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医外治法及制剂的制作.ppt_第1页
课件:中医外治法及制剂的制作.ppt_第2页
课件:中医外治法及制剂的制作.ppt_第3页
课件:中医外治法及制剂的制作.ppt_第4页
课件:中医外治法及制剂的制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赤壁市人民医院 马丹阳 20110908,中医外治法,一.中医外治法简介,中医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与内治法相对而言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与内治法治疗机理相同,但给药途径不同。 外治法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或黏膜,使之吸收,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是外科独具的治疗方法。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外治之药物疗法,外治法和内治法一样,也要辨证施治,还要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过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 (一)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是根据疾病所在的部位不同,以及病程发展变化所需,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施用于患处,使药力直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膏药,油膏,糊剂,生药,散剂,酊剂,洗剂等 。,中医外治之药物疗法,膏药: 是按配方把中药浸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存 油,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在高热下发生物理变化凝结而成的制剂。即黑膏药。其总的作用是:富有粘性,敷贴患处能固定患部,使患部减少活动。保护创面,避免外来刺激或毒邪感染。使用前加温软化,热敷使患部得到热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抗病能力。适用于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阶段。如太乙膏、千锤膏、阳和解凝膏。 油膏:现称软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油类基质有猪脂、羊脂、麻油、黄蜡、白蜡、凡士林等。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如金黄膏、冲和膏、生肌玉红膏,中医外治之药物疗法,酊剂:是将各种不同的中药浸泡于乙醇溶液内,倾取其溶液而成。一般用于疮疡未溃和皮肤病等。如白屑风酊、复方土槿皮酊。 洗剂:将药物研成细末,与水溶液混合在一起而成。如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一般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常加入薄荷脑或樟脑,增强止痒之功。,中医外治之药物疗法,药线:俗称药捻。 多用桑皮纸,按需要裁剪,搓成大小长短不同线性药线。包括外粘药物和内裹药物两类。用时插入溃疡疮口内,使脓水外流。同时利用药线之线形,使坏死组织附着于药线而使之外出。还能探查脓肿深浅,及有无死骨存在。适用于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及已成瘘管和窦道者。,(二)手术和其他疗法:,如切开法、火针烙法、挑治法、挂线法、药线引流法、针灸法、熏蒸法、激光法、冷冻法、浸渍法等等。 本章仅主讲中药的药物疗法。