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关于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关于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关于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人依赖自然而生存,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可是当自然以母亲的爱心,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时,我们在做什么?我们送给地球母亲一件用垃圾堆成的“漂亮”的外衣。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国城市垃圾历年堆放总量高达70亿吨,而且产生量每年以约8.98速度递增。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70被垃圾所包围,所谓“垃圾包围城市”。全国城市垃圾年产量:80年代为1.15亿吨,90年代已达1.43亿吨。看来,我们正在“以我们的垃圾筑起我们新的(万里)长城”。就此,我想对我身边生存环境中存在的垃圾分类问题做一次深入调查,提出想法和倡议。一, 调查目的: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学习垃圾处理方法,提出自己对垃圾分类的想法,并认真研究自己能为垃圾分类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做的。二, 调查内容:我国城市垃圾现状,城市垃圾的危害,城市垃圾污染控制,垃圾分类三, 调查方式:资料法四, 调查时间:2010年寒假五,调查结果: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给处理和利用带来困难,如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在规模和强度上不断扩大。消耗资源速度也在大大加快。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文明,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加速了垃圾的增长,而垃圾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和处理,那它就会造成公害,破坏生态环境,危及到人们的健康。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垃圾堆放不仅占用耕地,还污染土壤及农作物。2,垃圾经雨水渗沥污染地下水或进入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80的流行病是因此传播的,且导致江河湖泊严重缺氧富营养化,近海赤潮。3,垃圾会发生自燃、自爆现象。由于堆放垃圾发酵,产生甲烷气体爆炸。4,塑料袋、塑料杯、泡沫塑料制品等白色污染是不易分解的。5,失控的垃圾场几乎是所有微生物孳生的温床。6,危险废物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比较 内容卫生填埋焚烧堆肥操作安全性较好,注意防火好好技术可靠性可靠可靠可靠,国内有相当经验占地大小中等选址较困难,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一般远离市区,运输距离较远。易,可靠近市区建设,运输距离较近较易,仅需避开居民密集区,气味影响半径小于200m,运输距离适中。适用条件无机物60%含水量0.5t/d垃圾低位热值3300kJ/kg时不需添加辅助燃料。从无害化角度,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10%,从肥效出发应40%。最终处置无仅残渣需作填埋处理,为初始量的10%。非堆肥物需作填埋处理,为初始量的2025%。产品市场可回收沼气发电。能产生热能或电能。建立稳定的堆肥市场较困难。建设投资较低较高适中资源回收无现场分选回收实例,但有潜在可能。前处理工序可回收部分原料,但取决于垃圾中可利用物的比例。同左 内容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地表水污染有可能,但可采取措施减少可能性。在处理厂区无,在炉灰填埋时,其对地表水污染的可能性比填埋小。在非堆肥物填埋时与卫生填埋相仿。地下水污染有可能,虽可采取防渗措施,但仍然可能发生渗漏。灰渣中没有有机质等污染物,仅需填埋时采取固化等措施可防止污染。重金属等可能随堆肥制品污染地下水大气污染有,但可用覆盖压实等措施控制可以控制,但二恶英(Doxlin)等微量剧毒物需采取措施控制。有轻微气味,污染指标可能性不大。土壤污染限于填埋场区。无需控制堆肥制品中重金属含量。六, 调查体会:我希望社会可以通过课堂、电视、广播、报纸和和信息网络等方式开展环境保护系列宣传活动,教育和引导公众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节能、节水、节材、节粮等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活方式。垃圾,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自古有之。但成为困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公害,却是近代,特别是工业化无度发展的结果。由于人类的放纵,向环境中倾泻过多有毒的废弃物,超出了地球生态的自净能力、缓冲能力及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