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别语言研究》的读书报告.doc_第1页
关于《性别语言研究》的读书报告.doc_第2页
关于《性别语言研究》的读书报告.doc_第3页
关于《性别语言研究》的读书报告.doc_第4页
关于《性别语言研究》的读书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书目/作者简介2书本目录(该书结构预览)印象(对书的总体感觉) 3概述(国内外关于性别语言的研究)阴阳语义场 5 关于性别语言研究的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性别语言研究The Study of Gender Language光明日报出版社。(标有“高校社科文库”字样)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511206251 开本: 16开作者简介:杨春,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多次获得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优秀成果三等奖,北京市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出版专著有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等,主持过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与规范广告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研究及规范(经典广告创作与欣赏)CAI等课题,并参与过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北京奥运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等多项课题,发表性别语言研究综述(说文解字女部)中的女性美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等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性别语言研究、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广告创作与欣赏和科研管理等。摘自百度百科词条“性别语言研究”/view/3633913.htm该书结构预览第八章 性别的实现方式 第九章 性别汉字研究 第十章 夫妻语义场 第十一章 汉语男女名字性别标志 第十二章 站在男人背后的女人 第十三章 消失在“他”背后的“她” 第十四章 广告性别语言第一章 性别语言研究综述 第二章 性别语言学的理论来源 第三章 本书的理论体系 第四章 汉语中的阴阳语义场 第五章 雌雄语义原型 第六章 男女语义原型 第七章 人类与自然界的性别投影模型 对书的总体感觉在选择该书时首先就是被目录所吸引。如果把该书的大章和小节分别列出,可以列出两页半的A4纸。该书的结构清晰、细致,从加粗的大章以及为加粗字体的小节及大点就可以粗略知道该书所讲的内容,我觉得这才是一本书的目录所要达到的效果。它不需要文学性的语言加以修饰,而是以质朴的姿态呈献给读者一个完完全全的自己。书的第一章第二节第五点“女书的研究”,心里不禁欣喜了一下,至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眼能够把这个小标题认出并且熟悉它。这是基于上篇“关于女书的读书报告”的基础上而来的。这让我想起记诵英语单词时的一个微妙的感觉,那就是每当一段时间认真去记几个单词时,在做试卷时往往会遇到自己记诵的个别单词,猛的高兴一阵儿。我想,正是因为认识了才觉得熟悉,才会有那种熟悉感的欣喜。如果当初没有记诵那几个单词,当然在做题时也就熟视无睹了,不会产生那种微妙的感觉了。书中以一些关键词最为醒目,如“阴阳”、“雌雄”、“夫妻”、“男女”、“他她”。我想这也就是该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其中对于“夫妻语义场”最为感兴趣,里面涉及到了“君权”“夫权”“妻子称谓”等等一系列性别研究的产物,我觉得最有意思,这让我想到了“女旁文化”这个曾为一部人所津津乐道的选题。该书一大特色就是涉及了“本书的理论体系”。交代了该书的理论体系、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所遵循的原则以及本书的研究价值。我想这是一种自我剖析自我认知的过程,真真切切地展示给读者自己的理论依据以及研究价值,给读者读书时一个思维导向。附:该书理论体系:由于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语言和性别文化之间也是可以互相参照、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一、通过性别文化研究汉语。二、通过汉语研究性别文化。 说到“自我剖析自我认知”的同时思想开点小差,想起之前老师在QQ空间转摘的一篇文章,关于某教授写给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那篇。联想到其中写到清华大学和国外一些知名大学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会自我反省,而是一味地歌功颂德。在三至五年前就成立专门的部门承办百年校庆也许我事先读了这篇文章,在走向连廊时看到一则关于“清华百年校庆”的新闻无动于衷,没有膜拜和尊崇,更多的是从一个学校的体系联想到中国社会各个部门的作风。有人说先看清这个世界的黑暗再去热爱它,姑且不论是谁说的,最起码前半句指出了现状,而后半句鼓励人对于这个世界不离不弃。国内外关于性别语言的研究性别语言研究在西方可以追溯到17世界中叶。纵观世界语言,其中有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语言学家Trugill研究表明女性在语言的语音语调上发音更标准;英语中:有一些专门的名词后缀用来指女性,且通常以男性词汇为词根。排序上,比如boys and girls, Mr. and Mrs.,brother and sister等等。语义方面表女性的词常常含有贬义,而男性词却带有褒义。如Gentleman君子派头十足,而Lady却有情妇的意味。汉语中的阴阳语义场汉语研究方面从“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女书的研究”几个方面来讲。最浅显的就是词汇方面,比如提到的有“姓名上的性别观”、“女性成为上的性别观”、“成语和俗语上的性别观”等。阴阳最初的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文化首创的“阴阳”的概念,并认为阳与阴的特性具有自然的、先天的性质。天、尊、刚、强、表、明、暖、上为阳。地、卑、柔、弱、里、暗、寒、下为阴。