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otics-2012-8-理据滑动-媒介渠道.ppt_第1页
Semiotics-2012-8-理据滑动-媒介渠道.ppt_第2页
Semiotics-2012-8-理据滑动-媒介渠道.ppt_第3页
Semiotics-2012-8-理据滑动-媒介渠道.ppt_第4页
Semiotics-2012-8-理据滑动-媒介渠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讲,理据性滑动 媒介与渠道,理据性 Motivation,无理据如何模仿?,在语言这个最大的符号体系中,理据性基本上完全缺失。理据性在符号中可能是例外。 但是,模仿是人的最基本意义表达活动,尤其是文学艺术,离不开模仿。没有理据性,就无法作模仿再现。 而语言是人类表达意义主要工具。 基本上无理据的任意武断的语言,用于模仿时必须如象声词一样“像似”对象。 这个根本性的矛盾,在人类文化中是如何解决的呢?,扩大语言理据性范围,乌尔曼进一步指出有三种根据性:语音理据性(即拟声理据);词形理据性(衍生词理据);语义理据性,指的是各种修辞性语言(figurative language),尤其是比喻与转喻。 热奈特认为同形词,同音词等,都有理据性,他称这些为为“初度克拉提鲁斯现象”(primary cratylism); 然后他讨论了诗歌语言的“理据链接幻觉”,例如比喻,通感等,他称作“再度克拉提鲁斯现象”(secondary cratylism)。他的结论是:诗歌语言的目标,就是创造“尽量多的有理据词语”。,Gerard Genette,再度推大理据性范围,费歇认为语法是一种“图表像似”,因为语法实际上是意义的同型结构,与意义相应。 乌尔曼几乎推进到了最后一步:“每一个习用语,都有任意武断的词,也有至少部分有理据,即透明的词”。 但是他们的理据性例子再多,也都是部分的,偶发的。,而普遍理据性是客观使用,语言可以用来模仿,这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再三强调的。模仿就是利用语言的像似性。 历代很多诗人,都感到这里有个巨大的未决问题: 莱辛指出:“诗歌必须追求把符号从任意符号提高到自然符号”。 路易斯很早就谈到了“由词组成的画面”。 维姆萨特给语象下了个定义:“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其语言潜力的语言形象”。 最强烈的呼声来自庞德, “作家对像似的迫切需要”。,“普遍语用理据性”,语言,作为人工制造的符号,必然被社群作集体使用。语言在使用语境中被理据化, 这种语用理据性,在使用者社群中,是普遍的。 维根斯坦对此有个说明:“(同意)不是意见一致,而是生活形式一致”。他说的“生活形式”是指语言在生活中的使用方式。 不是符号给使用以意义,而是使用给符号以意义,使用本身就是意义。,普遍像似性,第一,接收者的思想与认知中,心像无所不在; 第二,在“创造性文本”中必然需要像似符号; 第三,传达中互相理解以语言的像似为先决条件。 这三点都落在符用范围里,其中“心像原则”是最根本的,语言要能激发心像,语言文本中就必须有语象。 洛特曼指出,在模仿中,“语言符号意义化,使符号变成其内容的模型” 。,语像,“树”这个词,一张树的照片,一棵活生生的树,符号很不相同,给使用者的感觉却类似,在使用中效果也类似,证明它们有相通之处。在此出现了一个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使用造成理据性。 西尼则认为这是“现象符号学”的根本问题:“说house,写成斜体,写成大写,像孩子一样画一所房子:这些声音,记号,图画,意义都是相同的,哪怕说maison,或是说casa,都有一个相同的词或思想的形式,使它们意指房子”。 他称这个“思想”为“形式的内容”(the content of the form)。,贡布里希论使用意义,贡布里希的名文,“对一座木马的思考”, “马”这个词那样,有社会规约决定它意义为马(因而我们可以指责赵高“指鹿为马”是欺君) 一根竹竿为什么能代替马?它没有马的形象,也没有贴上马的图像或标签,也无规约。 竹竿之所以称为马,是因为对孩子以及周围其他人而言,它被当做马使用,由此它获得了马的意义。