古祠堂3座;古戏台2座;古公益学堂1座;古阁楼1座,阁楼遗址3座,古泉5处;古树16棵(其中唐槐3棵、古银杏树1棵);古井10处,造纸坊古遗址1处;古碑记80余件。全古村古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共计1890余间,共有石、木、砖三雕文物7000多件。大阳泉古村是目前山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2009年大阳泉村被评为“山西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再次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沿革大阳泉村的建村可追溯至千年之前的北宋时期。古时候,此地依山傍水,草木旺盛,水源充足,人们在此定居后,依多处清泉自平地涌出而取名“漾泉”。平定州志载:“漾泉源有五:一、村南“饮马坑”,二、村西野子沟,皆夏秋有水,冬春涸;三、村北寺沟,水盈盈常不涸;四、张宅花园中鱼池;五、上港井亦泉,系后人填巨石而为井的(俗称大生堂井)。” 根据中国古代地名命名方式,江河北岸称为“阳”,江河南岸称为“阴”的逻辑推断,该村地处义井河北岸阳坡处,且村内有泉平地涌出,因而称为“阳泉村”,该名一直沿用至今,这也是阳泉地名的由来。晋商名儒大阳泉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总体看来包括两大特色和八大文化体系。两大特色为:漾泉特色、阳泉市地祖名源特色。八大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建村文化、道神文化、名人文化、晋商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红色文化。现重点介绍晋商文化和名人文化。大阳泉古村镇是古代晋东地域(平定古州)内重要的晋商集镇,以晋商巨业“魁盛号”为代表的古村晋商户十余家。主要有“王家崇义堂”、“郗家祥瑞堂”、“陆家德裕成”、“冯家广泰昌”等。“魁盛号”是当时晋东域内最大的晋商财团,世袭六代180年晋商史拥有“魁字号”分号36座,堂馆、店铺、场坊200多家,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地区,近处更有土地矿山甚多,常与俄、朝通商,当时在京都就有“十里京师七里魁”的享誉。魁盛号的业绩和善举在史册和村里碑记有大量详细记载。古村内现存魁盛号宅院分为上号、下号,建筑宏大、精美,总规模面积3.8公顷。魁盛号是郗家及其上三代号主之豪宅。因赈济灾贫,广为施善,于光绪五年御封为“都悃府”。意为代国济贫之府。按于皇家修建特征,以宏大雄伟著称。坐落在大阳泉村北,北岭坡阳坡之底,依山面阔,坐北朝南,整座宅院呈元宝形,按“城内宅”和“宅内城”设计,及其南50米处有该号的总账院魁和祥,一宅两位共有19套院组成,结构严整,主次分明,无不显现其鼎盛时期的繁荣和辉煌清代硕儒,享誉四海大阳泉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书法家、编辑大家张穆先生及其祖亲三代的故里。祖父张佩芳,曾任安徽歙县、合肥、寿州、泗州知州,代表著作黄山志,为黄山创志,至今价值甚显。父张敦颐,曾任翰林院编修、殿试收掌官、福建学政等职,被平定文化界称为“古州三宝”之“张阁老”。张穆,史称“鸿学硕儒”,“鸿儒伟彦”。他生处于鸦片战争的国族灾难时期,他深刻剖析辱国条约的后果;批驳官朝“诌媚用事,祸国殃民”;文劾琦善等佞党;宣扬顾炎武爱国思想;奔走呼号唤起朝野和民众爱国热情;,为边防著书策图;以文笔之力,力图救国。他与时之工作者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名士同列形成了拯国强族的爱国思潮。张穆一生,奇作卓著,主要有蒙古游牧记、延昌地形志、俄罗斯事补辑、顾炎武年谱、阎潜丘年谱、yi斋文集(yi为“殷”左半部分)、靖阳亭札记等。其中俄罗斯事补集被阮元大师叹为“二百年无此作”,代表作蒙古游牧记对我国考证西北地域地理,至今具有高度的价值。他以“书法劲逸,自成一家,冠绝一时,得寸片纸者,奉为拱璧”而倍受书法界和时人推崇,以“铁划银勾”的书风,成为中华书坛的代表之一。他以“为文不经石舟诃斥订正,未可示人”而名罩大清学坛,由他校刊了藩部要略、西部释地等大家著作一百多卷部,而成为大清知名的编辑大家。张穆一生,清平坎坷,殃遭人生三大不幸,而著书满家,诗文无数,爱于国族,孝亲友悌的思想、情怀、和业绩,载入史册,清史稿、中国近代史稿、山西通志、平定州志以及辞海、辞源都有他详细的记载。张穆故居,位于古村东南部,坐落在大阳泉漾泉河北畔,背依大阳泉明清古街,坐北朝南,16院连片,现存主要建筑物有主套院2座、大四合院3座以及前后花园、鱼池、漾泉井、张家祠堂等,占地面积11375平方米,建筑面积3801.61平方米。宅内书香艺雅,林映泉塘的意境犹在五、研究心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