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教案设计-高明沧江中学-黄志坚.doc_第1页
单元整体教学教案设计-高明沧江中学-黄志坚.doc_第2页
单元整体教学教案设计-高明沧江中学-黄志坚.doc_第3页
单元整体教学教案设计-高明沧江中学-黄志坚.doc_第4页
单元整体教学教案设计-高明沧江中学-黄志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 黄志坚一、 教学背景:新课程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能够大胆质疑问题,善于互相交流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学会深入地探究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在老师精要的引导、点拨和精心的组织下进行,学生“满堂学”的课堂,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二、教学课题单元整体教学与“读写结合”教学探究三、教材分析语文教学,应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新课程的课本,是按题材来编排单元课文的,可有共同性的问题探究,也有比较性的问题值得探究,单元整体教学,利于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写的是各地的民间艺术和民间的风俗文化,便于指导学生,走进生活,了解一些地方的民俗风情,学会关注社会生活,传承地方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的基本能力。八年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下,应注重培养、提高整体把握的阅读能力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单元整体教学,“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利于开展相关的语文教学活动。四、教学方法:1、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四大板块”,即“预习部分”、“质疑与探究”、“课文品读”和“口语与写作”。采取分小组交流学习形式,适当组织小组学习竞赛活动,充分体现“讲练结合”的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2、本单元教学将设计五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组织交流“预习部分”内容。第二课时,组织、指导完成“质疑与探究”内容。第三课时,具体指导品读其中的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第四课时,具体指导品读其中的春酒这篇课文。第五课时,组织、指导完成“口语与写作”内容。五、教学过程:预习部分一、阅读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并完成基础练习(另见资料)包括给字词注音、修改错别字、成语运用判别、用词造句等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本单元五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民俗风情?请分别概括出来。2、你对哪一种民俗风情最感兴趣?从中你了解它哪些知识?3、你对本单元几篇课文,哪些语句、内容或写法有疑惑或读不懂的?请提出一两处准备让大家讨论交流。(把问题写出来)4、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你怎样理解这种说法?请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任选一处谈谈你的看法。三、课文朗读竞赛:要求:1、可个人朗读,也可小组朗读(自由组合,不超5人) 2、从本单元的课文中任选一个片断朗读(约2分钟时间) 3、由同学点评及评分仪态(3分)读音(3分)情感(4分) 4、评分标准:四、搜集地方民俗风情。请回去搜集或采访长辈,了解高明的一些民俗风情,如:高明的婚姻风俗、节日饮食习惯、殡葬特点、高明小食、高明土特产等等,可任选一处来搜集,准备交流。(友情提示):采访时注意把握一些细节,如:你家乡的婚嫁习惯,一般要举行哪些仪式,迎娶过程有哪几个环节,一般使用什么物品、东西,它们分别有何含义等等。高明小食濑粉、粽子、大团、芋团、角子、糯米扑撑、汤圆、禾昌必、水菱角等等。注意了解它的做法(包括材料、用具、制作过程等)、形状特征、吃法、及其风俗习惯等。质疑与探究1、 基础检测组织本单元生字词听写2、 请你就“端午的鸭蛋”这个题目自行设计一个问题,然后根据你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回答这个问题。3、 试从俗世奇人开头第一自然段自行提出一个问题,并根据你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回答这个问题。