,Sir 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 (1909 2001,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使用链条,无论是专名(如“丘吉尔”)还是通名(如“黄金”)“并不是这个名称的含义在起作用,而是这个名称的起源和历史,“构成了历史的因果传递链条”。“ 而当一个专名一环一环地传递下去的时候,确定该名称的指称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不同的说话者给它以相同的指称对象”。 也就是说,原先是有理据还是无理据,已经无关紧要:在 “形成链条”的使用中,命名获得了使用理据性。,Saul Aaron Kripke,名字的理据性上升,父母或作者取名时的理据(例如辈分,例如家族往事)不为社会所知。因此名字大部分是无理据“新词”。 一旦进入文本(文学文本,或社会使用文本),无理据的人名,能够变成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词汇,成为意义富厚的象征。例如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保尔,青春之歌中的于永泽。 历史的长期使用,更能把历史人物的名字(关羽、魏忠贤等)变成某种品质的代表,人名就成了典故。 文献中的不断引用,(例如“阿Q精神”)可以使一个名字成为抽象品格的象征。,象征(词语)的理据上升,专用名词,如物品名,物种名,地名,在使用中获得并增加理据性却是普遍的,“长江”、“黄河”的意义,就是显例。 巴尔特认为埃菲尔铁塔作为符号本来是空的,没有意义,但是因为永远树在每个巴黎人面前,就被多少代的巴黎人加入了“巴黎品质”,从而成为巴黎的象征。 只要一个符号的社群集体坚持使用,一个没有理据的符号可以获得理据性,甚至“高度理据化”的象征。,理据性滑落,反过来,已经获得理据性的符号或词语,可以在使用中磨损,从而“去理据化” 去理据化(丢失形象)是各种习用比喻的必然命运。我们说“一路顺风”,而不问飞机实际上宜于逆风起飞降落;至于“山脚“、“桌腿”、“玉米”、“花生”、“轮船”,在过多的使用中完全非理据化。没有会觉得“电气火车”是个不通的说法。 失去理据性的词语,成为语言的主要肌体。非理据化是必要的,它使语言的日常使用提高效率。 因此,语言中同时发生两个过程:每次使用,让理据性上升,为符号添加再度理据性,同时也磨损旧有的理据性。,艺术中的滑落 Williams:Great Figure,在灯光里 我看到一个金色的 数字5 写在一辆红色的 救火车上 无人注意 疾驰 驶向锣声紧敲 警报尖鸣之处 轮子隆隆 穿过黑暗的城市,建国大业镜头,姜文演的毛人凤在军舰上,突然军帽被风刮掉,毛人凤只是略一仰头,眉头一锁。 测试一:可以剪掉此镜头而不损害文本意义; 测试二:此镜头无法解读出一个意义,在这部电影里必须是“历史意义”:说毛人凤在“逆历史潮流而动”?毛人凤在此电影中只是非常次要的人物,电影对他的心理几乎没有也不必做任何描写。 让人怀疑是拍摄场里鼓风太大出现的意外情况,导演保留下来,应当说是妙笔。,爱沙尼亚?,电影手机中,对尔虞我诈复杂的人际关系十分灰心的费墨教授(在同名电视剧中,换了另一个角色主持人严守一),决定离开,到爱沙尼亚去教中文。 为什么偏偏是爱沙尼亚? “是个海边的国家”。因此,任何海边的国家都可以替代它(测试一)。 这是个随手挑出的不穷不富、非东非西的“无名小国”,使自我流亡显示出“无目的性”(测试二)。 它的无根据性正是主题所需:主人公找了与一个京都的红尘万丈正成对比的宁静归宿。,陈先发 “秋日会”,她低挽发髻,绿裙妖娆,有时从湖水中 直接穿行而过,抵达对岸,榛树丛里的小石凳。 我造景的手段,取自魏晋:浓密要上升为疏朗 竹子取代黄杨,但相逢的场面必须是日常的 小石凳早就坐了两人,一个是红旗砂轮厂的退休职工 姓陶,左颊留着刀疤。另一个的脸看不清 垂着,一动不动,落叶踢着他的红色塑料鞋。 你就挤在他们中间吧。我必须走过漫长的湖畔小径 才能到达。你先读我刻在阴阳界上的留言吧: 你不叫虞姬,你是砂轮厂的多病女工。你真的不是 虞姬,寝前要牢记服药,一次三粒。逛街时 画淡妆。一切,要跟生前一模一样,某些“兴”无理据,顾颉刚说,他开头弄不明白“兴”。启发他的是苏州民间唱本中的两句词:“山歌好唱起头难,起好头来就不难。”只要起头,无须关联。因此, 顾颉论诗经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最重要的意义,只在洲与下文逑的协韵”。 