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音乐唱歌教学.doc_第1页
谈小学音乐唱歌教学.doc_第2页
谈小学音乐唱歌教学.doc_第3页
谈小学音乐唱歌教学.doc_第4页
谈小学音乐唱歌教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小学音乐唱歌教学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一个一个去分析解决。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声音方面、气息方面、情感方面、合作方面。)一、 声音方面。 声音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小声”、“白声”、“共鸣”。1、“小声”:在传统的唱歌教学中,我们一直追求的是“轻声高位的演唱”。但要真正掌握“轻声高位的演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是从小学习声乐的。从我的声乐老师那里得知,要想达到轻声高位的演唱歌曲,必须有七八年以上的声乐功底。让小学生用轻声高位的唱法进行歌唱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因此,教师往往把轻声误认为是小声,只要把音量放小就行了,所以就产生了现在的“小声唱法”。“小声唱法”的问题一般女学生出现的较多。小声唱法在学生集体演唱时效果还可以,所以很多老师就认为这种唱法是对的,但音乐教师们却不知道这种唱法会给小学生带来许多潜在的危害。、小学生用小声唱法演唱歌曲时候,除了学生自己听见声音以外,教师与其他学生几乎无法听到或听清他所演唱的歌曲,无法对他的演唱做出正确的评价。、小学生用小声唱法演唱歌曲时,气息几乎不用或用得很少,这样演唱歌曲是体现不出歌曲的感情处理与强弱对比的,这样学生他本人的演唱水平就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小学生长期用小声唱法演唱歌曲,他们对演唱歌曲就失去了兴趣和自信心,一旦让某个学生站起来走上讲台单独演唱时,往往造成学生不敢唱,反而学生的演唱能力会下降。针对以上的问题我采用开口大声朗读法。首先,让学生把口腔打开找打哈欠的感觉。然后用a母音和He进行发声训练,让学生们把声音放出来。最后找一首歌词让学生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并且告诉学生朗读时要使用充分的气息和兴奋的状态。以上几点学生都改正以后唱歌时才会有自信心,学生的演唱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教师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2、“白声”:“白声唱法”的问题一般男学生出现的较多。有一些学生为了把自己的声音放出来,为了是自己的声音让老师听见,往往把声音放大扯着嗓子喊,这样声音就太靠前太苍白了,听起来就像噪音一样。这样演唱时间长,学生的声带会充血涨裂,嗓子会沙哑、会失声。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哼鸣训练法。让学生在演唱时加入鼻腔的哼鸣,每一个字的时候都要有鼻腔的哼鸣,并且口腔充分打开做打哈欠状,上软腭上提舌头自然下陷,气流经过口腔要感觉在口腔转几圈再用嘴巴送出去。达到这些要求声音听起来就圆润和悦耳多了。3、“抖声”:有一些孩子在演唱歌曲时声音发抖乱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喉头的支点不稳定,声音发散不集中。、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腹部肌肉能力不行,气息控制不好。、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舌头往回缩向里卷并且不固定。针对这三方面的情况我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一些练声曲来解决喉头的支点。如:2/4注意:这条练习曲在演唱时要有跳跃感,咬字要清晰。 、通过训练仰卧起坐来加强腹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让学生演唱时把舌头贴着下牙,如果还控制不住。让学生用舌头用力去顶下牙。如:2/4注意:让学生在演唱“O”母音时口型要往外掘起,在演唱“E”母音时嘴角咧起笑肌要打开,并且舌头要紧贴着下牙。4、“共鸣”:共鸣大致有四种:“颅腔共鸣”、“鼻腔共鸣”、“咽腔共鸣”和“胸腔共鸣”。“颅腔共鸣”是演唱者在唱到高音时运用假声使颅腔振动产生的共鸣。“颅腔共鸣”是绝大多数小学生不擅长的一种共鸣。大部分小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往往不够兴奋,歌唱的声音像说话一样,这样就很难有“颅腔共鸣”。因此演唱歌曲时很难打动人的。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高声朗读法。首先,让学生把口腔打开打哈欠,把笑肌提起来兴奋寻找惊讶状态。其次,用一些惊讶的字进行训练例如:咦、嗨等等。最后,找一首歌词进行高声朗诵。(注意在朗诵时每一个字都要有高位置,字要咬到位。)“鼻腔共鸣”是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加入的鼻腔哼鸣。