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教育影响的研究.doc_第1页
农村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教育影响的研究.doc_第2页
农村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教育影响的研究.doc_第3页
农村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教育影响的研究.doc_第4页
农村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教育影响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张晓娜2013-7-9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摘要 本调查以宝山中学部分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采用心理健康测试,目的在于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侧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将康的分析,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在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中,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家庭学生。初中单亲家庭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学习焦虑、冲动倾向。其中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在我校单亲家庭学生身上表现为主要问题。冲动不是单亲学生的主要问题。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各个分量表和总量表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家庭结构的学生在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对有问题学生的指导上应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尤其是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关怀。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冲击,特别二零零一年新婚姻法颁布以后,我国的结婚率没有提高,离婚率迅速上升。单亲家庭正逐年呈成上升趋势。据“民政部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我国离婚人数为117.7万对,比1987年的58.1万对翻了一番,是1980年的34.1万对的3倍多。如此看来,平均每天约有3225对夫妻离婚,也意味着3225个家庭破碎。我们不愿给单亲孩子贴上另类标签,但不容小觑的是,自杀,自暴自弃,用暴力报复亲人、报复社会,越来越多的恶性事件与单亲家庭子女联系在一起。与日俱增的单亲孩子,被视为青少年犯罪的重点嫌疑群体、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少年。”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每所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的稳定、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目标。作为初高中的教师研究单亲子女教育问题,更有其独特价值,做到防患于未然,是这项研究的价值所在。针对单亲学生的问题的研究,不仅应从思想、行为习惯和社会不良影响等层面入手,更应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单亲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进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为了与双亲学生(正常家庭学生)比较,本研究中使用了“单亲家庭学生”概念。本文单亲家庭学生是指:(1)是指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所形成的单亲家庭的学生。(2)或因父母长期两地分居而造成的“单亲”家庭学生。(3)近些年来,在扑面涌来的商潮下,许多家庭因贫穷所迫,不得不实行“一家两制”。父母一方远离亲人,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家庭也成了实际的单亲家庭。在较长的时间里,学生在家中所受的教育也仅仅只有父亲或母亲的。本研究中所提到单亲家庭学生包括上述三种学生,不单单指(1)中所述情况。本研究中之所以对“单亲家庭学生”这一概念加以界定,是因为(2)和(3)种情况目前在宝山镇1/3以上。这种家庭形成了事实单亲家庭。对人焦虑是我校单亲家庭学生首要心理问题,单亲家庭学生存在对人焦虑。对人焦虑即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与他人讲话脸红,受到老师和父母责备时一直放在心上,担心朋友在背地里说自己坏话,因而经常感到焦虑。分析这些单亲家庭学生的对人焦虑问题的产生,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单亲”这个环境。根据谈话了解到单亲学生人际关系不好主要有如下原因:父母离异,觉得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常常因为一点小错误遭到父亲或母亲严厉惩罚,因此提心吊胆,唯恐有什么做不好;儿童时期没有建立适当的游戏伙伴;一个人在家里玩又受到父母过分娇惯等等。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强化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单亲学生对人焦虑产生的家庭环境,针对单亲学生家长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从这个方面来看,我校定期向广大家长开展的家教讲座是很有帮助和有必要开展下去的。孤独倾向单亲家庭学生村在孤独倾向。是我校单亲学生反映出来的重要心理问题。这也是我们在以往的调查和班主任反映的情况以及前来心理咨询的初中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此类倾向的学生表现为很少与同学来往,总爱一个人呆着。而且,人际关系一般。通常情况下独立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增强被认为是产生孤独倾向的理由。但本调查研究始终不能离开“单亲家庭”这一生活环境。据调查个案发现,孤独倾向中有50%学生有自卑的因素。过敏倾,恐怖倾,是单亲家庭学生反映出来的比较重要问题。过敏倾向表现往往一点儿小事就放心不下,过分关注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过敏倾向大多是家庭原因造成的,而且它没有明显的性别倾向。这与本研究的目的不谋而合。本调查研究就是研究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恐怖倾向如果遇到未经历过的对人的生存有威胁的问题,无论是谁都会感到害怕和焦虑,这是正常的。病态的恐惧表现是客观上一点都不必要恐惧,主观上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恐惧,然而却体验到某种恐惧。例如只要蹬上高处就害怕的不能站立,无缘无故恐惧黑暗以至于不得不打开灯睡觉等。经访谈个案,找到造成恐怖倾向的原因主要有:孩子从小受到父母溺爱和过分照料,因为单亲家庭中父亲或母亲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子女身上,过分溺爱和包办更为显著,形成了较强的依赖,缺乏独立的人格;另外,接触恐怖文化对孩子也容易产生恐惧体验,如鬼故事,恐怖片等,孩子经常接触,由于心理尚未成熟,容易产生类似的恐惧体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单亲家庭学生50%以上恐怖来源于没有安全案,感觉自己的生存生活没有依靠。