钱钟书解采苓,首章以“采苓采苓”起兴,下章以“采苦采苦”起兴,“乃韵换耳无意义,但取音相谐”。 钱钟书说汉饶歌“上邪!我邪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认为是“有声无意”的发端兴呼。 与现代儿歌的起首“一二一”一样,只是无意义词句。,理据性滑落后陡升,钱锺书提出的 “拟声达意” (the sound as echo to the sense) , 在某些使用方式中,拟声词并不拟声,而是拟“意”。这种词句没有初度理据性(因为“意”并没有声音,无法“拟”),反而带上抽象意义的再度理据性。 “声意相宣,斯始难能见巧。”钱锺书指的是诗经中大量表达状态或心情的词:杨柳依依、灼灼其华,拟的不是声,而是状态。 “忧心炳炳”、“忧心奕奕”、“忧心殷殷”、“忧心钦钦”等,是对“忧心”的“拟音”。,元曲=当代歌曲,大量叠字,至今读来依然非常生动。 死搭搭,怒吽吽,实辟辟,热汤汤,冷湫湫,黑窣窣,黄晃晃,白洒洒,长梭梭,密拶拶,混董董。 洗刷刷?,姿势语(language as gesture),布拉克穆尔说:“语言之下的语言,语言之外的语言,与语言并列的语言。词语的语言达不到目的时,我们就用姿势语可以进一步说,词语的语言变成姿势语时才最成功。” 麦克白斯:“明天、明天、明天”,可以改成“今天,今天,今天” 李尔王:“决不,决不,决不,决不,决不” 可以改成“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 文字的声音表面上失去字面意义,正是它们扪及更深一层意义的跳板。,中国新诗中的拟声达意,郭沫若的凤凰涅磐,超越语义直指姿势的趋向很明显:“一切的一,和谐。/一的一切,和谐/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可以替代以其他词(例如说“完美的美、美的完美,完美的完,完的完美”)而不会太多地改变意义。 义勇军进行曲也出现了明显的姿势:”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这些词句表达一种词句意义之外的“气势”。,达达主义的自动写作(躲开理据性),诗人尽可能使自己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不考虑主题,不记住前文,不重读前句。 他们用骰子或易经,从词典里随意选词句。 “我们的嘴巴比干涸了的河滩还要干燥”, “悬挂在树枝上的果实在燃烧”, “单纯的雨倾泻在不动的江河上”。 他们希望词句的任意性可以揭露人的精神活动的本来面目,即潜意识中的神秘意义。,达达主义的画,公案理据性滑落陡升,这种以无理据取得超越表达能力的例子,可以见于许多禅宗公案。 “庭前柏子树”可以用任何同类词组替代,但是意思必为“祖师西来意”。 王夫子 :“谓之有托佳,谓之无托尤佳。无托者,正可令人有托也”。,媒介术语群,媒介,传媒,渠道,体裁,这几个术语,非常重要,而且随着电子时代,传媒时代的来临,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这些术语在各种文献里经常混用,定义不清。,媒介(medium),符号的可感知部分,索绪尔称为能指,皮尔斯称作再现体,经常也被直接称为符号。 感知的传送依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称为媒介(medium,又译“中介”),媒介是储存与传送符号的工具,传播学中往往称为“传送器”。,媒介=载体+媒介,载体是符号的形式; 媒介严格说是传送符号信息的物质。 艾柯认为媒介必然是(相对于载体)“异物质的”。 但是我们平时讨论的“媒介”,实际上并不区分二者。 例如乐曲,音响是符号载体,媒介是声波。但是讨论时就把乐音作为“媒介”。 例如微博文字是符号载体,互联网是媒介,但是我们讨论时经常把微博称为“媒介”。 严格意义上的媒介,是可以缺失的,例如握手。 但是广义的(载体+媒介)不可能缺失。,媒体(media),媒介一词的西文medium为拉丁文中性单数,其复数形式为media,意思即“各种媒介”, 在当代文化中,media指专司传达的社会体制,中文译为“媒体”或“传媒”。 但是media又是medium的复数,multimedia text,应为“多媒介文本”, 博得利亚所谓“媒体事件”(media event)。