虽还有阴阳调和只说,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阳比阴尊贵”这是一个不变的潜意识。阴的语义场:阴木(山北的书目)、阴窗(北窗)、阴秋(秋季)、阴泄(阴雨)、阴光(月光)阳的语义场:阳崖(向南的山崖)、阳宗(太阳)、阳效(表面的功效)、阳灵(天神)、阳和(春天的暖气)阴阳的概念最早追溯到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关于阴阳的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阴,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系传 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 案:这是从天地这一宏观角度论阴阳。阳,说文解字曰:“高明也。”说文解字义证:“高明也,对阴言也。”案:高者,天也;明者,日也。这还是从天地这一宏观角度论阴阳。百度百科比如,形容男儿刚强、强劲有力为“阳刚”;阴帝指女娲。阴阳的概念从自然界是事物也转移到了男女性别之上。汉字的这些有意思的组合在英语中是看不到的。英语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作为性别的区分,采用不同的词汇表示:King-queen. Bridegroom-bride. 通过前级区分:Buck-rabbitdoe-rabbit. 通过后缀区分:Salesman-saleswoman.等等。两性分化是自然界的重要现象,从自然界的雌雄、公母到社会中人类的两性男女。该书对于雌雄这一语义场的叙述也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对汉字词汇进行分析的。 汉字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从汉字中我们不仅可以追溯象形文字的魅力,还可以洞察到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人们文化以及政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强调“男尊女卑”,这也从汉字的结构中看出。也许在造字的那个年代,“男尊女卑”的概念早已被那个时代的男权社会所接受。 从造字法上可以看出,“男”为会意字,说文:“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女”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为女性。说文:“女,妇人也。”男女有别男耕女织男外女内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丈夫也男,从田力,言男子力于田也。于田也尊称:男子汉男,强大女,妇人也女,妇人也。妇,从女持帚,洒扫也。于室内也蔑称:女流、女气女,幼小;柔弱一、性别的社会化我比较赞同书中所言的性别的社会化,说“性别角色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在不同文化中经过系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行程的”。正如书中论述到的“凤求凰”一语,由此可见用来象征男女性别的“龙凤”中的“凤凰”也是有分雌雄的,只是和龙放在一起便只剩下“雌”的意义了。二、性别汉字女子貌美的语义场提到汉字中形容女子美貌的首先就会想起诗经中的一首静女“静女其姝”其中“姝”就是形容女子美貌。书中关于这一点对大量的形容女子美貌的词进行了研究,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一方面,它从对这些字形的探究来研究古代人对于美貌女子的标准。这是因为汉字的结构特点,才有这么有趣的研究,否则换成是字母的也就没有这些研究的必要的。研究中表面,那些形容女子貌美的字反映了古人评价美女标准分别从不同部位或者身子或者申请进行了描述,有脸色好、皮肤好、眼睛好(娃)、身材好(嫣)、颈头好(姛)、削肩好(媱)、走路姿态好(婵娟)没有从中看出心地善良在美的标准中所占有的比例,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但是,总的来说古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划分还是尤为细致的,对于现代人来说,“美”讲究内在和外在之分。但是无可厚非的是外在美给人的立竿见影的印象,在评判标准中还是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的。当然,我觉得美不是一味追求时尚,有些很时尚的东西只适合展示,不事宜着装。更多的美代表的不是时尚,而是一种能够凸显资深气质和涵养的代名词。在大学前,一个很要好的老师和我聊天时,不断叮嘱说到了大学不要穿杂七杂八的衣服,一定要有牌子。她说的牌子是我们学生可以接受的大众品牌,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档奢侈品。我也一向不喜欢在淘宝买东西,一方面是因为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另一方面就是穿上也不一定合身。对于女孩子来说,买衣服鞋子这些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因此,现在也越来越学会去季末购物,这也是件省钱的好办法。男女不正当关系的语义场“娼、妓、婬、奸、嫖、嫐、娆、娱”从上面的语义场可以看出虽然动作实施者是男性,受试者是女性在字的结构上都只“从女”。仅仅从“嫐”可以看出男性的身影。对于书中的这些研究我觉得很赞同,虽然可能是因为自己是女性的原因吧。夫,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妻,会意。小篆文从女,从屮,从又。“屮”像家具形,又是手,合起来像女子拿家什从事劳动的形象。本义:男子的正式配偶。性别语言中关于“夫妻”语义场的内容比较多,因此我觉得书中有些泛,涉及的东西较多,难免有一些乱。自古至今不同时代关于“丈夫”和“妻子”的称谓就有很多种。还有就是古代并非一夫一妻制,因此在娶妻的女人当中又有了不同的称谓。加之中国古代君君臣臣制度下,官职的不同所对应的妻子的称谓也不同。这样看来,关于“夫妻”的语义场的词也就有一个庞大的数量了。对于书中提到的关于妻子称谓等级制度的体现的说明,我还是比较认可的。首先,是君权至上的体现。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三纲五常”了。其次,是官本位的体现。不但丈夫在朝廷中的官爵有等级之分,连娶的妻子也被标上了标签。最后,是封妻荫子思想的体现。正所谓“一人得道,鸡圈升天”。对于夫妻双方的称谓,对于现代人对于女方的称呼如“妻子”、“老婆”我还是比较喜欢“妻子”。总觉得“老婆”有些粗,不如“妻子”来的细腻和温和。在“妻子蔑称语义场”中其中也包含“老婆”一词。还有“浑家”、“河东狮吼”、“糟糠”、“马子”、“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