经常处于被父母双方推来送去的境地。总感觉无家可归,自己是多余的。自责倾向是心理问题里第四位反映的问题。所谓自责就是责备自己,自责是种有良心的表现,一种自我管束,自我批评的方式。但是,自责走向极端就会过低评价自己的行为,产生自卑、自贱等不良心态。自责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的不安,由于需要被别人爱的欲求过强,出点小事情就会感到“自己不被爱了”。有这些问题孩子往往有较强的依赖性。自责倾向在单亲家庭学生调查中占到8.19%,恰恰反映出缺失父爱或者母爱的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与以往的调查结果不同的是,学习焦虑倾向没有成为初中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因素。这应该是和我们学校现在的减负措施有很大程度的联系,这与我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各项教学措施密不可分的。单亲家庭学生在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两个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家庭结构健全学生。单亲家庭孩子的父母容易在离婚前因夫妻感情不和心情不好迁怒于孩子,特别是孩子考试没有考好时更严厉的批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长期如此,学生就容易增强对人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形成孤独、恐惧和自责情绪。单亲家庭孩子往往还有自卑心理,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怕别人提及自己父母而受到刺激,不愿意与同学玩耍交往,长期如此,也容易形成人际交往技术和经验的不足。对策对人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在我校单亲家庭学生身上存在主要问题。鉴于此,结合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对单亲学生开展专题心理健康辅导是非常必要的;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家长开展专题家教讲座也是势在必行的。因此制定相关对策:(1)有针对性地开展单亲家庭学生团体辅导课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单亲家庭学生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制定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为“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内容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通过这些专门的辅导课,这些单亲学生释放了内心的孤独和压抑。在一节节生动活泼的心理活动课上,彼此打开了心结。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调整身心状态,全面提高自己。(2)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心理健康辅导讲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单亲家庭学生之所以心理问题高于正常家庭学生,其主要原因不在学生,而是在于家庭,在于学生的家庭环境。单亲家长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容易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表现出对孩子粗暴或冷漠,或者过分的溺爱、包办。因此有针对性地为单亲家庭的家长们开设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就非常必要。我校在坚持“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单亲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维护,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业内人士经常说“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有一个问题家庭”。我们就是本着治标又治本的工作目标,即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也注重单亲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维护。(3)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进行个性化关怀 全校教师无论在素养,教学水平、教育能力等方面还是在对待学生的一言一行等小事方面都是都是我县一流的。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是给娱乐很多理解和关怀。教师们经常给没钱吃饭的学生买饭,给没钱买衣服的学生送大衣。这市单亲学生们更多地感受到了生死父母的关爱。此外我们学校还开展了个性化的关怀活动,讲究科学方法,促进学生建立自己的人际支持网络。例如在我校的党员中开张三心(责任心、爱心和耐心)活动。要求每名党员至少联系4名单亲学生,用责任心、爱心和耐心帮助他们。这增加了师生、生生人际互动的频率,让学生有更多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4)加强青春期教育,关注全体学生成长 单亲家庭学生与其他学生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即青春期问题。初中时期正是学生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么生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这种身心的不平衡性会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矜持、闭锁、羞怯。针对这些现象,学校开展了专题讲座、课堂、宣传橱窗和广播等途径,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心规律、情感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丰富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和体验,引导他们恰当的处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冲突与矛盾,使他们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综上所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一直非常薄弱,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家长更应注意家教的科学性。事实证明:只有学校和家长密切配合,改进陈旧观念,既重养育又重教育,既中身体也重心理,彻底改变“智育中心论”,协同教育好子女,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人才。 在本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专家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再次表示感谢。参考文献 1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结构.教育研究与试验,1999,(4)52562王卫红等.重庆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及教育对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3葛大放.马鞍山市中学生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