有论者称为“媒介事件”,就不合适,因为明显是在讨论文化体制。,渠道(channel),这个词各家论述不同。艾柯认为“空气是声波传送的渠道”, 渠道是符号信息到达接收者感官的途径,是感知的方式。 西比奥克把渠道分成两大群:物质的(液体的,固体的);能量的(化学的,物理的),而物理的又分成视觉(日光,生物光),听觉(气体传达的,液体传达的,固体传达的),电力,热力。 渠道应当用接收者感知的器官来分: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五类,包括红外,超声波等。,体裁(genre),体裁是文本的文化分类程式。 细分的体裁称为“分体裁”(subgenre)。 同一体裁往往可以通过不同媒介传送,例如一首诗可以读出来,录音放出来,写出来,印出来。 渠道不同,媒介也不同。,基本区分,渠道是作用于感官的物质介质; 媒介是符号传送的物质性构造; 媒介可以社会化为体制性的媒体; 符号文本的样式分类为体裁。,照片,一张照片是符号文本; 一张照片本身(其物质存在)是符号载体; 摄影是体裁; 照相术是媒介; 照片传达用的是视觉渠道; 印照片的画报是一种媒体。,去媒体化(de-mediated),互联网让观众可以直接下载歌曲、视屏、电影、小说等,跳过了唱片公司、影片发行体制、出版社等文化体制。 这造成了媒体的强力反抗。 九十年代Napster公司的重要歌曲下载案件,唱片公司胜诉。 百度最近与作家版权委员会的官司。 不能称为“去媒介化”。,媒介即信息,媒介不仅是传送,媒介不是符号过程的传送环节,它直接影响符号文本解读: 刺绣的针法,可能比所绣的内容更有意义;一幅书法或泼墨山水,首先强调其笔法画艺 因此,媒介是符号表意的“形式/内容成分。 现代艺术的特点是“节节向工具让步” 。,牡丹亭画展的悲剧:图像不含蓄,2007年10月在国家大剧院展览三天的杜璞油画展只展览了一天就遭遇撤展,因画展中人体与鬼魂引起昆曲牡丹 亭部分演员戏迷的不满。 油画表现太直观、太西方化,不够含蓄,有损于中国观众心中的杜丽娘形象。 组画中幽媾、冥誓、回生、如杭等表现人体美的画面统统被取了下来。 正式开演前十几分钟全部撤展。 牡丹亭的唱词相当“开放”,但是文词雅致,可以保持距离。,三种媒介,记录性媒介,能保存符号文本,远古是岩画等图像,古代是文字书写与印刷,现代则有电子技术。 演示性媒介,往往用于表演,如身体姿势,言语,音乐,电子技术等;呈现性媒介造成文本的表演性现在性;呈现性媒介是一次性的,现在进行式的。 心灵媒介,是组成幻想,梦境,白日梦等的载体,往往是符号表意的草稿。 符号发出者大量的表意意图最后并没有形成表意,成为自我符号。人能够表现的只是这巨大量草稿的冰山一角。,演示性媒介,“非特殊性”,例如身体,实物,不失为符号表意而生成。 因此需要特殊的隔断,才能与日常经验相区分。 演出、竞赛、游戏,都是现场结束,没有后期加工。 一旦进入现代电子传媒(摄影,电影,录音),就变成混合式。,现代媒介延长了渠道距离,动物以及原始人类的符号行为,绝大部分只能是超短距的,人类的五个渠道中,触觉、嗅觉、味觉至今相当短程; 当代的电子技术,使呈现性媒介可以轻易地转化为记录性媒介,使通向人类五官的渠道得到延长。 符号信息的发出,传送,接收,现在可以克服时空限制,越过巨大跨度的间距相隔,这是人类文化之所以成为符号文化的一个重要条件。,体裁的文化性,渠道属于生理感觉, 媒介属于物质文明, 而媒体与体裁从属于文化实践。 媒介似乎与意识形态不直接关联,很容易被另一个文化接过去; 而体裁则是高度文化的,跨文化流传时会发生一定的阻隔。,古登堡银河,麦克卢汉在古登堡银河:印刷人的产生 德国人约翰奈斯.古登堡于1453年创办印刷厂,欧洲文化由此进入印刷时代, 文艺复兴时代的巨星才得以涌现,形成群星灿烂的”银河”。,“媒介即信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1964年,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一书中提出的名言。 对一个文化而言,媒介形式的改变,不是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而是整个文化模式的变化:媒介才是文化的真正“内容”。 当代文化的发展证明了麦克卢汉的预言,由此他被誉为二十世纪重要的思想家。,Marshall MacLuhan,媒介有冷热,热媒介传递的信息量比较多,清晰明确,无需更多感官和联想就能理解; 冷媒介相反,信息含量少,需多种感官联想配合理解,增强解释。 