鼻腔哼鸣有很多种:有些人说哼鸣要像老黄牛一样,有些人说哼鸣要学冷笑的声音,有些人说哼鸣要学小声哭泣的感觉,有些人说要有腥鼻涕的感觉,等等这些说法都各自有它的道理。但是,无论怎样哼鸣都不能把声音灌满鼻腔,这样的话声音就会出现挤、咔、闷和高音上不去等现象。小学生哼鸣时用嗓子过多,往往发出嗯的声音。而发嗯的时候,嗓子就不自觉的在加劲,这样嗓子在加压增大嗓子的疲劳度,使之不能放松歌唱。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打嘟哼鸣的方法。打嘟是在吹气的时候上下嘴唇进行互相碰撞,再加上鼻腔哼鸣的声音。找打嘟的感觉时让学生模仿摩托车发动的声音,再加上旋律进行训练。并且,哼鸣时发哼的声音让气流上下通透嗓子就不易施加外力。如:2/4(哼鸣时要注意把声音哼到头顶颅腔内)“咽腔共鸣”是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是利用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共鸣。咽腔共鸣就是咽音唱法,训练的是咽部肌肉的能力。咽部肌肉能力越强高音就越轻松。小学生训练咽腔共鸣时容易白声去喊。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跳音练习。如:3/4(注意练习时声音要有弹性像拍皮球一样。)在训练跳音时要加入鼻腔哼鸣,这样声音就又明亮富有弹性又圆润了。这样训练声带弹性与横膈膜的弹性,可以使声音明亮。“胸腔共鸣”是成年人特别是男声在演唱富有戏剧性的歌曲和表现英雄气概的时候通过鼻腔哼鸣,通到胸部所产生的共鸣。对于没有变声的小学生来说是不需要的一种共鸣。现在有很多声乐教师在教学生声乐时,往往让学生声音靠后找学生胸腔共鸣,这是极其错误的。学生在模仿教师训练胸腔共鸣时会把喉声误认为是胸腔共鸣。因为喉声有近似胸腔共鸣的音色,而且喉声在胸腔上部的锁骨那里也有些振动,更会把它误认为胸腔共鸣了。胸腔共鸣和喉声根本不同的地方是:胸腔共鸣并不妨碍吐字清晰,喉声则必然会阻碍字音的念读。告诫声乐教师和学生们,在学生没有变声前最好不训练胸腔共鸣。否则,对学生的嗓子是一种破坏。 小学生演唱歌曲时,使用的是童声唱法,一般只需要“颅腔共鸣”、“鼻腔共鸣”和“咽腔共鸣”这三种共鸣。由于音的高低不同,使用三种共鸣的比例也不同。高音区往往颅腔共鸣较多,低音区往往咽腔共鸣较多。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往往越到高音越大声去喊,越到低音声音就越虚。这样说明他们在演唱高低音时颅腔与咽腔共鸣比例不协调,造成音色不统一。而且长期这样唱下去声带就会胀裂或者小节,甚至会失声。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哼鸣唱法。首先吸一口气,然后让嘴巴闭上保持兴奋状态,使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气流最后通过鼻腔哼出去。并且,注意哼鸣的声音应像钟的声音一样,既有金属般的光泽,又有山谷一样的混响。切记,声音要绕过鼻腔直通头腔,不能把气流灌满鼻腔,这样的话声音将会失去光泽。同时,告诫学生在哼鸣的时喉,头要保持放松状态不要加力,否则声音就太靠前太尖了。共鸣是获得过硬的声音质量的精华所在。协调好三种共鸣之间的比例关系就能使声音的质量提高一个档次。二、 气息方面。唱歌时,气息是歌唱状态的根本。没有气息的支持就好像没有地基的大厦是无法建成的,那么就必须加强对气息的训练。气息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浅”和“僵”。、“浅”:小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往往不用气或者用很少的气。并且,没有学过声乐的学生在吸气时很容易把肩膀提起来,这样气息就太浅了吸不到横隔膜。气息吸的浅是无法获得大的共鸣和优美的声音的。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鼓肚子训练法。在每次吸气之前都要把肚子鼓起来,然后再把气息吸到横隔膜。这样时间一长养成了,一吸气横隔膜就鼓起来,肩膀就不会再提起来了。 2、“僵”:小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句与句之间的换气往往换不过来就产生了僵硬状态。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收小腹的方法。当演唱者唱到每一句句末最后一个字时,开始把小腹往回收。并且,注意收小腹时腹部肌肉要用力,从而扩张两肋。这样才能把吸到肚子里的气充分的利用完。而且要采用惊讶式呼吸方式。在乐曲中,有些句与句之间有休止符是专门让演唱者用来唤气的。大多数句与句之间是没有气口的,需要用急吸慢呼的方式,也就是惊讶式呼吸进行快速换气。这样既能获得更充足的气息又能摆脱僵硬的状态,使歌曲演唱得更加完美。训练气息的方法有三项: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和体能训练。首先,用三种呼吸方式进行训练来提高气息量。如:“闻鲜花式练习法”“平躺式练习法”和“弯腰式练习法”。 第一种是“闻鲜花式练习法”。所谓“闻鲜花式练习法”就是慢吸慢呼。呼吸时要把心情放轻松,仿佛鼻前有朵美丽芳香的鲜花,用鼻子深深地慢慢地吸了一口气,吸到横隔膜的地方,然后保持住,坚持一会儿用“Si”音,再慢慢地呼出去。这样容易让学生找到兴奋状态。而且,气息吸的比较深、比较充足。有利于学生在歌唱时摆脱对嗓子的依赖。 