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练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练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练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练含解析.docx_第4页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练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1.练高考1.2017全国卷,1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B.C.D.【答案】C【解析】文化素养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科学素养,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说法错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够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能够增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符合题意。2.2017天津文综,7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B. C.D.【答案】C3.2017江苏单科,21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答案】C【解析】山寨景观的出现并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不选;山寨景观是照搬、模仿或抄袭的表现,它并不能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B不选;山寨文化并不是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C不选;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凸显了文化创造能力的不足,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D正确。4.2016全国卷,19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B.C.D.【答案】A5.2016全国卷,19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B. C.D.【答案】B【解析】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体现了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符合题意;中“源于”说法错误,排除;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6.2016北京文综,25,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B.C.D.【答案】C2.练模拟1.2018河北沧州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152017年7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歌剧鉴真东渡再次登陆日本。演出吸引了大批日本观众。本次演出进一步增进了日本民众对“鉴真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现场观众表示,希望以后在日本有更多机会欣赏优秀的中国文艺作品。该歌剧演出成功启示我们( )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认识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B. C. D. 【答案】C【解析】 “歌剧鉴真东渡再次登陆日本。演出吸引了大批日本观众”这启示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认识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创新;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2018山东滨州高三期中,212017年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以大海为主线,围绕“扬帆未来” 的主题,通过钢琴与小提琴对话,在大海啊,故乡的乐曲中进行。文艺晚会的舞台背景,我们还呈现了中国大雁塔、埃及金字塔、巴西面包山等。由材料可以看出(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A.B. C. D. 【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具有巨大的包容性,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与题意不符。3.2018湖南娄底高三期中,18“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在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鼓浪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强世界遗产的申报与保护工作( )A.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C.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答案】B4.2018郑州一中高三测试,19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审议, 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节气与饮食”的文化传统,在今天高速城市化的中国似乎早已失去了其功能性。而有人认为,传统习俗的存续,对于人作为人,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种,意义非常深远。该观点说明( )传统习俗对于研究人类自身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习俗以其丰富内涵彰显其存在的社会价值我们当代人的生活仍然需要传统文化给予滋养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研究与保护的唯一索引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传统习俗。传统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节气与饮食”的文化传统的内涵十分丰富,能够彰显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入选;传统习俗的存续,对于人作为人,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种,意义非常深远,说明当代人的生活仍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入选;材料没有涉及传统习俗与人类自身进化的关系,排除;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多个方面,错在“唯一”上。5.2018辽宁五校协作体高三联考,16传统中国的诗和诗意,书写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篇章和文化趣味,成为今天我们前行路上生生不息的力量。这表明( )A.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B.传统文化自身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答案】B6. 2018湖南永州高三模拟,15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古诗文诵读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 )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古诗文教学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A.B. C. D. 【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不选;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强调了古诗文教学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正确;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错误;“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强调了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正确。3.练热点1.端午节是中华多民族的民俗大节,但不同民族风俗各异。如汉族过端午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等;四川小凉山彝族过端午的习俗是在这一天采集草药,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过端午的习俗是抬着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祈祷禾苗生长。这表明 ( )传统习俗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民族节日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文化具有多样性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A.B.C.D.【答案】C【解析】题中强调同是端午节,不同民族风俗却有很大的差异,说明民族节日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入选。题中强调不同民族的传统习俗不同,而不是强调传统习俗本身是什么,不选;题中强调不同民族风俗的差异,并没有强调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排除。2.中国基础教育扬帆出海,2018年1月,中国的数学教材正式进入英国小学课堂。值得一提的是,中式教育“出海”走的是取长补短的双赢路径。在西方国家开始学习中国的数学教育方式的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在汲取西方经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这反映出 (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在文化交流中提高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A.B.C.D.【答案】C3. 被誉为中芬文明交流互鉴“架桥人”的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作为芬兰认识中国、中国与芬兰深化友谊和合作的重要窗口,在推动汉语在芬兰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成为芬兰最大的汉语教学、汉语水平考试及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孔子学院还在芬兰多所大学的语言中心设立了汉语教学点。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的创建 ( )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推动芬兰社会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芬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A.B.C.D.【答案】B【解析】孔子学院的创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芬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芬兰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排除。4.从下图可以看出 ( )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互联网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化教育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教育方式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代传媒在我国文化创新中日益取代传统的媒体A.B.C.D.【答案】B5.大江东去的豪迈、杨柳依依的悱恻、长河落日的壮阔、彩笺尺素的缠绵、马革裹尸的肝胆、海纳百川的胸襟、乘风破浪的逸兴、青天揽月的壮思生命中的一切体验和东方审美意境,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活的表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东方审美意境和中华传统文化在共存与融合中渐趋一致东方审美意境寓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通过其表现出来中华传统文化阐释了东方审美意境的价值生命中的一切体验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B.C.D.【答案】C【解析】不同文化可以共存,文化交流中有吸收、借鉴和融合,但不是渐趋一致,不选。“生命中的一切体验和东方审美意境,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活的表达”,说明东方审美意境寓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通过其表现出来,中华传统文化阐释了东方审美意境的价值,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客观的),而不是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