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小肠狭窄.ppt_第1页
课件:小肠狭窄.ppt_第2页
课件:小肠狭窄.ppt_第3页
课件:小肠狭窄.ppt_第4页
课件:小肠狭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天性消化管狭窄与闭锁,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 每年5000多例 病因不清,胚胎发育至36周发生障碍所致。可能与炎症、血管发育不良或遗传因素有关。,先天性食管闭锁,型 食管上下两段不连接,各成盲端,两段间的距离长短不等,同气管不相通连,无食管气管瘘。可发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一般食管上段常位于T3T4水平,下段盲端多在膈上。此型较少见,占4%8%。 型 食管上段与气管相通,形成食管气管瘘,下段呈盲端,两段距离较远。此型更少见,占0.5%1%。 型 食管上段为盲管,下段与气管相通,其相通点一般多在气管分叉处或其稍上处。两段间的距离超过2cm者称A型,不到1cm者称B型。此型最多见,占85%90%或以上。 型 食管上下段分别与气管相通连。也是极少见的一种类型,占1%。 型 无食管闭锁,但有瘘与气管相通,又称H型,为单纯食管气管瘘,占2%5%。,先天性食管闭锁,临床表现:由于食管闭锁胎儿不能吞咽羊水,母亲常有羊水过多史,占19%90%。 小儿出生后即出现唾液增多,不断从口腔外溢,频吐白沫。在第1次喂奶或喂水时,咽下几口即开始呕吐,因食管与胃不连接,多呈非喷射状。 无气管瘘者腹部呈舟状,有气管瘘者因大量空气进入胃内,腹胀较明显。最初几天排胎便,但以后仅有肠分泌液排出,很快发生脱水和消瘦。 很易继发吸入性肺炎,常侵犯右上叶,可出现发热、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如得不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多数病例在35天内死亡。,先天性食管闭锁,诊断:凡新生儿有口吐白沫、生后每次喂奶后均发生呕吐或呛咳、青紫等现象,再加以母亲有羊水过多史或伴发其他先天畸形,都应考虑有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可能。,先天性食管闭锁,应先行胸腹部常规透视或摄片。如腹部无气体则为食管闭锁的特征;如有食管气管瘘,胃及肠内均可有气体积聚。所以,腹腔内有气体也不能完全除外食管闭锁。 造影检查非必须,注意的问题,造影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概述:由于幽门先天性肥厚增生导致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上消化道不完全性梗阻,主要症状就是呕吐,也是新生儿呕吐常见原因之一,一般生后2-4周,少数生后一周,也有延及3-4个月才发生呕吐的,开始是溢奶,以后逐渐加重,为喷射性呕吐,大多数吃奶不到半小时即有呕吐,呕吐物为带凝块的奶汁。不含胆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因:不清 可能的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因素、环境因素、胃肠激素等有关,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理:主要病理改变是幽门肌层肥厚,尤以环肌为著,但亦同样表现在纵肌和弹力纤维。幽门部呈橄榄形,质硬有弹性。当肌肉痉挛时则更为坚硬。一般长22.5cm,直径0.51cm,肌层厚0.40.6cm,在年长儿肿块还要大些。 由于幽门梗阻,近侧胃扩张,壁增厚,粘膜皱襞增多且水肿,并因胃内容物滞留,常导致粘膜炎症和糜烂,甚至有溃疡。,男,30天,生后15天出现喂奶后呕吐,注意的问题,检查方法,先天性小肠狭窄及闭锁,概述:先天性肠狭窄及闭锁是新生儿急腹症之一,是引起新生儿肠梗阻的较常见的原因。国外统计活婴的发病率约为1.32.9/1万,国内统计发病率约为1/5000,国内外发病率基本一致。早期先天性肠狭窄及闭锁的新生儿死亡率较高,近些年由于手术技术及术后营养的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治愈率达90%以上。,先天性小肠狭窄及闭锁,临床:患儿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同程度的呕吐,呕吐物含黄色胆汁,继而可出现黄色粪水样呕吐物,患儿出生后无正常胎便排出。查体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先天性小肠狭窄及闭锁,病因病理: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闭锁及狭窄是由于在胚胎第8周末肠腔空化障碍所致,可表现为瓣膜型的闭锁或狭窄。空肠的远端回肠的闭锁及狭窄多为血管异常所致,Louw和Bamal(1955)以胎狗成功制成小肠闭锁模型后,大量实验研究证明,任何引起胎儿肠道损伤和肠系膜血管缺血的原因,均可导致肠闭锁与肠狭窄。,2019/4/22,19,可编辑,先天性小肠狭窄及闭锁,Grosfeld根据手术病理将肠闭锁和狭窄分为四型。 闭锁型:隔膜闭锁。肠腔为一隔膜阻塞,肠管及系膜保持连续性。隔膜中央可有针眼大小孔隙(极少数小孔位于隔膜边缘)。 闭锁型:盲端闭锁。闭锁两端的肠管均呈盲袋,两端间有索带相连,肠系膜保持连续性。 闭锁a型:盲端闭锁,肠系膜分离。闭锁两端呈盲袋,两盲端间肠系膜呈V形缺损。 闭锁b型:苹果皮样闭锁(Apple-Peel闭锁)。闭锁部位于空肠近端,闭锁两盲端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发育异常,仅存留第一空肠支及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成为闭锁远端小肠惟一营养血管。该段小肠系膜游离,小肠肠管环绕血管支形如一串削下的苹果皮。因缺乏肠系膜固定,易发生肠扭转。整个小肠长度明显短缩,甚至形成短肠综合征。 闭锁型:多发性闭锁。小肠多处闭锁,可呈、a型同时并存。闭锁部位多少不等。各型小肠闭锁中型和型最常见,占总数的58%65%。,Grosfeld JL, Thomas VN, Ballantine, et al. Operative management of intestinal atrasia and stenosis based on pathologic findingsJ.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1979,14:368-375.,影像检查,空肠闭锁,女,17天,生后呕吐,腹胀,不排便,泛影葡胺造影,空肠狭窄,男,7天,生后3天反复呕吐,瓣膜型,注意的问题,检查方法 造影剂,先天性巨结肠,概述: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以便秘为特点,发生率较高,约1:5000,男稍高于女,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先天性巨结肠,病因病理:其病因为发育过程中结肠纵行肌和环行肌间的Auerbach神经丛和黏膜下Meissner神经丛内的神经节细胞减少或完全缺如,使该段肠管不能受神经调节正常蠕动而经常处于收缩状态,造成粪便通过困难,病变以上肠管因粪便淤积致肠管扩张肥厚形成巨结肠。90%以上的病变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远端部分。,先天性巨结肠,临床:患儿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便秘,继而腹胀、呕吐,可呕吐出粪便样物,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先天性巨结肠,分型:根据病变范围不同,先天性巨结肠可以分以下几个类:超短段型(肛门型):病变限于直肠远段,表现为内扩约肌失驰缓。短段型:病变累及直肠远、中段。常见型:病变延及直肠近端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甚至乙状结肠远段,上界在第一骶椎以上。距肛门约9cm。长段型:病变累及直肠以上至横结肠甚至部分升结肠远段之间的任何肠段。全结肠型:包括全部结肠与末段回肠(距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