,二常用外用剂型的制法:,软膏剂:是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容易涂布 于皮肤、黏膜或创面的外用半固体制剂。 主要对皮肤、黏膜起保护、润滑等作用,同时,药物还能透过皮肤、黏膜而被吸收,作为全身给药的一种途径,以发挥全身性治疗作用。如硝酸甘油软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 基质: 是软膏的赋形剂,常用的分为油脂性、乳剂型、水溶性三类。如动植物油脂、羊毛脂、凡士林、蜂蜡、虫白蜡、液体石蜡、甘油、甘油明胶等。,软膏的制法,(1)将药物按处方直接粉碎成细粉,加入凡士林中,搅拌均匀即可。比例一般2:8或3:7。反之则成含多量粉末的糊剂,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大的吸水性及较低的油腻性,主要作为保护剂。 (2)将中药用水煎煮,再浓缩成稠膏。或用乙醇渗漏法,制成流浸膏,再低温干燥成干浸膏,研极细,过100-120目筛,加入适宜基质中即成。 (3)将中药加入麻油中浸泡数小时至数天,再加热提取,去渣后加蜂蜡等基质即成油膏。,软膏中药物加入的方法,不溶性药物或药材,须粉碎成最细粉(过六号筛(150m以下),眼膏过九号筛(75m以下),与其他基质混匀; 可溶于基质的药物,用基质组分溶解; 1.油溶性药物 2.水溶性药物 中药煎剂、流浸膏等浓缩至糖浆状 ,再与其他基质混匀; 含共熔组分应先共熔,再与冷却至40的基质混合;,软膏中药物加入的方法,挥发性、易升华、遇热易结块的树脂类药物或热敏性的药物等,在基质冷却至40左右,再加入。 固体浸膏粉可加少量溶剂如水、稀醇等研成糊状,再与基质混匀; 含量少的药物,先用少量溶剂溶解或与适宜的基质或溶剂混匀成糊状,再加至基质混匀。如生物碱盐,先用少量水溶解,与羊毛脂吸收后,与其他基质混匀。,注意事项,凡士林不能渗透皮肤,也不能较快的释放药物,仅能吸收5%的水,故其主要起局部覆盖作用,不适用于渗出液多的患处,且常须加入羊毛脂改善其吸水性和穿透性。药物越细其表面积越大,在局部的药物浓度也大,疗效也显著提高。药物越细,对皮肤或伤口的组织和粘膜的机械刺激性越小。,硬膏,二.硬膏: 按基质不同,分为三类: 1.黄丹基质,即高级脂肪酸铅盐。如黑膏药、 白膏药。 2.橡胶基质,如橡胶硬膏(俗称胶布)。 3.树脂基质,如松香膏。,硬膏的作用,作用:主要靠“拔”、“通”、“调”。 “拔”之则病邪能出,免除深入内陷之患。 “通”能通腑行滞、化积消瘀,通则不痛。 “调”能调理阴阳气血,纠正脏腑偏胜偏衰,使阴平阳秘。 1.外治作用:消肿、拔毒、驱腐、生肌、收口。主治痈、疽、疮、疖等。 2.内治作用:祛风寒、和气血、消痰结、壮筋骨、通络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补充内服药力的不足。 本章主讲临床最常用的黑膏药和新型松香膏,(一)黑膏药:,系以植物油与黄丹经高温炼制成的 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剂。为黑色坚韧固体。,黑膏药的制法,黑膏药的制法,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植物油 以麻油为好。植物油的碘值在110161左右,皂化值在186196左右,酸值在1.0611.19之间为宜。 红丹 又称章丹、铅丹、黄丹、东丹、陶丹,主要成分为Pb3O4,含量在95%以上。应为干燥细粉,过五号筛,防聚成颗粒,下丹时沉于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 药料的处理 挥发性药物、矿物药、树脂类,先研成细粉,然后摊涂前(温度低于70)与膏药料混匀 ; 贵重药(如麝香等)研成细粉,撒于膏药表面; 所含成分高温易破坏的药材,可选适宜溶剂提取,制成浸膏后再加入膏药中。,黑膏药的制法,黑膏药的制法,黑膏药的制法,黑膏药的制法,黑膏药的制法,黑膏药的制法,黑膏药的制法,黑膏药的制法,注意要点: 1.植物油用纯麻油最好。 2.黄丹质量要好,用前要研极细,要炒干。 3.炸药时药物要分类,无挥发性的粗料与油一起加热,叶、花等不耐热的后下,芳香挥发性药物、树脂类、矿物药和贵重细料,研成细粉,在摊涂前再掺于膏药中。 4.下丹要离火,速度要慢,要用鲜树枝不停搅,忌用铁器。 5.油丹比例一般是1:0.38-0.45.