4、 如果给春酒一文另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你会怎样拟写?最好说说你的看法。5、 阅读了本单元几篇课文后,你能读出文中的语言有何特色吗?试选一篇课文举些例子谈谈。(你能有感情地把那些语句读出来吗?)6、 考考你:试选一篇课文就内容或写法方面,设计一道测试题目,写在下面。独立设计,不得参考资料。(根据你的理解准备参考答案,看谁命题水平高)7、 端午的鸭蛋中作者的家乡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何对家乡的咸鸭蛋这么难忘?8、“刷子李”和“泥人张”各自“奇”在什么地方?“泥人张”和“海张五”性格上各有什么特点?9、本单元的课文反映了不同地方的民俗风情,即民俗文化。阅读后你对民俗文化有何认识?(友情提示:它涉及的生活面怎样?它与人们日常生活、与地方关系如何?)课文品读组织、指导学习云南的歌会(一)、导入:欣赏一首云南民歌,简要点评走进云南,聆听山歌,体会淳朴民风(多媒体播放视频、音乐)(二)、简介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三)、一读朗读指导:组织个别同学片断接力朗读点评二读整体感知、筛选信息1、总体感受:我觉得云南歌会真_ (结合课文稍加分析)(友情提示:云南的歌会跟现代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它有何不同之处?)2、把握文中三个场合的歌会特点,请填写下面表格:(友情提示:首先分别准确把握文中描写三个场合的自然段,然后根据表格内容找出相关词语,或者参考表格中的示例,运用类似的词语概括填写,必须符合该场合的内容特点。填写后,试比较一下,每个场合作者分别从哪几方面描写?你能否发现作者在描写场合时,写法有哪些变化?)项目场面写作重点地点重要人物唱歌形式性质气氛特点山野对歌年轻妇女才情对抗智力比拼唱歌环境自由唱自然成趣村寨中的院子里长辈给晚辈传歌3、三读 指导、组织品读文中的好词、好句。4、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歌会感兴趣?(提示:找出文中作者对三场歌会的评价词句,并结合云南歌会与当地的自然风光、生活气息、唱歌特点及其民族文化的联系等方面思考。)5、下面是一些云南民歌的歌词,读后你觉得云南民歌内容上有哪些特点?“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一路歌唱一路来,唱得百花朵朵开。唱得蜜蜂团团转,唱得仙女下凡来。”“不怕山高脚难抬,不怕路远车难踩,要学蜜蜂寻花朵,隔山隔水也飞来。”(四)、四读 比较体会描写手法利用多媒体显示阅读材料,投影学生作品组织点评、修改活动)下面是三段人物描写,你读出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A、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B、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C、 终于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老残游记)1、写法上不同点:A:;B:;C:2、片断写作:(1)请参考文段A或文段B的写法,描写一位老师上课的形象,100字左右。(2)参考文段C的写法,请以“端午赛龙舟”或“醒狮贺新岁”为题,描写一段场景,100字左右。 组织、指导学习春酒(一)导入:1、组织同学用地道的家乡话朗读下面一句诗体会地道的家乡味“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2、抽查背诵一些表达“思乡”的诗句(二)简介作者及其一些作品多媒体显示相关材料(三)整体感知阅读 1、围绕“春酒”,课文主要写作者童年时的哪几件事?2、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试为那杯春酒另拟一个漂亮的名字,并简要解说一下。3、作者怀念的仅仅是那杯春酒吗?为什么? (四)分析形象,体会生动的细节描写试填写下面的内容:这是一个的“我”(作者),你看“”;这是一位的母亲,你看“”;那是一群的乡亲,你看“”。(五)回味家乡味组织讲述自己家乡难忘的“小吃”(六)写作: 请为春酒一文拟写一则饱含感情或有一定哲理的题记口语与写作(一)、组织交流:搜集高明民俗风情的活动(附件):校本课程之一高明婚姻风俗,校本课程之二高明小食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1、高明婚姻风俗,鲜明反映了高明人的传统观念是:生男比生女好;多子多福请你写一则抨击这些传统观念,宣传计划生育的宣传标语。(提示:宣传标语写法,必须有宣传教育意义;语句简洁明了;力求生动,给人启迪;可从正面角度写,也可从反面角度写)2、轻松脑筋猜谜:(谜面):提倡晚婚,个个有份。(打一字)3、打造高明品牌:参考下面提供的资料,任选一项,请为高明一些小食或土特产拟写一则广告语。(提示:广告语写法,内容必须突出该物的主要特征;语句简洁明了;力求生动、有特色,引人注目,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高明濑粉主要用大米粉做成的米线。