黑白照片是冷的,彩色照片是热的; 摇滚是冷的,而华尔兹是热的。 现代媒介的主要趋势是越来越热,例如电影从黑白,到彩色,到宽银幕,到立体声,到环屏,到3D,符号信息的密度越来越高。,“热度” 是相对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画像,让柳梦梅看得神魂颠倒,“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一幅单线平涂的画像,比起现在的照片,应当说是绝对过“冷”,今日放到“交友网”上,会因为信息量太少,无法吸引任何注意。 描写“大劫后”的未来世界,影片色调就回归单色,几乎是黑白,此时媒介本身明显就是内容,媒介决定体裁,有某种媒介才能讲某种故事。电影理论家贝拉有一句俏皮话“先有勺子后有汤。艺术中,工具先于灵感而存在”。 有某种技术,然后才有某种内容表现的可能, 先要有电脑技术,然后才能拍出泰坦尼克的沉船场面; 先要有3D技术,然后才能拍阿凡达的异星大战;,多媒介体裁(multi-media genre),自古以来一直有: 歌曲媒介有语言,音乐,以及演唱者的身姿; 中国画经常有文字(印章,题款),图文结合的最早例子; 戏剧据说有十种渠道,形成复杂媒介体裁。 电影中有连续的图画造成的动态影像,声音,音乐,文字,语言等十三种媒介。,多媒介文本的解读,“多媒体”?,“Multimedia” 大多数人选择使用“多媒体”。 在百度搜索“多媒体”,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搜索“多媒介”则只能找到181,000个记录。 谷歌搜索“多媒体”,找到约303,000,000 条结果,搜索“多媒介”,找到约18,700,000 条结果。 学界情况也是如此。CNKI跨库检索标题中包含“多媒体”的文章,共有记录60157条,搜索“多媒介”只有记录42条。 电影是一种“多媒介媒体”。,“多媒体”,“多媒体可以定义为:能够用数字技术同时处理文本、图像和声音信息的一种媒体。” “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数字化处理的计算机技术”。 因此应当是“多媒介复合媒体”。,定调媒介,多媒介文本,在信息接收者头脑中要做最后的拼合: 此时各种媒介表意不一定对应,不得不对各媒介传送的意义分别进行解释。 戏剧说话与表情不一致,歌曲的词与曲调不一致,音乐的曲调与标题不一致,电影的画面与语言不一致。 何者为意义”定调媒介”,往往是由体裁的文化程式决定的,并不取决于此媒介的“重要性”,而是取决于此媒介传达的文本清晰程度。 用麦克卢汉的术语,取决于媒介的“热度”。,电影定调媒介:画面,杨德昌的一一中,电影声音是中年男子和女友在街头的谈话声,画面则是他们的下一代女儿和男友街头约会的场面。 上一代的对话已成供对照的遗迹。,歌词定调,歌词决定歌的意义解释。 社会主义好无论怎么唱,哪怕用摇滚风格来演唱,都是颂歌。但是电影盲井中几个矿工把词改了,就变成讽刺歌曲。 香水有毒,曲调非常优美,春晚进了大名单,在三审时还是被拿下,因为歌词暧昧倾向。音乐之优美改变不了歌词的“定调媒介”地位。,歌词定调,用重金属摇滚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或是“孔雀东南飞复还,依依五里一徘徊”,颂歌还是颂歌,离歌还是离歌。 七里香我们觉得很优美,很好听;而骑李湘就纯粹是恶搞,还很不文明?同一个调子, 意义完全不同。 人鬼情未了主题歌 oh my love是情歌,挺感人的;网友们恶搞四川方言卖土豆版也是同一个调子,但是完全没有情歌的意义了。,多媒介冲突,网上的“超文本”同时使用文字,图像,音乐等几种媒介。如果接收者解释三者背后的发送者意图不一致,到底何者为主导媒介,就成了一个问题。 “拳击一诗,画面上是拳击手,充满了力量和攻击性, 音乐缓慢而忧伤, 诗感叹的是是人类以竞技和娱乐名义发泄兽性。 此时定调媒介显然是诗的文字。 复杂意义只有在多媒介冲突中才能出现”。,Coal & Smoke,Map, by Jasper Johns,Onement 1 by Barnett Newman,Jane Frank: Crags & Crevices,音乐标题定调,有的乐曲模仿“自然声”声惟妙惟肖,例如德彪西的交响诗大海,霍尔斯特的交响诗组曲行星; 柴可夫斯基的1918序曲直接用马赛曲, 但这些音乐依然必须靠标题才能让人听懂。 