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原穴的明理及应用脾心小肠课件_第1页
十二原穴的明理及应用脾心小肠课件_第2页
十二原穴的明理及应用脾心小肠课件_第3页
十二原穴的明理及应用脾心小肠课件_第4页
十二原穴的明理及应用脾心小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原穴的明理及应用 脏腑原气经过和留出的经穴,称原穴。十二正经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原穴与原气的关系:难经 .六十六难:脐下肾 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气)。 脏腑原气经过和留出的经穴,称原穴。十二正经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 说明原气导源于肾,藏于丹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也是十二正经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原气注留于四肢部位的经穴称之为原穴。,原穴的临床配伍应用: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 说明十二原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原穴配伍灵活,治疗范围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种配伍: 1、脏腑相配 如:咳嗽、咽痛可取穴肺原太渊配大肠原穴 合谷 2、原络相配 如:久咳不愈可取肺经原穴太渊配列缺。 3、原俞相配 如:气虚喘咳,可取肺俞配太渊。 4、原合相配 如:咳嗽发热即可取太渊配大肠经合穴曲 池。,原穴应用于诊断: 原穴亦可用于脏腑疾病之诊断,灵枢 九针 十二原指出:“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 原各有所出, 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 矣。”说明诊察十二原穴,可以了解脉气的盛衰以 推断脏腑病情。,据此,临床常应用经络测定原穴的电 位差,以求得脏腑之虚实、寒热,并可采 取原穴疗之。另外,也可以在原穴处寻找 压痛点,反应点以诊断疾病,如:心脏病 人,常在心包经原穴大陵出现压痛,脾胃 疾病常在太白冲阳出现反应点。,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 穴名:这里的太作明显解。其穴位于足内侧核骨下陷中,其处皮肤较足底白。望其色而命名其穴为太白。又本穴乃阴俞土穴、土能生金:西方其色为白。 定位:在第一跎趾关节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功能:健脾、和中、涩肠。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呕饿不食。,明理: 穴属输土,为本经之母穴,又系本经原穴,故 凡脾虚所致腹满肠鸣、阴气上冲、心胃作痛、呕 吐泄泻。在病灶远隔得太白施法,可导阴气下 降、调整脾胃。,应 用: 配丰隆治身重倦怠、腹满作痛、或吐或泻等 配公孙可健脾益胃、治食不化、鼓胀腹痛 配大肠俞、天枢有清热利湿除痈之功能 配太溪、阳池有滋阴补气消渴之效,足少阴心经原穴:神门 穴名:出入之处为门,心藏神。穴在少府之下,以示心气出入的门户,针此穴可开郁,使心神有所依附,因名神门。 定位:在尺侧腕骨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取穴。 功能:宁心安神、宽胸理气。 主治: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癫痫、心痛、心烦、头晕、目眩。,明理: 其多用于心神失养或心火亢盛,或痰浊蒙心 所引起的恐悸、失眠、健忘以及狂癎癫癔等症。,应用: 配三阴交: 治失眠 配合谷: 治喉痹心烦 配大陵: 治心痹悲恐 配内关、三阴交:治心悸、心慌、心痛,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 穴名:本穴位与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处、因名腕骨。 定位:在手掌小指侧、于掌后腕高骨前凹陷赤白肉际处。 功能:舒筋活络、袪湿退黄。 主治:腕痛、指挛、肩臂疼痛麻木、项强头痛、黄疸、热病。,明理:本穴为小肠之原穴,可以治疗小肠经 脉循行经过之处的症状,如腕痛、项 强、头痛、肩背酸痛等症,亦可用于 治疗黄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