要扣除炼油损耗的油量。一般是15%。,黑膏药的贴敷部位,黑膏药的贴敷部位,黑膏药的贴敷部位,黑膏药的贴敷部位,彩色膏药的制作,特点:红色、色美,不容易流,揭下来后不留残渣,制作简单,吸收好。 制作工艺: 一、工具:煤气罐、铁锅、水盆、搅棒、铲子 二、药物配比:松香 500g, 色拉油 80g (冬天90g) , 黄丹 30g,药面 100150g. 三、熬制方法: 1、 将松香放入锅内,微火烧至松香完全集化开,闭火。 2、 搅动一会儿,下色拉油,黄丹,继续不停搅拌。 3、 待油开始冷却,不再冒烟时,放入药面,继续搅拌,待膏油已冷却、有粘稠感时,倒入盛有凉水的大盆中。,彩色膏药的制作,4、 再用搅棒在水中沿一个方向,不停的搅拌至膏药烫手。 5、 一人或两人用手将水中的膏药捏到一块,用手伸拉膏药,逐步呈金黄色,再如拧麻花一样,多次伸拉,膏药凉后即入水凝固。 6、 拔水毒12天,每天换2次水,然后从水中将膏药捞出,阴凉至水分蒸发后,再放在锅内加热成糊状(微火加热),用小勺摊到膏药布(棉布或无纺膏药布),折叠而成。 7、 每贴膏药可用37天。 8、 在使用前可放些冰片或樟脑、红花等在膏药上,加速药物的吸收。 9、 松香质量差,膏药呈黄色,质量好呈白色,加黄丹后呈红色。,新型松香膏,二.松香膏: 1.将脂溶性、受热易挥发药物、名贵药物,研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制成精料粉。 2.将粗料中药去杂质,切片或捣碎,置玻璃容器中加入3-5倍的乙醇,密封浸泡715天后,倾出乙醇提取液。药渣再用35倍的水煎汁,煎汁加热浓缩为粗料中药量的11/4.再将乙醇提取液和浓缩液混合一起,杂质产生絮状沉淀,取上清液即为水提醇沉液。再将其加热浓缩为中药煎汁的1.52倍量。,新型松香膏,3.取植物油和松香,1:812(按季节和地域而定)。将松香打碎和油一起放铁锅内加热融化并用铁铲搅匀,做老嫩实验,温度在100C左右时,将水提醇沉液喷撒入锅内,待药液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离火。待温度降至70C以下时掺入精料粉搅匀,即可摊贴。完毕装入塑料袋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三外治法的临床应用,一. 外用药物的透皮吸收机理: 1.皮肤构造:皮肤分为三层,即表皮、真皮和皮 下脂肪组织。表皮系由角质层、透明层、粒层、棘层、基层组成,厚度0.1mm。无血管存在,故药物透入表皮不会产生全身作用。真皮内有毛细血管、淋巴管及皮脂腺。皮下脂肪组织内有许多血管与汗腺。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大多与毛发并存,其排泄管开口于毛囊上部,大部分分布在皮下组织而贯穿真皮与表皮,并开口于皮肤表面。且真皮与皮下组织对药物穿透的阻力小,故药物进入真皮与皮下组织后容易为血管及淋巴管吸收。,外用药物的透皮吸收机理,2.药物透入皮肤的途径: (1)透过完整表皮。 (2)通过毛囊、皮脂腺。 3.药物透皮吸收的过程: 1.释放: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而扩散到皮肤上。 2.穿透:药物进入皮肤内而主要对局部起作用。 3.吸收:药物穿入皮肤后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人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临床应用,二.临床应用: 1.疮疡: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或肌肉深部的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类。病因分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以热毒、火毒最常见。内伤多因虚致病且属慢性者为多。上述致病因素侵入人体致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合、经络阻塞,产生肿痛症状。进一步发展则热胜肉腐,肉腐为脓,导致脓肿的形成。