传统的濑粉一般是手工制作,色泽并不光亮,不匀称,奶白色,细滑柔长,口感好;一般用汤水煮食,常见配料有姜、葱蒜、花生、煎蛋、鱼肉等。高明濑粉,历史悠久,逢年过节或喜庆日子,家家户户均做来吃。高明濑粉,久负盛名,高明有个“濑粉节”。合水裹蒸粽原产于高明区合水乡村而驰名。主要用糯米包做,内馅一般有一大块半肥瘦猪肉、绿豆(脱壳)、小量红扁豆、五香粉等,采用山上扁大的竹叶包扎,使用柴草慢火煲熬七八个小时以上。合水裹蒸粽,口感柔软,粘而不油腻,兼有竹叶的清香,远近闻名。每逢春节或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做。合水粉葛盛产于高明区合水乡村而驰名。高明区合水镇,山清水秀,空气较清凉,以沙质农地为主,适宜盛产粉葛。由于水质、土质较好,该地盛产的粉葛,果实饱满肥大,水分足,粉质好,入口清爽甘甜,煮食可去湿、消暑,清肝兼明目。广告语:4、创新拓展请仿照下面的一段歌词,试为另一首歌填上一段恰当的歌词多媒体播放相关音乐卖汤圆:“卖汤圆,卖汤圆,小儿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汤圆汤圆卖汤圆,要吃汤圆快来买,汤圆汤圆卖汤圆,晚来一步只怕要卖完” 卖高明濑粉:“ ”(二)、片断写作:请参考下面课文中的一个片断,按要求描写一个片断。春酒:“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要求:参考上文的写法,描写你一次参与 “做小食”或“做菜”的情景,如:包粽子,包角子,做濑粉,煮汤圆突出做法过程和一些生活情趣自拟标题,200字左右利用多媒体投影学生作品,组织点评和修改活动。(三)、作文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力求突出地方的民俗风情,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家乡的 节 端午包粽子我爱吃做的打造高明美食品牌六、教学反思 本次开展了单元整体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了解生活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灵活实施了分组交流学习活动、竞赛学习活动,能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真正“动起来”了,配合老师教学很顺利,也节省了教学课时。通过利用多媒体扩大阅读面,对培养学生阅读速度、整体把握阅读能力都有较好的效果。由于注意指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探究本地方的文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浓了。注重“讲练结合”、“读写结合”,学生的笔也“动起来”了。尤其注重指导仿照课文进行写作,利用多媒体投影作品,及时组织点评和修改活动,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明显提高了。(附件): 学生作品一我家乡的春节 沧江中学八(7)班雷蕾 去年的春节,父母难得带我回一次家乡湛江,那里的风俗真有趣,叫人难忘。吃年糕 每到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做年糕。奶奶家人多,年糕自然也要做大些,大约有个大脸盆那么大,有一个杯子那么厚,这样一家十几口人才够吃。奶奶说,这是用自己做的大米粉拌和面粉、鸡蛋,再加些猪肉、玉米等做成的,并用大片的香蕉叶包扎着。因为它又大又厚,一般要用木柴慢火烧水蒸,而且蒸足十多小时才能熟!当锅里的水烧开了,从锅盖边喷出的蒸气,混和着一股蛋糕、玉米与蕉叶的清香,我早就垂涎三尺了,总围在锅灶边不肯走,用鼻子嗅着蒸气,贪婪地吸着年糕的那股清香,并不断地问奶奶年糕蒸熟了没有,好几次忍不住,伸出手来想打开锅盖看看,都被奶奶打开了手,责备说:“心急吃不了好的年糕啊。”当它新鲜出炉时,我便死死地守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它被几个大人抬到一个大饭桌上,那香味扑鼻而来,简直能把我的魂儿勾了去。我问奶奶什么时候能吃,她笑着回答,至少得等到年初二早上,这是规矩。于是我又眼巴巴地看着日历盼着那天的到来。终于到了吃年糕的时候,我像条小狗似的跟着奶奶,寸步不离,忙活了好一会儿后,只见她一边熟练地用刀片把年糕一片片切下来,一边笑着招呼大家来吃。大家一起坐在院子里,热热闹闹的边吃年糕边说笑。冷冻下来的年糕依然香糯柔软,入口即化,香滑美味,我乐此不疲的吃了一片又一片,直到吃不下为止。记忆中,奶奶被逗得哈哈大笑,笑脸像一朵绽放的菊花,虽然是冬天,我心里却是暖暖的,年糕那饱含故乡的味道,仿佛只要我舔舔嘴便能尝到呢。踩地气 年三十那个晚上,临睡觉前奶奶神秘地对我说,今天零点时分要起床“踩地气”。我连忙问什么是“踩地气”,她耐心的解释道,每年的这个晚上,土地神都会向天地释放灵气,为每家每户祈福,这个时候出来“踩踩”,便能吸收天地之精华了。我觉得很新鲜,兴奋地一直睡不着觉,竟一直睁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