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的反思最致命的是对商业不敏感.docx_第1页
天涯的反思最致命的是对商业不敏感.docx_第2页
天涯的反思最致命的是对商业不敏感.docx_第3页
天涯的反思最致命的是对商业不敏感.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涯的反思:最致命的是对商业不敏感 天涯缘起 我最想当一名记者,却阴差阳错,误入IT深处。 1999年,在四通利方特别火的时候,我辞去公务员的工作,办了个地方门户网站,叫海南在线。当时天涯社区是海南在线的一个子?l道,但用独立域名运作。 在创业资本和团队上,由于我业余一直在炒股,积累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大概2000万元左右。因此,天涯的资金由我来出,老大也由我来做,一群小伙伴就齐飞海口开始干活。 这年的3月,经过创始团队在海口艰苦的努力,天涯BBS的页面上线了。开辟的第一个论坛就是股市论坛,因为我很喜欢跟人在网上讨论股票,我们聚拢的是同一群人,大家都是因为喜欢。毕竟此前,我和早期网民们一样,每个月缴着不菲的话费只为了网络上那些虚拟的ID,这当中有朋友也有仇人。 在用户上,恰好四通利方改版为新浪网,因为定位的调整,一大批习惯了论坛的精英网友,纷纷出走来到天涯社区。这些人大都来自高校、社科院、新华社等机构,属于中国最先接触互联网并有知识的一个群体,他们形成了天涯的基因。 在运营上,早期天涯奉行无为而治。因为一开始我们所有的重心和精力都放在海南在线上,天涯社区自然生长。直到它在Alexa全球排名不断上升,到排名三五百名的时候,依然只有几个人在维护。 当时版主都是从网友中义务招募的,站方将治理权力完全下放,版主经过站长审核上岗,对各版高度自治。用户产生内容,那时我们就跟着用户的需求和感觉走,栏目都是网友要求开的,股票论坛、关天茶社、煮酒论史等等。 直到2002年,天涯起草了第一部天涯基本法。这部被网友视为天涯社区的宪法规定了两项内容:约束权力,保障权利。前者面向站方和版主,后者面向网友。核心的价值观是:以网友为中心,争取一个让大家和睦共处的最大公约数。 明确的制度保障下使得早期的天涯社区呈现出了自由、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民主的治理氛围。在意见领袖云集的“关天茶舍”,有一段时间“倒版”(网友对版主不满要求下任)成了非常流行的一件事,隔三差五的倒版,跟日本选首相一样。 用户价值 1999年11月,宁财神在天涯杂谈发表天涯这个烂地方,正话反说,表达了对天涯的一往深情。这一年,天涯被电脑报评为中国“最有人情味社区”。 2002年4月,慕容雪村开始在天涯连载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短短几日,阅读量超过20万。于是,慕容雪村火了,天涯也火了。 紧接着2004年,我在天涯办了一个“金乌鸦奖”,主要内容就是恶搞演员。几百万网民积极参与其中,有海报,有主题歌,还可以拉票,比奥斯卡还热闹。 现在IP的概念很热,其实天涯是一个潜在的没有被开掘的IP金矿。很多电影,比如滚蛋吧,肿瘤君、夏洛特烦恼和鬼吹灯等,都和天涯有渊源。 这些都是天涯的根基。社区最核心的就是根基,天涯当时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我们没有过早地对它进行商业化,保持了最自然的发展状态,筛选出了最优秀的基因。 很多老互联网人都记得2000年2001年的那场泡沫,那时网络广告还没有起来,国内互联网企业经历了痛苦的寻找盈利时期,大家用各种方法增加收入,比如疯狂地去做彩铃和彩信的下载。 天涯为了坚守自己的初心,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既没有拉风投也没有拉广告,惟一做的事情就是控制成本。当时,整个天涯社区就两个技术,他们采取两班倒,全天候处理网络故障。 寒冬过后,网易选择了多元化发展模式,难以支撑的西祠胡同被艺龙(当时还叫e龙)以极低的价格收为囊中之物,窄众社区多数变卖或关闭,天涯已经从一个股民论坛发展成为综合论坛。2003年,会员数量涨至300万,日访问量近2000万,每天有3万人同时在线。 到2005年7月的一天,我们发现天涯在Alexa上的排名到了全球135名,中文网站第30名,社区类网站第一名。 在这场暴风雪中,天涯贵在坚持,赢在气质。 