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开题报告2.doc_第1页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开题报告2.doc_第2页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开题报告2.doc_第3页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开题报告2.doc_第4页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开题报告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2013年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基于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区域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子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组成员:肖龙现 孙维福 李学培 江敏 田富林 张国伟 周玉方课题单位: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课题批准文号:德教函2013133号一、课题研究背景1、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和“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的决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当前和今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方向。2、德阳“两区”建设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2007年德阳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2010年又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中高职衔接作为德阳“两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内的四川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和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等15所中职学校进行了有益尝试和对接,主要通过对口升学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高职单独招生模式推进,效果明显。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相对高端技能型人才,要实现其培养目标,生源素质至关重要。作为“两区”的高职院校,逐渐扩大从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也是改革发展必然趋势。如何做到中高职衔接、构建中高职直通车,在全国率先“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改革试点,涉及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还是来自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而学生的质量又主要取决于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3、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现状不容乐观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生源质量的明显下降,这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素质受到质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抓好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课堂教学环节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如何保证和提高中职课堂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反映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和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较为科学完善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提高”的目的。二、课题的界定所谓教学质量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科学方法对教与学的质量进行衡量和判断的过程。它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评价的基础,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它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标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等内容。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教育实训实习课四类课程。所谓公共基础课,是指中职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1)人文科学公共基础课,如政治经济学;(2)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如数学。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衔接主要有四个方面: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专业设置的衔接、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教育体系内部的衔接等。本课题就是基于中高职衔接背景下,对从事中职教育的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进行研究,促进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使中职毕业生质量达到高职入学规格要求。课题研究包括怎样科学定位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与教材选择研究、影响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研究、能反映职业教育特点的衡量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研究、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等。三、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本课题试图厘清人们对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功能的认识、分析影响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找出能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衡量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主要指标、构建适合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将有助于中职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有助于规范中职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有助于实现中、高职顺利对接,对推动中职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四、理论依据1、系统论思想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系统论思想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的情感与认知是密不可分的,提倡教育是知识教育与情感发展二者的结合,这成了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思想。罗杰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应是从做中学来的,促进学习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让学生接触实际问题,包括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及自然科学问题和哲学、伦理问题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即不能单纯教学生知识,而应当充当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手段,提供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3、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很明显, 加德纳的智能观中非常强调智能的社会文化性、实践性、可见性、可发展性以及对于创造能力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 其中所包含的智能都是全人类能够使用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工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由九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能组成,它们是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能,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这些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智能的差异,因此, 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己。不同的人可能擅长于特定的智力方式学习,因而人类的知识表征与学习方式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个别差异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如果认为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智力方式来学习、记忆、表征和应用知识,那么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必定是有局限性的,取而代之的方法应该是多元评价,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来衡量不同的教学。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知识的建构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完成,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一套最佳的学习方式,因而各人的知识建构方式不一定相同。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积极地通过自我组织建构自身的知识框架。建构主义还认为,认知个体是在主动地解释客观世界,认知个体处在不断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因此,基于建构论的教学评价要求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多方互动、学习形式的多样化、自我反思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仅用单一的、统一的、一次性的纸笔测量方式评价学生,容易忽略每个学生知识建构的独特性。5、后现代主义理论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创新己经成为社会、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承认开放性和多元性,也就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身提供了大舞台。后现代主义以其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和尊重个体主体性的宽广胸怀,给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每个人开放了生命的空间。后现代主义倡导注重过程以及目的与手段统一,均认为个体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的。后现代主义告诉我们: 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而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6、教育评价理论对本课题有重要影响的教育评价理论主要有行为目标评价理论、CIPP评价理论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行为目标评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先制定目标,再根据目标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然后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CIPP评价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认为“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对本课题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提出的“共同构建、全民参与、价值协商”等评价思想,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五、课题研究内容人们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有失偏颇,我们有必要从学生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出发,围绕中职教育目标,指向中、高职衔接,对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功能和地位进行再认识。只有做到对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的科学定位,才能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正确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其评价内涵及标准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化而变化和提升。影响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我们要在众多因素中找出能深刻体现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充分反映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和时代特质的主要因素和主要指标,构建较为科学、完善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使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任务,根本上为学生今后的就业、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六、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大量国内外的文献书籍,广泛搜集与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分类。2、互动小组法: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和邀请有关职教专家、用人单位代表、师生代表等,就有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3、研究与实验相互支撑:课题运行坚持研究与实验的有机结合、相互支撑,边研究边实验,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调整,不断完善和发展课题研究。七、预期成果与效益(一)预期成果1、课题结题报告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结题报告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