第二种是“平躺式练习法”。所谓“平躺式练习法”就是平躺于一个平面,深吸一口气使腹部像吹气球一样扩张,扩张到最大状态保持住,坚持一会儿再慢慢地呼出去。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可以在腹部上发一些重物如书籍。“平躺式呼吸”可以利用午休与入睡前这一最佳时段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肩膀与脖子得到充分的放松,使腹部肌肉能力和横膈膜的韧性增强。 第三种是“弯腰式练习法”。所谓“弯腰式练习法”就是弯腰成九十度,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吸到腹部以后保持住,然后坚持到自己坚持不住时再用嘴慢漫呼出来。注意双手要自然下垂,头部、脖子、肩膀要完全放松,否则会影响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很快的把气息吸到横膈膜,甚至可以吸到小腹。其次,用长音练习进行发声训练来提高气息量。2/4(注意声音连贯统一,二度和三度音程的衔接。)让学生之间进行比赛,看看哪位学生坚持的时间最长。这样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气息量,而且有助于训练声带的韧性,使学生把声音归拢集中起来。游戏训练法。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爸爸教给我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警察抓小偷。最后,通过体能训练来提高气息量。训练体能的方法有:游泳,长跑,仰卧起坐。1、游泳。如果生长在海边的人应经常去海边游泳,没有生长在海边的人应经常去游泳池游泳。游泳既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能,潜入水里时又能训练憋气。2、长跑。长跑是有氧运动。每天早晚找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慢跑几圈。跑步时要注意按呼两口吸一口的节奏,这样能增加跑步的持久度。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和气息。3、仰卧起坐。 小学生做仰卧起坐,一分钟一般要求30个到40个。每天坚持做仰卧起坐能锻炼腹部肌肉加强横隔膜的力量。 三、 情感方面 小学生演唱歌曲时大部分学生唱歌没有感情就像白开水一样无色无味。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尚浅,对歌词的内容理解得不够深刻,声音位置低歌唱状态不够兴奋造成的等等诸多因素。长时间这样唱歌,学生们对唱歌的兴趣就会逐步降低甚至会导致厌倦唱歌。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情感交流法。我要让学生知道,有感情的歌唱才能感动观众,演唱者的歌声才有生命力。而且告诉学生不同情感的歌曲要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例如抒情的歌曲演唱时歌声要轻柔优美,要像朗读一首诗歌一样富有感染力。欢快的歌曲演唱时要富有节奏感,声音要像拍皮球一样富有弹性活泼有朝气。激昂的歌曲演唱时声音要铿锵有力,共鸣腔体要充分打开,要像一名抗战英雄一样富有奋勇杀敌的气魄。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富有感情的领着学生朗诵一遍歌词,通过朗诵诗学生对歌词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像讲故事一样将给学生听,甚至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歌词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对歌词有了深刻的理解。接着要求学生口腔充分打开,歌唱状态充分兴奋,唱歌时情绪再激动一点。这样唱歌就能使歌曲有生机有活力了。四、 合作方面 小学生在一起演唱歌曲时经常会出现声音不整齐、音色不统一或者唱合唱时两个声部不协调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歌曲内容不熟悉,理解歌词程度不一致,歌曲演唱能力还很低和二声部训练时间尚短造成的。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训练。 首先,通过反复听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来熟悉歌曲。然后我把重点和难点挑出来进行强调训练深刻讲解歌词内容及其背景统一理解程度。 其次,合唱部分。因为小学阶段大部分都是两个部分的合唱,两个声部通常会出现音量不一致音色不统一,低声部容易跟高声部跑调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听觉的分辨能力不足。在合唱时只能听见自己的声音而听不到别人的声音,或者只听到自己声部的声音而听不到别的声部的声音,这就造成了同学们为了听到自己的声音就大声喊唱,音量音色也就无法统一起来了。但是如果让同学们把音量都放小,又会造成低声部同学跟着高声部的同学跑调了。针对这些问题我采用分组分声部的训练方式进行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