若毒邪炽盛,侵犯脏腑,轻则发热、口渴、便秘,重则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咳嗽痰血,甚则危及生命。,分期治疗,一.其治疗常须内治和外治结合。轻浅的单用外治也能痊愈。严重的还要配合西医药治疗。外治法可根据疮疡的初期、中期、后期辨证施治: 1.初期箍毒消肿,选用金黄散、玉露膏、阳毒内消散、回阳玉龙膏、桂麝散。 2.中期脓熟时切开排脓。 3.后期宜提脓驱腐、生肌收口。选用九一丹、五五丹。脓水多用等渗盐水清洗或中药溶液湿敷。疮口太小用白降丹药线腐蚀。腐脱脓尽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2.脉管病,:即周围血管病,是指发生于心脑血管以外的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病和静脉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浅静脉炎、静脉曲张、慢性下肢溃疡、糖尿病足等 。,二常见症:疔、痈、疖、肿、丹毒、瘰疬、褥疮、流痰、窦道等。,二常见症:疔、痈、疖、肿、丹毒、瘰疬、褥疮、流痰、窦道等。,二常见症:疔、痈、疖、肿、丹毒、瘰疬、褥疮、流痰、窦道等。,二常见症:疔、痈、疖、肿、丹毒、瘰疬、褥疮、流痰、窦道等。,临床各科常见病的外治法,众所周知,慢性病的疗程较长,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有些甚至须终身服药。而长时间的内服药毒副作用大。由于外治疗效肯定、操作简单、毒副作用少,且不影响胃肠及肝肾功能,对患有胃肠病或肝肾功能不全的人,或喂药困难的小儿,或嫌中药苦且煎药麻烦的患者来说,更具独特的优越性。因而,中医外治法成为慢性病治疗的重要选择。,外治法的作用机制,1.促进血液循环: 2.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 3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 4.药物本身的直接作用: 5.物理作用:,临床适应症,没有明显的科别限制,各科皆可灵活运用。如内科的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头痛、风湿内风湿关节炎等。 外科的颈肩腰腿痛、肩周炎、骨质增生、 肌肉劳损等。 皮肤科的湿疹、皮炎、带状疱疹、手足癣等。 小儿科的厌食、腹泻、慢性咳嗽等。,常见病外用膏方,1、 治疗风湿、扭伤、骨折的膏药: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乳香、没药、红花、血竭、羌活、独活、川断、穿山甲各10g,生马钱子80g。 2、 接骨膏:生大黄30g、生栀子30g、生南星30g、骨碎补20g、自然铜20g、续断20g、当归尾10g、赤芍6g、川芎6g、桃仁9g。 3、 骨质增生膏:当归、红花、川芎、防风、明天麻、川断、川牛膝、秦艽、乳香、五加皮、威灵仙、羌活、桑白皮各5g,生南星、生半夏各10g。 4、 补肾壮阳膏:熟地、骨碎补、淫羊蕾、起阳石、当归、肉从蓉、巴戟天、鹿茸、党参、川芎等等份。贴肾区,双侧各贴一块。1周换一次。 5、 糖尿病膏:熟地、山芋肉、山药各10g,茯芩、泽泻、丹皮、牛膝、车前子、白术各9g。贴腰部肾区,一边贴一块,1周贴一次,1周换1 次,夏天可45天换一次。,常见病外用膏方,6、 高血压膏:杜仲、熟地、附子、牡蛎、枣仁、茯芩、龙骨各9g,桑寄生、狗脊、党参各6g,川楝子4.5g。贴肾区。 7、 心脏供血不足膏:川芎、川乌、细辛、天麻、 牛膝、防风、熟地、草乌、羌活、当归、大黄、五加皮、杜仲、山药、桃枝、香附、白芷、威灵仙、红花、青风藤、连翘、桔皮、远志、穿山甲、继断、苍术、桑枝、何首乌、赤芍、独活、榆枝、金银花、槐枝、柳枝、僵蚕、荆芥穗、苦参各15g,蜈蚣1条。贴膻中穴。 8、 哮喘膏:赤芍、官桂、川乌、连翘、当归、白芷、木鳖子各24g,白芨、茯芩、草乌、牙皂、枣枝、桑枝、桃枝、柳枝、槐枝各15g,乳香、没药各12g。贴肺俞穴。 9、 慢性气管炎:当归、青皮、五味子、桑皮、甘草、川贝、半夏、茯芩、杏仁各12g,乳香、没药各6g,丁香3g。贴背部。 所有处方,要先粉碎,过筛、越细越好,3.