融资之路 外界都觉得天涯能够保持某种清高的态度,是因为我们没有缺过钱。其实,在2000年到2004年的时候,我们的资金压力已经非常大了,经常会出现几个月不发工资的情况,甚至网友们都在讨论给天涯捐款的事情,放在现在叫“众筹”。 这时候,有很多人找上门来想投资天涯。第一个来找我的投资人是王功权,我们一起讨论了天涯的商业模式,比如大门不收费,小门收费,你进入天涯是免费的,但里面的一些功能可以收费。 虽然讨论很热烈,但投资的事没有谈妥。事后,王功权也表示:如果完全不谈商业化,从一个社区角度,我特别喜欢天涯。 2004年,包括新浪和搜狐都向天涯抛出了“橄榄枝”,但他们都想收购而不是入股,而我并不想卖掉天涯。 迟迟不融资,导致最困难的时候,天涯的有些事业部压缩到只有一个人。但是我们克制住了烧钱取暖的欲望,控制成本保存战斗力,想尽一切办法扛过冬天。 2006年,我们终于拿到了联想和清科的天使投资。2007年完成了来自谷歌和联想的融资,其中谷歌持有6%的股份。另外,跟谷歌和联想一起投资的,还有一些个人天使,比如分众传媒的江南春和经纬中国的张颖。 为什么选择这些投资方?因为他们不那么苛刻,对天涯比较宽厚,没有那么急躁。但是,在天涯拿到天使投资这一年,陈一舟收购了校内网,新浪博客已经上线一年,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时代。 谷歌当时投资我们,也是为了和百度竞争。百度当时已经有了贴吧和知道两款产品,于是,谷歌和我们合作做了天涯来吧和天涯问答。它不知道怎么在中国的监管环境下管理原创内容,觉得我们有经验。 2009年,中国推出了创业板,这时候有相关人员很希望我们在创业板上市。不到一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我们顺势提出回购天涯的股份,想把公司的海外架构拆除。当时我是这样考虑的:那时候没有微博,整个互联网最大的网络言论平台就是天涯,影响力很大。 但是与谷歌的漫长谈判阻止了这一美好愿望。你无缘无故让人退出你的股权,人家肯定不干。谈判持续了将近两年,用了三倍溢?r做回购。 等我们把一切都搞定之后,发现上创业板今非昔比,要排队了。而此时的天涯已经达不到创业板上市的要求。券商告诉我,需要有3000万-5000万元的盈利。天涯实在包装不出3000万-5000万元的利润。 后来,也有人不断问我:如果2008年天涯赴美上市成功了,今天又会是怎样的? 我的反思 这些年,我做过不少反思: 第一个反思是融资上的迟缓。多年以来,天涯保持了低投入、低产出的运营状态,也因此错过了一些与资本嫁接的动力与机遇。当时天涯名气很大,没有在那时候大规模融资,是一个失误。我们利用自有资金干了7年才开始引入外部资本,而很多互联网公司在成立的第一天就有了外来投资。 如果那时候多融点钱,晚一点考虑盈利的问题,我们也许也变成了一家超级公司。但我们没有资本的接入,同时又在做一个大平台战略,让我们有点不上不下,显得很尴尬。 第二个反思是对时机把握的失误。回购谷歌的股份后,我们过早地把VIE架构改成了国内架构,造成国外资本没法投资我们,而境内的人民币基金在那几年对投资中国互联网公司还比较谨慎。 第三个反思是对整个业务不够聚焦,这导致我们迟迟没有在用户流量上有一个大突破。同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很多细分领域涌现出很多垂直类巨头。比如,股市论坛这块,出现了东方财富和雪球,他们在分流我们股市论坛的用户。博客和微博的兴起,也吸走了我们大量写手和意见领袖。 第四个反思是人才一直制约着天涯的发展。一直有人建议我们搬离海南。实际上我们在北京有不小的办公室,一度有过双总部的布局,但后来发现在管理效率上不高。我们总是觉得北京太浮躁了,人才流动性大,但却忽略了,核心人员久坐海口,对行业很容易产生不了解。 第五个反思是没有挖掘用户的金矿。天涯上的用户过去累计出了八千多本书,出版社和影视公司都在天涯上找题材,但这和我们几乎没有关系。而且我们也没有留住意见领袖,孔二狗、熊顿、当年明月等诸多超级IP、意见领袖的出走,导致一个热门新闻话题同样可以在微博上大规模形成吐槽热议,草根用户自然随同流失。意见领袖已经拥有了更好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而天涯的发展却没能跟得上他们的成长。 其实这些与我自身的性格关系很大,天涯的基因中非常致命的就是对商业并不敏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