贝多芬因为拿破仑称帝,愤而把英雄交响曲献给拿破仑的题献去掉,果然与拿破仑就不再有任何关系。,多媒介 “铁证”?,2009年7月3日,央视新闻1+1播出”新闻如何发布“。白岩松主持。 ”最近两天,一系列备受关注的突发性事件都有了调查结果,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上海在建大楼倒塌事件,北京一小学甲型流感爆发事件,南京醉酒驾车导致多人死亡事件,还有法航空难阶段性调查结果。面对这么多的调查结果,我们也听到了一种声音,那就是说结果虽然公布了,但是仍然有一些疑惑“。,白岩松如是说:画面是铁证,这次最新公布,它是非常简单的,没有画面做支撑,所以会让大家产生新的疑惑。 因为它太过于文字化, 法航空难的调查值得我们借鉴,第一个你会发现大屏幕是主体,介绍事件的人甚至站在了大屏幕的旁边,不断的把事实、证据,然后细节,用画面的方式呈现在所有记者面前,这种直观可信度高。 这样全社会会在铁一样的证据面前,因为眼见为实,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会对这个结果产生更大的公信力。,通感,Transsemiosis,表意被束缚于某种载体,并不是符号本质的要求,因为意义本身并不是物质的。 摆脱载体的束缚,成为人类使用符号时很难摆脱的一种冲动。 符号学把这种情况称为“跨符号系统表意”。 莫里斯: 感觉间(intersensory)现象。,通感 synaesthesia,通感是跨感觉渠道的表意例如光造成听觉反应,嗅觉造成视觉反应等。 交叉感应无法再现出来。 通感实际上用语言写出两个渠道之间感觉的比较。往往被视为一种特殊比喻。 例如,可以说某种声音 “明亮”,“粗钝”,“尖利”,某种图案“喧闹”,,为何通感大多见于诗歌?,因为通感只能用语言写出。其他艺术家也只能用语言描写通感。 画家称红黄为“暖色”,蓝白为“冷色” 。 贝多芬认为b小调是“黑色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斯克里亚宾同意D大调黄色,F大调青色,降A大调紫色。 兰波的诗元音字母:“黑、白、红、绿、蓝,字母啊, 总有一天,我要道出你们隐秘的身世:是阴翳的港湾,是件黑绒绒的紧身.”; 苏轼“小星闹若沸” 是听觉修饰视觉;杜甫“晨钟云外湿”,是触觉修饰视觉。,“六根互用”,当某些没有感官作用的事物,与感官相比,就出现了“概念通感”。 “六根”是五种感官加上“意”,“意”的对象是“法”。 “秀色可餐”,“大饱眼福”,用的是味觉,描写的却是某种美的事物; 史记.乐书描写音乐“广则容奸,狭则思欲” 艾略特赞美玄学派,说诗能 “像嗅到玫瑰一样嗅到思想”。,通感渠道顺序,乐记.师乙篇 “如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如端,如贯珠” 。 乐记说音有肥瘦。 “可及性较强,推向可及性较弱的修饰关系”。 次序是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 “甜蜜的微笑”用味觉形容视觉; “柔和的嗓音”,用触觉形容听觉; “清凉的蓝色”用温觉形容视觉。,出位之思,“出位之思” Anders Streben,通感是跨越渠道的努力。 出位之思是在一种体裁之内模仿另一种体裁效果的努力,是一种风格追求。 两者似乎都是试图摆脱符号载体限制,但是要冲破的茧壳不一样。 追求其他体裁的效果是艺术符号表意的一种自然趋势: 符号表意依靠体裁,但艺术本性是摆脱束缚, 陆游诗云:“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科学-实用表意不需要出位之思,出位之思不太可能出现于非艺术的体裁中:非艺术的符号表意要求效率与准确性,就必须在体裁范围内充分利用程式的优势。 如果要追求某种超越此体裁的效果,就干脆换一个体裁。,出位之思不一定成功,而艺术家的跨体裁“仰慕”,只是为了创造出一种新的表意方式,并不是真正进入另一个体裁。 佩特说 “部分摆脱“,用词极为准确: 真正挑出体裁,例如诗写成图画(具体诗)鲜有成功。 电影追求绘画效果,器乐追求非乐音(自然音)效果,建筑追求舞蹈效果等等,只能偶一为之。,牧神的午后LApres midi dun faune,象征主义诗歌对音乐有异常的兴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