冬病夏治:,“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及哮喘、风湿与内风湿关节炎、畏寒症等及阳气不足、肺气虚弱等免疫功能低下类所致的过敏性哮喘和鼻炎、反复易感、慢阻肺等。 “夏治”指夏季特别是三伏天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且夏季这些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能做大限度的驱除体内痼疾,预防久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冬病夏治,具体的治法就是按疾病不同,辩证处方,将中药事先做成各种膏药,在每年的三伏天每伏的头天。用膏药按穴位贴敷。每年贴三次。 图1为武汉市中医院的儿科敷贴现场 图2为药学基地制作三伏贴。,美容篇,妇科、美容科: 乳腺炎,乳腺增生,黄褐斑,雀斑,盆腔炎性包块,痛经等,美容篇,中药篇 中医有谓天气通于肺,当中最易受秋燥影响的便是肺部,肺燥除了会导致干咳、喉干舌燥、流鼻血等呼吸道毛病外,同时由于肺主皮毛,继而令皮肤枯干爆坼、失去弹性、痕痒和敏感。想令皮肤回复滋润嫩滑,不妨利用中药自制简单的保湿面膜,将药效带入毛孔,不但对内脏有补益功效,又能令皮肤实时补水。,美容篇,1、北芪薏米面膜 皮肤黯哑、干裂及松弛,除了是肺燥引起外,还与气虚有关。此时不妨以北芪和薏米自制面膜,皆因北芪具有补气的功效,所谓气能生津,透过补气能加强面部血液循环,同时能促进津液自行生化,令内脏得到滋养,皮肤亦自然润滑起来。薏米和云苓能减少皮肤内的湿毒,故有美白和去湿之效,配合能收紧肌肤的墨鱼骨,便集保湿、美白和防皱于一身。想再滋润一点,还可加入蜜糖,令皮肤更具弹性。 材料:北芪五钱、薏米一两、云苓一两、墨鱼骨一两。 做法:清水六碗煲四十五分钟,隔渣取液备用。用时先以面膜纸吸收药液,敷面十五至二十分钟,再以清水清洗面部即可,建议每星期使用一次。功效:行气保湿,收紧肌肤及美白除斑。 利用北芪、薏米、云苓和墨鱼骨制成的面膜,具有行气和滋润肌肤的功效。,美容篇,2、党参当归面膜 不少女士都因气血不足而令面色苍白无光,甚至萎黄,闲时除了可进食当归补一补,还可以当归配合党参制成面膜。党参具有补益肺气和生津养血的功效,而当归则有补血生肌的效果,两者配合便能改善气血循环,令面色红润富光泽。此外,淮山富健脾去湿的特性,更有助减退黑色素,并改善皮肤的粒粒小疹,若加入石膏,更有消炎、美白和消疮的作用,肌肤自然白里透红。 材料:党参五钱、当归五钱、石膏一两、淮山一两。 做法:清水六碗加材料煲四十五分钟,隔渣取液备用。用时以面膜纸吸取药液,敷面十五至二十分钟,再以清水洗净即可。建议每星期使用一次。功效:补气益血,滋润并改善黯哑肤色。,中药面膜粉,随着传统中医药美容在现代美容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中药面膜粉也身价百增,中草药面膜也正是应运而生的一种皮肤护理理想的护肤品。但是人们对中药面膜不一定了解很多,有的人甚至认为中药面膜粉就是将几种中药混合后磨成粉,然后调一下水或蜜涂于脸上,起着护肤作用,这是错误的认识,也是不卫生不科学的,现在社会上多数美容院甚至也是这样做的,包括一些中大美容院,试想如果将中药磨成粉后直接涂于人的脸上,那就等于将许多的粉末、灰尘、粗纤维等杂质都往脸上涂。,中药面膜的制作,首先你要知道到底是要做剥离型中药面膜,还是粉末状中药面膜粉?还是嗜喱型中药面膜?其次你应该有一些仪器设备,如万能粉碎机、远红外干燥箱(或快速干燥箱或烘干箱等)、工业筛一套、搅拌机一台、提取设备、称量的秤、玻璃仪器等等。因为我们是利用中药中的有效成份来达到美容目的,中草药是来自天然的植物药,具有许多活性成份,如生物碱、皂甙、黄酮类、醌类、有机酸等其它不同活性成份,而且不同中药具有不同功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制作面膜, 有的药材要进行提取,有的要进行溶解、有的要进行烘干、有的要进行筛选炮制、有的要进行萃取,因此不能将中药一概进行混合磨粉,还要据自己所做的面膜类型用不同的工艺进行制作。有的还需要添加一些成膜的成份,有的需要添加一些香精以纠正中药的味道,有的则需要添加粘稠剂以利于调成糊状,总之不是将中药直接磨成粉后直接涂于脸上,当然有的中药如山药、白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